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

2023-08-26吴春生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7期
关键词:综合改革长效机制三全育人

吴春生

摘  要: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各高校应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长效机制着力解决全员育人力量的系统整合、全过程育人的持续有效衔接以及全方位育人有机联动这三个问题。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仅是推进高校“双一流”建设、增强高校制度自信的内生动力,也为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了实践路径。高校可通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二级学院齐抓共管机制、合理持续运行机制以及优化育人环境机制切实保障“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落地生根,形成“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的良好格局。

关键词:高校制度建设;“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9-0016-04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指出,要坚决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遴选部分工作基础较好的省(区、市)和高校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1]。2018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及《“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旨在全国范围内着力建设一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区、高校和院(系)[2]。当前高校育人力量相对分散、教育体制机制已形成历史习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形成具有地区、高校特色的改革方案已成为高校新形势下改革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三全育人” 综合改革长效机制的基本内涵

“三全育人”即“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首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必须是改革,“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只有改革才能促进教育发展。其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关键在综合,综合改革必须是全校层面的整体设计、整体推进以及整体评价[3]。制度作为社会科学概念中对于规则或者运作模式的泛指,是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制度的意义在于严格执行,执行的意义在于长期坚持。长效机制的实质就是系统化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建设,是能够长久且有效保证实现某項目标的根本性措施[4]。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长效机制的构建,即立足高校自身校史、校情和特色优势,充分利用好一切育人元素,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体系并在全校层面长期稳定地践行,以破解高校德育工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达到“人人育人、时时育人、处处育人、事事育人”。

二、综合改革微观视野下构建高校 “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分析

综合改革具体举措和制度的设计是长效机制构建的直接体现。具体而言,可从抓好全员育人力量整合、全过程育人持续有效衔接以及全方位育人有机联动三方面入手。高校可通过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二级学院齐抓共管机制,落实全员育人力量的系统整合;通过建立健全合理持续运行机制,落实全过程育人的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健全育人环境优化机制,落实全方位育人的有机联动。

(一)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二级学院齐抓共管机制

办好我国高等学校,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1]。首先由校级层面成立“三全育人”领导(指导)小组,其他各部门各司其职,制定领导小组制度、分工协同制度、定期会议制度、督查汇报制度等,及时了解师生思想状况和具体诉求。其次,制订高校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包括育人体系具体改革措施,做好顶层设计。各部门、二级学院对照改革方案制订职责任务清单及完成时限表。构建一个部门协调、多部门协同的“1+N”联动模式,定期汇报改革进展以及问题清单,实施按月汇报工作制度,保证学校层面的综合改革顺利实施。为了进一步围绕“立德树人”进行全员育人工作,学校还需深入健全以下制度:

1. 教师主导制度。教师工作以教书育人为主,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理论素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同时与时俱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而非思政课教师,则要着力做好“课程思政”,即在大学专业课(非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等思想政治教育。

2. 骨干培养制度。在学校教师、行政管理人员中选拔一批骨干,使其成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专家”。辅导员、班主任是目前高校能够直接做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主体[5]。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政策的宣传者、具体工作的实施者以及育人环境的营造者,是保障协同机制、长效机制的关键性要素。高校应完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制度,全面提高辅导员、班主任的综合素质以及工作幸福感,充分激发其在综合改革工作中的育人潜能。

3. 家庭社区整合。家长的熏陶和启蒙对于高校大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应建立“家庭社区联系制”整合家庭和社区德育渠道,加强同家庭、社区间的联络,包括在校园网上建立“家长园地”或开展“社区教育”等模块,还可以通过辅导员建立年级家长群,加强彼此间沟通和联系,逐步形成“一体(以高校为主体)两翼(家庭和社区)”式协同模式,进一步最大化育人合力。

4. 朋辈辅导制度。“朋辈辅导制度(学长制)”[5]是通过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对低年级学生开展帮扶、教育、引导,帮助他们顺利适应校园生活并找到大学“正确的打开方式”,同时这也是导师、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补充。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文件,对“朋辈”进行严格选拔、培训、监督和考核。对于选拔出的“朋辈”应明确职责内容,与学生干部共同协作,始终围绕育人核心,全面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 “三自”管理制。“三自”是全员育人中自我教育内容的一部分,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可制定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在教务处、后勤、图书馆、寝室等部门设立管理岗位,既能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又能提高学生处事能力。部分高校由于专职辅导员配比紧张,可在学生中招聘部分政治素质过硬、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担任兼职辅导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德育工作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6. 示范引领制度。作为综合改革的试点高校,应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构建可大面积覆盖、可供推广借鉴的改革模式,具体到各学校层面,应积极推动各级领导干部主动进课堂、上讲台开展思政教育,上形势政策课、党课、思政课,以实际行动引领学校全员育人。此外,还需要制定“十大育人”工作典型宣传制度,及时宣传特色亮点工作以及典型人物事例,形成高校内全员层层立标杆、事事引示范的工作氛围。

(二)建立健全合理持续运行机制

高效推进“十大育人”体系需探索一套合理的可持续运行的长效机制。从组织行为学角度分析“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运行原理可知,监督执行制度是决策执行,考核评价制度是目标导向,激励奖惩制度是动力因素,反馈调节制度是协调保障,因此可以产生“确认目标—运行—反馈—协调—目标再确认—再运行—再反馈—再协调……”的循环作用。运行方案还需将思想政治教育分别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及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以推动综合改革合理长效运行。

1. 监督执行制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具体执行需要建立实时监督制度,始终保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序和统一。首先是确定监督目标,监督制度的目标应始终以德育为中心,围绕这一目标所设计的监督执行的内容应是课程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等“十大育人”体系中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力求监督实时化、清单化、系统化。其次,监督执行制度需要人力开展,可采用在校级层面成立上级监督机构、各部门学院成立二级监督执行部门,明确权责任务,根据“十大育人”体系具体任务举措分类监控执行,确保改革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 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科学合理、贴合实际的考核评价制度是确保“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成功的关键。“三全育人”以学生为本,因此,在设立考评目标时既要包括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又要包括对教职工在“十大育人”改革工作成效的考评。高校应以《普通高等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为基础,依据校情特点进一步细化考评内容。考核评价部门应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坚持“三个相结合”(他评与自我考评相结合、全面考评和重点考评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从制度层面保障考评方法的科学性,努力把“软指标”变成“硬杠杆”。

3. 激励奖惩制度。激励奖惩制度作为形成育人合力的“催化剂”,能够充分激发高校师生在综合改革工作中的积极性。学校在制定相关政策性文件、制度时,可将育人成效与绩效考评办法、职称职级晋升、学术休假、外出进修等现实问题挂钩,给予先进工作者优惠及优先待遇,并在物质及精神上给予奖励。对于不履行相关制度规则的、未完成硬性基本任务的、在课堂上发表不当言论的、不遵守师风师德(校纪校规)的或对学校产生消极负面影响的教师和学生予以批评和处罚。

4. 反馈调节制度。随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推进,高校在长效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类问题。随之应运而生的反馈调节制度就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的“方向盘”,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不断修正,使得“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始终朝着“立德树人”这一正确方向推进。在反馈过程中应注意目标性、及时性、客观性、适度性和综合性,从而保证育人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有序进行,实现德育模式最优化。

(三)建立健全育人环境优化机制

育人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建立健全育人环境优化机制关系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能否顺利高效开展。新时期国内外大环境的不断变化对高校育人环境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提高,高校应根据新形势与时俱进,优化育人环境,挖掘育人资源,为德育工作保驾护航。

1. 物质环境建设制度。校园物质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布局以及校园基础设施等,教室、寝室、图书馆、实验室、食堂、操场等是高校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这些育人场地的建设对学生成长成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校园布局能够充分体现高校的办学特色以及精神风貌,高校应根据地域优势及教育理念充分利用地勢地形进行设计布局,在满足学校师生整体需求的基础上创新优化。其次,还应在加大相关育人阵地建设力度的基础上,明确使用条例,在构建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育人阵地的同时融入德育内涵,制定《育人阵地建设任务分工及建设要点》,把工作任务落实到牵头部门和责任单位。

2. 网络平台建设制度。网络新媒体亦是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对于新时期的大学生具有强大吸引力,要构建多平台协同育人机制,主动占领大学生使用频率较多的网络平台,充分利用各大平台特有优势,将党、国家和高校的思想路线以及方针政策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方式进行传播和引导。“网络德育”也需要规范管理和监控,高校可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学校情况,制定《高校大学生网络文明行为准则》,通过道德和规章制度双重约束,强化网络责任意识,培养大学生网络自律的习惯。

3. 校园文化建设制度。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校园文化具有重要育人功能,要建设体系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根据校史校情可制订校园文化建设方案,确定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形式,构建以优良校风、优质教风、优秀学风为目标的校园文化,还可建立校内各部门与学院的联动机制,结合各学院工作实际以及办学治院特色,紧贴时代主题,通过戏剧、音乐剧、话剧、影视化作品等多种渠道探索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影响力且兼具推广范式的育人特色品牌。

4. 育人氛围营造制度。首先,应加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宣传工作。在高校官网上建立“三全育人”版块,将相关制度文件、理论研究成果、校内综合改革推进工作动态以及育人模范先进事迹等内容在网上及时更新,既让“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也是对其长效运行机制的又一补充。其次,还要积极开展“十大育人”相关方向的研讨会、报告会、专题讲座,始终坚持以先进的思想理论引导人,用中华优秀传统和文化服务人,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精神影响人,努力营造出“以理服人”“以学养人”“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良好文化氛围。

三、结语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6]。长效机制的构建是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总体规划的一部分,除学校的顶层设计外,各职能部门、二级学院也应做出具体设计以保障长效机制的真正落实。要沿用好制度、改进老制度、探索新制度,通过制度改革、制度创新以及制度串联形成具有高校鲜明特色的“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长效机制,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培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的通知[EB/OL]. (2017-12-0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s7060/201712/t20171206_320698.html.

[2]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EB/OL]. (2018-05-25).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 moe_1407/s253/201805/t20180528_337433.html.

[3] 吴康宁. 改革·综合·教育领域——簡析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之要义[J]. 教育研究,2014(01):41-46.

[4] 朱平. 高校“三全育人”体系协同与长效机制的建构——以全员育人为中心的考察[J]. 思想理论教育,479(02):98-103.

[5] 范小凤. 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6] 武贵龙. 奏响“三全育人”最强音[N]. 光明日报,2019-02-26(06).

(荐稿人:常进,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郑畅)

猜你喜欢

综合改革长效机制三全育人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民族地区县级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发展研究
浙江省学校体育综合改革现场会在杭州拱墅区召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索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机修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