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在线课程的建设及运行

2023-08-29宁海成张秋悦

科教导刊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双高计划学习者职业

余 玲,宁海成,张秋悦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 咸阳 712000)

2021 年7 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聚焦信息网络、平台体系、数字资源、智慧校园、创新应用、可信安全等方面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促进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发展,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促进全要素、全业务、全领域和全流程的数字化转型,涉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式等教与学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数字化,而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数字教育资源是实现教学服务流程数字化、教育服务供给个性化和教学模式创新化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数字化转型的关键。

我国高等学校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应用始于2003 年启动的国家精品课程。历经近二十年的发展演变,我国高等学校在线课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重建轻用”到“建以致用”,从精品示范到开放共享,体现着政策指引与创新牵引,遵循着教育规律特别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路径规律,清晰地呈现出与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的互动互促关系。经历了精品课程―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融合不断深化,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不断变革,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改革。

1 学前教育专业在线课程建设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双高计划”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落实新时代教师教育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创新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身正德善、爱岗爱幼、才优艺雅、擅保擅教的卓越幼师,为新时代幼师培养提供咸职模式”。

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在线课程建设采用分步、分层、分类型进行。分步走是指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分层是指面向不同学习者,校内学前教育专业、师范专业和校外师范专业学习者。分类型是师范类学习者(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小学教育等)和社会学习者(幼儿园、幼儿机构和家长)。在线课程建设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职业能力标准》(试行),突出岗位能力,重构课程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园校行企合作,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面向学前教育专业和社会学习者,提供开放、共享、多元、优质的课程资源。

2 学前教育专业在线课程的建设思路

2.1 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数字化资源”建设背景下,学习者是网络的“原著民”,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从“翻转课堂模式”到“BOPPPS模型”给我们提供了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教师运用课程,传导课程内容,找寻科学的教育方法和途径,实现有形、有效的教学成果。经过前期调研和实践,在线课程可以翻转课堂与BOPPPS 模型有机融合的形式,更有益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发掘学习潜能,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BOPPPS模型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6 个阶段:引入(Bridge in)阶段以问题引出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目标(Objective)阶段明确教学目标;前测(Pre-test)阶段对课程的预备知识进行评估;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阶段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后测(Post-assessment)阶段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总结(Summary)阶段简要总结课程内容,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2 教学内容的转变

项目化学习简称PBL(Project-Based Learning),追溯最早的提出者是杜威,他强调“做中学”,而后克伯屈首次提出并实践了项目化学习的概念。当前国际主流项目化学习的思想更强调设计思维和核心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理解概念,形成专家思维,引发跨情境探究。托马斯、康德利夫等人进行了长达30 年的项目化研究,他们发现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和学习者的学习质量存在积极正相关,并且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具有如下特征:①素养目标;②驱动性问题;③持续探究;④全程评估。

当前在线课程建设多采用项目化教学,要实现高质量的项目化学习,教师需做到一方面理解项目化学习目标。项目化学习指向的目标是综合统整的,在探究问题完成项目过程中,学习者调用所有心理资源,达成深度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培育态度和价值观的素养目标。教师需要重构教学内容,教学的核心知识不是事实性知识,也不是技能性知识点,而是指向学科本质或促进个体对事物理解的关键概念与能力。另一方面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真实的项目是指学习者习得的知识和能力可以在人类世界汇总真实使用,而不是在特定的课堂教学中才能使用的。真实的项目可以让学习者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迁移。比如学术性项目、虚拟情境的项目、真实生活世界的项目。这些项目能够让学习者全身心地行动,开展社会性互动和评论以及改善自己或周围环境的成果。

将项目化学习和日常教学进行对比研究,我们会发现项目化学习方式更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在线课程。课程项目对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结合职业能力发展需求,重构课程体系和内容,创设学习情境,搭建学习资源,激发学习者的内动力,提高学习者的合作探究和沟通能力,培养学习者的团队意识和社会责任。如表1 所示。

表1 项目化学习和日常教学的差异

2.3 教学方式的转变

2019 年教育部颁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的发展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其教学改革的难处就是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需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发展瓶颈和职业发展规划等等,并且将这一系列趋势和需求转换成教学内容,通过课程建设来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现代职业教育对行动导向的认识,在中国职业教育中体现为“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的观念,要义就是如何“为了行动而学习”,如何“通过行动来学习”,如何认识“行动就是学习”的理念。通过文献对比研究,笔者发现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差别清晰可见,如表2 所示。

表2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

对标《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幼儿园工作规程》《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可以嵌入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一方面专业技能课程自身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课程内容需要贴合真实的工作环境和岗位要求,通过“园校”协同育人,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才能落实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和开展多元评价。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在线课程探索了基于行动导向的“5E 教学模式”,如表3 所示。该课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探索项目化教学模式采用主题任务“探究、吸引、解释、评价和迁移”5E 教学模式;利用多样化教学环境,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式教学,提升“幼儿为本、全面发展”的综合职业素养。

表3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5E”教学模式

2.4 教学评价的转变

传统教学评价方式多是重结果性评价。课程评价学习者的方式主要是阶段性测试和期末测评。这一评价方式更关注的是课程目标和教师要求,而在线课程面向的是不同学科背景、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因此我们需要转变评价方式,关注学习者整体的学习进度和收获,及时调整策略来提升学习者的参与度、获得感、成就感和满意度,而使用形成性评价可以达到这一目标。

“形成性评价”最早出于1967 年学术思想家迈克尔·斯克里文,他在描述评价在“课程的持续改进”中发挥的作用里,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进行了对比。之后本杰明·布鲁姆开始了20 年关于形成性评价的研究,获得了很多学者的关注。在众多研究和实践者里,保罗·布莱克和迪伦·威廉博士将形成性评价定义为“教师和/或学生实施的、提供信息作为反馈来修正他们所参与的教与学活动的所有活动”。在英国,评价改革小组提出:使用评价来提高学习需要五个要素:①向学习者提供有效的反馈;②让学习者主动参与自己的学习;③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④认识到评价对学生学习动机和自尊的深刻影响;⑤需要学生有能力评价自己,并知道如何改进。迪伦·威廉博士提出了不同类型的形成性评价之间的关系,如表4 所示。

表4 形成性评价的分析维度

形成性评价强调不同周期的形成性评价能在确保教学效果上发挥作用,但对于教师而言,要把短周期形成性评价放在优先位置,因为它对学习者的影响更及时、更大。

3 学前教育专业在线课程的运行策略

3.1 目标是学习者的动力

课程目标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学习目标是课程目标的细化。在传统教学观念下,学习目标一般是由教师制订,但在“学中教、教中做、做中学”教育理念下,学习目标需对接岗位要求、职业标准、行业新规和专业规范等,学习目标的制订是由教师、小组、个体三方来完成,学习目标包含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学习目标是教学科学、合理、有序开展的前提,是学生专业发展的“灯塔”,是教师专业指导的“航标”。

3.2 内容是课程的核心要素

课程内容是课程的内在生长力,是专业知识、能力训练和职业发展的“大熔炉”,它将专业特征与职业特性、课堂教学与课后训练、校内学习与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在线课程内容的搭建需打破专业知识逻辑,对接行业新形态发展趋势,对接岗位新规范标准,对接区域发展规划,结合院校特色和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岗课赛证”的教学内容。课程从内容上有专业知识、技能训练、实习实训、虚拟仿真、社会实践等;从形式上有微视频、动画、文本、公众号、在线直播、访谈实录、超链接等等;从学习方式上可线上、线下或线上线下混合式;从时间安排可单元/项目化、一学期、跨学年。

3.3 评价是教与学的桥梁

在线课程建设需采用形成性评价才能推动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影响教学形成性评价的重要因素为三个关键过程和三种参与角色。三个关键过程:①学习者的学习状况;②确定学习者目标;③选择学习路径和方法。三个角色:①教师;②同伴;③学习者。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适应学习者的需求:一是明确、分享和理解学习目标与成功目标;二是提供学习资源;三是明确学习成果;四是及时反馈学习进展;五是激励学习者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传授知识,促进学习,而且要为学习者营造有效的学习环境。通过创设有效的学习环境,引导学习者关注、参与和评价,引导学习者、学习同伴、课程教师朝着课程目标行驶。

4 结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等教育数字化、智能化引领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支撑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数字化将使职业教育面临机遇与挑战,需要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模式、管理方式、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等方面向数字化转型,探索“以知识为基,能力为重,人机良性互动,构建能力”的教育新模式,实现自由、全面及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数字化2.0 版本。

猜你喜欢

双高计划学习者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思考
从“示范”到“双高”:高职院校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机理与路径优化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会计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职业写作
基于双高计划的专业文化建设研究
我爱的职业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