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过程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研究
2023-08-27周钰涛骆毅
周钰涛 骆毅
[摘 要] 我國一直在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资助政策、资助标准和资助范围不断完善,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教育公平性,为和谐社会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但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极大地制约了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完善和落实。通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机制的完善建设,针对资助工作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全过程的资助绩效评价指标设计,对进一步提升我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效果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 键 词] 全过程;高职院校;资助绩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3)22-0097-0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成果,要进一步保障来之不易的发展果实,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向好发展,就必然要促进教育体系的深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确保每一位大学生不因经济问题而失学,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为满足我国的高质量发展需求,政府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资源投入力度,高职院校进一步扩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较强的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但高职院校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也随之增加,原本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难以满足越来越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求学保障需求,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经济负担。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情况的不断变化,原本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方法、资助标准、政策等有一定的滞后性,不再符合当前的发展需求,需要得到优化更新。因此,从全过程评价的角度,全面更新、完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机制,优化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既能够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确性和时效性,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获得有效资助,又能够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真实的数据,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落实,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发展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
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及其绩效评价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指的是在教育体系中,由国家财政、地方政府、院校、社会资本等多方共同提供资金、利用多种形式开展的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来源的工作,其核心目的是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不受家庭经济困难的影响顺利完成学业,对保证我国的教育公平性有着重要意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指的是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部门和参与者对资助过程中的资源投入、资助过程、成果产出等全过程工作成果和效率的考核评价,是利用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全过程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等的综合评价,是对资助全过程中工作人员的能力、资助业绩和资助效果等工作成果进行的考核评价,其目的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精确性和效率。
在高职院校中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首先,有助于完善资助体系,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保障国家资助政策的顺利落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真正受到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其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绩效评价能够根据其评价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明确资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精确性和时效性,保证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源的合理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问题,强化监督管理职能,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实际效果。最后,有助于进一步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为资助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指导,为资助政策的制定和资助资源渠道的拓展提供支持。
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形式
国家一直通过各种政策和文件来指导、规范、制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体系和方法,不断提高资助标准,拓展资助范围,完善资助形式,开拓资助渠道,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社会帮扶,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的发展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具体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中,主要存在6种类型的资助形式,包括奖学金和助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这些资助形式有效保证了学生不会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导致失学,为学生提供了最基础的学习保障,是完善大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前提。
三、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与原则
(一)构建全过程评价思路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需要以全过程的思路为核心进行构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监督环节和改进环节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指标设计,从而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准备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对资助政策的分析、资助资源的筹措、资助制度的建设等工作;实施阶段的工作主要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和项目实施等工作;监督环节的工作主要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落实监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情况追踪、资助成果追踪等工作;改进环节的工作主要有指标数据分析和制度、方法改进等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资助工作全过程的绩效评价指标设计,以实际的资助工作内容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指标细分,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是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性、效率和经济性的重要思路。
(二)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原则
第一,公平性原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要保证其公平性,既要保证对每一位学生经济情况的认定公平性,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资助项目、资助资源等方面公平、公正,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又要保证受资助者与资助者的情感公平性,资助是投资而不是施舍,双方要在平等互惠的基础上进行资助活动,既要保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自尊心,又要保障资助者的效益。第二,目的性原则。资助绩效评价指标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能够体现评价目的,能够准确检验资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原则。资助绩效评价指标既要有具体的量化指标,保证资助工作中具体的项目、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数量和比率的精确性和科学性,让评价工作拥有良好的数据支持,又要有非量化的定性指标,对难以量化的过程、效果和情感等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指标设计,综合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工作的成果。第四,可持续性原则。资助绩效评价指标要具有良好的发展性和拓展性功能,要能够随着资助政策、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的变化而实时调整指标项目和标准,让评价指标能够满足不同情况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需求,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四、高職院校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一)资助规章制度指标
资助规章制度指标指的是对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规章制度的合理性和效率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资助政策制定制度、实施制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制度、资助资金使用制度、资助资金发放制度、资助政策宣传制度等相关制度指标,对院校各项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流程的可操作性、认定工作的公平性和精确性、资助资金管理和发放办法的具体情况、政策传达情况的全面性等进行效果评价,制度的合理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影响。
(二)资助资源配置指标
资助资源的配置效率是影响整体的资助效果的重要内容,资源配置效率越高说明资助工作的效率越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资源配置指标应当包括资助部门构建、资助队伍建设、专项经费投入、其他经费投入等指标。资助部门构建指标主要评价院校是否拥有专项、合法合规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管理部门;资助队伍建设指标主要评价资助管理部门的人员设置、组织结构、人员选择、工作岗位、职权、内容等方面;专项经费投入指标主要评价资助资金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包括国家、地方政府和院校奖学金、助学金等全部的资助额度和分配比例;其他经费投入指标主要评价其他来源资助资金的来源、额度和分配比例。
(三)资助项目实施指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项目实施指的是对资助资金公平合理的配置工作,其指标的设计应当包括资助资源配置、资金评定方法、国家资助资金评审、勤工助学、资金发放等指标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之后各项有关资助资金配置评定的各执行工作归纳其中。资助资源配置指标主要评价院校如何将资助资金合理地分配到不同院校、年级、班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其分配方法、指标、比例和结果是否公平、公正;资金评定方法指标主要评价资助资金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贫困等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其分配方法、指标、比例和结果是否公平、公正;国家资助资金评审主要评价国家政策规定的资助资金、奖学金的评审结果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受资助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符合认定标准;勤工助学指标主要评价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展的勤工助学项目的工作职位、内容、时间、报酬、评选方法、程序、标准等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帮助情况;资金发放指标主要评价资助资金的发放标准、流程、时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完成了结果公示,以及是否有完善的资金管理细则等内容。
(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资助工作中的核心环节,是保证资助工作公平、合理、高效的重要指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应当包括认定人员、方法、过程和结果等四方面的指标设计。认定人员指标主要评价参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工作能力、个人品德等方面是否符合资助认定的工作需求,评价认定人员的价值观念是否正确,工作能力是否满足标准,是否具有扶贫济困、平等互惠的人文理念等;认定方法指标主要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认定方法是否精确、可操作性强,具体数据类型是否合理,贫困认定的标准范围等内容;认定过程指标主要评价认定过程是否公平、公正,其认定材料是否准确无误,其中是否存在错漏情况等;认定结果指标主要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结果、困难程度、人员及其经济资料等内容,保证认定结果准确。
(五)资助监测和情况追踪指标
将资助资金发放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手中之后,还要进行持续性的经济情况监测和追踪,保证资助项目能够有效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保障资助收益,并监督、预防资金挪用等问题。资助监测和情况追踪指标应当包括资助政策、受助者资格、资助资源使用、贷款偿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等指标。资助政策指标主要评价院校实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其中存在哪些问题、资助制度是否合理等内容;受助者资格指标主要评价受资助者的资格是否符合认定结果、是否存在欺骗资助资金的问题、是否有符合资助标准但没有进行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申请的学生等内容;资助资源使用指标主要评价各项资助项目、资金等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是否存在资金挪用情况、是否存在不公平认定和发放情况等内容;贷款偿还指标主要评价助学贷款的使用和偿还情况,评价助学贷款的偿还机制、发放标准、偿还利息、偿还率、偿还时间等内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标主要评价接受资助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包括就业率、岗位、薪酬、环境等情况。
(六)资助效果指标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不但要关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效果,而且要注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资助效果,既要让资助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又要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成就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实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实现院校育人质效的不断增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效果指标应当包括社会满意度、学校满意度、经济帮扶情况、学业发展情况、学生思想品德等指标。社会满意度指标主要评价社会面对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认可程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活动评价、工作评价和社会效益评价等内容;学校满意度指标主要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学校资助工作的认可程度、是否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等内容;经济帮扶情况指标主要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能够通过资助有效提升生活水平、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学习需求等情况;学业发展情况指标主要评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资助后其学业的发展质量;学生思想品德指标主要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思想观念、个人品德等方面内容。
五、优化高职院校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的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质量
在高职院校的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的建设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格认定是其中的核心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认定大数据平台,能够实现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深入、实时的认定和监督,有效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确性和时效性,预防违规认定、资助、发放的问题出现。高职院校可以在官网上设计学生经济情况认定板块,在开学前让学生进行自身家庭经济情况的填写和认定,对学生的户籍、家庭成员、收入水平等情况进行直接了解,对申请家庭经济困难资助的学生进行重点标注,针对性地深入调查,实时掌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变化,有效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效率。高职院校可以在数据库中针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数据记录和收集,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和提醒,一旦学生出现不合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和问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提醒,让学校及时对学生进行资助帮扶。另外,该数据库可以与其他院校统一建设,构建更加全面的数据平台,共享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信息,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提供大数据采集和深度挖掘功能。这样既能够进一步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效率,又能够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有助于我国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的完善建设。
(二)加强精神资助教育,推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活动中,对于精神资助方面有着一定的欠缺,没有意识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精神世界也需要资助和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对敏感,其自信心和社会能力相对不足,如果不能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良好的精神资助教育,很可能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水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就难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回馈社会、回馈学校,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因此,要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优化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精神资助教育,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第一,高职院校要实施诚信教育,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活动,以诚实守信为主题,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诚信校园环境。高职院校要制定诚信守则,对校园中诚实守信的行为进行鼓励和奖励,宣传学生身边的诚信行为,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第二,高职院校要实施励志教育,可以以励志歌曲、故事、电影、电视等为素材进行励志教育宣传活动,鼓励学生“立长志”,并从学生的角度评选励志人物,宣传励志故事,培养励志文化。第三,高职院校要实施感恩教育,要引导学生拥有感恩的心,让学生明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自身的重要意义,以及国家和社会在长期以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中所怀有的公平、平等、友爱的帮扶心理,帮助学生建立平等互惠的思想,在平等中真切地感受到资助行为所代表的深刻情感,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健康、平等的感恩心理,让学生更好地实现个人发展、更好地回馈社会,在有能力后反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更好地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六、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不断扩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不断增长,给高职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建立全过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全面更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绩效评价机制,优化绩效评价指标设计,既能够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精确性和时效性,确保每一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够获得有效资助,又能够通过绩效评价结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标准和政策的制定提供翔实的数据,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落实,对提高高职院校的育人和管理质量,为社会培养具有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徐云.高职院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22.
[2]刘诗雨.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L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21.
[3]陶亮.基于层次—灰色分析法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6(4):13-19.
[4]黄小宇,丁云.利益相关者视域下高职院校学生资助绩效评价研究:以J学院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9):52-54.
[5]王万福.高校资助育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与应用[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20.
[6]马小霞,武士浩.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159-162.
[7]郑晓杰.地方省属高校资助绩效评价体系的设计[J].管理观察,2019(26):136-137.
[8]马小霞,武士浩.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高校贫困生资助绩效评价模型设计[J].宜春学院学报,2018, 40(12):33-37.
◎编辑 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