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生理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浅析

2023-08-31刘伟

职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护理专业生理学信息化教学

刘伟

摘 要:本文以生理学中“尿的生成过程”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反思4个方面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晦涩难懂的生理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地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护理专业 生理学 信息化教学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选用的是由薛彩萍和季宁东主编的“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人体生理功能》。教材内容通俗易懂,课前明确学习目标,每一章节后有习题练习及丰富的信息化学习资源。“尿的生成过程”为第六章泌尿功能第一节第一部分,共2学时,主要介绍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内容多且复杂,逻辑性较强,学生不易理解。

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易丧失学习积极性,且难以保证教学效果。而应用信息化教学模式可以改变传统课堂沉闷的教学氛围,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學目标

依据护理专业岗位需求确定本次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肾小球滤过的结构基础、动力及影响因素;熟悉肾单位的基本组成;了解人体排泄的途径。

技能目标:能正确归纳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能说出急性大出血、快速输液时患者的尿量变化及机制,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树立责任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肾小球滤过的动力及影响因素。

难点:肾小球滤过的影响因素。

(四)学情分析

本课程授课对象是五年一贯制高职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已经学习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化学、生物学3门基础医学课程,具有一定的医学思维能力,能够独立分析问题。学生精力充沛,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但普遍自主、自觉学习的能力差,欠缺必要的学习方法。

学生对传统面对面讲授式课堂教学兴趣不大,对微课及演示视频、多媒体、手机软件、虚拟平台等信息化教学形式感兴趣。教师积极应用信息化教学形式,不仅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限制,使课堂气氛活跃,也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策略

基于“创设情境,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思路创设情境,设计任务。以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达成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问题引导法、情境教学法、比较学习法、比喻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并引入信息化技术和资源,如微课、Flash动画、学习通平台、思维导图软件辅助教学,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使晦涩难懂的生理学知识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地展示出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学

本次课程教学是帮助学生在熟练掌握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基础上,深入学习其功能,探究尿的生成过程,因此,复习系统解剖学内容尤为重要。教师提前一周在学习通平台发布微课“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单位的组成”。上传本次课程自学内容“人体的排泄途径”视频,在QQ群通知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在学习通平台发布练习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登录后台查看学生任务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

(二)新课导入

通过播放“感动中国”节目中田世国捐肾救母的视频引出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肾脏的功能是什么?人体每天排放一定量的尿液,那么尿液生成的部位和过程如何?

通过这些问题将本节课知识点细化,分解为两大板块和五个任务。

(三)课堂教学

1.板块一:尿液生成的基本过程

这是教学重点,学好这部分内容需要学生既往学习过的泌尿系统解剖学知识。学生课前已复习泌尿系统解剖内容并观看学习通平台上的视频。教师应用学习通平台的“选人”功能,通过“摇一摇”抽取学生回答问题,对泌尿系统知识进行复习回顾。教师归纳总结肾单位的组成并在黑板上绘制出入球和出球动脉、肾小球、肾小管和集合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流入肾脏的是血液,而流出的是尿液呢?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结合板书绘图讲解尿液的生成过程,最后展示尿液生成的Flash动画,使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加深学生理解。

2.板块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这部分内容较多,但前后具有递进关系。将这部分内容分解为五个任务,用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深度思考能力。

(1)任务一:比较血浆和原尿的主要成分——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应用多媒体展示血浆、原尿主要成分的图片,让学生找出二者最主要的差别是蛋白质的含量,引出肾小球滤过的概念。

(2)任务二:解释为什么正常尿液中几乎没有蛋白——滤过膜。

创设情境:如果有位老人做完尿常规,不会在自助报告机上取报告单,护士正好路过,该怎么做呢?护士帮助老人取出报告单后,老人发现尿蛋白2+并询问护士是否正常,护士将如何回答?教师请两位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护士和老人。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遵循“以病人为中心、微笑服务”的护理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护理职业认同感。学生在真实任务情境中,尝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任务三:比较生成组织液和生成尿液的动力——有效率过压。

教师应用比较学习法找出二者共性与个性。利用多媒体展示组织液有效率过压和肾小球有效率过压的对比表格,通过比较二者特点,异中求同、同中找异,将复杂内容简单化、规律化,提高学生辨识能力。

(4)任务四:计算正常人一昼夜的原尿量——肾小球滤过率。

在临床上,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最可靠的指标是什么?教师设问、引导学生思考,将理论知识与临床知识相联系,逐步引出肾小球滤过率的概念并计算出正常人一昼夜的原尿量。

(5)任务五:解释急性大出血患者的尿量变化——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这是教学难点,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多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首先将学生分为4个小组,预先留有思考题:急性大出血患者有哪些临床表现?结合学习过的生理学知识如何解释这些现象?

播放一段急诊科“急性大出血患者抢救”视频,让学生观看后进行小组讨论并汇报总结机体大出血的临床表现及产生机制。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合作,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讨论法可以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想法,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让学生将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的相关知识点串联在一起,从整体上深入理解不同器官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教师最后总结,将“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比作平台,“肾血浆流量”比作资源或外在因素,“有效率过压”比作自身的努力、意志力,传递一个人的成功除了要有平台和外在因素外,还要靠自身努力和意志力,融入修身律己、拼搏努力的人生准则。运用比喻教学法把抽象、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变得具体,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同时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课程思政教育。

(四)课后拓展

第一,课后教师在学习通平台的讨论专区发布两个案例,让学生讨论,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情况,掌握疾病发生的机制。第二,学生需在学习通平台完成测试题(限制时间),答题结束后学生可以查看分数和答案解析。教师可以在学习通后台查看学生的答题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习题。第三,利用幕布软件制作本次课程思维导图并标注重难点,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四、教学反思

本次课程应用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

课前在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微课视频和练习题。

课上随机提问考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落实“以生为本”,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将本次课程内容分为两大版块和五个任务,设置的任务要与临床联系密切,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创建高效课堂并充分利用图片、Flash动画、视频等信息化资源攻克重難点内容。

课后在学习通平台发布测试题和案例讨论,使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培养临床思维能力;用思维导图作业建构知识框架,有助于学生厘清思路、加深记忆。

本次课程有两个教学亮点:一是创设临床护理岗位工作情景,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情境,拓展学生职业相关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课堂参与感,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不做“局外人”;二是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过程,运用比喻学习法将本次课程难点内容与思政元素进行融合,融入修身律己、拼搏努力的人生准则,实现思政教育从显性到隐性的转化,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和临床思维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戴鹏.“创设情境,以任务为驱动的探究式情境教学”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3(8).

[2]张凌.《生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以泌尿系统功能为例[J].科技资讯,2016(33).

[3]张小郁,蔺美玲,陈红梅,等.学生参与型实践性教学模式在医学生理学教学中的探索[J].基础医学教育,2022(7).

[4]刘凡诗.生理学教学中“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2).

[5]郝玲,吴隽松.高职临床专业生理学课程模块化混合式教学的实施[J].卫生职业教育,2022(10).

[6]王燕虹,王朴.思政元素融入中职护理专业核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生理学基础”为例[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22(1).

(作者单位:南京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护理专业生理学信息化教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
差分放大器在生理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