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桑试验”新材料作文导写及例文

2023-08-28姜有荣

读写月报(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梅奥内驱力喝咖啡

姜有荣

【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南京市、盐城市2023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梅奥教授受托为一家公司提高生产效率。他让工作单调的工人们每天上、下午喝咖啡、聊天休息各10分钟,结果产量不减反增。后来他又取消了此项规定,产量仍然持续增长,因为工人们已爱上了所从事的工作,并爱上了这个集体。

以上材料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材料选自著名的“霍桑试验”,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哈佛的研究项目开展研究:人员在工厂中究竟是如何开始工作的?人们最关心什么?怎样去激励员工?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员工的士气?梅奥为这个研究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

作为一道精简后的叙事类材料作文题,不能也不应该要求学生一定要了解该试验的原委,而要引导学生就材料内容,对相关现象进行深度思考。

材料由两部分构成。首句为第一部分,点明目的,即“提高生产效率”。以下文字为第二部分,介绍具体做法、结果及揭示原因等,共两个层次。第一层,让“工作单调的工人们每天上、下午喝咖啡、聊天休息各10分钟”,结果是“产量不减反增”;第二层,“取消了此项规定”,结果是“产量仍然持续增长”,原因是“工人们已爱上了所从事的工作,并爱上了这个集体”。

审题时应注意勾画关键词句,如“提高生产效率”(目的),“工作单调”(现状),“喝咖啡、聊天休息”(方式),“增”(效果),“爱”(原因)等。审题的重点、难点在于如何理解第二部分第二层次的内容:取消规定后产量为什么还能增长?是什么让工人们“爱上了所从事的工作,并爱上了这个集体”?“爱”为什么能让产量持续增长?

梅奥教授的举措体现了对“人”的关注。喝咖啡、聊天休息的福利,是信任、尊重和关怀工人的体现;每天上、下午各10分钟,遵循了劳逸结合的规律,关注了人的生理、心理需求。此举打破了工业社会将人当作生产机器的做法,让工人们获得了休息调整、沟通交流的权利,回归了作为“人”的社会属性。值得注意的是,福利取消后,“產量仍然持续增长”。这说明福利只是外因,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内因。工人们因此获得的被信任、尊重和关怀感,并由此产生的对工作和集体的热爱之情才是关键。梅奥教授的举措让人们看到“人”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并认识到内驱力才是提升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在工业化程度逐渐加深的今天,应当如何看待“人”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怎样通过创新管理方式来激发人的内驱力?考生能围绕这则材料的“启示意义”,结合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写作,明确文体,叙事、议论皆可。

【参考立意】

根据以上分析,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原因:产量为什么能增长?“爱”为什么能持续提升生产效率?如,内驱力比外因更重要;热爱是最高生产力;热爱能让人更好地成长等。②方式:喝咖啡、聊天休息对提升生产效率有何作用?每天上、下午各10分钟有什么作用?如,创新管理可以激发内驱力;尊重、信任会激发人的内驱力等。③意义:梅奥教授的举措对当代社会有什么启示?(与“目的”和“现状”有关)如,关注“人”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以人为本是提高生产效率之道等。可以选择一个角度写作,也可综合以上角度写作。无论哪个角度都不可脱离材料的范围。

【佳作展评】

[优秀作文一]

以热爱之心化坚冰迎山海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高三⒅班单灵悦

梅奥教授曾通过一种独特方式提高公司的生产效率,其中的奥秘便是使工人爱上工作、爱上集体。这个事例蕴含着深邃的哲思。

里尔克曾言:“被爱是转瞬即逝,爱则是永存不灭。”热爱的力量是强大且持久的,而激发爱意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只有以合理合情的方式,从内在激发爱意与动力,事物的运转方能高效并生生不息。

进一步说,梅奥教授的提效方式十分耐人寻味。他并非制定更严格的规划督促工人提高效率,而是反其道而行之,创设轻松的氛围,让工人聊天休息。这一做法包含着事物间的对立统一规律。看待问题不仅需要角度多样,也需要钻透本质。通过这种方式使工人爱上工作、爱上集体,才是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之道。

史铁生曾在《我与地坛》中说:“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在它一面隐入黑暗、遁入沉寂之时,也是在另一面升起布散烈烈朝晖之时。人事又何尝不是如此?应当抓住事物对立统一的一面,更重要的是,要运用这一原理激发出人们强大的内生动力。

究其根本,正如俗语所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根植于热爱,唯有热爱才会“高兴”且“有趣”。马克思在十七岁的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已提及:“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当人们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职业,并身处热爱的集体时,他真正感受到了人之为人的尊严与幸福,此时他达到了“自身的完美”,这才使得工作变得快乐,从而达到高效。

白岩松在《白说》中说:“幸福需要三个层面的因素:物质、情感、精神。”的确,物质是基础,情感是依靠,精神是支柱。爱意是要建立在一定的感情基础上的。当我们热爱某样事物时,爱意就会转化为“精神”,成为我们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生出“支柱”之效。

需要补充的是,身为高中生,劳逸结合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它可激发出我们对学习的内生动力。“逸”可以是聊天,可以是运动,由此我们会爱上班集体,从而更加高效地投入学习。

长夜已彻,山扉洞开。正如狄更斯所言:“我今日所做的事远比我往日的所作所为更好。”诚哉斯言!让我们以热爱融化坚冰,迎山海,绽放青春最美芳华。

[评析]本文的过人之处在于一个“理”字,不仅探寻了“热爱(情感)→内生动力(精神)→提高效率”的内在机理,而且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对“热爱”的生成机制展开了深层的思辨。在论证过程中,既能援引诸多名人名言展开多维度的事理阐发,又能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现身说法”。“思”得深,故而论说通透;“行”得实,故而令人信服。(张胜军)

[优秀作文二]

让时代枝头开满高效之花

江苏省建湖高级中学高三⒅班王雅卉

在这个以效率为先的时代,人们往往不舍昼夜地生产工作。殊不知,这种机械单调的枯燥模式只会让效率不增反减。

在我看來,唯有劳逸结合、保持热爱,才能变低效耗时为高效省时,让时代枝头开满高效之花。

劳逸结合,方能使高效之花含苞待放。

劳逸结合,看似简单,实则不易。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只劳不逸,将自己捆绑在重复机械的工作上,成为日复一日的“蚂蚁人”;有的人只逸不劳,以一种“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的态度放任自我。由此可见,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高效的总目标。君不见,袁隆平院士奏古琴于一筹莫展之时,用琴声激活思维,风吹稻动,终成杂交水稻之父;君不见,严歌苓女士每日限定工作时间,用剩下的时间经营生活,以放空的心境放飞灵感,终享誉文坛;君不见,谷爱凌三夺奖牌,其刻苦训练的背后,是养花看书、充分休息的加持。世上从不存在什么永动机,人也不是上紧发条就能“连轴转”的机器。只有劳逸结合、适度休息,才能更好地打开提效之门。

保持热爱,方能让高效之花尽情绽放。

“唯有热爱,可抵岁月漫长。”诚哉斯言!热爱才是提效的永恒动力。正如梅奥教授的效率实验,增加休闲时间后,工人们工作的热情却不减反增。究其原因,是工人们已对这个集体和这份工作心生热爱。由此观之,现代青年“躺平”是出于对生活学习的不屑。那么,该如何保持热情呢?中国会给出答案。源于对守护生命的热爱,无数医护人员奔赴一线,用身躯筑成抵御新冠的“大白”长城;源于对太空探索的热爱,中国航天员七十年风雨兼程不问归路,只愿“平芜尽处是青山”;源于对合作发展的热爱,“一带一路”彰显大国担当,在发展自我的同时不忘伙伴。于是,热爱有了清晰的模样:是坚守,是拼搏,是帮助……溯往昔,无数先辈用热爱掀起澎湃巨浪;看今朝,吾辈青年用热爱驱动,奔走于高效之路。山高水长不辞其远,赴汤蹈火不改热爱,高效便在远方向你招手。

劳逸结合,江海可填;保持热爱,良辰可待。

同样,在我们的日常学习中也要劳逸结合,热爱驱动,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效学习的美好梦想化为现实图景。

如果把新时代比作树,那么吾辈理应以劳逸结合为水浇灌之,以保持热爱为土培植之,此般呵护滋养,定能使树茂花开,让时代枝头开满高效之花。

[评析]本文的亮点有二:一是多维思辨。作者聚焦“提高效率”这一核心,既论述了劳逸结合的浸润作用,又论述了保持热爱的驱动作用,从方式到动能,多维而深刻。二是以议带叙。在举例论证过程中,作者首先将例子中的核心说理因子提取出来,然后将其勾连成事理逻辑的推进链条,以事例演绎事理,捋得清,说得透,集群展开,富有气势。(张胜军)

猜你喜欢

梅奥内驱力喝咖啡
培养内驱力
喝咖啡
魔法森林的夜晚
论新时代创新文化内驱力提升的三个维度
魔法森林的夜晚
内驱力 决定孩子能走多远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梅奥诊所百年传奇
进餐时饮茶或喝咖啡会缺铁吗
梅奥亚洲医疗中心落户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