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好医用高压氧舱设备管理工作的分析

2023-08-27韩杰张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9期
关键词:氧舱高压氧医用

韩杰,张静

青岛滨海学院附属医院高压氧科,山东青岛 266404

医用高压氧舱是现代技术发展的成果,具有独特疗效和广阔发展前景,在没有不良反应的情况下,为人类治疗了多种疾病。高压氧舱的舱体是一个密闭圆筒,通过管道及控制系统把纯氧或净化压缩空气输入。另有观察窗和对讲器,舱外医生通过对讲器与患者联系,从而获得患者的病情状况。人在高压氧舱中溶解在血液中的氧会随着氧舱的压力增高而增加。在2 个大气压的氧舱里吸纯氧后溶解在血里的氧气能增加14 倍,而在3 个大气压下则增加21 倍。在高压氧舱里,患者是通过从周边正常脑组织向病灶区域供血,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高压氧与普通吸氧相比,其力度更大,效果更好,能够直接利用氧量解决缺氧问题。此外,高压氧还具有抗菌等效果。其主要适用于以下疾病:煤气、硫化氢、沼气等有害气体中毒,脑血栓、脑出血、脑外伤、神经炎,脉管炎、糖尿病坏疽、难愈合的溃疡,胎儿发育不良、新生儿窒息,急性气栓症、减压病、高原病,高压突发性耳聋、美尼尔综合征、眩晕症等。因此,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显得格外重要。本文阐述了高压氧舱的运作原理、作用以及具体的安全管理内容,并针对医用高压氧舱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故,分析了成因及优化措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 安全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1.1 购买、建造优质氧气舱

医用高压氧舱是一种可以与患者进行直接联系的医疗器械,它的建造和购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所以在购买和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它的安全性,选择设计科学、质量可靠、布局合理、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的医用高压氧舱。另外,在购买加压舱的时候,必须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通风系统,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通风作用,不然在使用过程中,氧气浓度会随着氧气浓度的上升而下降,从而增加意外的概率,而且一旦安装完成,就很难再进行改装[1]。氧气仓的安装环境应尽量避开人多、拥挤的地方,不要把空调机房建在车辆行驶、内燃机、固定式发动机或大楼排放的废气中,也不要接近有毒或易燃易爆气体。

1.2 配备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应由专业人员负责高压氧舱的管理、运行、保养,并根据有关法规及要求,合理配备医护人员、医护人员及氧舱技术维修工。确保所配备的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临床医学基础,掌握高压氧舱相关知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实践能力,愿意为医者服务[2]。也就是这种医护人员,才能真正做好高压氧舱的工作,对舱内患者进行密切的观察,对突发情况作出反应,镇定处理各种突发情况。在医院里,高压氧舱的工作人员必须要进行系统学习,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确保他们的医疗质量和安全,并与他们进行讨论,交流应对突发情况的经验。

在高压氧舱中,由于是在高气压环区域内,因此,在正常情况下,发生火灾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根据《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制订了相应的规章制度。强化安全管理,规范员工行为,增强员工的责任感,杜绝不安全因素。

同时检查医院的氧气舱,查看有没有达到新的国家规定,不合格的应该马上进行改装。很多医院的多座氧舱是按老规格制造的,那时没有消防系统,每个人的机舱容量都不到3 m3,积极联系生产单位,结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意见进行改造,按照GB/T 12130-2005 标准进行改造[3]。在减少一个座椅的情况下,安装喷水灭火系统,提高氧气舱的安全性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同时,医院每年都会邀请省质检总局进行年检,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保证高压氧舱的正常工作。

1.3 完善管理体制,做好本职工作

在《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中,医用高压氧舱是一种特殊的压力容器,由于其载客的特点,我国对其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尤其是在安全方面,更是如此。因此,对医院而言,必须加强对医用高压氧舱的安全管理,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从领导层面上对其进行重点关注[4]。同时,医院还应按照《医用氧舱使用安全技术规定》《医用氧舱操作规程》《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规定,以满足医院的实际需要。其内容包括安全管理,操作使用,检查清理,人员问责制,注册检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优秀的医生、护士、技术人员,到医院进行高压氧舱培训,使他们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工作气氛。

1.4 技术人员要有资格证书

医用高压氧舱内的医护人员必须按照《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进行专业训练,并取得国家认可的执业证书。而维修技术人员在得到国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认证的培训机构后,方可进行日常维修保养。只有通过系统的训练,医生才能了解医用高压氧舱的原理、结构、安全以及有关的法律、法规,并且在标准下工作的持证人员,可以更好地保障氧舱工作的安全[5]。必须持证上岗,认真负责,恪守本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从患者进入舱门起,要对患者进行提醒,禁止携带打火机、火柴等易燃物品进入舱内,要穿戴棉质衣物,长发要注意保暖,避免产生静电。在治疗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氧气含量,不要超过23%,并进行换气。提醒患者佩戴呼吸机,避免氧气外泄。从3 个方面入手,分别对易燃物、助燃剂、火源进行控制,以防止火灾。在日常工作中,每隔半年进行一次应急演习,以提高应急处置的技能,将危险降低到最小[6]。

2 日常安全工作的原则和措施

2.1 高压氧舱维修工的预防性维修

氧舱维修者为高压氧舱和附属设备制订一套定期的预防性维护程序。“预防维修”是指为了保证系统在安全的条件下,避免系统损失而进行的一种常规维护。预防性维护计划是指按维护需求,按日、周、月、半年、年维护的项目。做好每次的维护工作,包括当时的状态,修理过程的简要说明,修理日期,修理人员签名,检验人员签名等。建议为维修工提供独立的工作台、专用工具、润滑油和备用部件。室内要保持干净,尤其是在对氧气供应系统零件进行维修和清洗时。预防性维护工程包括氧气系统,空气管路系统,空压机和电气控制系统,控制和检查压力表,舱氧浓度测量仪,观察窗,灭火系统,消防系统等。每台设备都要按照自己的功能和需求来进行维护。通过定期维护可以极大地防止故障的发生,保证氧气仓的安全运行[7]。

2.2 氧气舱必须按法律规定进行定期检查

《医用氧舱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目前使用中的高压氧舱应每年进行次年检和3 年1 次的综合检查,以防止意外事件,保障氧舱安全,特别是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8]。而检验工作则由医院委托国家质量监督管理总局下属的特殊设备检测单位进行,其实施的人员必须具有国家颁发的氧舱检查资质证明[9]。在每年的年检中,重点检查了测氧仪、安全阀、压力表的紧急泄压阀等14 个项目,看看它们能否正常工作,有没有安全隐患。3 年1 次的全面检查,除了每年1 次的检查外,还增加了压力容器、紧急呼叫、其他设备等。检查通过后,高压氧舱可以正常使用,不合格的仪器要进行检查,直至再次检查通过[10]。氧舱管理和员工要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依法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加强安全管理。

2.3 医技三方协同,加强医疗质量管理

氧舱工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氧舱维修人员,在工作中要互相配合,互相监督,以保证高压氧舱的安全进行[11]。①定期检测氧气计,氧气计是医用高压氧舱中的一个重要的安全装置,可以实时监测氧气室内的氧气含量,并及时向操作员报告氧气浓度,保证氧气浓度不超过23%。氧气计必须正常工作,氧气仓工作人员要随时注意其灵敏度、可靠性,确保其工作状况[12]。维修人员每天都要巡视一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进行一次例行检查,当氧气计上的氧气含量达到20.9%的时候,再用一根短管子对着气室中的氧气进行充气,当氧气量下降到18%的时候,氧气就会恢复到20.9%。在治疗过程中,当氧气含量≥23%时,仪器会发出声音和光的警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氧气浓度计,或者已经达到了使用年限,必须进行更换[13]。另外,用了超过2 年的氧气浓度传感器也要更换和校正。②对火源进行严格控制,减少氧气含量[14]。严格控制着火源:高压氧疗法中涉及的六大着火源有:明火、电器火及电火花、静电摩擦、金属碰撞火花、高温物体、自燃6 种类型,对高压氧疗法的前5 种都有很好的了解并做好了相应的保护措施[15]。由于目前对各种外用药物和化妆品的自燃性能缺乏科学的研究,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各种外用药品和化妆品,以免在高压氧和氧气环境中引起自燃。减少氧气浓度:在使用的加压仓中,减少氧气的浓度是防止火灾的一个重要因素。减少氧气的方法包括:通风;建议吸入氧气的患者,吸氧面罩要贴在脸部;在进行换气的过程中,请勿关闭输氧阀(否则会导致输氧管的压力下降,导致通气机无法通过压力自我封闭而导致氧气外泄);在减压过程中,不能关闭排氧阀门,并要进行小的排气(避免氧管道中的氧回流到舱中);排出的氧气管路应保持清洁,避免患者把氧气排放到舱室中[16]。操作人员立即监测舱内氧气含量,并采取以上措施保持舱内氧气浓度不超过23%。③使用前、使用中、使用后要进行重要零件的检修和保养。在使用高压氧舱之前,必须对各关键部位进行检查,例如压力表、氧气表的零位、供排气阀的灵活性、应急对讲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UPS 切断电源后的电源供应等[17]。在使用高压氧舱后,应注意检查供、排气阀开关状态、舱内压力表氧压计是否回零、空气压缩机运行情况、二舱次使用情况。

3 高压氧舱维修注意事项

维修工人要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设备的性能,并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氧气舱各部件的维护保养。定期维护是保障医疗器械使用安全和节约医疗费用的关键[14]。①定期进行空气压缩机的排污、滤芯的清洗、润滑油的更换、油滤器的清洗;定期测试空气压缩机安全阀和压力继电器。②定期进行空气储气罐、油气分离器和空气过滤器的排水,以避免油污进入下一阶段。定期更换空气滤清器的活性炭[18]。③每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更换氧气电极,以保证氧气浓度的准确,备用电源也要定期检查,保证断电后的备用电源能够正常工作。④定期对舱室的观测窗口进行检查,如果有任何不正常现象,应立即进行替换,或者在升压超过5 000 次后进行更换。⑤定期更换舱内的呼吸机,并对舱内的电力进行安全管理,定期对舱体地线进行检查,保证其电阻低于4 Ω。⑥每隔6 个月对压力计进行一次校验,并对安全阀进行一次定期的检查[19]。⑦检查新生儿氧舱的升压记录和使用时间,当达到寿命的时候,应及时更换有机玻璃[20]。根据规定的时间和厂家的要求,对整个设备进行小修、中修和大修,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检修,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 结语

在高压氧治疗中,各种风险因素决定治疗风险。各医疗机构及氧舱员工应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及各项措施,并以高度的责任心完成各项工作。正确认识和控制高压氧舱的危害,科学管理、使用和维护是保证高压氧舱健康的重要保证。每位员工都能尽职尽责,增强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避免出现任何意外情况,确保医疗氧舱的安全运转。

猜你喜欢

氧舱高压氧医用
医用高压氧舱事故分析与安全管理探讨
75%医用酒精
75%医用酒精
建筑条件受限情况下ICU功能氧舱群筹建探讨
高压氧舱设备预防性维护应用探讨
关于医学院校医用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
医用氧舱定期检验及常见问题浅析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