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

2023-08-30杜传奇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14期
关键词:生态建设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杜传奇

摘要 本文基于安徽徽州森林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从规划原则、总体布局与发展战略、景观规划与森林资源保护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在严格保护自然景观资源和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布局,坚持可持续发展,优化森林景观,提升森林公园的旅游竞争力,目的是将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成为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森林公园,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经营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规划设计;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 TV986.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3)14-0066-05

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是人文景观和生态环境的良好载体。加快徽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推进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拓展公共生态休闲空间,增进人民群众生态福祉具有重要意义[1]。由于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成立时间较早,区划不够精细,导致部分森林风景资源质量不高的区域和如今的城市规划区被划入公园范围内,不利于公园的管理和发展[2]。为了进一步提升森林公园资源质量和景观品质,同时兼顾黄山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需对徽州国家森林公园进行合理规划。

1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概况

1.1 自然条件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安徽省南部黄山脚下,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歙县境内,处在杭州、千岛湖至黄山、九华山的黄金旅游线上,距屯溪黄山机场30 km、距千岛湖深渡码头27 km。公园总面积5 326.65 hm2。地形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升高,最高峰清凉峰海拔1 787.4 m,系天目山脉最高峰,也是华东地区最高峰之一。独特的地质构造形成了凸峰、山谷、岩穴、洼地等多种类型的地貌景观,使得森林公园山体空间自然多变,类型丰富。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河流属新安江水系,周边主要有新安江及其一级支流练江,新安江发源于休宁县和黟县,平均宽160 m,年平均流量236 m3/s。公园境内有江塘、小岩、立新、朱塘等水库及坑塘共30余处,水域总面积约89.5 hm2。

1.2 景观资源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峰雄谷深,水幽林静,环境秀美,风景资源组合度高,园内景观相互衬托,浑然一体。结合森林风景资源调查和质量评价结果,徽州国家森林公园重点森林风景资源主要包括:清凉峰、湖田山、七姑尖、仙人锯石、兔耳石、狮象把门和强盗洞等地文景观,新安江、练江、五明寺泉及洗眼泉等水文景观,马尾松针叶林、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等森林景观,古银杏、古青冈、古香樟、古榉树和古羅汉松等古树林木景观,圣僧庵、太平兴国寺、长庆寺塔、水岭古道、箬岭古道和大关洞等人文景观。

1.3 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当前,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建设主要存在基础设施薄弱、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足、旅游管理人才匮乏等问题。公园内部景点间交通连贯性较差,严重阻碍了公园旅游的发展。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整合效应发挥。园内景观规模较小,旅游产品开发体系尚未形成,资源开发的深度不够,多为原生态景观。同时,对外宣传力度不足,使得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受到限制。目前,森林公园客源以本地市场为主,游客相对集中于五一、国庆、双休日等节假日。因此,随着外部旅游环境的不断优化,徽州国家森林公园需深入挖掘景观资源、完善景观景点和服务设施建设,同时加大宣传,以崭新的风貌和独特的魅力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

2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机遇与挑战

2.1 机遇分析

安徽旅游产业具有发展快速、持续赶超的后发优势,旅游业已经成为安徽省主导产业。旅游业的兴起为森林公园的发展带来新机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森林公园已经成为生态旅游的重要选择。徽州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优势突出,人文景观丰富,旅游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2 挑战分析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旅游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周边旅游产品强有力的竞争以及存在旅游管理水平较低的问题。首先,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必然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如景点开发对林木的采伐、旅游经营产生的垃圾等,如何协调公园建设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保护森林公园生态环境,是森林公园建设中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其次,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周边有徽州古城、渔梁坝、徽园等众多著名景点,从大范围上看,临近有黄山、西递、宏村、九华山、太平湖、千岛湖等知名的旅游景点,如何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打造特色文旅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是发展难题。最后,能否迅速提高公园的管理水平,改善体制,转变机制,是徽州国家森林公园能否经受市场竞争带来的挑战和考验的一个关键。

3 主题定位与规划原则

3.1 主题定位

依托徽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地理特征及优势资源,立足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徽州国家森林公园的主题确定为:森林生态旅游、生态文化教育、生物多样性保护。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性质确定为:以良好的森林生态环境、丰富的森林植被、典型的地质地貌景观、浓厚的徽州文化为典型特征,以生态为主题,以绿色为主打,集生态观光、森林康养、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森林公园。

3.2 规划原则

3.2.1 可持续发展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的建设必须以保护为首要任务,平衡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突出生态效益,同时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实现对旅游资源、自然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合理利用、科学经营,推动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的可持续发展[3]。因此,在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中,应该立足公园植被、地形、水体分布现状,合理安排游览路线,减少人为活动对森林景观的干扰。

3.2.2 因地制宜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应当根据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森林景观和旅游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情况合理安排景观分区,满足森林公园多样化功能需求,构建包括地理、特色和时间维度的一个有机的整体[4]。

3.2.3 突出特色  独具特色的旅游景点是旅游经济的核心所在。为了在竞争激烈的旅游市场中获得发展,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必须充分利用其独特的森林景观、典型的地质地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优势,创造出区域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塑造出别具一格的形象风貌,从而提升公园的吸引力。

3.2.4 市场导向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自身优势资源,选择旅游产品开发重点,加强对文创产品的深度开发和利用,将古徽州文化中的传统技艺、工艺等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以体验式、休闲式、度假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推动古徽州文化的活化。同时,公园的规划要基于现代旅游的需求,注重对山林、农田、滩涂等自然景观的修复提升,打造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加强产业融合,不断培育新业态、催生新产品,提升旅游供给水平,不断释放和创造旅游新需求。

4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功能分区及景点规划

结合徽州国家森林公园景观资源现状,将安徽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划分为4大功能区。根据森林风景资源特征和森林公园分布范围,又将核心景观区和一般游憩区划分为6个景区,详见表1。

4.1 管理服务区

管理服务区北依练江江畔,南靠西干山景区,地理坐标为118°25′30″~118°27′51″E、29°50′31″~29°51′53″N,面积13 hm2。该区是森林公园主入口和集散中心,也是森林公园对外形象宣传和展示的窗口,主题定位为行政管理、接待服务、客源集散、导游宣传。管理服务区主要负责行政管理和接待服务工作,景观资源一般不作为游览的主要场所,区内景点规划较少,主要是公园大门、太平兴国寺、中医文化展示馆。

4.2 核心景观区

徽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核心景观区为西干山景区,位于歙县县城西面的练江之滨,西部与圣僧庵景区相邻,东部与紫阳景区相接,地理坐标为118°24′18″~118°26′09″E、29°50′38″~29°51′48″N,面积301.69 hm2。西干山被誉为“歙县第一风景”,景区内山清水秀,森林茂密,鸟语花香,自然风景优美,名胜古迹众多。现有风景名胜主要有长庆寺塔、渐江墓、汪采白墓、新安碑园、披云古道、披云亭、五明寺泉遗址等。游览主题定位为:生态观光、人文旅游、科普宣教。

景点规划:①对五明寺泉、渐江墓、汪采白墓进行保护和整治,在墓体周边规划栽植梅花、翠柏等,提升景观效果。②为传承和发展徽州文化,规划在西干山景区河西坞建“砚墨轩”一座,建筑风格为古典徽派建筑,主要展示精美的歙砚作品和各种徽墨作品,让游客体验歙县文化的風采;在披云亭东南侧山顶建设一座曙光亭,供游人观日出、登高望远;在西干山景区曹家山建设植物园一座,植物园树种以观赏树种、珍稀树种和药用植物为主。

4.3 一般游憩区

4.3.1 圣僧庵景区  圣僧庵景区位于县城西郊,地理坐标为118°23′11″~118°25′18″E、29°50′1″~29°51′22″N,面积505.77 hm2。圣僧庵景区森林景观以马尾松纯林为主,景区内有始建于唐代武德年间的圣僧庵古迹,庵内有保存尚好的明代画家黄柱的“侧坐观音”和“十八罗汉”壁画。规划以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佛教文化为基础,主要开展生态观光旅游、森林保健旅游、宗教朝圣旅游。

景点规划:①对圣僧庵周围环境进行清理,提升景点观赏价值。②对洗眼泉进行改造和开发,治理周边环境,保证水质,吸引游客前来“洗眼”、饮用。③依托本地资源规划建设森林浴场、猕猴桃观光采摘园和彩叶园。

4.3.2 紫阳景区  紫阳景区位于县城东南侧,地理坐标为118°25′09″~118°27′47″N、29°50′10″~29°51′25″N,面积458.95 hm2。紫阳景区内茂林修竹,四季葱郁,以山雾朦胧,幽深莫测而著称。森林景观有针叶纯林、针阔混交林以及竹林和连片茶园。景区有著名的紫阳书院遗址,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曾讲学于此。规划依托景区现有资源,以走进森林,体验森林生态文化为主题。

景点规划:①在紫阳山顶部修建紫阳亭,供游人观景。②改造紫阳景区八亩山现有的连片茶园,建设茶趣园。按照“观茶、听茶、采茶、品茶、购茶”的游览思路进行布局,结合现有茶园景观为游客提供茶叶生态园观光、茶叶采摘、茶叶加工参观、茶艺表演、茶文化展示等一系列与茶相关的项目。

4.3.3 西郊景区  西郊景区位于歙西国有林场场部分场的岩寺管护站、篁墩管护站和煤矿管护站,地理坐标为118°16′38″~118°24′46″N、29°43′59″~29°50′26″N,面积1 773.01 hm2。西郊景区以森林景观为主,包括马尾松、杉木针叶林景观、油茶林以及少量毛竹林景观,主题定位为:生态观光、自然科普和野营拓展。

景点规划:①利用岩寺场部水库边的现有油茶林建设油茶观赏园,规划面积5 000 m2,建筑面积150 m2。园中布设小型曲廊古亭,布置桌凳,供游人游玩休息。园内配置灌木状四季花卉,地表绿草覆盖。②在西郊景区茶花园建设黄山青少年示范营地1座,包括综合服务区、户外体验区和运动挑战区,规划3个主题营地:综合营地、野外生存营地和时尚运动营地。规划项目包括:国际研学营地、公益营地、职业体验中心、户外营地导师培训基地、户外运动大本营、自然科学大本营、华夏文化体验馆、徽文化体验馆、学龄儿童艺术体验馆、习武体验馆、生态庇护所。

4.3.4 箬岭古道景区  箬岭古道景区位于歙县西北部歙县桂林国有林场许村分场,地理位置为118°18′29″~118°20′32″N、30°05′25″~30°06′39″E,面积301.34 hm2,景区森林景观以马尾松针叶纯林景观为主,景区有箬岭古道、大关洞、汪公庙等众多历史古迹,是不可多得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完美融合的景区。规划开展登山探险、森林观光旅游,同时结合歙县、太平、旌德刘奎皖南游击队红色教育基地建设,打造红色箬岭古道景区,开展红色旅游。

景点规划:①修复箬岭古道,对被泥土、山石掩埋的地段进行挖掘清理;对损毁的路段进行修补,铺设青石板。②新建新庵驿站,为登山探险的游客提供休息场所。③对大关洞进行改造提升。对大关洞周围的环境进行整顿和改造,清理洞体周围的杂草、灌木,置换低效、杂乱的树种,提升景观效果;维修洞体,对破损、脱落的石墙进行修复和加固;在洞周围新建1座石碑,铭刻大关洞的详细介绍。

4.3.5 水竹坑景区  水竹坑景区位于歙县东北部,清凉峰自然保护区西南侧,地理位置为118°41′52″~118°46′55″E、30°02′39″~30°04′31″N,面积1 012.63 hm2。景区森林景观包括马尾松、杉木等针叶纯林,栎类、枫香等阔叶混交林景观。地文景观有七姑尖、湖田山、白沙岗等,历史遗迹有水岭古道、风雨廊桥等。规划利用现有景观资源,开展登山探险、森林观光旅游。

景点规划:①修复水岭古道,对被泥土、山石掩埋的地段进行挖掘清理;对损毁的路段进行修补,铺设青石板。②规划在湖田山和七姑尖开展登山健身旅游,改造和新建登山步道相结合;七姑尖峰顶建设木质观景平台1处,湖田山白鹤池段沿登山步道在适宜位置布设小型木质观景平台6处,每处建筑面积100 m2,供游客休息和登高远眺。

4.4 生态保育区

生态保育区是指坐落于清凉峰国家自然保护区内的徽州国家森林公园部分区域,为与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相协调并结合资源现状,将此区域规划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地理位置为118°49′47″~118°52′26″E、30°04′07″~30°06′57″N,面积960.26 hm2。生态保育区规划以生态保护为主,不规划景点,封山育林,保护森林生态和物种多样性,培育原始森林,为未来发展保留余地。

5 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

植物景观是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规划,采取自然更新、补植补造、封山育林等营林措施,合理改善林种结构,打造季相变化丰富、景观优美且布局合理、功能多样的森林生态系统,提升森林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5]。

在森林公园管理用房四周、道路两侧,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绿化提升。选择圆柏、银杏、竹类、紫薇、石楠、杜鹃、檵木等树种,采取修建花坛、栽绿植篱、铺植草坪等措施,乔、灌、草结合,突出季相和层次变化,构筑多元空间的绿色视野。

作为核心景观的西干山风景区,目前植被多优良,应予以重点保护,在此基础上,可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和提升来满足观赏要求。如控制毛竹林扩区,清理竹林,生态经营,林中补植南方红豆杉、浙江楠等珍贵树种; 生态旅游步道两侧10 m范围内栽植红豆杉、南方红豆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银缕梅、连香树、凹叶厚朴等珍稀树种,挂牌详细介绍,形成植物科普长廊,兼具道路绿化和科教宣传作用;汪采白墓、渐江墓周围栽植雪松、柏类、竹类、罗汉松、梅花、麦冬、常春藤等植物,美化景点环境,同时烘托墓园氛围。

一般游憩区如圣僧庵区,应更换圣僧庵周边低效景观植被,选择圆柏、圆柏、罗汉松、紫竹、观音竹、银杏等植物重新造景,合理搭配,提升植被景观效果;在森林浴场区周围,立足森林保健,配置香樟、桧柏、雪松、竹、木荷、肉桂等具有康體保健功能性植物,美化环境的同时起到涤心、荡肺、醒脑的保健功效;游步道两侧通过新栽或者改造原有植被的方式进行绿化美化。选择朴树、香樟、木荷、法国冬青等乔木树种,间植紫薇等灌木,种植六月雪等作绿蓠。以登山步道绿化为主的水竹坑景区,在景观规划上应实行自然绿化与人工绿化相结合的方式。步道如穿越丛林,则结合林相改造进行绿化,步道两侧如相对空旷,则适当补栽,树种以天目姜子、巨紫荆、黄连木、枫香、五角枫等为主。

6 结语

国家森林公园是地域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的承载,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推动森林公园规划建设是必然结果,加强对森林公园的资源开发和景观营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徽州国家森林公园建设现状,从功能分区及景点规划、植被与森林景观规划等方面进行规划设计,坚持可持续性发展、因地制宜、市场导向为原则,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生物资源丰富,景区特色鲜明,旅游服务设施齐全,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生态型森林公园[6]。以期实现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融合发展,推动国家森林公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艳艳. 城郊省级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研究——以樟元山森林公园为例[J]. 城市建筑空间,2022,29(9):115-117.

[2] 朱玉洁,翁羽西,王敏华. 基于国家公园体制下的森林公园规划策略探析[J]. 安徽建筑,2020,27(2):7-8.

[3] 陈玉莲. 广东鹰扬关森林公园总体规划初探[J].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1):64-65.

[4] 陈翀,滕熙,侯松岩,等. 广州市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策略[J]. 规划师,2020,36(1):32-37.

[5] 张英. 靖远县哈思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设计初探[J]. 中国林业经济,2018(1):15-18,31.

[6] 祁海燕,段永杰. 安徽天堂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探讨[J].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9):108-109.

(责编:张 蓓)

猜你喜欢

生态建设国家森林公园规划设计
规划设计作品
规划设计作品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讨
基于文本挖掘的阿尔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基于城市污水处理的人工湿地规划设计初探
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
规划设计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