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革命根据地粮食工作探析
2023-08-28郑晓卉陈经富
郑晓卉 陈经富
摘 要:中国共产党人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实践中逐步认识到根据地创建与巩固离不开一个基础条件,即经济上保障革命力量发展和巩固。从社会功能看,农村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场域,粮食的供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战略支撑。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在地瘠民穷、农业水平落后的偏僻山区,在严酷斗争的环境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闽西苏维埃政府立足政治优势、遵循自然和市场规律,在促进粮食生产、流通、保障和贸易方面进行了许多开创性的实践,为提高群众生活,巩固武装革命和苏维埃政权积累了治国安民的宝贵经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闽西革命根据地;粮食
中图分类号:D231;F326.11
文献标识码:ADOI:10.13411/j.cnki.sxsx.2023.03.023
Analysis of the Grain Work in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in Western Fujian
ZHENG Xiao-huia, CHEN Jing-fub
(Fujian Gutian Cadre College, a.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arty History and Party Construction; b.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and Historical Sociology, Longyan 364200,China)
Abstract:In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rural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the CPC gradually realized that the establish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the base can not be separated from a basic condition, that is, economic guarantee of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olidation of revolutionary for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al functions, rural areas are the main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the supply of food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and important strategic support. The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in western Fujian was established in a remote mountainous area with poor land and the poor agricultural level. In an environment of crucible struggle, the Soviet government in western Fujian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PC, was based on political advantages, following the laws of nature and the market, which carried out many pioneering practices in promoting grain production, circulation, security and trade. The consolidation of the armed revolution and Soviet power has accumulated valuable experience in governing the country and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the people.
Key words:CPC; revolutionary base area of western Fujian; foodstuffs
糧食等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续和发展的基石。粮食作为必备的消费资料维系人类生命的同时,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原料、资金积累等支持。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重心转向农村,在根据地的创建过程中,粮食是一种关系到军民生存基础、影响根据地社会秩序和保障革命向外发展的基础性战略资源。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粮食工作战略地位的认识,不断创新提高粮食增产增收的办法和路径。不同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靠外地输送粮食,鄂豫皖根据地“最感困难的就是粮食问题”,[1]粮食靠引进,也不同于赣南是传统粮食的丰产区,闽西在历史上就不是高产粮区。然而,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闽西粮食工作,却在短短几年间有了很大的发展。从革命前难以自给到保障五次反“围剿”斗争,再到筹集长征前期的大量粮食储备,闽西苏区有了“苏区乌克兰”的美誉。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工作,不能脱离一定时期内该地区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及分配方式等条件,也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粮食工作的价值立场、战略策略等主观因素。
一、闽西粮食生产自然条件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1929年初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进入闽西后,与闽西党组织和人民群众共同创立的一块农村土地革命根据地。之后,闽西与赣南根据地连成一片,共同构成了中央苏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开展了包括发展粮食工作在内的治国理政实践。
闽西根据地区域包括龙岩(今新罗区)、漳平、宁洋(今漳平市双洋镇)、永定、上杭、长汀、连城、武平、归化(今三明市明溪县)、宁化、清流、平和等十二县,人口约二百五十万,其中超过80%是农民,小农经济是闽西经济主体。闽西虽属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可种植一季半到两季作物,但当时的极为原始的耕地条件制约着农业发展。1929年3月,《中共福建省委关于闽西政治经济状况与今后工作方针的决定》指出闽西地瘠民穷,几县都是僻处山隅,崇山峻岭,绵延全境。除耕地资源紧张,闽西土壤条件以中低产田为主,且土地肥瘦不均。根据龙岩县志记载,龙岩县根据种植作物土壤肥瘦可以分成三类。乌泥田、乌黄泥田等高产田占16.59%,灰泥田、灰沙田等中产田占52.69%。黄泥田、红土田、烂泥田等低产田占30.72%。[2]244因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常年仅够自给,荒年靠洋米进口”。[2]49
水稻是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以长汀县为例,“种植单季稻面积一般占全县水稻面积的95%,种植稻—薯(豆)等二熟制面积占水田面积的50%以下”。[3]136因番薯和芋头的产量高,亩产量往往是水稻的两到三倍,此类杂粮成为补充粮食的主要作物。当地历来还有“靠山吃山”的生存方式,茶叶、菌菇、茶油、竹林和木材经营是当地山林业的主要内容,辅之以家禽、生猪、鱼塘等小规模的家庭养殖,但这部分生产规模较小,地域限制等特征明显,不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考察内容。
二、闽西粮食工作的社会历史条件
(一)生产关系
客观条件制约粮食生产,加之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导致闽西群众疾苦。土地革命之前,闽西为数不多的耕地大量为地主占用。祠堂、庙宇、福会等占用的土地虽名为公田,实则归豪绅地主所掌握,农民领耕公田同样需要向地主交租。根据1927年闽西土地的调查,地主拥有65%土地,公田占25%,农民仅占有10%土地。[4]280根据龙岩县志记载,适中镇13.22%的户数占有该镇土地总面积的62.08%,白沙镇17.19%的户数占有该镇总面积的59.87%。不平等的土地制度基础上衍生了租佃关系,龙岩县土地革命前总耕地28.3万亩,租佃土地共达20.45万亩,占总耕地的72.27%。全縣总农户29922户,佃农有13330户,占总农户的44.54%;半自耕农13250户,占44.28%。地主向农民收取高额的谷租或田租,农民缴纳租金高达总收获量的60%。除田租外地主还以雇工、高利贷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剥削,甚至“农民入城挑粪便作肥料,亦每担抽厘半毫”。[5]26农民缴纳租金后所剩无几,终年劳作,不得温饱。加上军阀连年混战,农民更是不堪其苦,还要为此负担各种无偿劳役和捐税。
(二)劳动力
闽西劳动力主要从事以耕种为主的农业生产。连年动荡、残酷的战争环境下使长周期的粮食生产难以保障,许多群众在这样的环境下被迫成为迁流难民。根据有关学者估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闽赣边区难民数量约有25万。[6]137在战争背景下,青壮年是交战双方争取的重要力量。军阀的抓壮丁、摊派等,使得原本应活跃在社会生产各环节的巨量劳动力流失,男劳动力几近枯竭,女多男少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凸显。如连城县“女多男少,女超两倍以上……青年妇女超过壮年男丁”。[7]劳力少,谷价高,利息重,租谷多,闽西农民终年劳作,所得粮食每年约2000斤,除去一半田租、利税,约剩1000斤,难以满足基本温饱。
(三)生产技术
闽西种植粮食主要劳动工具以木犁、锄头、镰刀等旧式农具为主,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表1)。无化学肥料,主要以人畜粪肥为主。翻土耙田靠耕牛,无牛户用或向牛主租耕或以人工换牛工,或用人工翻土耘耙。农田水利以简单灌溉沟渠为主。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应对能力低下。农业运输以肩挑为主,也有部分手推车、牛车,运力低,运量少。因此“被剥削的无产者除赤手白拳的气力除外,什么都没有……纵然分得了几亩田,因为没有生产工具的缘故,收获使生活仍然不能得到圆满解决”[4]329“每个农民每年平均只能生产六七担谷。”[4]330
三、粮食增产的主要做法
(一)以分粮斗争唤起群众斗争
粮食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基础条件,当粮食矛盾不可调和,粮食问题就成了革命的直接诱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要争取农民群众,必须抓住农民群众最关心的吃饭问题。1928年,闽西地方党组织抓住粮食青黄不接的时节,先后举行了四大农民暴动,通过开仓分粮,发动当地群众抗争。1929年3月,红四军主力一入闽,随即没收土豪劣绅粮食,分发给贫苦群众,迅速争取群众,获得群众支持。随后,闽西特委总结道:闽西革命形势高涨,主要原因是在米珠薪桂、青黄不接时节,农民对粮食的需求非常迫切。中国共产党以分粮为中心口号,“分谷子这个口号,能发动千千万万的广大群众起来。”[4]161“农民家里塞满了谷堆子,都愁没有谷仓存储,这里可以想见农民是如何心满意足了。”[4]162分粮后带来的另一效果是促使米价立刻止涨回跌,这让群众意识到过去土豪操纵米价,而非粮食不足导致民生艰难。随后闽西革命斗争口号由分粮转向分田。
(二)以土地革命重建粮食生产关系
随着分粮运动向分田斗争转换,分田斗争也巩固了粮食成果。闽西土地分配确立“以乡为单位,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分配原则。这样的原则合理科学,阻力很小,土地很快分配到位。短短数月闽西大部分地区完成土地分配,至1929年夏,龙岩县分田面积21万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75%。永定全县农民38196户,146200人,分得土地297233亩,占全县总耕地面积85%以上。[8]178土地分配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但是土地分配关系不确定或频繁分配土地,让农民存在顾虑,不愿全力耕种。为此,闽西苏维埃政府通过制定土地法、颁发土地证等方式确权。同时,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在军事上保障了土地革命的成果。据萧克回忆,1929年夏向毛泽东汇报红四军二纵队在“七月分兵”作战行动中,很快把田分下去,毛泽东高兴地说道:“分了就好,农民分了土地,部队要保护群众收到谷子,只要一收到谷子,农民就稳定了”。[9]173土地分配给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从根本上改变了粮食的生产关系,实现了人民群众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朴素愿望。
(三)以“组织起来”促进农业生产
1.保护改良农田。农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闽西特委在1930年《土地问题决议案》把改良土地、增加土地生产作为土地问题的主要目标之一。苏维埃政府鼓励开垦荒田,对所开荒田六年内不收土地税,十年内任其使用。各级苏维埃政府开展多种形式的开荒竞赛,反对耕地抛荒闲置,纠正土地非农化,上杭才溪区、长汀濯田区成为开荒典型,至1934年初,闽西各县开荒1.4万多担。[9]270同时要求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表2),所有耕地不得种植鸦片、建造坟墓和建立农房。奖励生产,政府给粮食增产户和种粮大户优奖证。反之,耕地荒芜或主观减少生产的,苏维埃政府予以警告。在保障粮食耕种面积的基础上,闽西苏区千方百计帮助农民扩大肥源,号召儿童老人捡狗屎、挑塘泥增加土壤养分,成立石灰合作社,改良耕种土壤。
2.组织兴修水利。水稻种植对灌溉用水条件高,闽西降水季节性特征明显,需要修建农田水利以保障汛期排水和旱时灌溉。土地革命前的农田水利基本上由农民自发组织或由宗亲牵头,一旦遇到洪水冲破陂圳又无力维修,常因缺水灌溉导致耕田荒废。中国共产党把水利比作农业的命脉,把水利工作纳入各级苏维埃政府的职责范围。陂圳、水车等设施设备由所在乡政府负责,做到每日巡查、日常疏导。跨区域流通的陂圳则成立该陂圳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苏区政府制定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破坏阻挠水利消防设施。在苏区政府的号召下,各地群众以募捐、帮工等多形式参与水利建设。长汀县大埔区修筑了十余里长圳水利工程,受中央土地部嘉奖,被《红色中华》赞誉为“发展水利的模范”。
3.进行劳动力调剂。据统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有十万青壮年参加红军,[9]128上杭县才溪区青壮年参军率高达83%。缺少劳动力不能充分耕种,农村中鳏寡孤独没有生产能力,也无亲属代耕,这些都影响了粮食的生产。为解决劳动力问题,参考传统农村农忙换工的习俗,苏维埃政权加强组织,以村为单位成立耕田队,进而发展成劳动互助组,至1934年,仅长汀县劳动合作社社员达6717人。劳动互助组织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有利于劳动力的调剂和生产力的提高,还有效保障红军公田、红军家属烈属耕田和鳏寡孤独等农田耕种。针对战时条件下农村人口结构的改变,苏维埃政府加强妇女教育,破除传统妇女仅依靠男劳动力,自身不外出劳作的习俗,组织广大妇女以参与劳动的方式支援革命。为促进农业生产,苏维埃政府积极组织妇女学习农业生产技能,保障妇女分田权利,妇女与男子一样分田。同时保护妇女劳动成果,规定即便离婚后所耕田收获品归妇女所有。
4.提高生产技术。农业技术是促进农业生产的重要方式。1930年,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提出以区为单位设立实验农场或农业研究单位,以培养农业技术人才,向群众通俗地普及耕作、施肥、选种、育苗、防虫害等先进生产技术。耕牛是农村劳力的有益补充,民间有“一牛可代七人力”的说法。革命前,耕牛一般掌握在地主富农手中,“闽西各地的无牛户占25%”[10]264耕牛的不足成为苏区农业发展的一个障碍。闽西特委在土地问题决议案中专门讨论耕牛问题,一方面保护耕牛,禁止屠杀耕牛,帮助农民集资买牛。另一方面成立犁牛合作社,有计划地分配耕牛使用,提高耕牛使用效率。根據1934年5月《红色中华》报道,长汀县成立66个犁牛合作社,有牛143头。
总体而言,中国共产党领导闽西人民积极保障粮食生产,极大改善群众生活。根据中共闽西特委1930年《闽西过去社会经济状况》的报告记载,闽西人均年耕种二三十担(表3),约2000至3000斤。有效地组织农业生产,提高农业抗灾能力。根据气象记载,1930年夏连城、上杭、长汀多地遭遇空前水灾,大量农田、牲畜淹没,损失惨重。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闽西粮食生产保持总体稳定(表4)。[4]299从1929年至1934年闽西粮食稳定保障了长达五年的根据地发展,1931年春至1934年秋,仅宁化县筹集粮食950多万斤。1934年6-8月,闽西根据地筹粮6.1万担保障第五次反“围剿”及长征粮食准备。
四、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做法
增产不会必然带来增收,收获粮食多了,也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供给过剩导致米价下跌,农民收入减少。1929年10月,巡视员向福建省委汇报材料中指出,上杭县群众原来每元可买十七斤,现在可买二十七斤[8]。其原因在于农产品对于农民来说并非仅是食用功能,也是农民参与社会分工进行市场交易的劳动产品。
苏区在敌人的长期封锁下,水路断绝,运输艰难。即使根据地内部粮食产能增加,农产品也不能输出到外地销售。加上外市的工商品无法运送,导致区域内农产品过剩,工业品稀缺且价格昂贵,两类产品形成悬殊的剪刀差。部分商人以剪刀差作为商机,短期的投机行为加剧了粮食市场的波动。苏区两元钱可买一担米,白色区要二十元一担米。食盐每斤需要1600多文,意味着一担谷仅能换一斤多盐。“有时农民出售一担稻谷,所得价款还不够支付割禾工资”[10]74,导致一些地区的水稻黄了都没有收割。剪刀差现象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苏维埃政府为保障农民收入,多次以政令禁止米价降低,但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农民仍暗中降价销售。为了减少剪刀差,恢复苏区经济成为苏维埃政府必须解决的重要难题。邓子恢等同志通过广泛调研座谈,在遵循市场规律缓解农产品剪刀差问题上付出了巨大努力。
(一)成立粮食调剂局
剪刀差的一头是粮价过低,仅靠限价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从1929年开始,闽西最早成立粮食调剂局,粮食调剂局是苏维埃直接领导下,破解供需矛盾,应对粮价波动,维护农民利益的专门机构。同时,各级苏维埃政府加强粮食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各乡苏维埃政府进行粮食统计,县一级政府可对粮食做计划调节。有了这个调剂机构可有效应对粮价的季节性波动。粮食丰产时,粮食调剂局向农民以高于市场价三分之一保价收购粮食,青黄不接时,粮食调剂局按市场价的九五折向群众卖出粮食。很快,粮食价格趋于稳定,农产品贸易安全有序。闽西苏区各级苏维埃政府都陆续成立了粮食调剂局,慢慢建立了一个粮食调剂组织体系,解决了粮食供给的周期性难题。一方面保障了农民利益,保障粮食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保障了粮食安全,有利军粮稳定供给,防止大量粮食外流白区。
(二)发展群众性经济组织
探索发展群众性经济组织是提高单家独户小农生产抵御风险能力的有效举措。邓子恢提出成立粮食合作社思路,由农民自愿入股,集中股本以略高于市场价收购谷子。合作社缺少发展资金可向工农银行优先借款,所得利润除留公积金外,社员分红。剪刀差的另一头工业品价格高,为将贸易差价减少让利润惠及群众,闽西苏区倡导成立消费合作社。在物资普遍短缺的背景下实行有计划消费合作分配,发挥集中采购的优势,降低商品购入成本,再以低价售卖给居民,减少居民开支。消费合作社还可优先购买红军没收或缴获物资,合作社经营所得利润除公积金外按股金和社员消费量分配。很快这种能够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并能让群众得益的新型消費组织受到了群众的欢迎。1933年毛泽东以才溪乡消费合作社为发展典型,在《才溪乡调查》一文生动描绘了消费合作社的发展活力(表5)。
(三)发展农业金融产品
无论是粮食调剂局大量收购粮食,还是鼓励农民发展生产,都需要充裕的流动资金和良性的借贷制度。为丰富农村金融产品,1929年9月,闽西特委开始创办信用合作社,随后在永定、上杭、长汀先后成立信用合作社,对农民实行低息借贷,促进金融流通。工农银行成立后,面向苏区群众及各类合作社提供低息贷款用于购买种子、肥料、耕具等,以扶持粮食生产。粮食收购需要大量的周期性资金,闽西工农银行向粮食调剂局和合作社发放专项贷款,为粮食收购提供资金保障。
(四)扩大粮食贸易渠道
针对苏区内部粮食产能有余,闽西苏区成立对外贸易局推动粮食出口,换取资金供给红军给养、增加苏维埃政府财政收入和改善群众生活。也容许私人及合作社一定的粮食输出以换取现金。各级政府召集商人研究农产品出售与洋货进口的方法,经济部门成立专门物品流通委员会。粮食贸易需要畅通安全的运输条件。明清以来,汀江—韩江水运线路和当地纵横交错的山区古道网络联通赣南—闽西—粤北,构成了粤盐赣米交互贸易网络,清末民初,汀江上游段有木船3000多只。广东蕉岭与龙岩武平、上杭、连城、长汀的陆路交通“以纸盐米等为主”。新罗、漳平则是联通漳州、厦门等闽南地区的交通枢纽,沿途“货运频繁,终日肩挑脚夫,络绎于途”。[6]19依托交通条件,苏区各地建立采办处或代办处,建立出口的运输站和谷仓。同时利用商贸渠道,对粮食贸易免征税款,军事检查上予以便利,打通赤白的交通路线,进行对外贸易。
当然,苏区时期的粮食工作不可避免地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特别是反富农斗争扩大化的冲击,在实践中也暴露许多问题。在战争背景下,分田到户后个人与集体的利益往往不能很好兼顾,对农业生产投入规模有限。毕竟闽西粮食工作不可能超越历史和社会环境局限,但总体上,闽西的粮食工作不仅为苏区建设提供了保障,还为党培养了一批懂得农村工作的人才,深化了对粮食工作的认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后期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粮食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粮食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十四亿多人的粮食安全有了有效保障,这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基石,也是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应不断总结历史经验,发扬传统优势,健全领导体系,深化科学认识,提升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委会.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册[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龙岩市志地方编纂委员会.龙岩市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长汀县志编纂委员会.长汀县志[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
[4]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5]蒋伯英.闽西革命根据地史 [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9.
[6]游海华.市场 革命 战争:近代赣闽粤边区的变动与转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7]叶如音.连城前方视察记[N].大公报,1934-09-17(4).
[8]中共福建省龙岩市委党史研究室.闽西人民革命史(1919-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9]曾汉辉.闽西在中共党史上的历史定位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2.
[10]邓子恢.邓子恢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校对:杨栓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