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照护职业能力校社联动培养实践研究

2023-08-30王淑英刘旭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养老社区职业

王淑英 刘旭

摘  要  在老年照护培训中,学校与社区从岗课赛证融通、实践三教改革、环境+文化+资源融合入手,“线上+线下”“智慧+人文”“学校+社区”多维度交互,践行“在服务中育人,在育人中服务”,使学生的专业技术“硬技能”和职业素养“软技能”并驾攀升,提升了老年照护职业能力。

关键词  “1+X”制度;老年照护;校社联动;养老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1-0065-04

0  引言

2021年5月11日,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1]显示,全国有12个省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4%,已达深度老龄化阶段,除西藏以外其他省份均超过7%,进入老龄化阶段。而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员存在1 300多万人的缺口,持证人员更是稀缺人才[2]。养老服务人才急缺的现状难以满足老年群体对专业服务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制约了中国养老事业的发展,因此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养老服务人才迫在眉睫。国务院关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3],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各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老年照护作为首批启动试点的证书之一[4],对推进养老服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职学生群体的观察和调研摸底,发现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现阶段有待改善的问题:一是学生缺乏行业认知,缺乏职业自信,对口就业率低;二是重视专业技术“硬技能”,忽略职业素养“软技能”,学生眼高手低,实践中不会灵活应用专业知识;三是评价主体和方法单一,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综合素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校在护理专业学生“1+X”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中,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服务全民终身学习为宗旨,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通过与社区联动,实现岗课赛证融通、实践三教改革、校社环境融合、文化融合、资源整合,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服务中育人,在育人中服务”,使用“老年照护培训目标双向明细表”、《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训档案》等工具记录沟通力、关怀力、职业思维和技能培养过程,实施“全程+弹性”评价,对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形成有效反馈,探索“1+X”证书职业能力培养新路径,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

1  实践研究过程

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实现:第一阶段,护理专业学历教育阶段,学生按课程计划完成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等相关专业课的学习,夯实职业能力储备;第二阶段,老年照护职业能力集中培养阶段,对选修老年照护的学生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为期4周的集中培训,引进社区老人志愿者,设置仿真情境针对志愿者进行单项操作训练,在“学中做”,提升专业技术技能;第三阶段,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实践检验阶段,师生定期到社区志愿服务,为社区老人提供个性化订单式服务,在“做中学”,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职业素养。

1.1  岗课赛证融通

由行业专家、社区负责人、专业教师组成专家团队,完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实施性教学计划,将培训内容融入护理专业学历教育方案中,将岗位需求和技能等级标准融入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实践项目、育训情境和教学方式设计与应用中,主要在护理学基础、急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三门课程中拓展细化老年人相关护理技术,比如在护理学基础“清洁护理”章节,拓展如何为偏瘫老人床上擦浴、如何进行特殊口腔护理;“排泄护理”章节拓展如何为老年人更换纸尿裤,如何使用便器;急救护理学拓展老年人异物窒息急救技术、帕金森老人预防跌倒措施等;在社区护理“社区慢性病病人保健和护理”章节,拓展失智老人认知评估和锻炼、失能老人助行器的使用等。

贯彻落实新时代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坚持“学生中心、育人为旨、成效导向、持续改进”的基本理念,以孔子的教育智慧为底蕴,构建“融入健康思想与文明精神”的课程思政体系,深度挖掘思政元素。进行专业技术操作讲解时,创设仿真工作情境,引入社区老人标准化病人,在日常实训中由学生角色扮演体验并分享感受,体验式、浸润式教育,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将健康照护大赛、护理技能大赛案例和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通过运用大赛成熟完善的考评机制推动培训过程,深度探讨“岗課赛证融通”。

1.2  实践三教改革

1.2.1  “双师三能”,打造品牌教师队伍

选派具有医师证或护士证的专业教师参加老年照护培训,获得师资证书和考评员证,并定期到社区养老机构实践交流。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健康照护、护理技能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不断提升自身综合能力。依托山东省康养产教研联盟,通过与行业、企业、同类院校沟通学习,更新教育理念,充实专业知识,建立“有教书育人能力,有指导实践能力,有社会服务能力”的教师团队。

1.2.2  优化活页教材,建设优质资源平台

校社联动,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导向,将专业技能进行模块重组,项目化重设,将颗粒化的单项技能有序化串联,开发实用且适用的活页教材。以岗位案例为“任务引领”,以“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评价”“任务拓展”为轴,设计单项任务实践过程。充分利用活页教材的“活页”属性,将风险点、人文关怀点、工作流程图以及新知识、新技术、新规范等作为功能插页,动态完善改进教材。结合技能大赛和考试要求,细化操作语言和任务评价表,充分发挥活页教材的“笔记”属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个性化记录操作心得、学习要点。“任务评价”采用“四方评价明细表”,由学生自身—小组成员—标准化病人—教师分别进行主观语言评价和客观赋分评价,让学生直观认识任务的完成程度,有助于复习阶段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化。通过“任务拓展”讲述职业故事、榜样轶事,引领学生进行“职业认同”,发展“职业自信”,进阶“职业自豪”。通过引进中医专家团队,每个项目模块设置一项“中医疗法”特色任务,传承国医精粹,顺应社会需求,提升文化自信。结合教材,校社共同构建案例库、等级标准、模拟题库、线上课程、操作视频等配套的立体化、数字化教学资源,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的要求,实现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将操作视频以二维码形式链接入活页教材,方便学生直观性、碎片化、立体式学习。

1.2.3  应用PWW,改进教学方法

运用PWW(Practice While Watching)教学法,将每项操作分为评估核对—安全操作—操作后整理3个片段,并制作相应微课。利用海贝分—信用积分机制,招募社区老人志愿者。课堂上老师边针对志愿者逐项演示,学生边角色扮演轮流练习。课后学生可以观看微课碎片化巩固,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节段式、站点式、渐进式掌握新知。

1.3  校社环境融合

鉴于社区已成为养老的主阵地,专家团队共建老年照护实训室,设置居家养老和社区机构养老两种仿真情境,相应家居用品、设备一应俱全,学生进入实训室就有身临其境之感,有助于在毕业后迅速适应工作环境,实现角色转换。社区和养老机构可根据需要预约卫生健康服务和指导,比如帮偏瘫老人换衣服、床上擦浴、口腔护理、排泄护理等,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志愿者上门服务,实现校社环境融合。

1.4  校社文化融合

面向社区开放式办学,有效利用校内心理健康基地和中医康复保健中心,社区居民开放日可以到学校接受心理健康咨询、中医康复理疗等服务,使学生在服务中进行职业初体验。充分发挥市级“中小学生健康照护与急救职业体验中心”功能,邀请社区中小学生进入学校进行老年照护职业体验,从小做起,培养养老爱老理念,树立老年照护正确的职业认知,使中职护理学生在示范中体验职业自信。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德育大纲》,志愿服务是中职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14]。学校建立学分银行,实施灵活开放的学习制度,鼓励志愿者服务,赋分信用值。师生利用志愿者活动到社区送教,进行慢性病防治、基本急救技术、疫情防控知识等宣讲,进养老机构送文艺汇演,将学校科学严谨、积极向上的文化带进社区。邀请社区养老机构专家进课堂,传授实践经验,将敬老—爱老—孝老文化传统带进课堂,实现校社文化融合。

1.5  校社资源融合

建设老年照护、社区常见疾病的预防与管理教学资源,入选山东省优秀社区教育资源,通过“山东终身学习在线”平台实现全民共享,实现职业教育对终身学习的服务功能。

对老年照护最敏感的版块?——“安宁疗护”,建立“聚沙成塔”的公众教育,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移动端,普及安宁疗护知识,以此突破特定的时空、地域限制,让“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安宁疗护学习成为可能,提高民众对安宁疗护的认知水平,为临终关怀事业发展助力,提升临终老年人生活质量。

师生定期到社区服务,实践老年照护课程内容,在实践中求真学问,练真本领,使专业技能按“认知—掌握—熟练—灵活应用”动态提升。学生担任“小老师”指导社区老人家属和护理员规范操作,教学相长,将在实践中累积的经验带回学校,将学校专业知识和规范操作带进社区。社区居民可以报名参加学校老年照护、失智老人照护、家庭保健按摩、中医体制评估与应用等培训,考取相应等级证书,提升居民健康管理能力,为社区养老提供科学指导,为社区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人力资源储备。

1.6  建立“全程+弹性”考核评价体系

对标职业技能大赛,融入养老服务行业标准,引入养老机构岗位的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校社共同设计,考核技能岗位化、考核方式竞赛化、考核标准专业化。以学生能力发展为核心,推进能力培养与评价一体化,在教学“目标—过程—结果”这一动线中贯穿准备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教学目标的准备性评价形成“老年照护培训目标双向明细表”(双向是从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两个相互垂直的维度,在两个维度的交叉点上确定具体培训目标),体温单式设计,迁移锻炼护理文书书写能力,曲线记录沟通力、关怀力,职业思维等重要职业素养的培养过程,直观显示学生素质状态,有助于针对性个性化改进。培训实施学生自身—小组成员—标准化病人—教师“四方点评”,“坚持操作原则,非标准答案沟通”的弹性考评,学生记录生成了《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训档案》,联通企业实习教评,对职业成长实现了全程增值性评价。实施学生、教师、用人单位三主体评价,纳入满意度、参与度、阶段考核、期末考核、就业跟踪等指标,实现定量和定性评价,全面反映出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的特点,使养老服务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

2  讨论

以2019级护理专业学生465人为实验组,在老年照护“1+X”培训中应用校社联动培养模式;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446人作为对照组,应用常规灌输式培训方式,实施后通过“1+X”考核通过率、实习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等多方评价。结果,2019级护理专业学生老年照护职业能力考试通过率达到100%;将学生职业技能量化评价,量化指标:平均分=(过程性评价分+终结性评价分)/年级总人数,统计显示2019级学生职业技能评分较2018级有显著提升;问卷调查显示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爱老敬老意识、劳动精神和服务意识提升明显,学生对“校社联动培养模式”满意度达到98.2%;实习企业对学生满意度达97.6%,对口就业率提升;在省市健康照护比赛和护理技能大赛中均收获一等奖。该模式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校社联动,对接岗位需求,注重实践,注重人文,注重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职业自信,让企业在互动中见证学生成长,促进精准就业;通过标准化病人、社区服务,让学生一直面对真实的人和情境,锻炼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专业技术和职业素养“双技能”并驾齐驱;注重过程与总结评价的结合,创新全程增值性评价、弹性考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反馈性带动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近3年,“1+X”证书成为全国职教改革的焦点课题,职教同仁们就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进行了大力的探索。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与上海立达学院在“1+X”制度下,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现状,通过校企“双主体、双课堂、双融合、双边互动”,形成“校企联动、课程融合、团队合作、立德树人”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模式[5],在实践中建立起“共建共享共赢共进”的产教融合长效运行机制。四川护理职业学院在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训中采用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模式[6]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就业动机和社会责任感。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在老年照護职业能力培训中运用PWW教学法(Practice While Watching),将完整的操作流程划分为若干个片段进行教学,学生边看边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团队合作意识[7]。我校创新的老年照护职业能力校社联动培养模式依托“1+X”大背景,吸取上述研究经验,积极实践三教改革,创新培训模式,突破评价方式,探索出了中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路径。

3  结束语

校社联动培养模式切实解决了现阶段中职护理专业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中的突出问题,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输送了更多“双技能”过硬的养老服务人才。另外强化服务社区导向,建设职业教育对接终身学习高地,使社区老人享受优质教育服务,通过夕阳教育,建设发展“充电站”。同时积极招募社区老年志愿者,激发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在推进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最终实现“学生—学校—社区”三方共赢。在该模式的实践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一是把老年照护职业能力培养知识点细化融入护理专业学历教育专业课中,制定合理的课程改革实施方案和规范的实施性教学计划,实现教学融合,需要一定时间;二是制定学校—社区长效合作运行机制、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需要政府的支持与指导。在今后的推广和实践中,将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积极牵头组建区域养老服务职业教育集团,争取政府、行业、企业的支持保障,推动校社联动培养模式日趋完善。

4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五号):人口年龄构成情况[N].中国信息报,2021-05-12(2).

[2] 王君岚.我国养老护理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9.

[3] 李寿冰.高职院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25-28.

[4] 邹文开,杨根来.研究先行 标准引领 重点突出 稳妥推进老年职业技能领域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J].中国社会工作,2019(11):34-35.

[5] 邱智超,王莉萍.“1+X”证书制度下基于产教融合老年照护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1(14):210-211.

[6] 胡高俊,向秀清,付能荣,等.基于“1+X”证书制度的老年照护教学模式探讨:以某高职院校为例[J].科教文汇,2021(5):147-149.

[7] 栾海丽,吕颖,汤艳.“1+X”背景下PWW教学法在老年照护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4):87-88.

猜你喜欢

养老社区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职业写作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我爱的职业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