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植木筑巢引“候鸟”

2023-08-29孙泽宇

党员生活 2023年8期
关键词:利川利川市中南

孙泽宇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

面对每年数十万广大“候鸟”前来“栖息”,为聚智聚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敲门摸底到建立平台,从号召征集到以才聚才,截至目前,恩施已征引3000余名“候鸟人才”。

栽好梧桐树  引得凤凰来

2018年初夏的许多个夜晚,一场浩浩荡荡的“敲门行动”,在利川苏马荡这个小镇上演。为广寻“候鸟人才”,恩施州委组织部人才办在当地集结大批干部,利用晚上游客“归巢”的时机,敲开了一家又一家的门。

与此同时,利川在当年发布《关于征集“候鸟型”人才的通告》,诚邀新型工业、城市规划、现代农业、教育、卫生、科技、旅游和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在避暑疗养、休闲度假的同时,以顾问指导、短期兼职、退休返聘、对口支援及其他适宜方式,为利川发展发挥聪明才智。

一地发端,八方响应。就这样,在这片地处湖北最西部、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武陵山区,“候鸟人才”征集令广而告之。游客集中地,基层干部搭起了小篷,摆出了展板;避暑康养地,报名登记“候鸟人才”的消息,也在无数个社区群内转发传播。

通告发出后,全州众多“候鸟游客”响应。一年之内,就有500余名专业人才被纳入恩施“候鸟人才”信息数据库。许多“候鸟人才”都积极投身当地发展建设,双方也产生了良好的化学反应。

2021年,为发挥好当地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优势,探索建立灵活开放的人才聚集机制,聚智聚力推动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区域性特色人才高地,《恩施州柔性引进“候鸟人才”实施办法(试行)》发布,实施柔性、精准引才战略,并对引进的“候鸟人才”有了更为清晰的定义——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以不改变人事、户籍、社保等关系为前提,征引利用业余、旅居、退休等灵活时间,通过咨询顾问、技术指导、项目合作等有效形式,为恩施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各类外来人才。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恩施同时出台“提供服务便利、免票游览观光、支持申报项目、给予成果奖励、加强荣誉激励、支持创建平台、给予引才补助”7条措施,给予“候鸟人才”及其引才单位相关待遇和政策支持。

“店小二”式服务诚邀人才

炎炎夏日,利川东郊,一幢形如欧式民宿的四层小楼刚刚装修完毕,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教授李立忠,正坐在阳台的躺椅上惬意乘凉。这里并不是凉城的度假酒店,而是刚刚建成的中南民族大学利川产业技术研究院。

在鄂高校中南民族大学,是恩施利川的长期对口支援单位。2021年,曾在利川有过挂职经历的李立忠,被聘为该研究院的执行院长。

“去年冬天种下的大球盖菇,马上就能出菇了!”看着试验田上开出“菌菇花”,李立忠高兴得像个孩子,“试验成功后,它就能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菇。”

“这种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附加值,亩产能有4000斤,最贵能卖到90块一斤。”利川市委组织部人才办负责人说,该项目既响应了秸秆还田政策,又解决了土壤改良问题,还能让老百姓增收,“是人才,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利用水稻秸秆培植大球盖菇的项目,只是该研究院近年在利川研究的14个项目中的一个。此次校地合作的契机,源于利川对人才的渴望。

2020年,利川市委市政府组成代表团前往中南民族大学,就校地深度合作进行洽谈。一年后,双方成功签约,该校将整合汇聚学校、地方、企业等资源与优势,促进利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走进中南民族大学利川产业技术研究院,这里不仅配备了功能各异的办公用房,还有4间设在顶层的“避暑公寓”可随时拎包入住。“当我们的科研人才如候鸟般飞来时,如同在凉城找到了暖窝。”李立忠说。

上世纪90年代,中南民族大学社会学专家代堂平响应“人才下乡”号召,曾到访苏马荡药材村。时过境迁,当他5年前再次来到这里时,当年的农村已变成热闹非凡的药材社区。

山乡巨变,代堂平想利用暑期再次前來调研。而在今年入夏之初,并不充足的经费让他望而却步。

闻讯,谋道镇党委立即联系镇委党校和当地开发商,为他们提供工作和食宿场所。通过多次协调,当地可为该团队每人每天优惠百余元食宿成本,减少了经费开支。

今年7月,代堂平带领30余名学生来到谋道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社会实践。结束后,他们将形成调研报告,对当地的社会发展注入“智力动能”。

“这里提供的‘店小二式服务,让我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代堂平说,“‘候鸟游客来避暑,‘候鸟人才来工作,这里就是‘候鸟的最佳栖息地。”

发挥“候鸟”动能以才聚才

眼下,宣恩县中医医院第四家人才工作室——岐黄学者王平工作室即将揭牌。近年来,宣恩出台人才引进政策,拿出真金白银诚邀“候鸟人才”。该院不断通过学习交流、以才带才等方式,陆续吸引四位中医学专家前来开展候鸟式医诊,人才聚合成效显著。

去年以来,宣恩共建立14个“候鸟人才”工作室,共引进“候鸟”专家人才62名,聚焦重点产业和城市发展需要,有效推动当地产业迭代升级与城市能级提高。

今年6月开始,一群身穿绿色工服的骑手小哥,出现在苏马荡的大街小巷中,将一份份精致美味的外卖,一袋袋物美价廉的蔬菜,送到千家万户。

“现在,大家足不出户就能买菜点餐,我们这个山区小镇也能过上大城市的生活了!”苏马荡管委会副主任、谋道镇党委副书记王兆说,“生活的改变,全靠人才的聚合。”

自2016年起,武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原常务副书记王纪娟都会在暑期和亲友来苏马荡度假。在利川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的推动下,王纪娟成为了这里的“候鸟老师”,利用避暑期为当地的干部授党课、讲党史。

2019年,利川市建起“候鸟人才”信息数据库,谋道镇“候鸟人才”微信群应运而生,镇党委书记当群主,干部纷纷加入。当年,苏马荡数十个小区的几百位“候鸟人才”,有了聚合的阵地。

人桥架起,人才崛起;人梯通天,群星灿烂。今年4月,谋道镇在群里发出了一条招商信息,王纪娟第一个回复。她联系上武汉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召集协会副会长以上的企业成员单位参与招商洽谈。

依托平台,“候鸟人才”牵线搭桥,越来越多人才不断聚集,成为助力当地发展的新兴力量。很快,谋道镇与湖北金华油牡丹农业、湖北战友集团、武汉景网、武汉仕代等企业签订协议,将在消费、医疗、政务、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深度合作。

猜你喜欢

利川利川市中南
从利川马的发展看畜禽种质资源保护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稿约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旅游观光铁路助力利川旅游发展
不让路上有空跑的车
让新《食品安全法》惠及利川百姓
招商引资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以利川市的调查为例
着力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美好社会——基于利川市发展实践的几点思考
基本农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利川市为例
基层人大代表有位更要有为——以利川市团堡镇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