APP下载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基于重庆外语外事学院的实践研究

2023-08-31唐时顺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融合能力课程

杨 莉,唐时顺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 401120)

新时代技术变革与创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等技术不断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在传媒领域,媒介融合与智能传播环境的确立,新闻传播手段更加多元,传播内容更为丰富,受众角色更加多样,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也更高。面对新的媒介生态、新的媒介技术、新的媒介使用模式和场景,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也面临新的挑战。对媒介从业人员能力素质要求的变化,倒逼高校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课程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与调整。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传播教育如何与时俱进,从理论与实践维度适应新的需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使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相契合,人才能力、素质与传媒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亟待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一、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困境与挑战

随着互联网与媒体的融合逐步深化,数字经济、网络空间、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的进一步应用与普及,多媒体软件、数字出版、移动游戏以及数字媒体等新兴传媒业态快速发展,沉浸式、互动式、VR/AR/MR等视听内容形态不断创新,传媒生态发生颠覆性变革。传统的新闻传播教育已经无法满足传媒变革、技术发展的人才需求。单科性为中心的新闻教育体系使得知识在学科之间被分离和箱格化,单科性专才难以应对日新月异的传媒人才市场需求。

面对社会发展、制度变革、媒介技术的迭代升级,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也持续推进改革和创新。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打造“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平台”,开设“智能传播与社会治理”“数据管理与新媒体运营实验班”;清华大学打破本科阶段专业壁垒采用书院制培养新闻传播人才;复旦大学在全国率先尝试“2+2本科教学培养改革”,与澎湃新闻共建“数据未来实验室”开发与数据新闻领域相关课程;中国传媒大学建设“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融媒体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动应对全媒体时代新挑战;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推行南京大学“三三制”的培养模式,开设“未来编辑部”进行院媒实训;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密苏里新闻学院合作成立国内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采取“高理论性+强实践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传统媒体教育与新媒体教育互融学科特色;西南政法大学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主新辅法” 培养模式突出新闻学和法学相结合的独特学科交叉优势。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不同层次的高校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模式和路径上都在进行探索和改革。

但面对传媒业的巨变,关于新闻传播人才培养问题的讨论也很多,观点呈多元化。有学者认为我国新闻传播院校在专业融合、跨学科培养、技术导入等创新举措方面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宽口径、厚基础、重交叉、融合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主流。但在改革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当前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仍存在着核心知识体系不稳、人才培养目标层次模糊、重技能轻素养等需完善之处[1]。有学者提出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跟不上传媒业的发展步伐,存在新闻传播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行业发展需求衔接不紧密、专业知识传授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发展不平衡、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兼容性与融合性不足、师资队伍建设与新闻专业教育发展不匹配、先进教学理念与传统教学模式不相适应等问题[2]。有学者认为面对新传媒生态和新传播格局,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陈旧、目标模糊、模式单一、范式固化;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理论与新闻实践脱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性[3]。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程建设存在内容脱节、内卷化趋势、内容落后于时代、课题重于课程等问题[4]。对媒介化社会下传媒人才职业素养的理解不够深刻,培养方案的顶层设计和动态调适尚需进一步加强[5]。以上研究主要集中在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案、目标与定位、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人才培养理念陈旧化、模糊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行业需求脱节,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结构、素质要求和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映射关系不紧密;课程设置滞后,课程内容泛化,未能与传媒产业和行业发展同步,未能充分体现新技术引领、支撑的融合生产、传播、运营的教育教学内容;教学理念落后,对学生跨媒体传播与策划能力、互联网思维和创新思维训练不够;实践平台同质化,实践资源投入不足,无法较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实践需求等等。

传媒行业的人才需求已经产生了重大变化,如何从过去面向机构媒体等新闻单位的培养转向面向多元共生的新媒体生态系统的培养,从面向内容生产尤其是新闻内容生产的培养转向面向泛内容、数据、产品、运营的整个传播过程的培养,从新闻价值意识到受众意识、用户意识、多媒体意识、平台意识的全面培养,新闻传播教育应顺势而为。面对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新闻传播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也应与时俱进,作为“四新”战略的构成之一,新文科应运而生。新文科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现有文科专业为基础,赋予文科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内容。二是在文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跨学科专业的新突破[6]。新文科强调的不再是功能分化,而是问题导向、技术运用和创新性发展,是机制整合、资源整合的各要素多方面的深度链接,是跨界交叉融通;其核心要义为融合创新,强调人才的跨界培养。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如何对人才培养理念、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进行更新与重塑,如何实现学科之间的跨界融合,培养适应产业和行业需求的传媒类人才,是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新使命与新任务,也是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契合媒介环境与产业升级转型,重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诉求。

二、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新文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如何结合自身优势改革创新,下文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为个案,探讨新闻传播类专业在应对媒介变革和行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探索。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作为一所民办外语类高校,位于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两江新区,具备区域优势和语言资源优势。学校国际传媒学院以跨界驱动,交叉融合,协同培养为人才培养基本思路,逐步凝练出基于产教融合的“一二三三五”的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图1),培养 “人文素养、新闻知识、全媒能力、国际传播”的开放型、应用型、复合型、全媒型新闻传播人才,服务重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该模式借助优质行业资源和区域资源,以“新闻+”为核心理念,以“产业园区、产业学院”为平台载体,以“跨学科、跨技术、跨组织”为方式,以“融合型课程体系+项目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为抓手,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人文与技术融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融合+理解世界与传播中国融合”的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目标,培养坚定政治立场、良好人文素养、具备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扎实新闻生产能力,掌握全媒体传播技能,具有一定外语语言能力和国际传播力,能适应媒体融合变革和地方社会发展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

图1 “一二三三五”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

跨界驱动,交叉融合,协同培养。一是理念更新:目标素养复合化。人才培养理念决定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以 “新闻+”为核心理念赋能人才培养全过程,动态适应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传统新闻传播教育以内容生产为核心,较少考虑渠道、受众、效果等问题。智媒时代,分发、运营、受众、效果等与内容生产相关的连接链条变短,对传媒从业人员要求提高,既要有扎实的新闻业务技能、广博的知识面,掌握媒介技术,能综合运用文字、图像、视频、动画、网页等传播手段,同时具备跨媒体思维懂运营的“全能型”传媒人才。因此,单科性为中心的新闻教育体系使得知识在学科之间被分离和箱格化,单科性专才难以应对瞬息万变的传媒人才市场需求[7]。在人才能力指标体系、课程指标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导入“新闻+”理念和元素,涵盖“新闻+内容”“新闻+运营”“新闻+技术”“新闻+外语”“新闻+国际化”,体现新文科“人才培养理念融合化”。“新闻+”理念使新闻传播教育由以内容生产为核心变为面向整个传播过程的人才培养,有利于提升学生全媒体叙事能力、融媒体表达能力和跨媒体协作能力,应对产业升级对于全媒型人才的需要。

二是方式优化:多元协同、跨界融合。新文科建设要催生开放协同的培养体系,从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中外交流等多个层面打造具有整体观的学科育人模式[8]。以“产业学院、产业园区”两大平台为载体,以“跨学科、跨技术、跨组织”为方式,跨界协同,实现学科融合、资源融合和师资融合。学院与重庆龙头传媒集团华龙网集团共建华龙网融媒体产业学院,构建“双主体、深融合”传媒产业学院,共建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等专业,实施产业学院双主体协同育人新模式。同时,充分挖掘学校周边产业园区资源,如重庆国家广告产业园、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等,融通校内外实训平台建设,整合各方资源,在内容生产、实习实训、课程共建、双师共建、横向科研等领域开展多元协同育人。跨学科、跨技术的培养,课程设置体现新闻传播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计算机、外语等学科的融合,发挥学科专业交叉融合优势,增强学生人文素养和多学科思维;加大技术应用课程比例,培养媒介融合思维与“全媒体”技能。跨组织的培养,增强校媒协同和国际协同,通过媒体项目和海外院校新闻传播学教授短期全英文集中授课,提升学生传媒实战能力、媒体实践经验积累和跨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全球新闻观。

三是路径提升:推动五大融合发展。以融合型课程体系、项目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育人体系三大体系建设为抓手,推动“课程思政与专业教育融合”“理论与实践融合”“人文与技术融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融合”“理解世界与传播中国相融合”五大发展。建设融合型课程体系,开发跨学科、跨专业、跨技术的课程模块,实现人文与技术的融合;注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每门专业课均设置思想政治目标,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建设项目导向型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嵌入媒体和企业的真实项目资源,教学组织依托项目进行实战训练,将实践环节与工作流程融合,提升学生实操能力和职业意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建设校企协同育人体系,高校、园区、企业、媒体多方协作形成拉动效应,实现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融合;把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融合起来,把新闻传播学和外语结合起来,树立中国立场、国际视野。通过三大体系的路径建设,带动课程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现战略定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践平台等全方位部署与联动,实现横向交叉与融合、开放协同与共享。

三、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是育人为本,逆向设计,建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是动态进程,需要根据行业变化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及时调整。应用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可导入“学生中心、成绩导向、持续改进”OBE工程教育认证理念,逆向设计,正向执行,建构人才培养动态调整机制。从国家社会及教育发展需要、行业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结合学校应用型定位及发展目标出发,依次构建从培养目标到毕业要求,从毕业要求到人才培养标准的指标点分解,再到课程体系实现矩阵,到教学内容多层次关联矩阵。每年论证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学科交叉、跨界融合、项目驱动为发展理念,主动吸收行业最新理念及技术,建立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紧密关系,也体现出新文科建设在学科管理上,由学科专业目录导向现实需求导向的转变。

二是能力导向,交叉融合,课程体系设计映射人才培养能力结构和素质要求。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多学科思维方式,建构学生专业能力模型。在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课程结构框架上,建设融合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新闻生产能力+跨媒体技能+中英语言能力+X学科”的四大模块,体现新文科“多学科融合”模式。新闻生产能力模块为核心,体现新闻采写编评基本功的训练,无论媒介环境如何变化,从业人员的新闻生产能力依旧是核心能力;跨媒体技能模块的复合训练学生跨媒介工作能力,包括内容生产、运营以及技术等传媒实务能力以适应各大媒体新媒体内容生产的需求;中英语言能力模块的复合体现国际传播需求,加强母语表达能力的同时,增强外语基础能力,无论是让中国了解世界还是让世界了解中国,新闻传播人才的母语与外语能力都需要兼顾;X学科模块为新闻传播人才复合其他专业学科知识,可结合学校优势学科资源,培养具备其他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如法制记者、财经记者、体育记者等。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能力细化设置相应课程。

学院融合型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模块,包括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培养政治素养、人文素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新闻生产课程模块(采写编评能力)、图文设计课程模块(平面设计能力、摄影能力)、视频创作课程模块(视频拍摄能力、影视后期能力)、项目策划课程模块(创意策划能力、项目组织执行能力)、数字媒体课程模块(数字媒体创意与技术能力)、中英语语言能力模块(听说读写能力)、国际传播课程模块(国际规则通晓能力、国际话语能力)、X学科课程模块(其他专业知识技能)。该专业课程体系一是加强了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以适应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传播活动的变革性影响,培养学生信息技术思维和理性运用技术工具的能力;二是加强了与商科的融合,以更好地适应泛媒体传播及营销传播,培养学生商业传播思维和营销传播实战能力。三是加强了英语和国际传播的融合,依托学校语言资源优势,实现传播和英语技能的深度融合,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语言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该课程体系有效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增强学生媒介融合意识和多学科知识,促进跨媒介技能的掌握。

三是项目驱动,协同育人,构建融合型实践教学体系。将真实项目嵌入到课程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中,将实践环节与工作流程融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形成可视化的成果。主要包括校媒合作项目、校内实践项目和综合实践项目三大类。校媒合作项目层面,推行“课程+媒体项目”模式,学院与华龙网联合成立融媒体创客空间,并在校企共建课程中嵌入产品类、剧情类真实商业类项目,依托华龙网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开展全流程内容生产实训,以小组形式完成相应任务,学生实操能力提升的同时还能获取相应报酬;单项技能掌握较好的学生可自发组建团队,以创客空间作为办公场地,对外承接内容生产或者内容运营的工作任务,一定程度实现企业管理化制度;与重庆国际传播中心iChongqing开展非遗文化内容生产项目,采用“中文采写—汉英翻译—外籍定稿—英文配音”的生产模式合作生产融媒体稿件,即由师生团队采写、翻译稿件,媒体外籍编辑修改并定稿,再由学生进行配音、媒体录用并发布非遗文化双语融媒体稿件40余篇。通过与媒体的联动,学生直接参与媒体的内容生产,理论与实践融合,同时服务重庆城市对外宣传,促进城市形象传播。

校内实践项目层面,推行“矩阵+竞赛+众包”模式,一是学院即媒体,以院融媒体中心为平台,建设诵读、城市形象、美食、文旅等自媒体号矩阵及项目团队,由教师指导学生团队直接运营,实现中心项目与部分实务类课程全流程融合。二是基于教训赛模式,将学科竞赛嵌入课程,实施项目教学法以赛促教,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等,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基于“新闻传播众包”学习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线上平台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材料,如H5的制作、新闻评论写作练习、特稿写作、视频制作、新媒体运营等,以自选项目的形式作为学生课后学习评价内容,激发学生的内驱力与求知欲,对课堂实践教学进行补充。以真实项目驱动课程建设,促进学生实战成果显性化,为学生提供接触行业实际工作流程及生产的环境,降低学校教学与行业生产应用的鸿沟,提升学生实战能力和职业素养。以项目式、问题导向式、探索式等多元化教学组织和学习模式为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经验积累。

结语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突破传统学科思维和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科专业与产业发展有机融合,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精准匹配,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是值得持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基于产教融合的“一二三三五”的新闻传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区域优势资源,由被动适应走向主动引领,由单一专业培养走向多学科、模块化、产教融合协同培养,积极探索新文科建设教育新范式。通过实践和应用,近年来专业的融通性越发显著,学生传媒实战的水平、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明显提升,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全国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00余项。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成效明显,共建示范课程20余门,200余名学生在园区实训,业界双师参与授课400余学时,学校传媒类专业学生近三年就业率平均为93%,位居重庆市前列。国际传播实践领域,校媒开展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海外社交媒体领域的融媒体内容生产与输出,媒体采用并传播稿件200余件,师生国际传播力有所提升。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在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力度和质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评价体系不断提升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培养方案与职业能力的匹配度等方面均还需要继续探索实践和改革创新。

猜你喜欢

融合能力课程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融合》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