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分析

2023-08-29马玉花

求知导刊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摘 要:将核心素养培养与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相结合,能有效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的功能,优化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文章以优化小学语文读写教学模式、促进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为目标,结合部编版小学语文教学案例,从四维核心素养培养的角度出发,探究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旨在启发一线教育者。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读写结合

作者简介:马玉花(1976—),女,甘肃省临夏市临夏师范附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四个维度,并进一步提出“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这一教学要求。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最为常见的语言应用方式。其中,读与写分别对应阅读与写作两个重要教学活动。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不仅能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深度落实,还有助于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协同发展。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设计,为学生打造更高品质的语文课堂。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使学生产生新奇的学习感受。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灵活多变,能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融入写作练习,在学生的写作环节渗透阅读教学,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能有效减少机械性思考、重复性学习的内容,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促使学生以更饱满的情绪状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二)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统一发展。学生能在两种教学活动中灵活进行阅读、写作活动:在閱读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展开写作,借助阅读拓宽写作思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提纲设计、词句斟酌等调动阅读经验,获得阅读启示。阅读、写作技能的相互转化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促进学生学科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分别对学生思维品质、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和语言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而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能充分涵盖上述目标的训练活动。教师可以在以写促读教学模式中指导学生整理学习思路,在以读促写教学活动中为学生建构审美标准,在先读后写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表达个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先写后读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规避语言建构问题。灵活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应用原则

(一)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教学活动时注意调整课堂的教学重心,以课堂教学目标为依据制订读写结合教学计划,避免在阅读教学中掺杂过多的写作教学或在写作教学中以阅读活动为主。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设计意图应与课堂教学目标一致。

(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要求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尊重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结合学生学龄阶段特征、学习水平,提供不同层次的读写结合任务,让课堂教学目标、任务活动契合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这样才能提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得以深度落实[1]。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先读后写,培养学生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中华优秀文化产生强烈的自信心、自豪感与认同感,同时认识多元中华文化,积极参与文化生活,形成广阔的文化视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学生形成文化自信的主要方式是阅读。应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素养的培养效率,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在读写结合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引领学生阅读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关的阅读材料,为学生布置阅读练笔任务,以练笔任务促使学生思考。而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组织书面语言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文化观点以书面语言的形式整理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过程中对产生文化感触的章节加以标注,并及时记录感想,还可以在命题练笔环节表达个人的感悟。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文化自信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学生能在先读后写教学活动中切实获得文化感悟,树立文化自信[2]。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为中华优秀历史故事中的经典篇目,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和见义勇为的美好品德。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采用先读后写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并向学生提出关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个别词义的阅读理解问题,借助问题深化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对课文产生感触。学生初读课文后,会对司马光砸缸的行为形成个性化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如下微写作任务。

(1)用100字左右的句段说明司马光的人物形象,并从文中找到说明依据。

(2)除了司马光的故事,你还听过哪些中华优秀传统美德故事?请用简练的书面语言概括故事内容并和小组同学分享。

上述教学活动采取了先读后写的教学模式,能使学生深入分析司马光的优秀美德,树立中华优秀文化自信心,从而落实“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二)先写后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学科,“语言能力”核心素养培养主要强调建构语言、应用语言这两个目标。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语言应用规则,积累丰富的语言应用经验,构建个性化语言资源库,并在语言应用过程中培养良好的语感,使吸收的语言类信息真正化为己用。教师可以制订先写后读的教学策略。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完成书面表达任务,请学生根据练笔命题完成课堂微写作活动。而后,教师可以请学生尝试自读、互读个人写作内容,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在语言建构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调整语法应用不当、用词与语境不匹配等问题,同时能让学生对他人的语言建构问题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后期的语言建构、应用活动中避免同类问题,切实提升个人语言能力[3]。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为例,本课教学内容为科普类文章。科普类文章的语言表达更严谨,用词更精确。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语言能力培养作为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采用先写后读的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可以结合语言能力培养目标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布置如下微写作任务。

(1)阅读课文,提炼文本大意,分析说明“呼风唤雨”是指哪些事,是谁在“呼风唤雨”。(100字左右)

(2)运用本课新学的“赖”“耕”“舶”“哲”等生字组词并造句,造的句子要与科普类语境相关。

(3)仿照文章第三段“千里眼”“顺风耳”的描写,撰写80—100字的段落,任选一个科技发展角度描述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变化。

上述写作教学活动集造句、仿写、概括于一体。在学生创作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交流,寻找语法应用错误和词汇应用不恰当的地方。这样能让学生在相互批阅、自主修改的过程中对语言建构常见错误形成深刻的印象,从而落实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育人价值。

(三)以写促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基础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主要包括形象思维、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发展。教师可以采用以写促读的教学模式展开课堂教学,将“读”作为读写结合教学的最终教学落点,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基本目标,开展为学生阅读、思考能力服务的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如:造句、改编、续编、命题创作等微写作任务;笔记阅读、批注阅读等助读方式;等等。这样能帮助学生在以写促读教学活动中整理阅读思路,使学生的思维方向更正确,阅读思考更深入,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4]。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山居秋暝》一课为例,本课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感受古诗词的意境、风格以及诗人高洁傲岸的精神品格。教师可以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作为本课重点教学目标,采用以写促读的教学模式进行古诗词教学。在古诗词赏析初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笔记批注类阅读任务,以此帮助学生梳理古诗词内容,解决一些词汇翻译问题。学生批注后可以在组内相互传看批注内容,分析古诗词翻译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合作交流达成共识,完成基础阅读部分。在教学中期,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改编类任务,请学生按照具体内容将古诗词改编为押韵的现代诗,这一教学活动能有效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布置仿写类任务,请学生参照本诗结构进行仿写,描述难忘的自然景象,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趣味微写作任务能帮助学生整理阅读感悟,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古诗词内涵的理解。

(四)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创造能力

“审美创造”核心素养培养强调提升学生鉴赏文学之美的能力和创造优秀文学作品的能力。这需要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积极、高雅的文学审美、创造能力。其中,文学审美能力主要应用于赏析阅读材料,而创造能力则主要应用于写作环节。教师可以应用以读促写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写作前为学生提供与阅读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提供与命题写作同类型、同主题的优秀范文,帮助学生形成指向性创作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与本单元命题写作有关的写作技巧,结合课文举例说明,促使学生领会写作技巧,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等等。通过以读促写教学活动,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落实[5]。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有你,真好”的习作教学为例,本次习作以抒情、写人为主。教师可以将文学审美、创造能力培养作为本课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展开写作教学。教师可以提前搜集一些优质范文,提前分享给学生,促使学生初步形成文学审美能力,并通过例文阅读自主感知阅读材料的优美之处。而后,教师可以在单元阅读教学活动中渗透写作技巧知识。如:在《少年闰土》的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如何通过具体事件描述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技巧;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中分析人物外貌、语言、神态描写的技巧;等等。在前期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技巧教学,能有效达到以读促写的教学目的,落实读写结合教学目标,促使学生文学审美、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

结语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强调将阅读与写作进行有机融合,使课堂教学活动发挥读写互促的教育作用,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目标。在以核心素养培养为主要教学目标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先读后写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运用先写后读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运用以写促读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创造能力。这样,教师便能有效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充分发挥读写结合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松峰.学科素养理念下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思考[J].教师,2022(31):33-35.

[2]黄少梅.优化作业设计,落实核心素养:基于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初探[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 基础教育论文集.廊坊: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22:1760-1762.

[3]侯红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之思考[J].小学教学研究,2022(30):81-82.

[4]潘春暉.立足核心素养 创新读写结合[J].基础教育论坛,2022(26):93-94.

[5]费宏宇.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读写结合教学探讨[J].作文成功之路,2022(34):62-64.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