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2023-08-26乌焕焕
乌焕焕
摘 要:克鲁普斯卡雅在十月革命前后长期的学前劳动教育事业建设中形成了完整的思想体系。克鲁普斯卡雅的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强调社会进步与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内容及方法主要涵盖间接了解和实地观察成年人的劳动以及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三方面,教育途径关照儿童游戏与生活,实施过程注重尊重儿童。这对我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定位与落实有重要启示。
关键词: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幼儿园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9-0070-04
克鲁普斯卡雅(1869-1939)是苏联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她一贯关心学前教育,直接领导了苏维埃学前教育建设,还发表了大量有关学前教育的文章和演说。劳动教育在她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
我国已有关于克鲁普斯卡雅的相关研究,或解析其教学法思想[1],或探讨整个幼儿教育体系[2],或分析其教育思想中的几个观点[3],但尚未有对其学前劳动教育的系统探讨。
本研究对克鲁普斯卡雅的学前劳动教育思想体系进行梳理和解析,以期为我国幼儿园劳动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的形成
克鲁普斯卡雅的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那时候的俄国虽已跨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但仍有大量的农奴制残余。俄国的教育也受沙皇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整个教育体制封建色彩浓厚,呈现出崇尚书本、死记硬背、纪律严苛等落后状况。而此时西欧的新教育运动和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勃然兴起,推动着各国的教育改革。在這种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她开始大力宣传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教育理论,并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面临的问题。《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是克鲁普斯卡雅在十月革命前完成的一部最重要的教育著作,她高度重视劳动的教育意义,在这部著作中论述了劳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批判性地介绍了卢梭、裴斯泰洛齐、欧文等人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系统阐述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的形成过程和发展历史。
十月革命胜利后,克鲁普斯卡雅不仅严格执行了革命导师列宁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精神,而且创造性地开展了很多工作。她先后在教育人民委员部、国家学术委员会、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等部门任职,并积极地投身学前教育事业的建设,主持制定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各种政策性文件。在此过程中,克鲁普斯卡雅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而劳动教育在她的学前教育思想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据统计,在卫道治先生翻译的著作中,直接论及劳动教育和综合技术教育的文章、报告和演说有100篇以上,而与学前阶段有关的这方面内容有50多篇,其对苏联社会主义学前教育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克鲁普斯卡雅的学前劳动教育思想解析
(一)强调社会进步与个人全面发展相结合的教育目的
克鲁普斯卡雅认为实施劳动教育主要有以下目的。第一,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她在辞条“教育”中明确指出“要使劳动产生教育作用,关键在于方针目的”[4],并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的资产阶级性质,强调社会主义劳动教育是为了全体劳动人民的共同利益。她坚信能从理论上认识并在实践中从事各种劳动的人,才能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有益成员。她还论述了幼童在劳动活动中“能够显露自己的爱好、兴趣和天才”[5],学会使用各种工具和材料,学会观察和独立思考等观点,进而进一步指出劳动教育的这些价值将有助于儿童以后选择合适的职业,而从事自己喜欢且符合自己能力水平的劳动正好是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第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克鲁普斯卡雅指出,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其教育目的都是“使学生得到充分而又全面的发展”[5],而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最重要手段和方法便是劳动教育。儿童在劳动中可以培养组织技巧,培养内在纪律,“劳动的重大教育意义还在于儿童可以全面地发展自己的能力”[5],特别是集体劳动,可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其他优秀品质,这是传统课堂教育不能做到的。同时,为了实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目的,她主张无论是学前劳动教育内容的选择、方法的采用、还是策略的选取都应注重研究儿童。
(二)结合儿童生活实际的学前劳动教育内容及方法
按照克鲁普斯卡雅的意见,学前劳动教育内容及方法必须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第一,实地观察成年人的劳动。她多次强调,学前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扩大儿童视野,“要满足儿童通过观察生动的自然界和具体的人以及通过他们的劳动和互助来扩大自己视野的愿望”[6]。她提出,儿童不仅要认识大自然,还要了解周围人的生活和劳动,如成人的吃、喝、睡觉等生活起居情况,烧饭、洗衣、扫地等家务劳动以及在地里种田或在工厂干活等社会生产活动。为此,应把儿童带到田里、铁匠炉、木工房、厨房去观察真实的劳动环境和鲜活的职业生活。第二,间接了解成年人的劳动。她认为儿童读物是强有力的教育武器,她要求读物中的插图应反映成人的真实劳动和实际生活,应关照不同地位和不同职业的成人,另外还应反映城乡不同的风貌,以此拓宽儿童视野,帮助儿童间接了解成年人的劳动。此外,针对当时作为教学辅助材料的电影,她指出幼童在电影中了解的劳动内容也会影响其对劳动的认识,当电影表现的是轻视劳动、崇拜金钱等不当的劳动观念时,儿童将受到很大的不良影响。第三,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十月革命后,苏联很多学校普遍采用劳动教学法,即利用学生的劳动活动向他们传授知识,发展技能和熟练技巧。克鲁普斯卡雅主张幼儿园不仅应该采用劳动教学法,而且应把儿童的学习活动与家务劳动、自我服务性劳动以及各种社会公益活动结合起来,“主张儿童从事力所能及的、有助于全面发展的劳动”[5],以此逐步培养儿童的劳动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发挥儿童的创造性精神。
(三)关照儿童学习方式的学前劳动教育途径
在克鲁普斯卡雅看来,“游戏式劳动”是学前劳动教育的主要途径,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其会逐渐过渡到真实的劳动状态中去。第一,游戏式劳动。她指出幼童的劳动常常带有游戏性质,游戏对于幼童来说就是劳动。游戏式劳动是幼童特有的学习方式,成人应尊重幼童的这些劳动,如幼童用树皮做船、制做飞机模型、砌炉灶等游戏并非游手好闲,而是幼童的劳动。在幼童游戏场域中融入劳动元素以及在游戏中模仿成年人的劳动生活是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的主要形式,以此不断提升劳动技能,形成合作意识,增强社会本能。为此,她还借鉴了蒙台梭利游戏体系的理念,主张教师应提供给幼童一些物质材料(如黏土、纸张、建筑材料等)来表达自己所获得的劳动印象。第二,真实的劳动。克鲁普斯卡雅指出学前劳动教育不只有游戏,幼童还应学会从事一些真实劳动。儿童的天性是比较喜欢实际的、具体的东西,“儿童把握现实的能力超过其抽象化的能力,充满具体体验的现实生活比充满科学联想的非物质世界更能吸引儿童的注意力”[7],她引用恩斯特·维柏尔的一段话充分说明了儿童的这种学习方式。为此,她建议教师可从儿童周围环境中的汽车、拖拉机、缝纫机这些能引起儿童注意的真实事物出发来唤起他们的劳动兴趣。她还指出,“不要用同一把尺子来衡量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孩子”[6],要考虑农村班和城市班儿童的生活环境差异,善于发现不同环境中孩子的特点和优点。
(四)注重尊重儿童的学前劳动教育实施过程
在学前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克鲁普斯卡雅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儿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了解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在《论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文章以及《对学前教育材料的几点意见》中,她多次呼吁要深入观察、仔細了解、认真研究儿童的观念。同时,她还注重激发学龄前儿童的劳动兴趣,“教儿童学会劳动是对的,但这种劳动应该是儿童感兴趣的,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而不能只从对生产有利这种眼光短浅的观点出发”[6]。此外,她还一再强调劳动分量必须适合不同年龄的儿童,让他们感到胜任愉快,否则将使他们疲惫不堪并丧失信心。
第二,注重发扬儿童首创精神。一方面,她强调教师要把握好教育分寸,不得过多干预孩子的劳动,“对于这种游戏式的劳动,大人最好不要干预,只要他一干预,孩子们就对这种游戏不再感兴趣了”[4]。她还指出,最好是让孩子自己想出一些劳动活动,如做饭等,并定下劳动目的,最后通过游戏实现既定目的,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她主张教师应组织有创造性的而非机械性的劳动,以免儿童过分习惯于模仿而扼杀了他们的创造乐趣。同时,她还要求教师给孩子提供适宜的玩具来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和首创精神。
第三,注重儿童在集体劳动中的发展。她认为,集体不仅不会泯灭儿童的个性,儿童的个性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关于如何组织集体劳动,她强调集体劳动是具有共同目的且能通过合理分工达成目的的共同活动。她批判了那些把集体劳动理解为无人负责或者仅有部分儿童完成的现象,并让教师向儿童介绍方法,引导他们学会集体劳动的技巧。此外,她还强烈批评了有些教师让儿童开展劳动竞赛的现象,认为其“破坏了儿童之间的友好团结,损害了儿童从事集体活动的能力”[6]。
三、对我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启示
(一)突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独特地位
幼儿阶段是劳动教育的奠基阶段,幼儿园劳动教育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内在要求。在重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重要历史契机,应突出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独特地位,明确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一方面应以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导向。幼儿园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的特征,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比,劳动教育并未对应着专属领域,而是被融合或渗透在五大领域中彰显着自身的功能与价值。为此,劳动教育需要调动幼儿在身体运动、情绪情感、认知审美等多方面的经验进行综合性学习,幼儿园劳动教育目标也因此应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导向,而不是被窄化为某种劳动技能的获得,或者人为割裂与其他领域之间的联系。
另一方面,关于劳动教育是发展社会生产的需要这一内在要求,应结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将劳动教育课程化,确保幼儿园劳动教育有充裕的时间和空间,提升幼儿的劳动能力,积极培育幼儿的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观。
(二)对落实我国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启示
1. 结合儿童生活确定幼儿园劳动教育内容和方法
幼儿园劳动教育需要考虑与幼儿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劳动教育内容应以联系儿童生活为基点,教师要深入观察幼儿的真实生活情境,选择与本班幼儿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劳动内容。具体来讲,一是可直接了解成年人的劳动生活。可先让幼儿了解自己父母的职业以及幼儿园中与其有关的成人劳动,然后了解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医院、地铁等社会服务机构中的成人劳动。二是可间接认识成年人的劳动生活。可采用先观察动画片以及图画书中的劳动生活,再进行讲解和谈话的形式进行;也可采用游戏式劳动的方式,引导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仿成人的劳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成人的劳动。三是开展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主要包括自我服务性劳动、简单的集体性劳动和公益性劳动。
2. 依据儿童学习方式选择幼儿园劳动教育途径
幼儿园劳动教育的途径选择需要结合儿童的学习方式与特点,一方面,把劳动与幼儿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等方式唤起幼儿的劳动兴趣,引导幼儿在生活自理活动、种植区以及角色扮演区等区角活动,班级值日生等活动中获得直接的劳动经验。另一方面,劳动教育的落实要与幼儿游戏结合起来,通过创设适宜的劳动游戏环境,在游戏中融入劳动元素满足幼儿的劳动需求,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表征成人的劳动生活,并使真实的劳动带有游戏的趣味。同时,还要深刻挖掘五大领域中隐性的劳动教育功能,适时地把劳动教育渗透到其他四育中,并合理统筹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区域活动、生活活动、主题活动、集体教学和家园合作等多种活动。
3. 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过程应注重尊重儿童
第一,应结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合理规划劳动教育课程。一方面要以儿童心理发展规律为基础,认真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在感知和思维上的发展水平、兴趣需要以及生活经验。另一方面要以儿童的身体发育水平为前提,高度重视不同年龄儿童的体力差距等生理特征,保证劳动活动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等方面的适宜性。第二,应鼓励儿童在劳动中发扬创造性。随着我国社会生产方式和劳动形态的改变,各种新型服务性劳动、数字化劳动等劳动形式也应与教育相结合共同纳入劳动教育体系中。为此,教师不仅要鼓励儿童的所有创造形式以及创造精神的发展,还要依托身边的劳动者创新劳动教育形式和路径,引导儿童投入到不同类型的劳动活动中去。第三,注重儿童在集体劳动中的发展。幼儿园无论是在游戏式劳动还是真实的劳动状态中,都应特别注重集体劳动这种组织形式,这有助于培养幼儿团结合作、互助友爱和创造性等劳动品质,尤其是对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责任感大有裨益。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思想是非常深刻的,而劳动教育是我国幼儿园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亟须努力补齐的短板之一。为此,认真学习克鲁普斯卡雅学前劳动教育的内容对我国幼儿园开展劳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价值。当然,受限于特殊的历史时期、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其学前劳动教育思想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应挖掘其中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并注重结合我国文化传统、基本国情和时代要求,推动幼儿园劳动教育的回归与创新。
参考文献:
[1] 罗志敏. 让学生感觉自己在成长——克鲁普斯卡雅教学法思想解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11(07):88-91.
[2] 洪成. 克魯普斯卡雅论幼儿教育[J]. 幼儿教育,1987(05):27.
[3] 成有信. 娜康·克鲁普斯卡娅论教育中的几个问题[J]. 四川教育,1959(06):3-5.
[4] 克鲁普斯卡雅论教育:中卷[M]. 卫道治,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5]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上卷[M]. 卫道治,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6] 克鲁普斯卡雅教育文选:下卷[M]. 卫道治,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 克鲁普斯卡雅论教育:上卷[M]. 卫道治,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荐稿人:郭志明,天津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胡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