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途径探究
2023-08-29经秋月
摘 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2年修订)》提出,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至关重要。文章从源于学生生活实际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出发,结合教材,深入挖掘可用于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课程资源,并丰富教师教学案例库,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区域认知;新课标;高中地理
作者简介:经秋月(1997—),女,吉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一、区域认知素养概述
(一)定义
地理学科具有综合性、地域性、开放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基于这些特点,新课标提出了具有学科育人价值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引下,学生通过地理课程的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必备的品格和能力。区域认知素养是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是高中地理课程的重要任务。
新课标指出,区域认知指人们运用“空间—区域”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人类生存的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将其划分为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区域加以认识,是人们认识地理环境复杂性的基本方法。按照研究或学习需要划分出不同区域,以不同的颜色、文字进行区分,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于不同区域的认知能力,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地域思维与空间观念[1]。
(二)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意义
1.对教师: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改变了过去唯分数论的教学理念。在区域认知素养视角下,教师深入研究新课标要求,结合教材,更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水平,能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中寓教于乐,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与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深度学习,从而使学生脱离沉闷的课堂、刻板的教学、繁重的练习。
2.对学生:摆脱枯燥学习,全面提升学科核心素养
从教育心理学来看,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中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过渡阶段,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节点[2]。在这一阶段,学生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质疑能力。对此,地理教师需要打破常规,摆脱教材的桎梏,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在地理实践的基础上对学生认知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进行有序引导,使学生将新学知识与原有知识相结合,构建新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提高区域认知能力。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作用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存在于自然社会环境中,有积极的教育价值,可促进地理教学目标的实现[3]。高中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使学生从身边地理的现象出发,选择正确的工具与方法认识区域,提升区域认知素养。
(一)丰富教育资源
传统地理课程资源一般局限于教材、地理图册等文本型材料,内容比较枯燥单一,不足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学生多进行理论性学习,实践性能力不足。而深入挖掘、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兼顾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区域性、开放性与实践性,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学校通过建设地理实践基地等,可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实践的机会,从而能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从课本迁移到身边的地理事物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符合新课标对培养新时代学生的要求。
(二)改变课堂现状
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地理课堂教学中,能从以下三方面改变地理课堂现状:首先,教师选出本地具有代表性的地理事物,并将其与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有机结合,能够促进教学的生活化;其次,课堂将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通过创设真实地理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从区域的视角看待地理问题,更透彻地理解地理知识;最后,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对教师职业素养有着较高要求,不仅能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还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社会参与度,真正实现师生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三)激发学生兴趣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包括自然课程资源与社会课程资源。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教师要深入了解本地的地理环境,选择切实可行、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亲身实践,感受本地的风土人情,唤起学生对于家乡的热爱,从区域知识入手进一步了解家乡,获得更丰富的情感体验。
(四)促进课程改革
国外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研究起步较早,相关理论以及研究方法多种多样且逐步完善,更创建了比较完备的实践模式。在学习国外先进理念和优秀做法的同时,结合我国实际教学情况,积极研究乡土地理课程教學方法,探索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价值,编写乡土地理课程教材,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的推进作用[4]。
三、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理论指导
(一)情境认知理论
情境认知理论强调学习过程与情境的关联性,指出学习的设计要以学习者为主体,通过模拟真实的实践活动组织教学,将知识进行情境化处理,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将知识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以此提高学习效率与质量[5]。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新知识的获取与新知识体系的建构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之上,结合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阶梯式教学法,由浅入深,由点及面,从理论到实践,使学生不但能打好基础,更能“盖好高楼”,最终使学生在主动学习、共同学习的过程中完成主动建构、意义建构。
(三)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个水平,一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学生现有的水平,二者之间的区域称为最近发展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可提供真实情境,地理教师应在真实情境中提出具有挑战性且落脚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让学生共同探讨与交流,最终实现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发展。
四、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融入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的教学策略
本文结合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从部编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和第二册的几个章节切入,以新课标中地理学业质量部分对于区域认知的四级水平划分为落脚点,探讨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策略。
(一)水平1
融入章节: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地貌的观察”活动板块
选题原因:通辽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地貌类型多样,既有山地丘陵又有冲积平原,沙丘与沙地分布其中。学生可以根据通辽市地形图结合视频或实地观察,直观、形象地理解并掌握通辽市地貌类型的成因、分布规律,完善知识体系。
融入路径:以通辽市的地形图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地貌知识,分析通辽市地貌类型及地貌特征,总结通辽市地貌特点。
教学目标:从通辽市的地貌类型出发,以地形图为依托,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不同地貌类型的差异,并根据教师提示,辨识日常生活区域的自然地理要素特征。
(二)水平2
融入章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二节“土壤”活动板块
选题原因:通辽市属于东北地区,土壤具有独特性,且通辽市开鲁县享有“中国红干椒之都”的美誉。学生可根据所学,分析通辽市适合红干椒生长的自然与人文条件,认识当前土地利用状况,为家乡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融入路径:要求学生自主搜集资料,以通辽市土壤特点为切入点,根据活动指示,选择有代表性的土壤挖掘并观察;了解通辽市的土地、水、矿产资源的发展现状,并分析当前发展模式的利与弊。
教学目标:学生能自主辨识给定区域的自然要素特征以及区域内产业的区域因素,通过整合、总结土壤开发利用现状,结合相关政策探究家乡未来发展方向。在对学生进行地理知识教育的同时进行国情教育,以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水平3
融入章节: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选题原因:工业是促进通辽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辽市工业发展历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都值得探究。通过引入学生所熟知的真实案例,学生能更快地接受新知识,应用新知识。
融入路径:以通辽市霍林郭勒市煤矿发展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观看相关影片或进行实地考察,从区域的视角认识霍林郭勒各煤场选址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情况。要求学生以区域发展为落脚点,分析家乡工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运用合适的方法认识家乡,并对相关工业区位的选址提出合理的建议。
教学目标:从家乡的工业发展现状出发,不但能够让学生深入学习影响工业区位布局及选址的因素,而且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区域观,了解家乡目前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相关决策是否合理进行论证。
(四)水平4
融入章节: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选题原因:通辽市多风沙天气,学生也多有感受。学生通过风沙天气联想到植被破坏,进而拓展到全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能够发散思维,学会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
融入路径:以“八大环境公害事件”为切入点,为学生展示科尔沁沙地历年演变状况遥感影像图,要求学生总结其变化特点。学生通过对科尔沁沙地历年变化状况的总结,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从生态的角度提出对科尔沁沙地的保护措施,初步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目标: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源于学生实际生活,学生通过真实案例的学习,深刻了解现实问题,能够运用空间方法,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评估其发展问题,提出改进的依据与建议。
结语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作为地理课程资源的重要补充,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应用于学生对于区域知识的迁移,将其与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素养相融合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高中地理教师应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出发,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使其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梁爽.试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J].高考,2022(15):87-89.
[2]曹瑜.基于高中生心理发展特点谈音乐教育的影响[J].北方音乐,2018,38(2):128,142.
[3]郑永萍.龙里县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21.
[4]姜玉琨.民族地区高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研究:以吐鲁番市M中学为例[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21.
[5]孙明慧.情境认知理论下的高校英语翻译教学研究[J].海外英语,2022(16):36-3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