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研究导向
2023-08-28张新科
内容提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深刻领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创造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结果由人民评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承担起培根铸魂的神圣使命,面向未来打造“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从而构筑起思想高地、智库高地、文明高地、话语高地、智能高地。
关键词 人民至上 以人民为中心 哲学社会科学
张新科,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并进一步指出,“我们要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形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使之成为指导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也把“坚持人民至上”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2]。人民至上在治国理政方法论中即转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理念,要求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也必然要求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
一、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人民史观、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是基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史观的必然结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动力的动力”,“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并且在每一民族中间又是使整个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2]。人民史观的基本内涵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认为“千百万创造者的智慧却会创造出一种比最伟大的天才预见还要高明得多的东西”[3],是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和信念,我们的结论是,“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4]。其必然要求就是,作为马克思主义者,应站在人民的立场,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成立的,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之所以取得胜利,建设和改革之所以取得成就,中国共产党的能和社会主义的好当然是关键,但“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5]。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确定的,但如何对其进行正确理解,特别是对于其人民性进行正确理解,并在其正确指导下发动群众、团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胜利走向胜利,则完全取决于中国共产党人。
近代中国,有志于救亡图存的仁人志士,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也未能改变中华民族遭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双重剥削和压迫的命运,也未能实现中国的富强和民族的复兴。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失败和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使一批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中国需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走俄国革命的道路,中国革命需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参与才能取得成功。毛泽东深刻指出,“在中国,事情非常明白,谁能领导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谁就能取得人民的信仰”,而“历史已经证明:中国资产阶级是不能尽此责任的,这个责任就不得不落在无产阶级的肩上了”。“所以,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6]中国共产党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成立起来了,“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7]。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彻底改变中国革命的面貌,关键就在于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地开展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的人民革命战争。早在1919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的中国第一篇比较系统地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就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实现,离开人民本身,是万万作不到的”[8]。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军队就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而且“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1]。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持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承认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创造性,一切为了人民,也紧紧依靠人民进行建设和改革。1992年,邓小平在审阅党的十四大报告稿时提出,“改革开放中许许多多的东西,都是群众在实践中提出来的”[2]。江泽民和胡锦涛也一再强调“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3]“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深刻指出,“党和人民事业能不能顺利发展,关键在我们党能不能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6],始终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的观点,“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7]。2014年,习近平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专访时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执政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8]。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指出,“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9]。2018年,习近平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历久弥新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培育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中国人民奮斗出来的!”[10]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相信人民、信任人民,承认人民历史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承认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和人民创造精神,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结果由人民评判。发展为了人民,就要及时回应人民诉求,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并从人民不断发展的需要出发,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实现人民的愿望。发展依靠人民,就要相信人民、信任人民,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动员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事业之中。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从全体人民的利益出发,逐步解决发展的不充分、不均衡问题,让所有人都能公平地分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在胜利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和全面小康之后,共同富裕就成为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和目标,也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基本途径。发展结果由人民评判,就是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判定我们的政策和工作对错、发展结果好坏的基本尺度,这既是人民至上立场的反映,也是人民至上立场的要求。毛泽东说,“人民是最好的鉴定人”[11],讲的是不仅要以人民的评判为标准,也要相信人民有这个能力做出这样的评判。由此,坚持人民至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利益,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和群众标准,而这些又都是相辅相成的。
二、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导向
和自然科学一样,哲学社会科学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理论思維能力和国家软实力。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需要了解新时代新的社会特点、新的社会发展规律、人民群众新的发展需要,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新的斗争、进行新的社会革命、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所有这些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并用以指导实践,即“用社会科学来了解社会,改造社会,进行社会革命”[2]。习近平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3]。这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大有作为的时代,中国的建设和改革实践需要符合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理论指导,需要这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思想理论成果。
当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时代思想的产生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社会任何时候都有思想理论,但产生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符合人民群众需要的思想理论则是有前提的。哲学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不是对自然界的研究,而是对人类社会的研究,因此,它是有明确的价值指向的,即有“为什么人的”这一“根本性问题,原则性问题”[4]。不同理论指导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指向是不同的。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可以说,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是以马克思主义进入我国为起点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逐步发展起来的。”“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说,……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5]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坚持人民史观、群众史观,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史观、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有什么样的立场就会有什么样的态度,也就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史观、群众史观,就有了人民立场、群众观点,也就解决了为什么人的问题以及为谁著书、为谁立说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最根本、最原则的问题。那么,“为什么人的问题解决了,接着的问题就是如何去服务”[6]。在解决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人”这一根本问题之后,“如何去服务”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的问题。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7]。人民群众需要用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把握社会、确立方向、实现利益。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有人民情怀,就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开展研究,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做学问、为人民著书立说、为人民建言献策,把学术研究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联系。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不能被任何利益集团所绑架,不能做少数人利益的代言人,坚持服务于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利益;也不能搞所谓的“价值中立”,因为哲学社会科学从来就没有也不会有什么价值中立,研究人类社会的学问一定是有价值取向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不能为了追求独善其身而“主张无原则的和平”,不能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1],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要敢于挺身而出讲真话;更不能投机取巧、营私舞弊、沽名钓誉,把学术研究当作谋取个人功名利禄的工具。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从人民需要出发,关心人民疾苦,关注社会现实,研究社会问题,为党和政府解决问题提供参考建议。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2]。人民群众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离开人民群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没有根基,就会言中无物而成为空谈,也会失去群众而迷失方向。这就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真正做“田野调查”,以察民情、体民意、听民声,研究人民最关心、与群众利益最紧密的现实问题,而不是坐在“象牙塔”中闭门造车想当然,也不是脱离人民群众现实生活去创造所谓的学术体系、构建所谓的理论结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还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从内心深处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紧紧依靠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我们的认识来自实践,而人民群众的实践就是我们认识的最主要来源,社会认识更不例外。因此,要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科学、更贴合实际,就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就要经常“到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遇事多和群众商量,做群众的小学生”[3]。也“只有首先善于做群众的学生的人,才有可能做群众的先生,并且只有继续做学生,才能继续做先生”[4]。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就要以与人民利益直接相关的问题为导向。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5]。那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坚持什么问题导向?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出发,首先就要关注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密切相关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我们党执政兴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就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世情、国情、党情、民情对相关问题进行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在全面客观分析的基础上,努力揭示我国社会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逻辑大趋势”[6],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为党和政府决策提供办法、思路。其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就要紧紧拥抱时代,从新的时代特征、新的时代要求出发,从新的时代变革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就要以我们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特别是以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密切相关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为中心。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任务胜利完成的当下,我们就要以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中心,紧紧围绕全力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开研究。再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导向,就要观照人民具体的利益诉求,解决人民切身的利益问题。人民群众不仅有共同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也有具体的个人利益、眼前利益,在发生利益冲突时,我们要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但是,并不是说,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人民的个人利益和眼前利益都应该牺牲;相反,一般情况下,我们既要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局利益、长远利益,也要维护人民群众合理合法的个人利益、眼前利益,而且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是在为人民的每一个个体的当下利益服务。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应该更多关注和研究有效协调当下社会利益矛盾、破解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社会突出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正当利益诉求,为不断实现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献计献策。为此,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要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把握人民群众的思想脉搏,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唯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才是国家所需要的、人民所欢迎的,也才能获得人民长久的支持和认同,也才能使学术成果永葆生命和活力。
三、在推进社科强省建设中打造社科新高地
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哲学社会科学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1]。为了人民事业的发展和战线的壮大,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作为省委省政府联系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桥梁和纽带,在新时代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坚强领导和省委宣传部的具体指导下,团结帶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推动江苏由社科大省向社科强省迈进,为江苏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文化繁荣做出积极贡献。
为推进社科强省建设,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通过智库建设、课题设置、成果评奖、规划设立甚至立法等一系列措施推动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做大做强、健康发展。具体包括:精心打造江苏发展高层论坛、江苏智库峰会、江苏高层次智库专家研修班、青年智库学者沙龙、《决策参阅》等高端智库品牌;组织省重大应用课题、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课题、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等社科应用课题研究;推动出台并组织实施《江苏省社会科学普及促进条例》,开展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打造江苏社科学术大会、《江苏社会科学》重要学术平台;开创性制定《江苏省“十四五”哲学社会科学协同创新规划》,提出五大社科、九大行动、十大工程;推动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性地方性法规《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促进条例》,弥补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综合性立法的空白,为推进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法治化建设提供了江苏经验。
在新征程上,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将团结带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坚定方向,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联”的优势、“合”的功能,团结引领全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向未来打造五大社科发展高地,加快推进社科强省建设。
第一,面向未来打造“理论社科”,构筑思想高地。一是加快构建具有主体性与原创性的学术体系。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以重大理论问题研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重大实践经验总结为抓手,积极进行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推出一批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二是构建既有普遍意义又具中国特色,凸显江苏特点和发展优势的学科体系。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马克思主义相关学科建设。三是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契机,积极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主动结合江苏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利用,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面向未来打造“应用社科”,构筑智库高地。一是强化需求侧,完善决策咨询制度。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搭建研究成果转化平台,畅通政策建议报送渠道,建立成果购买机制。二是优化供给侧,加强新型智库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主管部门,应积极加强对新型智库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智库健康有序协调发展。新型智库建设依托单位,应加大新型智库建设投入,加强资源统筹和部门协调,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推动智库实体化建设。特别是新型智库,应以内部治理体系现代转型为目标,建立健全与现代智库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治理模式,创新人才引进和评价激励机制,推进专业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具备决策咨询功能的研究机构、符合条件的决策咨询类研究基地,应当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积极向新型智库转型。
第三,面向未来打造“大众社科”,构筑文明高地。人民群众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和思想理论,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因为共同富裕不是仅包括物质富裕,而是包括精神富足的全面富裕。这就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的实际和需要,以普法宣传、知识普及、文化下乡为依托,以新时代人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为导向,积极鼓励社会各界组织、参加社会科学普及活动。不仅要明确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和研究人员应当参与、支持社会科学普及活动,而且还要鼓励省和有条件的地区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交流展示场所建设,特别是要在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图书馆、纪念馆、人文景区等场所增设普及社会科学知识的设施与内容,以满足哲学社会科学服务人民生活的需要,同时提高人民群众对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的可得性。
第四,面向未来打造“开放社科”,构筑话语高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要用中国话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加强与国际学术话语的对话。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借助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会议、上海合作组织、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博鳌亚洲论坛等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学术交流平台,以及国际民间交往交流,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建设,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理念为目标,引导和支持哲学社会科学机构和研究人员开展对外话语体系研究,创新话语内容、改进叙事方式,形成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同时,加大支持举办高水平国际性学术论坛、学术会议的力度,鼓励学者积极参与国际性学术组织和学术活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对外翻译工作,探索推动新型智库、学术大使加强对外交流,传播中国声音。
第五,面向未来打造“数字社科”,构筑智能高地。当代社会是数字化社会,数字化、智能化不仅给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工具,给成果存储、发表、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和传播手段,而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本身也全面数字化了。从这一意义上说,当代社科是“数字社科”。如果不想被“数字”所淘汰,就要紧紧跟上数字化、智能化的发展步伐,积极顺应“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加强哲学社会科学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同时,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应用,诸如搭建管理服务信息化平台,完善专家库、项目库、成果库等专题数据库,不断提升科研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1]。
总之,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人民史观的基本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相信人民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承认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如此,必然要求国家治理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我们治国理政的根本价值理念。哲学社会科学也应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研究导向,要求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福祉而研究,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深入群众,紧紧依靠人民进行研究,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责任编辑:史拴拴〕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頁。
[2]《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6页。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255—256页。
[3]《列宁全集》第三十三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285页。
[4][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第19页,第16页。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74页。
[7]《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357页。
[8]《李大钊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20页。
[1][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1039、1096页,第1038页。
[2]《邓小平年谱》第五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648页。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70页。
[4]《胡锦涛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84页。
[5]《胡锦涛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442页。
[6][9][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9页,第136页,第139页。
[7][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5页,第101页。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75页。
[2]《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69页。
[3][5]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8页,第5、12页。
[4][6]《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57页,第859页。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324页。
[1]《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59页。
[2]张音、宋静思、王浩:《总书记叮嘱“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2日。
[3]《毛泽东年谱》第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132页。
[4]《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8页。
[5][6]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4页,第14页。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5页。
[1]张新科:《构建社科协同发展的促进机制》,《群众》202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