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在减轻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2023-08-29叶晨荟庄雅琳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2期
关键词:状态骨折疼痛

叶晨荟 庄雅琳 赵 玲

(福建省立医院32区急诊外科,福建 福州 350001)

在临床中,手术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的主要方式,但术后疼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如果未能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就会影响患者生理、心理等层面,出现负面情绪,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增大治疗难度,延长康复时间[1-2]。为此,在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应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疼痛,调节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有关文献[3-4]报道显示,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全面性护理模式,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满足患者合理需求,从而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本文将100例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价值。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急诊外科科室接受手术治疗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100例,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其中参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纳入标准:①无手术禁忌证。②沟通能力良好,意识清晰。③具有完整的病历资料。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②伴有凝血功能障碍。③合并严重感染、骨髓炎、骨结核。④伴有严重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⑤处于妊娠期或者哺乳期。⑥中途退出研究。参照组: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22~86岁,平均(57.67±4.86)岁;上肢骨折19例,下肢骨折31例;体质量指数19~28 kg/m2,平均(22.13±1.27)kg/m2;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9例,高中14例,专科11例,本科及以上8例。观察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20~83岁,平均(56.92±4.72)岁;上肢骨折17例,下肢骨折33例;体质量指数18~28 kg/m2,平均(21.98±1.31)kg/m2;小学及以下8例,初中10例,高中15例,专科8例,本科及以上9例。两组性别、年龄、骨折位置、体质量指数、学历水平比较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轻松、温馨的病房环境,定期通风、消毒,科学控制病房温度与湿度,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与此同时,向患者普及有关知识,如缓解疼痛的方法等,从而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加快患者康复。除此之外,积极和患者沟通,了解患者不适反应,如果患者疼痛严重,应遵照医嘱使用镇痛药物,缓解患者疼痛程度。

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疼痛评估:在患者入院之后,对患者学历水平、家庭背景、职业等进行了解,并对患者疼痛程度、持续时间、部位进行全面评估,进而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②疼痛护理:根据患者疼痛评估结果予以针对性护理,若患者疼痛程度为轻度,可采用按摩、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减轻疼痛;若患者疼痛程度为中重度,可遵医嘱使用镇痛药物,以此缓解疼痛。③心理疏导:在患者术后清醒之后,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态度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诉求,最大限度的获取患者信任,拉近彼此关系,构建和谐、融洽的护患关系,进而疏导患者负面情绪,提高患者配合依从性。④体位护理:根据患者手术部位,指导并协助患者更换体位,指导患者抬高患肢,最后将患肢下部置于海绵软枕上,以此提高患者舒适度,并定时为患者翻身,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⑤营养指导:根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及个人喜好,制订合理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营养均衡,加快患者康复。⑥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详细讲解有关运动的知识,如动作要点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操之过急。在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情况,马上停止,且需要家属进行监督,确保患者安全。

1.3 观察指标 ①疼痛程度:采用疼痛数字评分法(NRS)判定,评分范围0~10分,疼痛程度与评分呈正相关。②心理状态:以抑郁自评量表评定抑郁状态,总分100分,临界值50分,以焦虑自评量表评估焦虑状态,总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评分与抑郁、焦虑程度呈负相关。③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评定,评分范围0~100分,十分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评分70~89分,不满意评分<70分,十分满意率与一般满意率的总和为满意度。④生活质量:以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定,共包括8个指标,各指标评分范围均为0~1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 24.0软件中输入研究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检验给予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 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1 两组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比较(分,)

注:与术前比较,a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 两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表2 两组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2.3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针对护理满意度而言,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4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 相较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表4 两组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aP<0.05。

3 讨论

四肢创伤骨折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多采用手术方法治疗。然而,手术作为一种有创操作,必然会让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且患者经常会因为疼痛产生不良情绪,如抑郁、焦虑等,不仅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患者病情康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5-6]。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在晚间或术后产生剧烈疼痛,原因是麻醉药物逐渐失效,自身感觉开始恢复,进而产生疼痛感觉[7]。在晚间的时候,疼痛不仅会对患者睡眠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还会影响患者心理状态,导致患者无法更好的进行康复锻炼,甚至影响手术效果,不利于患者康复[8]。因此,要想有效减轻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必须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有助于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方式,可结合患者的具体需求,提供个性化、全面性的护理服务,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复。本文研究表明: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24、48、72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9]的研究结果十分相似。究其原因可能是:在综合护理干预中,通过疼痛评估与疼痛护理的实施,能够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而给予针对性护理服务,能够进一步缓解患者疼痛。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与有关文献[10]的报道结果非常相似。究其原因可能是:在综合护理干预中,实施心理疏导之后,可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充分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疏导措施,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状态,并叮嘱患者保持乐观、愉悦的心态,从而达到预期的临床效果[11]。

本研究表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在生活质量各指标方面,观察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与相关文献[12]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在综合护理干预中,通过体位护理、营养指导、康复训练等措施的实施,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全面性、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不仅可以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还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13]。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护理方式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状态骨折疼痛
不可忽视的“一点点”骨折
疼痛不简单
状态联想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同时伴有Tillaux-Chaput和Volkmann骨折的成人踝关节骨折的治疗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有限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胫骨Pilon骨折的对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