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研究
2023-08-29王继洲
摘 要: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因此本文重点阐述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总结了新型城镇化下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新型城镇化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以期为实现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路径;重大战略
本文索引:王继洲.<变量 2>[J].中国商论,2023(16):-160.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3)08(b)--04
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得到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城镇化是立足区域的城镇化,也是区域的核心。实质上,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乡和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尚未完善等,在此背景下,研究新型城镇化下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路径,能为实现区域的平衡发展提供较强的参考价值。
1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趋势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方面,城镇化率首次突破60%;另一方面,外部环境的复杂对我国城镇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环境下,必须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1]。很多学者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和要求进行了研究,也形成了不同的结论。有研究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要从国情、世情出发,积极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城镇化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任务,推动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2]。也有研究认为,所谓新型城镇化是以新型工业化为基本动力,坚持统筹兼顾的原则,实现城市的现代化、布局的集群化和农村的城镇化,全面提高城市化建设的质量[3],走出一条科学发展,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城镇相互协调的建设路子。同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相比,新型城镇化要求由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大、空间扩张转变为以提高城市的人文环境和公共服务质量为主,真正将城市打造成适合人类居住的空间。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居住,而并不是盲目地高楼广场建设[4]。
新型城镇化道路同传统城镇化道路相比,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其本质是要求不断提升城镇化的水平。长期以来,城镇化建设习惯粗放式用地,这种做法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建设原则相违背。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依靠城市群带动,现在更加强调城市群、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配合的发展模式。与此同时,新型城镇化内涵的重要一点是积极解决区域之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问题[5],这就要求建设主体能够积极规划、努力纠偏,加强网络和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城市动能和辐射能力,并充分发挥小城镇在连接城乡、扩大就业、保障卫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
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是造成地区差距的重要原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目的是要发挥地区比较优势、促进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从而真正形成区域优势[6]。通过加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户籍制度、土地和住房制度来吸引人才,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从长期来看,这些措施都有利于消费潜力的释放,对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十四五”时期,国家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要求[7]。通常而言,区域经济层面的协調发展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促进传统四大板块的协调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的战略布局、持续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以取得新突破、加速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速推进现代化,这是对传统四大板块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要求。
其次,实现问题区域的协调发展。长期以来,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不充分,比如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8]。因此,“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支持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积极推进兴边富民,稳固边疆。对于边境地区而言,受其土地、金融、人才等条件的制约,国家应制定针对性的边贸政策,比如加大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补贴、设立贸易专项资金、大力升级跨境金融服务等,从而为边疆规划体系的完善创造条件。同时,问题区域能对边疆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重要影响,因此应加速推进问题区域的新型城镇化。
再次,将主要精力集中在重点区域方面,推动重点区域的高质量发展,协调发展。近年来,中央从多个层面出台了一系列关于重点区域发展的战略,比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战略等,期望通过打造新的建设平台,培育新的增长极。与此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生态保护已经融为一体,比如国家出台了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等。总而言之,加速重点区域的协调发展是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源泉。
最后,推动海洋经济协调发展。海洋经济是指人类通过劳动技能获取所需的海洋资源,同时能够保障海洋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其不会发生恶性变化。因此,人类对海洋的经济活动必须平衡经济和生态,防止海洋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我国的海域面积较为广阔,多达470多万平方公里,长期以来,重视陆地开发轻视海洋资源开发的政策导致海洋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规划进一步提出了加速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明确提出应统筹陆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国,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我国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发展的现状
城镇化的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是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发展路径的差异性。改革开放是城市化发展的起点,经过40余年的发展,我国城镇化取得了非凡成就,其总体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3.1 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但总体水平偏低
截至2020年底,我国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60%,相比1981年的19.9%,城镇化率年均提高约1.11个百分点,意味着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空前的成就。但是受到户籍政策的限制,我国城镇化率比同等发展国家低10%左右,但是阻碍了人口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并未消除。服务业占比较高的大城市无法充分发挥其集聚效应,这就造成了中国大城市服务业发展水平的滞后,进一步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事实上,解决农村问题的主要路径是依靠城市化和工业化,但是工业化的主要问题是城市能否为中国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就国家层面而言,如果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反而发展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那么就很难安置从农村转移过来的劳动力。就区域范围而言,地方城市充分享受着人口红利带来的好处,却始终无法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户籍,更缺乏为农村人口提供公共服务的动机。在这样的环境下,中国城镇化的水平和质量都是偏低的。
3.2 城市体系布局日趋合理,但规模分布仍有不足
1978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控制大城市规模,发展中小城镇的城市公司基本思路,这种思路在当时具有较强的适用性,但是直接导致中国大城市的人口规模长期受到限制,对体系的完善产生了直接冲击,造成了效率损失。实际上,我国城市是一个行政管辖的概念,如果采用发达国家经济一体化的城市发展概念,那么大都市圈规模仍然偏小,即现有的三大都市带和37个都市圈的人口仍然有增长空间。
在理论层面,城市圈并非是越大越好,规模较大的城市要能发挥要素的集聚作用,但是会面临越发高的运行成本。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城市运行成本并不会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而边际递增,污染和拥堵等大城市病完全可以发挥人口数量的优势来实现解决。比如,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的供给就会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而实现数量和质量的提高。因此,虽然国内城市体系的布局日趋合理,但是部分城市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直接造成了城市规模分布的不足。
3.3 区域差距和资源错配相伴相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东南沿海地区凭借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区域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升,而中西部地区则因为自然条件的制约,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因此,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区域平衡发展政策,期望构建东西部优势互补,良性发展的格局。事实上,中央政府通过转移支付、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方式来助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增长。
但是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政策机制并未完全消失,因此通过转移支付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产业,虽然能够在短期内缩小同发达地区的收入差距,但是会带来资源方面的错配。比如,中西部地方政府会通过大量举债的方式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而固定资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会变得更加缓慢。同时,资源错配在土地供应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比如人为压缩东部地区的土地供应,开始相应增加中西部地区的土地供应,进一步推动东部地区收入和房价的快速增长。
3.4 市场分割现象仍然存在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的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呈现不断提高的态势,但是如果中西部地区不能充分地分享东部地区的发展成果,那么就有动机最大化本土市场规模,形成市场保护,造成市场分割现象的出现。与此同时,当前针对地方官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GDP规模、税收总量和招商引资等方面,因此在晋升的激励下,部分地方政府采取的产业模仿策略会导致产业进一步同质化,且为了保护本地就业,发展本地经济,不愿意和其他地区分享发展红利,进一步造成了市场分割现象的加剧。
市场分割带来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方面,市场分割容易导致社会资源的扭曲配置,地方市场分割会传递虚假的市场信号,导致社会资源无法实现自由配置。由于价格不能真正反映资源的短缺程度,因此容易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另一方面,市场分割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得优势,就必须根据资源禀赋,决定比较优势的产业,但是市场分割现象的存在,地方政府采取行政手段修正了价格机制,这就导致很难根据产品的真正生产成本确定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产业,从而将大量资源配置在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中,大大削弱了企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4 新型城镇化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显著
在新型城镇化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差异较为明显,突出体现在三点。首先,由于自然资源禀赋的不同和政策倾斜度存在较大差异,虽然各地区域经济都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这一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值得人们思考,比如东南沿海地区的区域收入水平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由于自然條件的限制,其经济发展的质量普遍不如东部地区。其次,由于区域之间的收入差距,人口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转移。最后,城乡之间的差距较明显。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城乡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且各种资源逐步向城市集聚。
4.2 产业结构趋同
因为地方经济利益的驱动会带来资源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一方面,地区产业结构趋同主要表现为地区工业化思路的基本一致。根据有关部门的数据统计,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超过90%,同时,部分地方政府忽视了地区的经济规模和技术条件,盲目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导致重复投资、重组建设,并集中规划某种产业,导致当地产业结构逐渐一致,破坏了正常的产业布局。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存在严格的招商引资考核指标,在考核指标的指引下,地方政府容易产生短视行为,忽略地区实际,盲目上马热门产业。
4.3 文化思想存在障碍
基于历史条件和自然区位的不同,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思想存在障碍,会影响不同区域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为区域协调发展带来阻力。就宏观角度而言,文化思想上的障碍体现在传统观念、宗教信仰、团体优越感等方面。微观领域,主要体现在产业经营理念、企业文化、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与此同时,不同思想文化会导致区域间合作的障碍,由于企业文化侧重要点的不同,企业主体之间的经营理念也会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不同企业合作中组织机构和心理层面的冲突。
4.4 区域经济转型动力不足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主要依靠高投入、高消耗的模式进行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要求各区域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事实上,区域经济转型动力不足。一方面,发达地区迫切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事实上,在东部地区,科技创新尚未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仍然面临产能过剩及自然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无法以较快速度实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5 新型城镇化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
5.1 完善区域政策体系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要想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从而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一方面,就国家方面而言,区域发展政策需要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如果放任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就可能进一步恶化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如果过分追求地区的均衡发展,运用强制手段干预城市工作定位,就有可能导致中心城市出现聚集程度不足、产业发展不充分,导致城市的功能定位与资源禀赋不匹配,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国家层面,要支持发达地区持续强化竞争优势,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同时要制定政策鼓励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引导其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另一方面,就地区方面而言,地区政府应顺应经济发展的规律,结合历史区位和先天禀赋,不断增强地区发展动力。举例来说,贵州作为传统的西部地区,其地理位置优势并不明显,但是近年来通过紧紧抓住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契机,持续扩大政府投资,将数字技术和当地的产业优势相结合,快速实现产业升级,成功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
5.2 实施多极化区域发展战略
各区域的城市群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且与区域经济空间拓展的需求十分契合,因此应通过都市圈和城市带的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首先,加快都市圈进程,放大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各地区政府应实施都市圈带动战略,即打破各城市之间的壁垒,促进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以提高总体效益。同时,都市圈建设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城市人口规模、产业结构、生产要素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匹配。
其次,增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能。在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之后,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因此,应根据三大城市带的战略布局,构建完善的城市体系,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的数量供给和质量,以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带动作用。
再次,应以都市圈规划为抓手,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国家层面,可以成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负责管理规划都市圈的公共服務产品供给,并大力发展交通网络体系,以网络和公路体系为保障,推动都市圈内各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
最后,加强对国土空间的规划。国家可以根据功能类型对国土进行分类,比如各区域可以规划出产业发展区、生态保护区和农业生态区。
5.3 加大公共服务均等化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应从两方面入手,保障底线公平,争取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注意缩小区域之间的公共服务差距。有关部门应完善城乡统筹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历史条件和地区经济实力的限制,关于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侵占了公共服务产品的投资,导致公共服务的稀缺和区域分配的不平衡。因此,国家要统筹户籍制度改革,推动资源的自由流动,加大公共服务领域的财政支出力度,积极提升农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援助。当前,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远大于不同城市地区的差异,因此要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重点加强对困难地区的援助。其中,问题区域发展滞后是导致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关键要素。因此,要帮助欠发达地区培育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同时,应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保障性和开发式扶贫相结合,以实现城乡统筹、共同繁荣。
5.4 合理优化区域产业布局
应从三个角度出发,推进结构优化,形成合理的区域产业布局。首先,优化经济结构。各地区应摒弃粗放发展的模式,应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努力解决结构性矛盾,消除隐性壁垒,激活民营经济的活力。同时,应积极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其次,积极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地区应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积极作用,加速创新成果的商品化转化,推动地区资源流动,加快地区之间的人才、技术、文化合作,瞄准国民经济主战场,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核心作用。
最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各地区要着眼于资源的共享和优化,加强区域之间的产业关联,构建统一大市场,推进产业区域布局和结构优化。比如,针对区域同业竞争激烈的现象,各地区应发挥比较优势,发展相互关联的产业,实现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通过分工合作实现“双赢”。
6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影响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素,也关系到群众的收入水平。为了促进区域经济的有效发展,必须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结构、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公共服务均衡化力度、实现多极化区域发展战略,只有这样才能构建统一的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期为新型城镇化下的区域协调发展路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吴悦,刘祥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研究:以安徽省为例[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4):1-8.
丁孟春,梁帅.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吉林省的数据[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23,44(3):92-98.
巩艳红,宋子文.数字经济、新型城镇化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耦合协调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金融,2023(3):11-20+10.
尹稚,卢庆强.中国新型城镇化进入区域协同发展阶段[J].新型城镇化,2023(Z1):29-36.
陈士银,梁茵婷,马智宇.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以广东省茂名市为例[J].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9):327-332.
王林梅. 生态文明视域下长江经济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8.
徐春祥,韩召龙.新型城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辽宁省为例[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8(1):64-69.
吴殿廷,杨春志,钱宏胜. 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及其推进策略[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