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财务管理的困境及对策研究

2023-08-27刘维林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5期
关键词:专项经费资金财务

刘维林

一、前言

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迎来了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前期规模化、外延式发展的基础上,现阶段应更注重质量建设,即深挖高等教育的事业内涵,不断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本文论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财务部门的财务工作如何更好地实现规范化、精细化,从而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来助力高等教育事业的内涵化发展。

二、当前高校财务管理的特点分析

(一)国家相关财政制度不断深化改革

财务会计制度、财政拨款制度等,均对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政策不断出台,高校财务工作主要有两方面变化。首先在资金运行的监管方面更为严格,通过对预算收支的严格监督,加强了资金运行的透明性和规范性;其次在各类财政制度的影响下,高校的政府附属机构地位也不断强化,财务工作方面需要更多的接受政府部门监管指导,弱化了其原有的独立性,也削弱了高校的独立法人地位。

在中央及各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各类专项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占到了总拨款的很大比例,这一变化趋势也使得高校改变了其获得经费的途径。由于专项经费的金额巨大,吸引了高校以申报专项资金为导向,不断进行新项目的申报,并且将这一方式看作是其获得财政支持的主要途径,不断尝试各类方法去成功立项。但是这也导致了部分高校出现了只顾申请却无法高效利用经费的现象。比如,在申请时刻意抬高预算,造成资金的低效流转运行,影响专项资金的效率;在使用上不严格遵守规定,将专项经费用于其他事项,或不知如何高效运用专项资金的现象。

(二)影响高校财务管理活动的因素越来越多

在现阶段,高校的经费收支相较于以前简单的财政拨款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在支出方面也产生了诸多新的形式。如在人事聘用方面,不少高校会通过外聘的方式聘请知名专家教授,以此来提升本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或通过改变内部分配关系来提升教师活力。但是,这也就导致了高校内部的经济关系更加复杂化。在丰富的资金来源渠道下,更加复杂的利益分配关系和经费支出形式,使得高校财务管理活动面临的因素更多元灵活,必然会加大其工作难度。

(三)高校财务工作的内部流程需要不断深化改进

在现行制度中,我国高校的财务工作一般由相关校领导负责,重大事项经由集体讨论决定。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期望实现的目标和利益也不同,在高校中一般涉及的利益主体众多。但是,这些利益主体并不都是拥有实际的决定权,更多情况下会由学校管理层代表相关群体来制定政策或做出相关决定。而管理层在制定一些政策或决定时会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忽略甚至会损害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如在高校融资中,会出现校领导是贷款的经办人。但是,政府是实际的还款人,所以,校方在贷款时会完全忽略资金的时间成本和使用成本,只关注自身所能拿到的资金的多少。在高校资金的实际运行中可以发现,将决策、分配、执行、监督等关于财务的治理权合理配置,能够提高财务活动的运作效率,这一类治理因素在实际运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1.内部控制范围狭窄、模式僵化

高校通常关注的只是招生就业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基本收支情况,在业务流程上没有渗透到各个环节,在对象上没有涉及各项业务管理活动。如,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更多地会关注评审和签订环节,忽略了对监督执行环节的重视,造成实际履行情况与合同约定不同,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导致合同变更[1]。这导致内部控制的僵化,无法和实际情况及时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2.校内各部门内部控制协调性不强

很多高校在对财务基础业务宣传和解释方面工作不到位,宣传工作流于形式,人员培训也是简单完成规定时长,缺少必要的专家报告和政策宣讲。特别是与财务控制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很难有效地传达到各个部门,影响组织内部其他人员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只将其简单地归于这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不主动积极地配合,或者完全拒绝开展相关工作任务,导致财务活动的内部控制流程无法深入贯彻执行。

(二)预算编制方法落后,执行不严、管理不善

预算编制脱离实际情况,较为笼统模糊,无法严格按照编制落实。不少高校在编制预算时并不是根据实际需要,而是在上一年度的基础上根据可支配收入的多少简单地同步增减[2]。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减少了预算编制的麻烦,但缺乏实践研究、定量分析和科学论证,经常会产生预算金额与实际需求差异较大的问题。学校和各部门之前没有实现良好的对接,预算缺乏完整性,使得执行时也很难从整体出发。预算实际执行时也缺乏规范性,易出现临时挪用现象。在迭代的基础上,忽略了原来预算的合理性,会使得迭代后的预算经费支出更缺乏合理性。一些部门为了争取到下一年更多的预算资金,往往不考虑实际情况,在年底突击花钱,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三)财务风险意识不强

高校财务活动所处的外部环境具有不确定性和復杂性,会容易出现筹资不足从而无法支付的风险或运作效率低下的风险。而一些高校对各类风险评估认识不足,盲目贷款使资产负债率过高,导致结构性财务风险过高,但又缺乏相应的资产保障能力。普通高校收入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学费及住宿费,资金开源严重不足,很少吸引到社会资金,接受捐赠资金数额也十分有限。而预支款金额较大,催缴不及时,导致学校垫付的资金较多[3]。

(四)资金分配结构不合理

首先,在以往高校的资金来源中,政府拨款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资金结构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流动性较低,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其次,在投资方面,由于没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投资存在两种极端情况:一种是将闲置的资金存于银行,只能获取很少的活期利息;另一种是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一些高风险的股票、债券等致投资损失巨大,甚至发生难以挽回的不可估量的损失。再次,在高等教育竞争方面,随着高等教育市场竞争加剧,外部市场环境变化会给高校财务带来损失的风险[4]。最后,在资金营运方面,固定资产重复购置、购入设备闲置不用、技术更新导致设备淘汰、大量闲置房屋的建设等导致资本性支出增加,造成的资金浪费现象层出不穷[5]。

(五)财务分析的方式不规范

高校一般所进行的财务工作大都是核算各类数据,很少会对财务的深层次效益或目标达成率进行分析;或往往只对财务报表中出现的因素进行归纳整理,没有去分析深层次的因素或潜在的、未出现但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

四、高校财务管理优化提升策略

(一)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意识,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

高校财务工作者要认识到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财务所处的环境也有所变化。要想更好地完成财务工作,必须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跳出以往工作中形成的思维惯式,学习并将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工作方法应用于实际,提高科学管理的意识,提升责任意识,以完成好自身财务工作来促进国家高等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

(二)与时俱进,完善预算管理方式

在进行财务预算编制时,必须要时刻把握内涵式发展这一要点,促进工作的高质量完成。要在资金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考虑学校教学软实力的提升,在实验室、图书馆等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和师资力量的优化、优势学科的建设方面更注重提供财务支持与保障,提高此类促进高校高质发展方面经费支出所占的比重。在执行预算时,也要加强执行的规范化和透明化建设,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和责任制度,减少不必要的公务性支出,使支出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在对预算进行考核监督时,也要积极利用各类评估指标和方法,形成良好的考核监督体系,如利用KPI指标、OKR考核方法等,将考核数据以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在考核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明晰目前的不足和优势,并在之后的计划编制中改善不足,从现状出发,制定出更合理的预算,提高资金利用效益。

(三)提高专项经费的利用效率

要明确专项经费与一般经费相比的不同之处,坚持专项经费的使用原则。在专项经费金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必须要坚持对专项经费的专款利用,落实其实际用途,跟进使用进度,积极发现并针对问题做出改进,提高专项经费的使用效率和效益。首先,要严格落实申报管理制度。相关部门要成立专人负责专事,加强对各类申报的审查力度,从科学合理的角度来评判预算是否合理,形成严谨的预算报告。其次,要持续监督资金的使用。应该落实完善监管制度,严格规范资金从申请到使用再到结余的规范化流程管理,不断关注使用过程中资金的流动和去向。最后,还应该完善专项资金使用效率的考核制度。借助绩效考核具有的独特性质对指标赋值,从而评价相关人员的工作效果,以实现对正向表现的激励,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

(四)从多角度着手,全面防范各类风险

随着相关部门不断完善落实关于高校贷款的各项政策和制度,高校也积极完善自身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避免相关风险。但也出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多所高校由于新校区建设进度问题所背负的利息费用非常巨大,还款压力也很大。针对这一现象出现的债务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解决措施:①政府部门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拨款力度,通过增加投入金额来帮助高校度过债务危机,使其债务风险回归到一个可控水平;②还要改变各类金融机构的传统观念,使其认识到“银校合作”的共赢会给其带来更大的利益,明确要敢于给高校借贷。但是,也要重视科学评估、合理规范贷款规模的必要性;③高校也要积极探索新的融资方式,通过多渠道不同类型资金的组合利用,来优化自身的债务结构,减小资金的使用成本,避免单一渠道带来较大的资金风险。还要对自身资金使用情况有深入的了解,明确所需资金数量,使现有的资金持有量维持在正常水平,以达到降低财务风险和减少资金使用成本和时间成本的目的,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五)坚持深化高校财务治理制度的改革

首先要明确高校是独立的法人地位,要始终保证高校具有独立的法人权利,才能开展高校内部治理活动。在高校财务活动中,可以根据相关理论来完善内部约束和经济责任制度,从而实现内部的有效治理和激励。首先应从制度上明晰权责、规范、标准,明确设置权责对应体系,通过明文规定的制度来促进校内财务工作的有序进行。财政部曾下发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规定了高校要落实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所以,高校应从组织架构、工作流程、职权赋能等方面实现对资金从预算到执行再到监管的全流程控制。高校的内部激励制度执行时要注意所覆盖的广度,尽量使可以参与到财务管理活动中的所有人都可以借助这一机制实现有效激励。同时,还要注意激励制度在体系搭建时要注重科学性、合理性,并注重完善考核后的一系列处理方法。

(六)加强高校财会人员团队的高素质建设

高校领导层要提高对财会部门人员素质的重视,仿照高校人才队伍的管理方法来吸收、培养、保留相关财会类人才,逐步改善财会队伍结构,在职称评定、绩效待遇等方面为财务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还要对财会人员进行相关的培养提升,通过轮岗、扩大工作内容等方法来培养全方位提升、全业务熟练的财会人员,通过帮助其积累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促进其快速适应环境变化,提高财会团队应对风险的能力。还要加强对财会人员的思想教育,一方面提升职业道德水平,另一方面培养踏实肯干的优秀品质。

五、结语

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各部门工作的开展存在密切的联系,是一项高度综合、极其专业的工作。在高校中,經济责任明晰、绩效考核制度高效、内部控制流程完善,都对提高财务管理活动的运行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相关人员要把握新的制度变化和改革方向,通过采用更为先进的管理方式,实现本年度财务工作科学规范地开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给专门技术型人才足够的重视和支持。研究高校财务管理困境需要按照财务管理特有的内在逻辑和要求,才能为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提供参考与指导。

引用

[1]田孟君.财务管理视角下的高校资产管理与采购管理探讨[J].经贸实践,2018(16):173.

[2]葛涛.教育供给侧改革路径选择:管理会计在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8(13):42-45.

[3]董江丽.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经济师,2018,348(2):107-108.

[4]张先明.基于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提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探讨[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7):25-26.

[5]李超凡.浅谈独立学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经济师,2017(6):89-90.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至诚学院

猜你喜欢

专项经费资金财务
基于决策树算法的部门专项经费拨款问题研究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新环境下地质项目专项经费监督与管理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