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探索与实践

2023-08-30邵芸江娜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1期
关键词:参训甘肃省信息化

邵芸 江娜

摘  要  2020年5月,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对教师在线教学能力的新要求及教师主动适应国家数字教育转型和未来智慧教育的新变革,甘肃省教育厅启动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并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3)01-0004-05

0  引言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在当前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信息化也从1.0迈向了2.0时代。2019年4月,为进一步推进中小学教师主动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变革,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學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提供了工作思路和价值导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是指到2022年,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采用整校推进、试点引领、分类推进的思路,完成中小学(含幼儿园、普通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能力培训(每人不少于50学时,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各25学时),基本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发展目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显著提升,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1]。

甘肃是西部欠发达省份,对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甘肃省区域、城乡、校际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足、乡村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薄弱、支持服务保障体系不健全、乡村小规模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亟待全面提高等问题。

鉴于此,2020年5月,为全面贯彻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甘肃省立足本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出台了《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意见》(以下简称《2.0工程实施意见》)。《2.0工程实施意见》是甘肃省教育厅(以下简称省教育厅)充分考虑甘肃省薄弱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情况,并结合省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所制定的科学的政策性文件。《2.0工程实施意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明确时间点、路线图、具体目标任务及可执行落实措施,并创新性地实施了“互联网+支教”服务,开展了“三个课堂”建设等多项工作,以期达到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目的。

1  甘肃省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

2019年6月,为深入了解掌握全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明确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2.0)的突破口、重点和难点,明确工作思路,省教育厅紧紧围绕“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这一主题,组织高校专家团队先后深入兰州市、甘南州、临夏州等市州开展调研工作,为甘肃能力提升工程2.0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和挑战,在线教学成为我国大中小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同时也让教师的在线教学能力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点。面对挑战,省教育厅经研究后,于同年5月启动甘肃省能力提升工程2.0,并对全省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作出了部署和安排。

1.1  主要特色和意义

甘肃省的能力提升工程2.0是按照“立足现状、县级统筹、精准施策、共同发展”的工作思路,在充分认识乡村学校信息化建设薄弱、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体不高、师资严重不足的现实基础上,全盘统筹,合理利用多方资源,灵活应用“结对帮扶”“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帮扶措施,以期缩小城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差距,促进共同发展。首先,以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为依托,结合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整体规划,探索适合本地的特色发展模式;其次,通过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以赛推培,以赛促培,以赛促用,以赛验能;最后,激励开放建设,提高资源适用性,利用伴随式数据采集、过程性评价和第三方评估,变革评价方式。

在实施能力提升工程2.0期间,甘肃省组织开展了深度贫困地区教师发展重点帮扶行动、乡村学校“双师教学”模式教师培训行动、城乡学校“网络协同教研”行动、“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行动等多项活动。在创新引领方面,甘肃省积极探索跨学科教学、STEAM等学科融合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创客教育、机器人教育、编程教育以及人工智能支持下的学科教育教学新模式,并组织开展了人工智能创新教育培训、信息技术培训者培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 提升培训等多项培训。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是改变甘肃省欠发达地区的教育现状的现实需求;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适应教育数字化转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变革的必然要求。

1.2  实施概况

1.2.1  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管理制度体系

为加强能力提升工程2.0的组织领导,甘肃省成立了以省教育厅厅长为组长、总督学为副组长、有关业务处室及有关厅直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牵头负责项目管理工作,下设省级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办公室(以下简称省工程2.0办公室),成员主要由高校专家、厅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组成。各市(州)、区(县)也成立了相对应的机构。

根据《2.0工程实施意见》的有关要求,省教育厅专门成立教师培训专家团队,编制了《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规划书》《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整校推进实施办法》等文件,按照“试点先行、打造样板、创新应用、整校推进、全员参与”的原则,确定了“省级规划、市级统筹、县级组织、学校实施”的步骤,建立了推进教师能力提升工作的激励机制。此外,为做好能力提升工程2.0成果的展示和宣传,对实施成效显著的学校和作出突出贡献的校长、教研员进行奖励,并将应用能力学分与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认定、教师资格证定期注册、年度考核、职称晋升等相挂钩。省教育厅还出台了《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优秀成果推荐制度》《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校评选制度》《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省级试点校评选标准》《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应用能力学分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

1.2.2  组建省、市、县三级培训团队

为做好能力提升工程2.0相关政策、标准、培训指南等文件解读工作,指导“整校推进”过程中区域引领研修、教师信息化教学指导、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考核等工作,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方面的能力,省工程2.0办公室遴选了高校教师、县区优秀教研员、骨干教师等,组建了100余人的省级培训团队,于2019年在各市(州)遴选了同一县区的2所学校(小学、初中各1所)作为省级培训试点学校展开培训工作;2020、2021年又将培训范围扩大为各市(州)的2所市直属学校(小学、初中各1所)和每个县区2所学校(小学、初中各1所)。此外,省工程2.0办公室还指导各市(州)、区(县)工程2.0办公室依据学科专业素质扎实、信息化教学能力突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较强、愿意并善于指导教师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等標准组建了以教研员、中小学学科教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等为成员的培训团队。

1.2.3  组织开展“整校推进”试点培训

根据《甘肃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整校推进实施指南》(以下简称《整校推进实施指南》)的有关要求,省工程2.0办公室自2019年起开始对省级试点校管理团队、骨干教师及省、市(州)、区(县)各级培训团队等开展培训;2020年,省工程2.0办公室将培训范围扩大为全省整校研修培训(见表1)。

1.2.4  组织开展校本应用考核

根据《整校推进实施指南》中的规定,校本应用考核主要从过程和成果两方面对学校“整校推进”实施绩效、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等进行考核。省、市(州)工程2.0办公室对区(县)工程2.0办公室和学校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作为对区(县)考核的重要指标。学校“整校推进”实施绩效考核主要包括管理团队学校信息化发展规划,校本混合研修方案及考核细则制定,校本研修组织实施情况、在线课程学习完成率、教师微能力测评完成人数及三种环境的能力点占比率等内容,考核结果由所在区(县)工程2.0办公室纳入能力提升工程2.0开展情况的指标体系。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测评则以三种环境(多媒体教学、混合学习、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四个能力点(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作为考核重点,学校将建立教师培训学习的电子档案,作为教师年终考核内容。具体测评方式为:学校组织教师提交成果证据,学校管理团队及骨干教师按照微能力测评参照规范完成全员教师初级测评;区(县)工程2.0办公室指导承担测评任务的培训机构聘请省市(州)级培训团队专家完成全员教师能力测评;省、市工程2.0办公室按照比例完成第三级能力抽检。

1.2.5  充分建设优质培训资源

在优质培训资源建设方面,甘肃省为了提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团队信息化指导能力,全面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即“三提升一全面”的总体目标,按照“拓宽来源渠道、关照个体需求、注重应用效果”的资源建设与应用思路,重视资源生成性建设,开放资源常态化供给,支持教师个性化选择,提高资源利用率。省工程2.0办公室统筹遴选一批培训机构优质课程资源、推荐一批高质量的国家慕课课程资源;各市(州)、区(县)工程2.0办公室基于学校发展需要通过自主创新建设校本特色资源,组织遴选一批名师参与微课、教学案例等课程资源的研发制作,并向甘肃省智慧教育云平台提供丰富的培训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培训选学需要。

1.3  存在的问题

1.3.1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不足

部分市州教育行政部门对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制定相关的管理措施,存在局领导缺席开班仪式,参训教师旷课、请假、迟到等现象,培训项目的实施缺乏有效的组织协调。

1.3.2  参训教师的动力不足

部分参训教师对教师专业发展、技能提升等内在追求并不凸显,其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是上级要求、完成任务等外界压力,存在低效培训等现象。此外,由于部分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较差、不能熟练掌握培训终端软件和系统、存在能力认知偏差、缺乏线上学习能力和技巧、经验不足,影响了线上培训的实施效果。

1.3.3  课程设计的实践性欠佳

能力提升工程2.0的培训课程设置存在内容单一、实践性欠佳、启发性不强等问题。涉及理论的内容比较固定,创新程度较低,仅仅是“走马观花”,无法真正学到有实用性的内容;而实践课程多以参观、观摩等方式进行,参训教师在培训中操作性较低。此外,在当前课程思政的大格局下,多数承训机构以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为主,忽视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这是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1.3.4  支持服务保障机制不健全

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中,理论讲授比较多,提问、交流、互动比较少,互动反馈机制不健全,影响了学习效率;资源的专业性不足,缺少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内容,课程资源未进行分门别类,呈现方式无序化,导致参训教师无法有效利用线上资源,缓解学习困惑;情感支持未得到足够重视,授课教师、班主任缺少与参训教师的互动、交流、谈心谈话,导致参训教师的主体地位尚未完全发挥,无法有效参与培训管理、学习、应用中,师生之间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不足以支撑、指导学员高效、和谐的学习和发展。

1.4  改进方法与策略

1.4.1  教育主管部门

针对能力提升工程2.0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行政主导,优化培训政策,完善培训流程。2022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甘肃省部分市(州)的能力提升工程2.0由线下转为线上实施,对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及时转变思想,改变工作方式,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完善。

1)宏观层面。完善线上培训的政策制度,建立健全支持服务保障机制,制定线下转线上的培训应急预案,预案要有实践性、操作性、可行性,确保在疫情突发的紧急情况下,能够立即转为线上培训,且培训目标不变、培训课程不变、成果质量要求不变。

2)中观层面。加强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整合优化高校现有的在线学习平台,加强技术支持保障。通过调研参训教师,不断优化平台的服务功能,为参训教师提供方便、快捷、功能强大的在线学习平台。此外,还应通过新闻媒体、网络宣传加强舆论引导,建立积极的价值取向等,鼓励、支持教师转变心态,积极参加培训。

3)微观层面。完善线上培训流程,重新梳理培训流程、方案、目标和考评方式。从培训前、中、后三个环节入手,培训前做好调研需求,培训中合理安排培训课程和时间节奏,培训后做好跟踪指导;培训方案的制定要从培训目标、内容、方式、考核等方面作出区分和优化;培训目标要有引领性,培训方式和内容要以目标为导向体现以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理念,突出参训教师的主体性、个性化和差异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关系,重构教师的价值归属感;考评方式要多元化,充分利用研修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功能,真正建立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评方式,突出考评实效。

1.4.2  承训机构

承训机构是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的组织者,在培训中起着上传下达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培训的效果和质量。因此,承训机构要创新培训模式,加强支持服务,从培训专家遴选、课程设计、师生互动、资源管理、支持服务等方面不断优化改进。

1)在培训专家遴选方面,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有理论型的思政、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也要有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丰富的教研员和骨干教师。

2)在课程设计方面,要完善课程内容,优化教学设计。课程内容要突出实践性,节奏要张弛有度;课程资源要根据不同地区、学科、学段、发展阶段,选择适切的学习资源,供不同层次的学员选择使用。

3)在师生互动方面,要通过提问、讨论、交流等多种方式,增强参训教师的在线互动意识;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非语言信息传递,引导参训教师表达,有效地增强互动方式,关注参训教师需求,引导他们开展自学。

4)在资源管理方面,通过调研学员需求,提升资源的适切性、针对性、实践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建立多方位、多层次、规范化的资源共享机制和配套的质量保证体系。

5)在支持服务方面,要从政策环境、技术支持、人员服务、情感交流等方面,为参训教师营造舒适、温馨、共情的良好环境,提高学习的安全感,避免工学矛盾。

1.4.3  参训教师

参训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是影响线上培训的重要因素之一。参训教师应从减少外部行政依赖、增强内部自我效能、提高信息素养、重视时间管理和增强自律意识等方面进行突破,提高自我效能感,增强内部学习动力。

1)在减少外部行政依赖方面,能力提升工程2.0是国家自上而下实施的教师培训项目,教育主管部门要帮助教师清楚认知,明确定位,从“要我培”转化为“我要培”,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响应上级的安排部署,积极参加在线培训,增强对线上培训和专业发展的期待,通过外部动机激发学习内动力。学校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培训,避免工学矛盾,为教师消除后顾之忧,减少教师的心理焦虑和负担,让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人翁地位,参与决策,参与管理,真正参与到培训中。

2)在增强内部自我效能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减少教师的畏难情绪,增强信息自信;通过项目式学习、展示成果等方式,多方创造条件,增强教师的成就感。在参训教师中树立典型,示范引领,选取优秀的案例进行分享,从内心深处激发教师的学习内动力,增强自我效能感。此外,授课教师、班主任、承训机构要给予参训教师必要的鼓励、支持和引导。

3)在提高信息素养方面,要转变参训教师的培训观念,树立信息意识,加强他们的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专家引领性讲座、技能培训、案例分享、观摩学习等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交流,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师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参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固定的思维模式,通过培训养成发现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学习习惯,逐步达到培训预期的目标。

4)在重视时间管理和增强自律意识方面,参训教师应根据培训要求,将整个学习任务按照学习模块进行分割,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分层分步分时间段完成学习任务,还应加强自律学习,培养自律意识,通过加强自我监督、培养学习意志力等方式,保质保量完成培训任务。

1.4.4  政府部门

政府部门应加强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重点改善薄弱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信息化条件,继续实施“省级同享大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项目”“‘互联网+师范院校支教服务项目”“名师在线”等信息化项目,开展帮扶行动,加强“三个课堂”建设与应用,促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输送,带动小规模学校发展,解决农村教学点师资不足和结构性短缺等问题,开齐开好开足国家规定课程,缩小“数字鸿沟”,发挥智慧教育的“倍增效應”“溢出效应”,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2  结束语

截至2022年7月,能力提升工程2.0已经完成了4 193所中小学的整校推进任务,参训教师152 875人,覆盖了全省所有市(州)的基层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能力提升工程2.0通过多种途径,以培训为依托,注重自主学习,加强技能提升,强化校本研修,深化研究与应用,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促进了甘肃省参训教师观念的转变,提高了他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素养;同时,有效提升了全省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和中小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团队领导力和实践水平。能力提升工程2.0的实施,从推动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

能力提升工程2.0对全面推进甘肃省教育系统“互联网+教育”提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发展基于互联网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助力教育信息化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有重要作用。

3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发布《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9(5):4.

猜你喜欢

参训甘肃省信息化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
构建新疆基层教师国家通用语培训体系策略研究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幼儿教师眼中的“幼师国培”绩效评估
“师太”扛枪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