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SS-OCT成像系统的侧视型全光纤镜头及其聚焦性能
2023-08-29王驰任丹阳陈金波张帅帅孙建美
王驰, 任丹阳, 陈金波, 张帅帅, 孙建美
(上海大学 精密机械工程系,上海 200444)
1 引 言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基于低相干干涉仪和共焦显微技术的非入侵性成像方法,具有微米级的分辨率,能够对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进行层析成像,以用于临床诊断和病理学研究[1]。扫频OCT(Swept Source OCT,SS-OCT)是一种使用扫频光源的频域OCT,具有快速成像的优点,常用于生物组织内窥检测。比如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SS-OCT系统可用于植入前血管状态评估和术后支架检测[2]。但OCT技术的探测深度一般限于1~3 mm,为获得腔内狭小空间的生物组织图像,常将超小光学镜头嵌入OCT系统信号采集端。梯度折射率(Graded-Index,GRIN)透镜具有光束自聚焦特性,端面是平面且易于集成到内窥镜头中。Tearney等[3]研制了基于GRIN透镜的OCT探头。Xie等[4]开发了基于GRIN透镜的SS-OCT内窥成像系统,该系统可用于胸腔内的组织检测。上述报道的光学探头直径通常在数毫米量级,可用于生物体表、胸腔和大型腔道的成像检测,然而对于人类和小动物的组织狭缝、心血管和细小肠道的成像,直径过大的成像镜头的机械插入可能造成组织损伤。
GRIN光纤具有与GRIN透镜性能一致的自聚焦特性,裸纤直径接近125 μm,在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设计中受到青睐。Yang等[5-6]研发了基于GRIN光纤的全光纤镜头,并将它应用于羊肺和小鼠骨骼肌结构的成像。Ramakonar等[7]利用GRIN光纤研发了一种用于识别有损伤风险的血管的侧视型OCT扫描镜头。Yuan等[8]研制了一种外径为0.58 mm用于脑部无创诊断的探针。Kang等[9]使用GRIN光纤设计了一种无间隔介质的用于冠状动脉成像的笔形扫描导管。上述报道着重研究了适用于SS-OCT成像镜头的小型化和结构简化方法,但关于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相关理论分析却鲜有报道,而对于长度不足1 mm的微小镜头,其结构组件的微小变化会较大程度上影响其成像性能。
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10-14],对侧视型全光纤镜头光学模型进行解析,探究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结构组件与其光学聚焦性能的影响关系。设计并制作尺寸超小的侧视型全光纤镜头样品,将实测数据与理论值进行对比分析。最后,搭建基于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SS-OCT成像系统,进行测试成像实验,进一步验证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有效性和聚焦性能。
2 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光学模型解析
根据文献[10,12],基于GRIN光纤的前向型光纤镜头的解析和设计方法,本文研究的侧视型全光纤镜头主要由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 SMF)、无芯光纤(Non-core Fiber,NCF)、GRIN光纤和由NCF研磨而成的转角介质(NCF Prism)组成,其光学模型如图1(a)所示。SMF作为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传光入口,一端与SS-OCT系统的信号探测臂相连,另一端与NCF相连。NCF是一种折射率均匀的玻璃棒,通过它可以克服SMF模场直径有限(约为9 μm)的问题。GRIN光纤是侧视镜头的关键组件,其径向折射率分布近似为抛物线形状,可表示为:
图1 侧视型全光纤镜头模型与等效光路Fig. 1 Side-viewing fiber lens model and equivalent optical path
其中:ng表示GRIN光纤中心轴线的折射率,r表示距离中心轴线的距离,g为折射率变化常数。全光纤镜头各组件可通过电弧熔接集成。需要指出的是,GRIN光纤中心轴线的折射率与NCF和SMF纤芯的折射率应尽可能相等,而且NCF与SMF和GRIN光纤的接触面进行8°角研磨,以减小镜头内部复杂的反射作用对成像信号的干扰。全光纤镜头的主要光学特征参数如下:(1)工作距离(zw),表示聚焦光斑位置相对镜头输出平面之间的距离,用于表征配置该镜头的SSOCT系统的工作距离;(2)聚焦光斑尺寸(2ωf),表示高斯光束聚焦后的束腰直径,用于表征系统成像时的横向分辨率。根据图1(b)所示的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等效光路,设置高斯光束波长为λ、入射面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为ω1、SMF出射光束半径为ω1、长度为Ln的NCF折射率为nn、长度为Lp的NCF Prism折射率为np、GRIN光纤的长度为Lg、SMF的折射率为nf、传出介质的折射率为n0。结合文献[12],利用高斯光束的矩阵变换法[15],令则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工作距离(zw)和聚焦光斑直径(2ωf)可以用式(2)和式(3)描述。
根据式(2)~式(3),在“SMF+NCF+GRIN光纤+NCF Prism”四段式侧视型镜头设计中,各组件的变化皆会影响其性能。在确定NCF、GRIN光纤和高斯光束参数的情况下,工作距离与NCF Prism的长度Lp呈负相关、与NCF Prism折射率np的倒数也呈负相关,而NCF Prism参数的变化与聚焦光斑大小无关;在确定NCF Prism参数的情况下,侧视镜头的工作性能受到GRIN光纤长度Lg和NCF长度Ln的综合影响。为便于研究分析,本文设定高斯光束波长为1 310 nm,入射面高斯光束的束腰半径为4.5 μm,SMF,NCF,NCF Prism和GRIN光纤的中心轴线折射率均为1.486,工作介质定为空气(折射率为1),GRIN光纤折射率常数g为5.5 mm-1。
2.1 NCF Prism对侧视镜头聚焦性能的影响
NCF Prism作为转角介质在侧视镜头中起到光路转折的作用,其长度在微米级别。根据式(2)~式(3),为进一步分析NCF Prism的折射率np和长度Lp对侧视镜头性能产生的影响,在GRIN光纤长度为110 μm、NCF长度为360 μm时,使用MATLAB软件对转角介质与镜头性能的关系进行数值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根据图2(a),当NCF Prism长度确定时,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工作距离随着转角介质折射率的增加而增加,工作距离与转角介质的折射率成反比,这表明转角介质的折射率越高,镜头的工作距离越大。图2(b)同样表明,在NCF Prism长度一定时,转角介质的折射率越大,镜头的工作距离越大;并且工作距离与转角介质的长度成正比。图2(c)表明,无论转角介质的折射率如何变化,镜头出射光斑的尺寸不变,这意味着成像系统的横向分辨率与转角介质的折射率无关。
图2 侧视镜头工作性能与转角介质的关系Fig.2 Relations of working performance of side-viewing lens and corner media
根据上述分析并结合式(2)~式(3),在设计侧视型镜头时选用长度较短但折射率高的转角介质,有益于提高镜头的工作距离,但转角介质需要与GRIN光纤进行精密熔接,因此设计侧视镜头在考虑NCF Prism全反射研磨角的同时,应使转角介质的长度与GRIN光纤直径接近。
2.2 GRIN光纤长度和NCF长度对侧视镜头聚焦性能的综合影响
通过上述分析,使用折射率为1.486、直角边长度为125 μm的NCF Prism作为转角介质,以更好地与GRIN光纤进行精密熔接,GRIN光纤折射率常数g为5.5 mm-1。在此设定下,进一步分析GRIN光纤长度和NCF长度与侧视镜头工作性能之间的关系,其数值计算结果如图3所示。基于图3所示的数值分析结果,结合文献[12]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在设计侧视型全光纤镜头时,NCF作为扩束隔片,可以改善镜头的聚焦性能,在保持聚焦光斑尺寸较小的情况下增加工作距离;(2)侧视镜头的工作距离和光斑尺寸会随着GRIN光纤长度的增加呈现周期性变化;(3)侧视镜头的工作距离和光斑尺寸会因GRIN光纤长度的增加而急剧变化,这与GRIN光纤的节距(P=2π/g)有关;(4)在一定的GRIN光纤长度范围内,随着NCF长度的增加,侧视镜头工作距离增加的同时,光斑尺寸也会增大。
图3 GRIN光纤长度和NCF长度与侧视镜头工作性能的关系Fig.3 Relationship of GRIN fiber length and NCF length with side-viewing lens performance
因此,利用侧视镜头工作性能呈周期性变化的特点,适当增加GRIN光纤的长度以降低制作侧视镜头的难度。在保证聚焦光斑足够小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增加工作距离,侧视型光纤镜头需同时满足聚焦光斑足够小(小于40 μm)、工作距离足够大(大于0.4 mm)的要求。为了制作精度更高的侧视镜头,应当使GRIN光纤的长度不在使镜头工作距离和光斑尺寸急剧变化的范围内。
依据上述分析,对图3(b)和图3(d)所表示的区间数据进行分析,为使侧视镜头的工作距离足够大,NCF的长度越长越好,但由于GRIN光纤有纤芯限制,过长的NCF会导致光路过度扩束,并不能提高镜头的工作性能。根据文献[16],使用芯径为50 μm的GRIN光纤,NCF长度应接近0.363 mm。根据图3的数据结果,当侧向镜头的工作距离大于0.4 mm时,GRIN光纤长度应在88~123 μm。值得注意的是,在此长度区间的部分范围内侧向镜头的工作距离变化过于剧烈。为更加全面地分析GRIN光纤长度和NCF长度对探头聚焦性能的综合影响,根据文献[10]提出的偏导数分析法,结合式(2)~式(3),当NCF长度为0.36 mm时,得出侧视镜头的工作性能参数的变化率与相对应GRIN光纤长度和NCF长度的关系,如图4(a)~4(b)所示;当GRIN长度为0.11 mm时,侧视镜头的工作性能参数的变化率与相对应GRIN光纤长度和NCF长度的关系,如图4(c)~4(d)所示。
图4 侧视镜头工作性能参数的变化率与GRIN光纤和NCF长度的关系Fig.4 Effect of GRIN fiber and NCF length on change rate of lens operating performance
根据图4(a),当GRIN光纤长度在88~94 μm时,侧视镜头的工作距离相对于GRIN长度的变化速率大于20,这意味着在进行光纤切割和熔接时,较小的误差会导致侧视镜头工作距离的极大差异,因此GRIN光纤的设计长度进一步缩小至94~123 μm。根据图4(d),考虑镜头聚焦光斑应尽量小于40 μm,GRIN光纤的设计长度应进一步限制在95~123 μm。根据图4(b)可知,GRIN光纤处于95~123 μm的长度时,侧视镜头光斑尺寸的变化速率的绝对值随GRIN光纤的增大而减小,因此GRIN的长度应接近123 μm。而图4(c)~4(d)表明,当NCF长度大于0.314 mm时,随着NCF的增加,镜头工作距离和光斑尺寸变化率的绝对值都会随之减小。
3 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制作与检测
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NCF Prism,NCF和GRIN光纤长度的范围,制作“SMF+NCF+GRIN光纤+NCF Prism”四段式全光纤型侧视镜头,其组件包括350 μm的NCF(Prime,中国台湾)、110 μm长的GRIN光纤(50/125 μm)、15 mm的SMF(Corning SMF-28,美国)以及长度为125 μm的NCF。图5(a)展示了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制作过程,图5(b)是具备光纤精密熔接与显微切割功能的一体机,其单次熔接损失为0.01~0.04 dB。首先对镜头末端SMF与NCF进行精密熔接获得熔接点A,以点A为起点,对NCF进行精密切割,保留NCF长度至设计范围,依据此方法,依次熔接GRIN光纤、NCF,最后对镜头末端NCF进行45°研磨抛光以获得NCF Prism,并使用光学黏合剂对镜头样品进行封装。图5(c)~5(e)展示了显微镜下的侧视镜头样品、侧视镜头样品的光斑效果和使用光学黏合剂封装后的镜头。
图5 侧视型全光纤探头的研制Fig. 5 Development of side-viewing all-fiber probe
为测定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工作性能,首先需确定镜头的工作距离,使用波长为1 310 nm的激光器(SLD-1310-18,FiberLabs)作为光源,将高反光铜镜作为待测物,利用功率计检测通过环形器(CIR-1310-50,Thorlabs)的返回光强度,轴向移动高反光铜镜,当返回光最强时,探头端面距离平面镜的距离为实测工作距离[17]。由于镜头的工作距离与出射光斑尺寸是一组关联数据,在确定工作距离后,固定反光铜镜与镜头端面的轴向距离,利用刀口法,通过横向移动高反光镜,获得有效光斑横向边界,光斑穿越的横向界面长度即为侧视镜头的光斑尺寸。图6展示了镜头性能测试方法。
图6 侧视型镜头性能测试方法Fig.6 Test method for side-viewing lens performance
基于本文对侧视型镜头性能参数的分析,将本文制作的镜头、已知的镜头数据[18-19]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工作距离和光斑尺寸的实验测试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本文提出的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分析方法可行有效。数值间的微小差异来源于实验系统的制造和测量误差。
表1 实验数据和数值分析结果的对比Tab.1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and numerical results
4 基于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SSOCT系统成像
将制作的侧视型全光纤镜头(表1中Sample 2)与SS-OCT系统相结合,搭建如图7所示的SS-OCT成像系统,其扫频光源(HSL-20-50-B,Santec)的扫频速率为50 kHz,最大输出功率为54.6 mW,中心波长为1 300.4 nm,带宽为106.3 nm。扫频光源的光束被50/50的光纤耦合器A(TW1300R5A2,Thorlabs)分开,分别进入参考臂和信号臂。参考臂由准直器和平面镜组成,侧视镜头作为信号采集端,由旋转夹具固定后通过转接器与SS-OCT相连组成样品臂。两个环形器(CIR-1310-50-APC,Thorlabs)将从样品臂和参考臂的背向返回光引入光纤耦合器B中进行干涉,干涉信号由光电平衡探测器(PDB470C,Thorlabs)接收处理后传入计算机高速采集卡(ATS9870-003,AlazarTech)进行数据同步采集,最后利用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
图7 基于全光纤侧视镜头的SS-OCT成像系统Fig.7 SS-OCT imaging system based on side-view all-fiber lens
首先对标准玻璃片进行轴向扫描(A-scan)后,进行数据处理和二维图像重建[20],结果如图8所示。玻璃片分层结构在图像中清晰可见,其中Y=1 250和Y=1 285处分别表示第四块玻璃片的上下表面坐标,图像结果在像素上相差35 pixel,对应的实物厚度为172.67 μm,与该玻璃片(CG15KH1,Thorlabs)的标称厚度(170±5) μm基本一致,验证了本文研究的侧视镜头用于SS-OCT系统成像的可行性。
图8 标准玻璃片层析图Fig.8 Standard glass slice chromatography
为进一步检验基于侧视镜头的SS-OCT系统对生物组织的成像能力,本文对猪小肠黏膜进行了成像实验,通过玻璃支撑物将猪小肠黏膜进行固定,侧视镜头由小肠黏膜内侧进行周向扫描成像。图9是猪小肠黏膜的扫描图像,通过图像矩阵进行极坐标变换后重建获得,以角度极坐标形式展现。图中高亮部分为油脂(F)、玻璃支撑物(G),在F与G之间为内层小肠黏膜,I与G之间为外层小肠黏膜,其余部分为空气层(A)。因此,本文研制的侧视镜头可用于SS-OCT系统的高精度成像,并且有望进一步应用于管腔类狭小生物组织的成像检测。
图9 猪小肠黏膜周向扫描图Fig.9 Circumferential scanning image of procine small intestinal mucosa
5 结 论
本文对适用于SS-OCT成像的侧视型全光纤镜头的光学模型进行解析,从理论上研究了转角介质、NCF和GRIN光纤对其成像性能相关光学参数的影响关系。分析得出在设计侧视型全光纤镜头时,各组件的变化会极大地影响镜头性能,并给出各组件的长度范围。将镜头数据与本文的数值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文分析方法的可靠性。最后,制作全光纤侧视镜头样品,其实测工作距离为0.52 mm,聚焦光斑为26.82 μm,并将该镜头用于SS-OCT系统,获得了标准玻璃和猪小肠黏膜的层析图像,验证了本文研究方法在设计制作适用于SS-OCT系统成像的侧视型镜头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