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应用探讨

2023-08-27周洪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医疗信息化故障

周洪静

临沂市中心医院信息科,山东临沂 276400

现如今医疗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选择一些技术水平更高且更加精密的医疗设备,逐渐成为提高医院诊疗能力以及市场地位的有效方法和途径。随着医院自身的规模扩大,所拥有的医疗设备资产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些设备开展的维修以及管理工作变得越来越复杂和频繁,其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相对更多,对于维修和管理人员自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得益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并在实践中于不同行业发挥了关键作用,信息化技术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过程中,有助于实现更加高效的管理任务和要求。本文对此进行探索,思考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价值及优势,分析该项技术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以及维护过程中所具有的关键效用。

1 信息化技术用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维护中的必要性分析

在医院的持续性建设以及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医院的管理效能以及经济效益,使之在现代发展背景以及市场经济模式下发挥重要的作用,有必要引进一些更加先进的医疗设备设施,发挥其关键价值,这也成为了体现医院市场竞争力、帮助医院占据稳定地位的特殊途径。医院中的领导决策人员以及负责设备管理的技术人员都要迎合当前时代发展的现状,适应当前的信息化背景,充分理解计算机技术对于医疗设备器械管理工作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在实践工作中努力创新,并且敢于尝试一些新的技术和方法,特别是在设备的购置决策系统支持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动态信息管理环节,更应当注意方法的选择。现代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让这些原本复杂且难以搜集的动态信息管理的水平得到了提升,整体的模式得到了优化及改进,让医疗设备管理的效率更高,设备完好率以及使用率都更高,使设备的使用性能得到了优化,技术效益得到了增长,因此而展现出更加独特的作用,社会信息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维护中的价值,有助于提高医院经济效益[1]。

2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维护现状分析

医院中的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主要是依靠两个方面的条件:①现代生产力水平的提高,②政府方面提供的一些政策支持,以及在医疗设备管理过程中合理化标准的顺利实施。为了更好的实现针对医疗设备的高效管理任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标准来推动整体的发展,特别是在三甲医院的评审环节,针对于医院中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包括质量要求、技术标准以及各项装备的管理都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和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2]。但实践中这些评审标准中的细节相对来说仍旧比较缺乏,也没有明确医院信息化管理的相关内容,导致很多医院以及医疗机构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及问题,有较大的管理缺陷,需要做进一步的优化和解决。此外,我国针对于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管理维护仍旧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这和医院本身的认知不正确存在着紧密关联,可能有一些医院工作人员认为医疗设备的维护只是简单地实施对于器械的维修,因此没有将其视为工作中的重点环节做处理,医护人员自身的认知也相对比较浅显,导致他们在使用医院的医疗设备时没有严格遵循相应的要求、按照操作的流程来开展处理,存在着由于人为操作而导致医院医疗设备损坏的现象,严重影响医疗设备使用的价值,也限制医院自身的发展[3]。

3 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医院医疗设备的保养措施相对落后

在当前的环境下,很多医院中的医疗设备在实施信息化管理以及维护过程中仍旧存在问题,包括其中的信息内容相对比较简单、记录仪器容易损坏、记录的信息不够完整、针对于现有的医疗设备采取的保养措施相对比较单一、陈旧和落后,医院在针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过程中消耗的费用及成本也比较高,这就会导致医院中医疗工作人员的整体负担加重,管理的难度上升,管理成效不良[4]。

3.2 医院医疗设备中存在着动态故障

很多医院中配备的医疗设备管理的功能比较简单,可能只是用于实现针对于横向管理的问题,而如果是信息化管理,更多是用在对药库进行储存记录、财务信息记录、数据统计分析这些方面。而在医疗设备管理方面则没有投入太多的精力和重视,这些医疗设备即便发生了故障问题,也没有办法及时得到报备和处理,同样在医院中很多情况下会采取部门化管理的模式,在不同的部门中,他们所使用的医疗设备只会在这个部门中体现出价值,这种管理的模式体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也就是说当部门使用的医疗设备中出现故障时,他们不知道怎样进行处理。很多情况下发生机械医疗设备故障时,部门人员会想着先划清自己的责任,明确自己要处理的事情和判断是否是要自己负责的事故之后再做医疗设备的调配,最终导致医疗设备发生故障之后,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得到报修,也限制了医疗设备价值的发挥[5]。

3.3 医疗设备维护人才较少

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构建的信息化制度体系研究比较落后,导致很多医院在发生医疗设备故障之后只能向厂家求助,管理风险进一步增长,成本投入的需求进一步上升。厂家提供的医疗设备维护人员在操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薄弱之处,表现为他们的维修工作开展只局限于具体出现故障的位置却没有针对整体的情况做详细的检验和判断,之后医疗设备可能会再次出现故障,医院就会选择同样的方法来做相应的维修和处理,这种模式没有对问题做实质上的解决,更导致医院的医疗设备陷入了维修之后又损坏,又修理又维护的恶性循环中,对于医院的持久性发展必然会造成限制和影响。实际分析发现医院这样做的原因主要是在于他们能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以及养修理的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在医疗设备维修管理过程中的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甚至有一些医院宁愿换一台新的设备,或者是让厂家安排技术人员前来修理,也不愿意自己去培养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在这个过程中导致医院的整体成本上升,同样也导致很多患者的病情被耽误,患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妥善的治疗获得关键的相关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增长了医院之后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影响医院的建设成效[6]。

4 信息化技术在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与维护中的应用

4.1 信息化技术用于医疗设备故障的解决

当前很多医院存在着医疗设备的信息化建设制度体系不完善以及落后的现象,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可以针对医院的医疗设备信息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整合以及规划,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发挥作用。此外,医院也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以及诊疗的情况来对相关的管理人员做更加科学合理的配置,在医院中构建形成完整的设备管理制度,涉及到设备管理以及应用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每一个细节,并要求医院中每一个人员都能够认识到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体系的关键环节以及使用医疗设备的要求及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医疗设备使用的流程来完成相应的操作实施工作的任务,这样才能够让医院医疗设备的信息化系统构建成效更加优良,让整体的模式更加完整和系统。同样医院也可以在每一台医疗设备中标志专门的二维码,如果发现在操作设备时存在着任何的异常,就可以借助于手机平台对二维码进行扫描,获得相对应的信息,也可以填写故障的情况,为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提供可靠的信息,医院的后台管理人员接收到这些数据信息后,会立马安排专业的技术人员,并且联系厂家要求派遣技术人员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设备的维修,这种手段的应用节省了原本了解医疗设备的故障所消耗的时间,也让出现设备故障之后需要层层审批才能报修的问题得到了顺利的解决,使工作人员的时间更加充分,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判断评估患者的情况,并为患者提供治疗的方案[7]。此外,医院也可以寻求周边医院的配合以及帮助,形成互联网信息结构体系,让这些医院能够在这个信息模式中共同运作,如果发现某一个医院出现了心电监测仪器故障现象时,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尚且来不及做维修处理,就可以将该情况发送到这些医院共同建设的信息互联网体系中,当医院的医疗设备不足,而其他医院的设备充足时就可以适当从其他的医院中借调设备,通过这种方式来节约医疗设备周转过程中产生以及消耗的时间,也能够防止延误诊疗工作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为现代医疗体系的持续性发展保驾护航[8]。

4.2 信息化技术用于医院医疗设备保养

在医院发展以及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医疗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缓慢、整体的建设落后以及设备的保养流程不够规范等诸多问题。为了更好地实现医院现代化建设的任务及要求,有必要构建形成一套更符合医院自身现状的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保养制度[9]。①医护人员在入职之前应当参加严格而且专业的培训,了解在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违规的情况,这样能够很好地防范医疗设备使用过程中产生问题需要进行维修,也能防范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出现误诊的现象。②信息化管理设备系统的构建需要对不同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分配的科室、部门以及其报修的次数和频率进行相对应的记录,当后续医疗设备运行中又发生故障时,那么维修人员就可以借助于之前记录下的维修信息,根据现有的故障类型来对设备中发生的故障作初步的判断,明确原因做出处理,其中如果是相对比较微小的问题,那么就可以远程指导医护人员进行动手操作,对相关的问题进行解决,从而帮助医院节省资金和精力,节省在设备维修过程中产生以及消耗的时间,又不会对医院自身的运作造成太大的影响[10]。③医院方面也可以邀请软件开发工作人员设计一款专用的APP,给医院中的医护人员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流程以及保养的途径和方法,尽最大可能控制来自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设备故障。此外,医院的管理部门也应当将设备的维护及管理技能作为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可以将其融入到医院员工绩效考核过程中,成为员工能力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这样才能让医院中的医疗设备运行得更加稳定,也能对医院中的医护人员做进一步的监督和管控,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更加关注医疗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其中潜藏的问题,让每一个科室中的医疗设备维护及保养更加科学和系统,最大程度上提高医院的医疗设备管理质量[11]。

4.3 信息化技术用于高端人才引进

很多医院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医疗设备维护管理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以及投入很多的资金,其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分析,①当前医院中所采取的医疗设备管理制度体系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包括流程和内容上都存在着较多的不足。②医院中的专业技术人才比较缺乏,用于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限制,但从本质上来讲,医院中的是医疗设备维修人才缺失,是设备维护环节要产生巨大成本消费的核心原因,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是由于医院管理的形式类似于事业单位,他们在选择维修人才时并不具备充分的经验,也不了解人才选拔的流程和途径,如果医院培养出了兼具专业知识,又有着丰富经验的维修工作人员,那么这类型人才有很大的概率会离开医院环境,也就是说医院在医疗设备维修人才的把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缺陷性,人才的储备并不丰富[12]。对此,要求医院可以进一步展现出自身的优势和特长,在人才的引进和留用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为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以及空间,比如说可以寻求和高校的合作,为高校提供就业的环境以及学生实习的场所,培养出一批有着丰富经验且掌握先进技术的医疗设备专业维修工作人员,让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参与到医院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医院则需要为学校提供相应的医疗设备设施,让学生能够在相应的环境中对医疗设备设施进行维修验证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实践水平。可以邀请业内专业人员担任教师以及培训人员的角色,借助于网络化途径向这些合作院校中的学生进行远程授课,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能获得前沿的理论关键内容,帮助学生在掌握医疗设备运行特点以及原理的前提上,也能熟悉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要怎样寻找原因以及怎样做处理。借助于这样的途径,医院就可以和学校在友好合作的过程中,帮助学校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让学生毕业之后的发展空间更加广泛,同样也能够为医院培养出一批优质的掌握着专业技能的医疗设备维修人员。如果医院自身有条件,也可以安排这些优秀的人才去国外的环境中学习,以及参加先进技术的交流活动,去吸收借鉴其他先进国家的维修经验,更可以购买专门用于故障处理的机器人,帮助负责医疗设备维修的工作人员对一些高精密仪器的故障做进一步的处理,让医疗设备的维修管理更加及时,处理的效果更好[13]。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医院的医疗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整体的模式越来越完整和丰富,医疗体系迈进了一个更崭新的发展时期和领域。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可以弥补传统的医院医疗设备在维护以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也能让医疗设备的维修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防止故障问题的发生而造成严重的影响,加快医疗事业的进步速度。此外,借助于信息化技术,也可以在医院中构建优秀的维修人才队伍,提高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以及技术操作能力,提高人员的责任感,也可以帮助医院中的维修人员和同级的医护人员之间展开深入详细的交流,使医院的整体设备管理效率更高,管理效果更好。

猜你喜欢

医疗信息化故障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故障一点通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奔驰R320车ABS、ESP故障灯异常点亮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故障一点通
江淮车故障3例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