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3-08-29陈瑜

拳击与格斗·下半月 2023年3期
关键词:田径教学高中体育问题

陈瑜

摘 要:在国家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加强体育教育、提升高中生的身体素质成为当前高中教学关注的重点。田径教学是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受限于当前的教育模式,高中体育教学的课程计划、时间等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压缩,在田径项目上所分配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高中生正处于特殊的年龄阶段,身心发展日趋成熟, 因此,优化田径教学、提升体育教学的实效成为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结合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

关键词:高中体育;田径教学;问题;对策

体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效果将直接影响高中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与其他的基础课程不同,体育教学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和提升, 课程开展过程中的实践性较强,能够让学生在锻炼身体、提升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课程改革以来,高中体育教学受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体育田径教学更有助于推动学生的成长成才。但是,从整体来看,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效果仍旧不够理想。

1 高中体育田径运动的积极作用

田径项目由田赛项目和径赛项目构成。其中,田赛项目是在规定的专门区域进行的,包括跳高、跳远、铅球、链球、标枪、撑竿跳高等,这些项目多是通过远度或者高度来体现运动员的运动能力。径赛项目则是指包含走和跑的所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在田径跑道或者道路上进行的,采用公制计量的方式, 体现运动员的速度。与径赛相比,田赛项目的内容更加丰富,且观赏性更强,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田赛项目和径赛项目都需要运动员具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高中生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阶段,合理的田径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器官功能,磨炼自身的意志品质。首先,科学合理的田径运动能够帮助高中生改善自身的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大多数高中田径运动在户外开展,户外空气流动性强、含氧量较高,学生经常进行田径运动能够增加氧气呼入量,改善呼吸系统;学生自身的协调性、灵活性以及支配神经系统的能力也会提升,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多巴胺也能够让学生保持愉悦心情。其次,科学合理的体育田径运动能够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最后,在良好的体魄支持下,高中生能够更好地参与文化课学习,以及更好地与人沟通,综合素养能得到提升。

2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部分学校对体育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多年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有的高中的教学重点仍然是文化课教学,致力于争分夺秒地提升学生的成绩,从而提升学校的升学率和教学质量。因此,部分高中学校在课程设置方面,体育教学的课时明显要少于文化课课时。在这种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学校在体育田径教学方面的投入也相对较少,由于缺少必要的田径场地或者设施,很多田径项目无法正常开展,这直接影响了田径教学的质量。

2.2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方式单一

改变单一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是新课程实施背景下课程教学关注的重点,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亦是如此。田径教学必须将课程教学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效结合起来,才能够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 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当前的高中田径教学仍然沿用单一的教学思维,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田径教学课程十分枯燥,也没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利于从根本上提升田径教学的效果。

2.3 部分高中生对体育田径运动的兴趣不高

为了提高成绩,争取考入好的大学,高中生将大部分精力用于日常文化课学习,投入体育等科目的精力远远不足。另外,与其他体育项目相比,田径项目较为枯燥, 学生更愿意参与一些竞争性及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如篮球等。

2.4 评价考核机制不完善

就目前的高中教学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校已经将体育教学边缘化,也没有为田径教学的开展创造合理的条件。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主要评价指标是学生田径项目的成绩,并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兴趣以及在完成这些项目方面的身体素质差异,导致评价结果存在各种偏差。由于高中生的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同,部分学生可能难以达到课堂教学的既定目标,而部分身体素质优秀的学生则能够较为容易地完成教学目标,这无形之中让部分学生面临较大的压力,这部分学生甚至会对田径课堂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影响其自信心。这种考核体系不够全面,没有重视过程考核,考核结果失之偏颇,需要进行调整和完善。

3 提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效果的对策

3.1 提升高中学校对体育田径教学的重视程度

要提升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效果,要从根本上转变学校、学生对于体育田径项目的学习态度。我们必须认识到体育田径教学对于学生身体素质提升的关键作用。学生只有具有强健的体魄才能够承受学习压力,也才能够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学习中,灵活地解决其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多参加体育田径锻炼,高中生的心理素质也能够得到锻炼, 能够直面困难,积极乐观地面对问题。作为体育课程的基础项目,田径锻炼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来说是十分有利的。首先,高中学校要认识到体育田径教学的积极作用,合理安排体育教学与文化课程教学的课时比例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田径项目运动中。其次,高中体育教师要充分认识田径教学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使学生通过体育田径活动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要充分认识到体育学科本身所具有的互动性特点,结合田径项目的实际特点,在田径项目训练过程中加强师生、生生互动等,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田径项目学习过程中。另外,体育教师拥有科学的体育田径项目教育理念,也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理念,使其能积极参与学习。

3.2 创新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方式

高中体育教师在充分认识田径教学积极作用的同时,还要结合高中生身心发展的实际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整合创造新的教学素材,提升体育田径教学的实效,发挥更大的教学价值。传统的教学方式下, 学生对于田径项目的兴趣不高,教师也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优化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田径学习,也给予学生较多的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在自由活动中体会田径项目的乐趣。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安全地参与各种体育田径项目,总结课堂教学的重难点,幫助学生获得和掌握更多运动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师要从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身体素质差异出发,优化田径教学的方式。例如,在短跑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教学或者锻炼视频, 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短跑技术,分析短跑特点。另外,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田径竞技项目的比赛视频, 让学生体会项目的竞争乐趣,提升参与意识。田径教学开展过程中,高中教师也要向学校争取更多的教学器材, 让学生更好地参与锻炼。例如,在接力赛中,教师要保证设施的齐全,并为学生全面讲解传递接力棒的理论知识和传输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以及比赛过程中的相关规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把握学生的运动心理,选择合理的教学器材,不能仅仅将体育器材作为信息传授的工具。例如,在接力教学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进行接力棒的训练,还可以利用接力桶等工具,同时可以让学生灵活改变运动往返的目标,提升学生的运动思维能力。另外,在田赛如铅球项目的锻炼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冰壶比赛的规则, 开展一些地面抛球的游戏,让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和比赛,设定比赛规则,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提升整体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学校还要做好体育场馆及设施的定期保养和维修,保证设施的安全可靠,提升器材的使用寿命。高中学校还要完善体育器材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人员及具体的职责分派,确保体育教师能够全面了解器材的使用情况,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3.3 提升学生对体育田径项目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体育田径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必须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参与到田径训练活动中,强化自主学习。体育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了解那些对田径项目兴趣较低的学生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的改善策略。由于田径项目自身具有明显的枯燥性,加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老旧,学生对于这种运动项目的兴趣远远不够,基于此, 教师应该致力于创新教学方法,进一步丰富体育田径教学或者训练的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模式、组间竞赛模式等,提升田径项目的趣味性。教师也要从现阶段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加强田径项目学习与生活实际之间的联系,提升田径教学的新颖性,满足高中生对于创新项目的好奇心。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利用高中生的心理特点, 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内驱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沟通,以此落实田径教学。高中体育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要细心地给学生讲解田径方面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在深入了解理论的同时,提高对田径项目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升学习效果。

3.4 完善高中体育田径教学考核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注重竞技性,导致体育评价机制比较片面。基于素质教育理念与以人为本理念,高中体育教师在田径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中应走出以成绩论成败的错误评价模式,落实因材施教原则,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天赋等方面的不同,制定具有层次化的考核机制,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提高学生在分层考核中的成就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另外在田径教学评价中應增设表现性评价内容,坚持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以完善的评价体系促进田径教学质量的提升。

4 结语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个高中学校必须结合高中生的实际生理及心理特点,从学生的需求出发,加强师生沟通, 创新田径教学的方式方法,优化教学内容,加大投入, 引进先进且完善的体育田径项目设施等。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推动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升高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为高中学生的长远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靖妍. 高中体育田径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新课程( 下),2017(11):23.

[2] 孙灵芝, 肖迎燕.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体育时空,2017(10):45.

[3] 卢家波. 将趣味田径引入初中体育课的实验研究及分析[J]. 当代教研论丛,2018(10):122.

[4] 朱磊. 注重学法指导, 提高田径课堂的有效性[J]. 田径,2018(7):16-17.

[5] 韩乐芳. 灵活选用田径教学内容, 提升学生田径运动能力[J]. 田径,2018(6):45-46.

[6] 朱收财. 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J]. 新课程研究,2021(20):63-64.

[7] 魏峰. 论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3):14-15.

[8] 黄向亮. 基于新课改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与反思[J]. 成才路,2021(21):120-121.

猜你喜欢

田径教学高中体育问题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策略探索
亳州市城区中学田径教学的现状和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