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家长满意度分析

2023-08-26郑春香刘巧珍施月菊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14期
关键词:预见性输液家属

郑春香 刘巧珍 施月菊

幼龄阶段儿童各器官组织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机体抵抗力欠佳,对各类病毒、病原菌缺乏较好的抵抗力,极易受生活环境、饮食行为、季节改变等因素影响罹患较多的疾病,不仅会影响患儿身体健康,还会对患儿健康成长以及日后生活质量带来负面影响[1-2]。为更好地控制患儿病情进展,避免对患儿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临床通常会应用静脉治疗方法,输入氨基酸、血管活性药物等高渗透压或刺激性强的药物[3]。但儿童年龄小,易活泼好动,极易因穿刺疼痛而产生恐惧、哭闹等不良情绪,反复穿刺导致血管壁受损引发多种并发症发生,影响患儿整体治疗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儿科静脉输液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恢复成为护理工作人员研究重点[4-5]。传统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侧重于被动干预,护理内容多为简单对患儿家属进行病情介绍、固定好患儿四肢后进行穿刺等,护理内容单一,难以取得理想的护理效果。而预见性护理干预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利用护理程序在患儿静脉输液前进行全方面评估与判断,提前获知患儿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开展针对性防范干预对策,能有效降低患儿治疗风险,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进而提高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以2022年1—7月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接收的100例静脉输液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预见性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儿童静脉输液安全管理内容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2022年1—7月收治的100例静脉输液治疗患儿病例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2~8岁,平均(6.07±0.15)岁;罹患疾病:扁桃体炎20例,支气管肺炎19例,腹泻11例。研究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3~8岁,平均(6.09±0.11)岁;罹患疾病:扁桃体炎17例,支气管肺炎18例,腹泻1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泉州市儿童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静脉输液>3 d者。(2)同意使用静脉留置针治疗。(3)穿刺部位局部皮肤完整且无瘢痕。(4)患儿智力正常且认知清晰。(5)患儿家属知晓本研究内容,并愿积极配合。

排除标准:(1)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静脉炎患儿。(2)急诊行手术治疗者。(3)对静脉药物有过敏史患儿。(4)合并患有先天性或血液系统疾病患儿。(5)中途退出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包括输液前对患儿皮肤状态观察,选择合适穿刺血管后叮嘱患儿家属配合完成穿刺操作,同时叮嘱患儿家属在输液治疗过程中主动和患儿进行沟通聊天,转移注意力的同时还需要避免对穿刺导管肢体的随意挪动,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告知护理人员,并在穿刺治疗结束后口头告知患儿家属住院后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1.2.2 研究组

接受预见性护理。成立护理干预小组,提前对小儿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护理经验制订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同时小组自行设计小儿静脉输液患儿家属需求调查表,待患儿入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时予以患儿家属,便于后续护理干预过程中满足对患儿的照护需求,从而进一步促进患儿病情康复。(1)静脉输液前:合理对患儿病情、血管以及身体状态、治疗方案、所用药物性质、浓度等进行评估,确保穿刺皮肤干净、完整无破损,为患儿提供温馨的病房环境,床头及墙面张贴各种小贴士海报,尽量减轻患儿的抵触情绪。与患儿首次见面时可通过游戏、小玩具、贴纸、糖果等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双方互相熟悉,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思维导图式宣教,并用使用彩色A4纸张进行打印,宣教内容包括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注意事项、穿刺配合要点、穿刺结束后患儿行为、饮食等护理内容,将护理知识进行细化,在患儿入院时手持思维导图表对患儿家属进行详细宣教,并在结束后将资料放置床头文件夹内,便于家长随时查阅,同时在医院科室微信公众号上进行更新,为患儿疾病康复提供有利指导。(2)静脉输液过程中:依次采用透明敷料粘贴,确保牢固,便于观察,同时由资深药师对小儿静脉输液治疗中所使用的药物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输液速度,避免对患儿血管产生刺激伤害;且避免对统一部位进行长时间、多次输液治疗,并在输液前后使用生理盐水冲洗管路,充分保护血管及周围组织;患儿输液治疗期间,需要加强病房巡视,应用电子记事本对输液部位的温度、皮肤颜色等进行详细记录,观察患儿输液疼痛情况,通过对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睡眠状态等进行评估,及时予以喜辽妥干预帮助减轻输液疼痛;若输液过程中出现外渗现象需要立即停止治疗并及时拔出针头,切记不要对患儿穿刺处进行揉搓;治疗结束后提前对针口处进行加压止血,拔针时要做到快、准、稳。(3)静脉输液后:对于使用留置针患儿,叮嘱患儿家属切勿触碰针头或将防水贴膜撕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疼痛及针头脱落情况,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需要予以固定夹板,避免2次穿刺。必要时进行无菌贴膜更换;积极使用微信公众号、输液大厅电子屏幕等途径播放相关小儿静脉输液治疗视频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注意事项等,让患儿家属掌握防范疾病复发护理对策,做好对患儿日常生活照护,利于促进患儿病情康复,同时也有助于促进患儿健康成长。

1.3 观察指标

(1)患儿疼痛情况:使用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ace,legs,activity,cry,consolability,FLACC)量表对患儿治疗中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哭闹、面部表情、腿部活动、体位及安慰程度5个维度,应用3级评分法,每个维度0~3分,总分15分,分值越低表示患儿疼痛越低[6-7]。

(2)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两组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后药物渗出、局部渗血、非计划性拔管、静脉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计算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并进行差异比较。

(3)护理满意度评估:采用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从护理技术、服务态度、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质量等方面进行评估,采用百分制,≥85分为满意,60~84分为基本满意,<6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资料全部以SPSS 2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经护理干预后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分,±s)

表1 两组疼痛情况比较(分,±s)

组别例数哭闹面部表情腿部活动体位安慰程度研究组501.01±0.151.07±0.031.32±0.171.16±0.191.05±0.09对照组501.37±0.351.46±0.391.56±0.281.36±0.221.39±0.53 t值-4.4254.4473.5703.5652.841 P值-<0.001<0.0010.001<0.0010.006

2.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药物渗出、局部渗血、非计划性拔管、静脉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名(%)]

3 讨论

儿科疾病治疗上主要是尽快控制患儿病情,故而会进行外周静脉输液治疗,但由于患儿年纪小,浅表血管细、血管壁薄、皮肤娇嫩等因素影响,极易导致穿刺失败,且外周静脉输液时间长,也易存在外渗、疼痛、肿胀等表现症状,加剧患儿治疗痛苦,降低治疗效果,也易引发矛盾纠纷,因此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需要积极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8-9]。常规护理干预方案内容存在片段式照护,且被动提供护理服务,缺乏主动预防,另外与患儿家属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及交流,健康教育内容单一,患儿家属仍对静脉输液治疗存在担忧情况,在护患配合上疗效欠佳,故而护理效果较差。预见性护理是一种前瞻性护理干预措施,通过预见性、针对性的措施能够有效恢复患儿健康,将以往的被动执行护理干预转变为主动为患儿提供预防服务,护理人员预防警惕意识高,能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改进,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且将整个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包括心理、生理、家庭等多维度涵盖在内,护理内容全面,护理流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特点,利于提高整体护理工作质量。

研究结果表示,两组患儿接受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静脉输液过程中患儿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预见性护理能有效减轻患儿治疗疼痛负担。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前,加强环境的舒适化建设,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诊疗环境,能够消除患儿陌生感;护理人员主动和患儿进行沟通交流,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让患儿充分信任护理人员,进而配合穿刺;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配合患儿家属转移患儿对疾病的注意力,大脑的信息处理系统资源被愉快的注意力分散活动占据,从而能减少个体的有害刺激的记忆;让患儿始终保持愉悦、开心的氛围状态,产生积极情绪,能够减轻患儿治疗疼痛症状;此外使用量表评分观察患儿输液部位疼痛程度,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方式能够减轻输液部位疼痛,能提高患儿治疗舒适度[10-11]。

本研究显示,两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且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方式满意度评价高(P<0.05),充分肯定该护理干预方式的应用效果。预见性护理将被动护理干预转为主动依据患儿病情恢复情况开展科学性方法措施,提前根据患儿身体特点以及配合依从性掌握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通过加强对患儿皮肤观察、更换血管通路避免药物所致静脉炎;加强病房巡视、注重观察患儿皮肤血管状态预防药液外渗;及时根据患儿疼痛症状予以喜辽妥预防干预能降低静脉炎发生风险,通过开展一系列预防性护理措施能有效保障患儿静脉输液治疗安全性[12-13]。另外预见性护理将患儿家属作为辅助力量纳入整个护理过程中,穿刺前,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健康宣教,其是一种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工具,基于对人体大脑的模拟,借助色彩和字体的变化让宣教知识变得条理化和可视化,宣教内容清晰明了,便于患儿家属能够快速、有效地提取和储存信息,方便记忆,从而能有效配合护理工作人员顺利完成静脉留置针穿刺操作[14]。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相互配合,共同贴心、细心照护患儿,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便于患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能降低患儿家属心理压力,且在治疗结束后指导患儿家属做好后续患儿行为管理等护理工作,充分照护患儿家属情绪,信赖医护工作人员,能有效促进患儿疾病康复,进而能够提高对护理操作的满意度评价[15-16]。

综上所述,小儿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护理风险,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小儿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提高护理工作人员警惕意识,预测护理风险并提供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能够帮助减轻患儿治疗痛苦,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利于提高整体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预见性输液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颈枕输液袋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