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探讨
2023-08-26刘壮
刘壮
一、前言
事业单位要想实现长效发展,就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内部控制,通过内部控制手段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避免财务风险,从而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提升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水平,必须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通过对财务管理、全面预算管理等内容的把控,实现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内部控制的管理工作能够实现深化改革的需求。内部控制的内涵是实现对事业单位日常工作的管理、对财务中相关预算的控制,最终实现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对财务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做到早发现、早管理。因此,在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事业单位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就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给予高度的重视。现阶段,事业单位已经对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和构建,但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问题,需要及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本文以事业单位为研究对象,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结合分析结果,最终找到内部控制管理相应的策略,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能够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监管效果取决于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需要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信息的质量会受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情况的影响,良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会计信息真实记录的有效保障,也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唯一的途径[1]。通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管职能,还能促进事业单位的良性发展。
(二)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
国家财政拨款是事业单位的主要经济来源,通过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能够促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还能提高各部门和岗位的工作效率。通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及时发现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财务工作进行实时监督,有效避免各种不法行为对国有资产的侵占,从而维护国有财产的安全[2]。
(三)有利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展开
现阶段,政府将更多的管理权限下放到各事业单位。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职能。对事业单位的公益性质来讲,如果内部控制把控不严,就会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从而影响公共事业的顺利开展。因此,需要提升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工作,借助内控的完整性、科学性,最终落实反腐倡廉的方针。事业单位因单位性质的原因,会掌握很多社会公共资源。在面对资源分配的问题上,如果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就会将公平、公正的原则置之不理,容易引发腐败的现象。而且缺乏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也会造成监管不严,会加重贪污腐败现象,不利于公共资源的分配,最终造成浪费资源的后果。因此,为了有效避免事业单位贪污腐败事件的发生,就需要加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的建设工作,将决策权和执行权分离[3]。
三、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一些事业单位的管理层面并没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很难意识到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对事业单位本身产生的影响,甚至错误地认为已经由财政部门把关。因此,对本单位的财务部门工作范畴定位不清晰,缺少对财务内控的统筹管理。
(二)内部控制的环境和活动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内部控制工作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起步较晚,没有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工作氛围不浓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通。而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不仅需要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还需要财务工作者具有专业的职业素养,以此才能确保各环节的和谐运转[4]。现阶段,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公共服务上,忽视内部控制工作,因此不会设置专门的部门进行内部管理,一般由财务人员兼职担任。而财务人员自身的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巨大,加之在开展相关工作时得不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就容易造成工作阻碍,无法落实相关工作,无法产生内部控制效果[5]。
(三)内部控制部门不健全
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一项严谨的工作,对体系内容要求较为严格。但因内部控制在事业单位还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建立与单位财务情况相匹配的制度。而且,部分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只有形式上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不会为此设立独立的部门开展内部管理控制工作,最終导致内部控制效果不显著,容易引发各种风险的发生。而且,内部部门的缺失也导致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不深,也是内部控制工作不顺利的主要原因。
(四)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不够完善
部分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忽视内容的完整性,工作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忽视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长此以往,就会对事业单位的稳定性发展产生威胁。虽然有的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系统,但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目标并没有清晰定位,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匹配未来发展战略,使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并不科学,甚至存在和其他制度的对立。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不难发现是相关人员的专业性不强,对于内部控制体系的研究不足,以及相关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性。此外,一些内部控制系统的构建并没有细化具体内容,因此,在利用内部控制体系开展工作时,不知如何进行,导致相关的工作缺乏规范,最终对内部控制的效果产生影响。
(五)预算控制工作不到位
很多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时,内容不够细化,编制手法粗糙。在预算编制时,只是对上一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微调,没有明确提出事业单位职责的变动以及管理目标的设定,预算的准确性很难把控。预算编制工作对财务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预算编制不准确,就无法形成对预算的控制,导致资金利用率不足,资金使用不合理,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稳定产生影响。
(六)资产管理工作不规范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管理机制不完善,最终将资产管理的任务落在财务管理的范畴内。财务工作本身比较繁重,无法完成对资产的全过程跟踪。对管理人员的决策意见无法给出支撑数据,从而导致资产管理工作不规范,造成资产资源浪费,甚至导致资产大量闲置或资产流失等严重后果,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产生阻力,也对事业单位其他工作的开展产生影响。
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的主要策略
(一)提高相关人员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认知
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认知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在提升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道路上,应该以相关人员的重视程度为第一要务。在事业单位内通过宣传活动、各种学习培训使事业单位上至管理层,下至员工都能够形成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知,从而积极参与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中,上下一心共同促进事业单位的长期稳定发展。
此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作为各项工作的领头羊,应该积极发挥自身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参与到内部控制工作中,为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提供绝对的支持,加大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从而形成上行下效的效果,促进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完善。
(二)内部控制环境和活动的优化
在事业单位中应积极构建内部控制的环境,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认识到内部控制的作用,了解内部控制内涵和流程以及工作要点,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还应该积极组织各种培训,鼓励员工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对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认识,避免因员工意识不足造成的各种风险。在内部控制环境的优化过程中,不仅需要管理人员积极带头,还需要各部门明确责任和义务,以此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组织内部控制活动时,需要各部门员工的积极响应,对各自岗位的工作进行整合。内部控制工作不仅需要全部门的高度参与,也需要所有成员的积极配合。只有实现全员参与内部控制工作,才能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高效进行。
在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前,需要将每个员工的职责划分清楚,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确个人职责,做到工作时有制度可依,以此增强工作人员的规范意识,树立责任感,切实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转,规避各种风险。
(三)为内部控制工作设置专门的部门
事业单位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充分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构建符合自身业务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成立专门的内部管理控制部门,提高其他部门的配合度,最终实现对预算的高效管理,对采购、运营以及资产进行跟踪管理,促进各项管理工作的衔接,整体化推进内部管理工作的开展。
事業单位在构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时,应该以资产管理的角度作为出发点,加强对资产的管理,避免固定资产的流失以及低效流转,总体提升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增加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应该牢记自己的职责,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盘查,将固定资产的状态进行认真核查和记录,保障固定资产状态与会计信息相符。在记录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制度,以此保障事业单位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
(四)完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
事业单位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上,应该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进行全面了解,认真梳理各项制度的合理性,明确关键职位的职责。对重点的流程要检查是否存在问题,并对权力和责任的分配做合理性的设定,对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审查和处理,从而确定各项经济活动能够按照相关的制度进行。在构建内部控制体系时,还需要重视以下工作:第一,加强对空白凭证、白纸盖章等违规行为的管理,不断完善相关的财务规范管理制度。对于重点工作需要由专人管理,做到日清日结,保障账实相符。针对资金的使用、库存等内容进行细致化的设定,定期对银行对账单进行核查,对应收账款及时处理;第二,对于明显存在相互监督职能的部门和个人进行岗位分离,对单位中员工的职责进行明确,加强对相互监督部门的管理。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工作,以此提高相关人员的专业能力。完善评价制度、绩效考核制度等,并对事业单位组织的重点活动加强监管,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第三,加强会计核算,对风险防控机制进行完善,建立并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第四,基于审计部门的特殊性,需要保障该部门的独立性。
(五)加强在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在运营过程中,必须通过对财务部门的深入管理才能实现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因此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的内容进行细化。而预算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需要对预算管理体系进行完善。首先,需要设定科学的预算管理标准。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编制过程中,应该对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以及资金需求做全面地了解,从而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真实性和科学性。其次,财务部门需要对每个部门提交的预算方案进行初审,及时发现预算编制存在的问题。对于财务部门提出的预算编制意见,应严格进行执行和修改,提高预算管理的水平。
(六)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事业单位应该积极发挥对经济活动的监管职责,设定独立的内部审计部门。针对审计部门制定完善的工作制度和职责,使相关的工作有据可依,保障审计部门的职权,避免其他部门的干预,从而保障内部审计工作发挥绝对公正的效用。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工作中,应该采用科学的审计模式,对审计结果进行署名确保责任人,并将审计结果定期进行公布。对于在审计过程发现的问题,应该严格按照内部控制制度的处罚规定给予处罚。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完善外部监督制度,通过外界监督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的行为规范,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引导事业单位积极、健康地发展。
五、结语
对事业单位来讲,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提高竞争优势和发展空间最有效的手段。而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是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科学构建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首先,要提升意识,增加内部监管力度,对内部控制环境和活动进行优化。其次,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管,从而形成长效的管控体系,防止事业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促进事业单位健康、长远发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
引用
[1]郑践.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J].活力,2022(24):133-135.
[2]苏静.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优化策略分析[J].财会学习,
2022(35):31-33.
[3]王双峰,李艳,安国祥.预算管理一体化背景下水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数字化转型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2(12):125-130.
[4]郑婷.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2(23):158-160.
[5]林荘.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商业观察,2022(34):73-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