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2023-08-30王云
王云
摘要 本文对近年来宣城市农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了宣城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阐明了未来发展的资源优势,同时在强主体、活市场、重科技、优生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宣城农业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农业;宣城市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4-0172-04
1 宣城农业发展现状
宣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工作,2018年制定了《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明确了建设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基地的方向定位。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宣城市农业农村部门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积极建设长三角绿色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扎实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加速发展。通过一系列惠农政策的落实,转型提升措施的有效实施,农村重点改革的加快推进,特色优势产业生产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市已建成茶园2.67万hm2、经果林3.33万hm2、稻虾综合种养1.20 万hm2、优质烟叶0.67万hm2、河蟹养殖1.33万hm2、中药材1.33万hm2、精品果蔬1.33万hm2,其中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6个(茶叶2个、水稻2个、油菜1个、山核桃1个),建成全国有机农业(茶叶)示范基地1个。
2 宣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不高
全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1 487家,其中市级以上的龙头企业455家,占比30.6%;全市专业合作社共有3 574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63家,占比10.2%,全市家禽产业规模比重较高,达到96.0%,但受市场影响波动大且标准化生产力不高,全市家禽养殖实施标准化立体笼养占比23.0%,大部分家禽养殖仍是传统地面笼养模式,标准化的立体笼养相对于庞大的家禽养殖体量仍有很大缺口。宣城作为产茶大市,已发展标准高效茶园0.83万hm2,但相较于2.68万hm2的茶园总量,仅占31.1%,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市3.30 hm2以上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96个,合计0.21万hm2,且以季节性蔬菜基地为主,难以满足常年均衡性供应需要,规模效益不明显。
2.2 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不足
全市1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仅有4家,与沪苏浙相比,宣城市农产品存在精深加工能力弱、产业化发展水平不高、龙头企业等主体带动力不强、园区建设滞后、要素不足等短板。销往长三角市场的大宗农产品仍以初级产品为主,休闲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较少,呈现“货卖的多、钱挣得少”的尴尬境地,利润空间深度挖掘不足[1]。粮油类全市共有40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主要生产粗加工产品,缺乏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整体加工能力滞后,香菇、芦笋等特色品种主要以生鲜形势直销上海、杭州等地。销往沪苏浙的家禽大致按30%毛禽和70%初级加工产品方式销售,极大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做大做强。
2.3 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不高
宣城市一贯重视品牌建设,在市农业产业化资金中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品牌建设,但成效不是十分突出。多数农业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但是品牌多、杂的问题比较突出,未形成影响大的品牌。比如,宣城茶产量虽在全省排名第1位,品牌更是多不胜数,有敬亭绿雪、金山时雨、汀溪兰香、绿环兰香、大南坑兰香、鹊岭白茶等等,但是缺少区域公共品牌,几乎没有与黄山毛峰、祁门红茶、六安瓜片齐名的品牌。事实上,宣城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茶品质相当出色,但是并未挖掘和推广出来。家禽产业在产品供应上,以活禽或初级屠宰加工产品为主;在市场销售上,主要是根据市场经纪人订单,提供配送服务,直接面向消费市场较少,企业品牌整体经营能力薄弱,品牌价值不够突出,无法享受名牌产品所带来的市场主动和高附加利润。
2.4 与长三角市场对接、融合不深
宣城紧邻沪苏浙的区位优势,有与长三角市场对接的便利条件,近年来,在对接沪苏浙发展中,采取展示展销、市场对接、订单农业等多项举措,全力鼓励和引导特色优势农产品进入长三角市场。从总体实际看,虽有突破但总体不够理想,仍处于较低层次,存在“产品进入多、特色优势不突出”的现象,与长三角市場的对接深度远远不能满足宣城大批特色优势农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力的需求。2019年,全市只有35%的优质水稻实行订单种植,来自长三角市场的订单比例更低。连续多年组织参加省、上海农展,每年组织50多家农业经营主体参加,但相较于全市1 48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而言,仅占3.38%,在沪苏浙等地设立销售专柜的更是少之又少,交流渠道仍需拓宽。
3 宣城市农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资源优势
3.1 气候条件独特
宣城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多年平均气温16.0 ℃,年平均降水量1 429.6 mm。特别是山区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独特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优质的农产品种植生产,如皖南食用菌、高山茶叶、特色蔬菜、水产品等,在上海、杭州、常州等地有一定的市场需求。在蔬菜、水果、茶叶、水产品、畜禽产品等各种农产品中共有101家企业173个农产品通过绿色食品认证,49家企业131个农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
3.2 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2018年,宣城市农产品加工总值890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规上农产品加工总值达364.1亿元,同比增长5.4%,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56家,农产品加工值逐年提高。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455家,其中省级92家,国家级6家,省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04个(国家级55个),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66个;全市各类产业化示范联合体达180个。现已建立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12个(国家级3个),建立全国农业产业强镇4个。
3.3 区位优势明显
长三角地区在仅占我国4%土地面积的条件下,以15%的人口贡献了全国25%的生产总值[2],沪苏浙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宣城地理区位得天独厚,随着合宣杭、沪宣铜、京(宣)福、宁宣黄、镇宣黄等市域五大交通廊道建设,以及沪苏湖的开建,高铁、高速、机场、港口等交通相互连通,中心城区一小时通达沪宁杭合的梦想成为现实,这为宣城市农产品快速进入长三角地区建立了“快速通道”。宣城市委市政府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宣城行动方案》中提出了明确部署,建设长三角地区优质农产品产销基地,实施“生态宣城·绿色产品”品牌工程,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与长三角品牌农产品交易市场对接,提供优质农副产品,打造长三角的“菜篮子”。
3.4 农业转型发展加快推进
当前,宣城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5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3.77%,均高出省定目标,化肥、农药使用量逐年递减。所辖七个县市区中,6个被列为省级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0.69万hm2,农业农村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有22家,名优茶产值13.56亿元,占总产值的83.86%。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3个、省级7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4个、省级17个,宁国千秋畲族村、绩溪仁里村等7个乡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2 272万人次,营业收入88.1亿元。
4 宣城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坚持高质量,找准一体化的主方向
以“高质量”和“一体化”为总目标,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把握机遇,积极对标沪苏浙,找准宣城市农业在长三角的定位,推进本土主导特色产业转型升级,主动承接长三角优质产业转移,深入对接,打破行政壁垒,从种植到销售,再到加工多渠道建立合作机制,推动长三角各地区农业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各地区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聚焦长三角科技、人才、市场等要素,加快推进家禽产业巩固提升、“菜篮子”特色蔬菜发展壮大、名茶产业做响做优、农村改革持续深化,进一步推动三产融合,促进全市农业朝着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方向迈进。
4.2 坚持强实体,保障一体化的主动力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核心是做强实体经济,扶持农业新型主体和龙头企业通过创新、改革、开放等方式做大做强宣城农业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充分利用一体化的优惠政策、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产业协同园区建设、资源共享的市场平台、联防联治的合作机制等有利条件,深入借鉴沪苏浙加工业发展经验,加快推动农业龙头企业加强基地建设、开发新产品、延长产业链、创新发展模式,真正把家禽、山核桃、茶叶、优质烟叶、特种水产等优势产业带动起来,打造产业集群高地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结合安徽省整体布局,围绕绿色农产品种养基地、加工聚集区和物流供应平台三大建设任务,大力实施宣城基地建设“156”行动计划。同时,努力打造面向长三角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的地。
4.3 坚持重科技,抓好一体化的强支撑
坚持科技创新突破传统的种植、养殖模式,实现高产、高质、高效。充分利用G60科创走廊和宛陵科创城等平台,大力实施“两强一增”行动,推进种养业提质增效、产业数字赋能、全产业链建设、全程机械化、“标准地”改革等农业创新举措落实,探索“政用产学研”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服务联盟[3],加快实现“四新”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农业发展的创新水平、技术水平、机械水平,增强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加大投入搭建长三角农业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建立长三角农业科技一体化农业信息服务网,引导龙头企业加强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加快农业物联网建设,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在采购、生产、销售、配送和财务管理等流程实现了管控一体化,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标准化水平。重点围绕高标准农田、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提升(重点实验室)、现代种业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及其他需要储备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谋划实施“十四五”重点项目,切实抓好落实,把宣城与沪苏浙的落差变成发展的空间,实现质的飞跃。
4.4 坚持活市场,挖掘一体化的深潜力
充分利用在沪苏浙地区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展示展销会、对接会等平台“走出去”,加强交流互动,支持经营主体在长三角市场开设门店和产品进入各大超市、卖场,拓宽面向市场渠道,提高产业影响力。以生态、绿色为主导方向,鼓励和引导企业注重品牌打造,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加快蔬菜、茶叶、畜禽标准化基地建设,提高标准化生产能力,满足沪苏浙的安全、优质高端消费需求。同时也要在“引进来”上下功夫,立足本土资源优势加大面向长三角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有实力、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产能发展壮大。借助高铁、公路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业,构建畅通长三角区域农产品流通一体化长效渠道,建立健全“互联网+”营銷网络[4]。充分发挥皖南地区优越的生态环境禀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吸引沪苏浙游客来宣休闲观光,带动产品消费和产业发展。
4.5 坚持优生态,保障一体化的可持续
抓好新时期农业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因素,构建以绿色生产、生态环境、绿色产品、经济发展四大指标为主的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5],保护耕地、水等资源,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监管作用,加强“产前—产中—产后”等阶段的农业生态环境监管和保护。产前加强化肥农药使用方式和利用率的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水稻机插同步侧深施、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高效生产管理技术,精准使用农业投入品;产中在支持畜牧业发展的同时,按照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为路径,坚持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原则,扎实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产后要加大废弃农膜和秸秆回收利用工作,努力实现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此外,加大涉农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强化耕地地力提升和基本农田保护力度。
参考文献
[1] 黄盛林.宣城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情况及发展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3):122-123.
[2] 王沼霖,刘新民.长三角一体化、农业机械化与助农增收[J].江西农业学报,2022,34(10):199-204.
[3] 田晓红,高松.乐陵市县域农业社会化服务路径的积极探索[J].中国农技推广,2022,38(3):3-4,60.
[4] 方晓红.推进长三角地区农业一体化发展初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9):230-231.
[5] 郭蕾.常州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价体系研究[J].智慧农业导刊,2022(8):20-23,27.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