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张家港地名探源
2023-08-29冯春法
◎冯春法
(江苏张家港215632)
地名,是一方地域的文化记忆,也是了解一座城市的窗口。地名内涵阐述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一地历史文化的源头足迹。曾有一篇关于张家港地名溯源的文章《地名探源之张家港市》说:“张家港之得名,源于清咸丰年间。当时,人们在老夹江口筑坝,凿南套入江,因经过张家埭,即命名此港为张家港。”作为一名“资深”的张家港人,我认为这些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一
第一,张家港之得名,并非源于清咸丰年间,至少在清道光中期张家港、张家港街已存在。〔道光〕《江阴县志》卷首“大桥镇图”的左上方镇山西北麓赫然标着“张家港街”的字样,说明清道光年间就存在“张家港”,而且在张家港的某一段已经形成街道集市,有“张家港街”的名称。按常识来讲,一般都是先有河港和桥梁,尔后在桥的一边才有集市,而事实上也正是如此。20世纪80年代,镇山村季家埭(今属金港街道山北村)的老人们讲:听祖辈说,季家埭东首的张家港河岸上曾经有过很热闹的街市。镇山村党支部、镇山村村委会2004年编修的《镇山地名志》载,“财神堂建于清嘉庆十三年(1808),时值张家港已成集镇,市容整齐,商贸兴旺。扬州土布商贩常来此采购土布,获利颇厚。人众渐多,扬州布商商议后,遂集资建造财神堂一座,地址选择张家港西、季家埭东头南首,共有6间4侧厢供神像。”就是说,张家港和张家港集镇在清嘉庆年间就已经存在。今天,虽然张家港街早已不存在,但作为历史的见证—那座尚有房屋3间1侧厢的财神堂却还在季家埭东头南首。
〔道光〕《江阴县志》“大桥镇图”
第二,“老夹江口筑坝”是为了应对老夹南岸坍塌严重,筑坝截断夹江入江,与“凿南套入江”不存在直接关系,两者是不同时期的两件事情。所谓老夹,就是套北各沙与大陆之间的夹江,它西起今金港街道张家港大桥,东至张家港市鹿苑入江,长约23千米,宽约1 千米至3千米。据〔民国〕《江阴县续志》卷十五“人物·忠义”载:清咸丰三年(1853),由于江面狭、潮流急,寿兴沙日涨南岸,张家港河以东坍塌日益严重,后塍法水庵已临坍坎。咸丰七年(1857),江阴县大桥镇镇山保邱家埭(今张家港市金港街道山北村)人严康保看到老夹南岸坍塌日甚,主张“欲保南岸,北自寿兴沙与张家港中间非筑坝不可治”,即从寿兴沙(今中兴西五节桥)到张家港(今张家港大桥)之间筑一条长约1.7千米的大坝,截断老夹入江。他同另一位有号召力的乡绅韪之健商定,凡拥有沙田者,按田亩数量捐资;于农历八月分段动工,一段由张家港筑向东,一段由寿兴沙筑向西;每挑一担土给3 文工钱。至年底,这条横跨3里余的大坝终于合龙,并用大量的石块泥土加固夯实。后来其他地方如法炮制,接连修筑了几个大坝,并开始围垦沙田,建设家园。据《张家港市土地志》(苏州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第二章“沙洲成陆及开发”载:直到民国3年(1914),南沙洲才同大陆完全连成一片,23千米长的老夹江共围垦土地8万亩。
所谓南套,又名套、横套、南横套(旧时,沙上地区,东西向的河流称“套”与“河”,南北向的通江河流称“港”),据《沙上水系》(凤凰出版社,2015年版)载,其位于市域中部,新老沙交界处,西起三节桥与张家港相接,东接永南河,并非在咸丰年间开凿,而是在同治年间开凿。实际上,南套在道光年间还是入江的,或许由于后来人们在夹江中不断地筑坝截流,围圩造田,带来江沙挤压,南套逐渐变小变窄,不再通江,直至同治年间才有了“凿南套入江”。但严格地说,把“老夹江口筑坝”与“凿南套入江”同置于咸丰年间一起阐述,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第三,南套并不经过张家埭,因为张家埭紧靠香山北麓,而南套在香山东北面1000 余米处,是东西向的河流,它的起点是三节桥,终点是东面南丰镇的永南河。1959年开挖张家港运河以后,南套与张家港运河在三节桥相交汇,三节桥以东是南套,三节桥以西是张家港运河,张家港运河向西流约六七百米就到了港上,然后转弯向北流约2000 米入江。
二
张家港地名由来,一切都源于香山北面山北村境内一条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张家港。
明万历年间开凿的张家港河张家埭段(张建良 摄)
明代,张家港市处于江尾海头,境内的香山北侧不远处便是一片大海。香山与镇山连岗,连岗处叫牛石路,牛石路向北蜿蜒而下。由于暴雨,山洪沿着牛石路向北冲刷,年久岁旷,至明代万历年间,香山、镇山北面的沙滩上就被冲出一条水槽。据《蓉江香麓张祠宗谱》记载,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时已55 岁的靖江人张通(字南山)携弟张巡(字侍山)举家迁居香山北麓东江湾沙严桥一圩,“顶岸一方,挑筑成基,起造草房三间”,通过姻亲邱岐山委托地方名士高怀忠买下香山北面徐四圩的十多亩沙田,遂躬耕于此。由于圩田常受山洪的冲刷,庄稼不能丰收。张氏卜居香山北麓的第三年,举合族之力,并牵头带领水槽两边有农田的农户,于冬季拓浚水槽1000 多米,使之直通大港口(张家港与石头港交汇处靠近长江一段,又称叉港)入长江。后张氏又向他人购得房屋10 间,自己建房20 余间。
《南沙镇志》(广陵书社,2016 年版)“港上(张家港街)”目载:“清康熙八年(1669),随着君巫路(江阴君山至巫山的马路)的建成,镇山北面约500 米处的季家埭东首、老张家港畔逐渐形成集市……嘉庆十三年(1808),扬州、高邮、泰州的布商在季家埭东段南面约50 米处、张家港西岸建财神堂,遂使张家港街更加兴盛。”清康熙初期,距张氏在万历二十三年从靖江迁居香山北麓已有约130 年,张氏家族人丁兴旺,加之有其他姓氏迁居此地,所住村落已成为一个长村大巷,便命名为张家埭。时清政府修筑沿江的君巫马路,并向东延伸,在张家埭东面的河上筑马桥,发现这条小河无名,江阴沙田局便召集当地镇董、保长及地方名贤合议。因为此河最先由张氏牵头拓浚,又首先流经张家埭东头,遂以张姓名港,称“张家港”,并经江阴县沙田局注册登记。《镇山地名志》“山水路桥”篇“张家港”目记载:“自清乾隆年间起,在张家港中段,季家埭东首沿港逐步形成了近百米的街市,开设商店、茶馆、酒肆、铁铺、米行、菜场等。”由于长江不断北移,江南岸沙滩不断积涨,到了光绪年间,张家港街向北迁移至原港上村南岸上与季家埭之间,称“南港上”。1915 年,张家港街继续向北迁移至今港上桥堍,于是,季家埭东首沿港一带的街市彻底消失,而港上街市愈发兴旺。《山北村志》(广陵书社,2021年版)第二章“自然环境”第四节“水系”中“张家港”目载:“明代前,张家港原是香山、镇山之间山水倾江冲出的一条水槽。自明万历年间张氏在张家埭定居后,对水槽不断加以疏浚。清康熙年间,为抗灾治水和方便运输,江阴沙田局又组织佃户对该港拓宽加深,命名为张家港,并在沙田局登记注册。”如果说《镇山地名志》《南沙镇志》和《山北村志》的记述是可靠的,那么,张家港之得名,起源于清康熙年间是完全可能的,而最迟源于道光年间则是确定无疑的。
三
随着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基于“张家港”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大,衍化出一系列包含“张家港”的河道名、港口名以及城市名等,成为张家港城市发展的见证。
张家港运河为了彻底消灭水旱灾害,1958年冬至1959年春,江阴县择定张家港辟为入江口,动用26个公社6 万民工和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黄山部队1840 名指战员,在东乡地区修建了一条大的通江河道。入江口是张家港入江的老夹口,且张家港的北段已成为这条新辟的通江河道的一部分,故将新修建的通江河道命名为张家港。因为此河又长又宽又深,从张家港口到江阴北漍镇,原河拓浚28.73千米,截弯取直46.2 千米,开挖新河4.76 千米,总长38.11 千米,河面宽120 米,底宽15 米至40 米,青坎宽20 米,民间习惯称它为“张家港运河”。后来张家港运河又向东南延伸,经常熟、昆山,一直接到上海吴淞江,由此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区域性河道。(《沙洲县志·水利志》,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年版)
张家港港1962 年1 月,张家港运河所在地的南沙公社、中兴公社划归新成立的沙洲县。1965 年,因战备与分流上海港的需要,交通部第三航务勘察设计院到长江下游南岸踏勘,认为南沙公社巫山港下游至张家港入江口东是建港的理想之地。1968年,张家港港正式建立,因为港口是建在张家港运河入江口的两侧,所以便命名为张家港港。张家港港位于张家港市西北角,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东距上海吴淞口146.5 千米,西离南京港219.4 千米,南连杭嘉湖地区,北通苏北各港,靠近国际航线,是长江出海口的天然良港,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发展海运的优良环境。1982 年11 月,经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批准,张家港港成为长江流域第一批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口岸。
张家港运河出江口(张家港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 提供)
张家港市因沿江地区沙洲众多,1962年1月至1986年11月,张家港地区一直称为沙洲县。随着张家港港的影响愈来愈大以及沙洲县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1986年9月16日,国务院批准沙洲撤县建市。为了实施“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战略方针,加快把沙洲县建成现代化的港口城市,同年12月1日,便以张家港命名设立张家港市。
张家港保税区1991 年7 月,张家港市委、市政府为加速同上海浦东开发接轨,充分发挥张家港江尾海头的地理优势和良好的乡镇工业优势,决定在张家港设立保税区作为实施以港兴市的城市发展战略的突破口,遂向苏州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提请在张家港设立保税区,保税区具体地址就建在张家港港东侧的中兴乡。1992 年10 月16 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张家港保税区。随着张家港保税区的设立,张家港港开发建设加快,港口岸线东延。
张家港地名源于清初一条通江小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因港得名,依港而兴,以至名扬海内,驰名全球,真是依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道至理,善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