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月球》教学中增强月相长周期观察效果

2023-08-27陈瑞基

小学科学 2023年19期
关键词:月相小学科学月球

〔摘    要〕观察月相是小学阶段开展的典型的长周期观察活动,该活动需要学生长时间参与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活动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为提高月相观察效果,需要教师不断优化活动,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引导学生每天观察记录月相,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小学科学;月相;长周期观察;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19-0030-03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地球、月亮、太阳”的第6课《月球》这一课,需要组织学生开展长周期的观察月亮活动。活动需要学生整理月相观察日记,发现月相变化的规律。该活动需要学生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观察,通过观察了解月相变化的规律,锻炼他们的毅力,点燃他们的求知欲,体验探究的乐趣。在实际教学中,这样长周期观察活动的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学生大多是从满怀欣喜、兴致勃勃抬头望月开始,到慢慢遗忘观察月相的任务。等到汇报交流时,大部分学生只能展示未完成任务的观察日记。怎样才能提高月相观察的效果,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到位

观察月亮对学生来说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教师在观察前对学生进行指导,以求提高观察效果。首先激发学生观察的动机。月相是学生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绝大部分四年级学生都知道月亮有阴晴圆缺的变化。月相究竟是按什么规律变化的,知道的人却很少。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画一画自己印象中月亮的不同形状。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前概念画出圆形的月亮、半圆形的月亮、小船形状的月亮等等。接着请学生给各种月相排序。这时学生就会存在不同的意见,就会因为每一个农历月中先出现左半圆的月亮,还是先出现右半圆的月亮等,引发认知冲突。学生就有了亲自观察司空见惯的月亮、解决问题的欲望。

其次,解决在观察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观察月相是一项长周期的观察活动,活动中遇到一些困难在所难免。可以让学生交流讨论可能遇到的困难,把学生认为的困难一一列举在黑板上。如观察月相的天数,怎样在活动任务单上记录每天所观察到的月相,遇到阴雨天观察不到月相应该怎么办……再让学生讨论交流解决的办法,教师进行适时指导点拨,明确任务要求。告知学生:记录月相时,任务单上的圆圈表示月亮,用画虚线或涂黑色表示月亮的阴暗部分,用涂上的黄色表示月亮的光亮部分,月相图画好后,还需要填写观察到月相的时间。

二、优化活动,多样指导到位

(一)个人观察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在一个月的观察中,如果让每一名学生每天都观察记录是不太现实的,教师可以在鼓励学生个人独立观察的基础上,发挥小组作用。对愿意每天观察的学生发给观察记录单,让其自主观察,并在班上适当表扬,其余学生则以组为单位,合作观察月相。观察前,让各小组成员根据自己的意愿,商讨、分配每名组员的工作,制定观察月相的计划。如分配每天哪些成员进行观察,每名成员观察的天数等。可以是每人轮流观察记录一天;可以是一人连续观察几天后交给另一名组员观察;也可以每天以一名组员为主,其余的组员为辅。总之,只要组内成员同意,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完成月相记录就行。教师没有必要做硬性规定,多给学生一些自主权,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二)指导观察月相的时间

观察月相的时间长达一个月,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观察。按照教学进度,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6课《月球》一般是在三月中下旬进行教学,布置观察月相的任务。观察的时间大致在农历的春分、清明节气前后。俗话说,清明时节雨纷纷,这段时间阴雨绵绵,会严重影响观察月相的效果。由于《月球》一课与四年级下册其他教学内容联系不太紧密,为了避开这段阴雨天气,可以把《月球》这课放在开学初,利用二月相对晴好的天气进行观察,也可以在其后的四五月份进行观察。

夜空中的月亮,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如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明亮程度、每天升起与下落的时间等等,因此每天观察的时间点也要合适。如新生的蛾眉月,黄昏后就已出现在西方天空,月牙的弓弧向西,但不久即消失在西方的天空;下弦时,月亮在半夜零点左右才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如果不将这些有关月相的信息告诉学生,学生可能会在一次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中失去观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学生每天月亮升起和落山的时间,让学生选择恰当的时间进行观察。

(三)经常性的检查监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很难专注于某一件事,再加上学生平时各门学科的学习任务很繁重,真正能够花在科学探究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如果教师不经常检查、指导,不到一个星期,学生就很有可能会忘记该观察的内容了。为提高观察的效果,教师在布置观察任务后,应该在其后的科学课上抽出一点时间,及时检查学生是否做了记录,对认真观察与记录的个人和小组及时表扬。通过检查向学生反馈一个信息:教师时刻关注观察月相的过程,希望大家按照既定计划完成观察任务。同时,把一个月的任务分解为一个星期或者是几天的任务,化长周期的任务为短期任务,降低难度。对在检查指导中发现的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提出后期科学观察应注意的问题,以确保学生后续的科学观察能继续进行。

(四)利用网络平台展示观察结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应用软件被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为了提高观察月相的效果,教师可以建一个月相观察QQ群。选择建QQ群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有一定的使用基础。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都申请过QQ号,并利用QQ与亲友进行沟通交流。学生很小就接触过QQ,能够熟练使用QQ。二是可使用的通信终端多。QQ软件支持手机、平板、电脑等通信终端共同使用,为有兴趣参与月相观察、分享观察成果的学生提供了便利。三是使用交流灵活方便。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地点限制,在QQ群里交流观察到的月相信息。四是保存信息方便,容量大。普通QQ群的群文件可以保存10G的文件内容,这些内容不受学生加入QQ群的时间限制,可以随时观看、下载。此外,QQ群里的群相册也能保存大量观察月相的图片。这些功能與其他聊天软件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

QQ群建立后,把群号和群二维码通过班级QQ群、微信群等推荐给学生家长,邀请热爱科学、乐于探索宇宙奥秘的学生及家长加入。教师通过群公告的形式发布每天月亮升起、下落时间,提醒学生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观察。鼓励学生在家长的支持下,把拍摄到的月相图片、视频,以及观察记录等,传到群里与大家分享,并对学生上传的材料及时点评。如点评月相照片的清晰度、记录的完整性等,激发学生持续观察的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申请入群,在群里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五)持续激发学生观察热情

据统计,大概每1.5年就会有一次月全食。2021年5月26日,月全食恰逢最大的满月。为了讓月相观察活动更有成效,该学期的月相观察时间推迟至5月份开始。临近观察月全食天象,教师在科学课上布置了“观察超级红月,探索宇宙奥秘”的课外活动。活动前,与学生讨论交流月全食形成的原因、超级月亮变成红月的原因,接着介绍月食每个阶段出现的大致时间及月亮的称谓。活动时,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月食照片发布在月相观察群里。5月26日晚上,大部分四年级的学生都抬头仰望天穹,观察月全食的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当超级红月亮挂在天空时,一张张或清晰或模糊的红月照片引得学生纷纷点赞。在其后的科学课上,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察任务单和拍摄的照片,介绍自己观察超级红月亮的所得,分享观察活动带给自己的惊喜与快乐,并表示接下去要持续观察月相的变化,找出月相变化的规律。

能够结合月全食进行的月相观察,并不是每年都能遇到,下一次可以利用的月全食现象需要等到2025年3月14日。除了月全食,半影月食、月偏食、月掩金星等与月亮相关天文现象也可以用于观察月相活动中,如2023年3月24日的月掩金星。把观察月相及与月亮相关的天文现象结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还在学生心里种下了一颗探索广袤宇宙的种子。

三、多方联动,宣传示范到位

一是寻求家长的支持与帮助。长周期的观察活动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帮助,科学教师可以通过QQ或微信等平台,与学生家长沟通,告知家长让学生观察月相活动开展的意义:通过观察月相,发现月亮一个月内的变化规律;可以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做事持之以恒的品质。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家长理应支持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同时也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提醒学生到室外去仰望天穹,观察记录月相。鼓励有兴趣的家长与学生一起观察,一起记录。家长的积极参与、示范引领,能在潜移默化中带领学生走上科学研究的大道。

二是教师的榜样示范。教师不仅是科学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活动的参与者、实践者。在观察月相的活动中,教师不是仅仅布置任务,检查监督,而应该切切实实地参与其中。科学教师可以加入班级的QQ群、微信群等家校交流群,在群里公布每天月出、月落的大致时间,让学生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观察;还可以每天与学生一起观察和记录月相,在检查学生的观测成果时,把自己绘制的月相图张贴在科学室的醒目位置。让学生知道教师也和他们一起观察,并把自己的月相图与教师的对照,看自己的观察记录是否准确,从中找出自己在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教师在观察记录月相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学生在观察中遇到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及时加以指导,提高观察的效果。

三是展示成果,收获快乐。观察月相长达一个月,对现在的小学生而言,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下来,其中的收获也是极丰富的。学生一个月的收获,需要得到他人的肯定,需要有一个展示的平台。科学教师可以在科学室开辟一个角落,展示学生自己的观察成果:可以是学生的探究记录单;可以是学生拍摄、收集的月亮图片;可以是学生在观测过程中写下的科学小论文、观察日记。观测活动结束后,将好的学生作品推荐参加科技创新比赛或期刊,让更多人分享学生观察的成果。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学生整个观测过程的材料整理成册,精心制作成美篇,记录学生成长经历,师生共同享受成功的喜悦。

有了教师课堂上的认真指导、家长支持参与,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观察记录。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得出月相变化的规律。随着观测活动的开展,抬头仰望星空成为许多学生的一种习惯,他们的科学核心素养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陈瑞基.巧借QQ平台,提高学生长期观察活动的效果[J].小学教学参考(下旬),2016(33):70-71.

[2]聂润秋.引入动画情境,让学生更爱探究月相[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21(8):94-95.

猜你喜欢

月相小学科学月球
到月球上“飙车”
月相历
陪我去月球
月球上的另一个我
阅读理解专练(三)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解读你所不了解的月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