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价值分析

2023-08-29谢婷婷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22期
关键词:手术室切口血糖

谢婷婷 蔡 惠

(泉州市第一医院手术室,福建 泉州 362000)

糖尿病作为临床常见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较高发病率,据统计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由2000年2 256.48万增长至2021年的14 086.96万,预测2045年将超过17 443万,近十年来糖尿病增幅达到50%以上[1]。糖尿病患病数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数量逐年增多。文献资料显示,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较高,患者易受糖脂代谢紊乱、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血糖指标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切口愈合不良、低血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脑血管意外、皮肤黏膜感染等并发症,增加患者痛苦,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2-4]。因此,临床应高度重视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患者,能够在患者治疗期间加强临床护理干预,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减少感染等问题对患者预后影响。手术室护理干预模式作为一种科学护理干预模式,在提高手术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安全性,加快手术患者术后康复速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将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合并糖尿病患者68例进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50例,女性38例;年龄46~76岁;糖尿病病程1~9年;体质量指数18~29 kg/m2。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根据临床护理干预内容差异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3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原发病确诊,符合《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手册(2022)》中糖尿病诊断标准[6];临床资料保存完好;实施择期手术治疗;认知正常,无情绪障碍疾病。排除标准:急诊重症;合并传染类、肿瘤类、血液系统类、感染性等疾病;遵医行为较差;中途转院。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干预服务,如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术前检查工作;遵照医嘱进行术前血糖控制、饮食管理、胃肠道准备等;密切监测患者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变化、皮肤变化、切口变化、导管变化,及时上报与处理异常问题。观察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力度,即组织护士、麻醉师、临床医师、心理咨询师、营养师等成立手术室护理干预小组,充分发挥小组成员专科优势制定完善手术室护理措施;术前系统评估患者手术风险,根据风险等级制订应急救护方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变化,通过心理疏导与健康宣教结合干预,稳定患者情绪;加强手术室环境、医疗器械等消毒灭菌力度,规避交叉感染;熟悉手术治疗流程,积极配合麻醉师、主治医师操作,注重创口消毒护理;术后做好交接工作。

1.4 观察指标 整理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其血糖水平、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比较。①血糖水平:护理干预前后采集患者静脉血3 mL,采用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主要设备为Beckman coulter UniCel DxC 800 Synchron全自动分析仪。②临床疗效:优秀,症状基本消失,切口愈合良好,无并发症;良好,症状显著改善,切口甲级或乙级愈合;尚可,症状有所改善,切口乙级愈合,有轻度并发症;较差,与上述标准不相符;统计优良率[7]。③术后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低血压、心脑血管意外、尿潴留、皮肤黏膜感染等发生率。④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前后利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评估,36个条目,采用百分制计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8]。

1.5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用()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数[n(%)]表示,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相当,组间P>0.05;干预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干预前,且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低。见表2。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表2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干预前比较,aP<0.05。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切口感染发生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n(%)]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后两组SF-36评分大幅度提高,两组对比观察组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SF-36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糖尿病对手术的影响 糖尿病对外科手术治疗具有较大影响:①糖尿病作为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除血糖异常升高外,也存在明显脂肪代谢紊乱、蛋白质代谢紊乱问题,导致患者多组织、器官、系统产生不同程度伤害,机体免疫功能减低[9]。因此,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时,对麻醉、手术的耐受性较差,易产生各种应激反应。在应激反应作用下,患者胰岛素功能减低,血糖指标水平升高,糖尿病病情加重,容易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休克等问题,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0]。②合并糖尿病患者机体免疫能力较差,对致病菌缺乏抵抗能力,术后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皮肤黏膜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等问题,降低手术治疗效果,延长术后患者住院时间[11]。③合并糖尿病患者营养状况较差,机体修复能力较弱,术后容易出现切口延迟愈合问题,增加切口感染风险[12]。④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期间,在紧张情绪、手术出血、术后疼痛等多因素影响下,血糖波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概率,如果患者本身存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将减低手术安全性、有效性,导致预后不良[13]。因此,加强糖尿病患者手术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手术室护理干预利于糖尿病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预防 石阳[14]认为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临床护理期间,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策略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满意度。柴玉杰[15]调查研究发现,手术室护理干预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仅为6.25%,与常规护理干预患者25.00%存在显著差异。手术室护理是以保证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身心健康早日恢复为目标的护理干预模式,要求医护人员能够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执行治疗与护理任务;要求器械护士、巡回护士等手术室护理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做好手术室环境管理、器械管理、麻醉师辅助、临床医师辅助、患者情绪管理、患者安全管理、患者隐私保护等工作,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与安全完成;要求手术室护理与病房护理无缝衔接,切实满足患者围手术期各阶段护理需求[16-18]。本研究中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患者血糖水平更理想,临床治疗优良率达到95.45%,说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临床治疗有效性提升存在积极影响。本研究中手术室护理干预下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为4.55%,显著低于基础护理18.18%,且低血压、心脑血管意外、皮肤黏膜感染等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也有所减低,SF-36评分更高,证明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预后改善存在积极影响。这可能与手术室护理可有效稳定患者血糖,最大程度减轻糖尿病因素、手术室环境因素等对患者的不利影响,保证手术顺利完成相关。

综上所述,糖尿病患者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较高,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策略进行护理,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指标水平,提高手术治疗质量,减少术后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让患者获得良好预后,实现生活质量有效改善。

猜你喜欢

手术室切口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猪的血糖与健康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