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问题与路径
2023-08-26陈光军
[摘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在民族地区办学维护各族师生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面对存在的困难问题,应使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在民族地区高校常态化,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营造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3) 06-0040-03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将其写入党章。2021年,首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论坛在京举行,论坛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教育的鲜明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任务的内在要求,是在民族地区办学维护各族师生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民族高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客观要求。2022年教育部工作要点第十三条明确提出:“以增进共同性为方向,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与中小学德育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紧密融合。”对学校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做出具体要求。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
一、民族地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
民族地区高校民族结构复杂,各民族师生占比较多,呈现少数民族与汉族交错聚居的特点,民族教育体现出社会性和民族性的双重性。基于新时代我国民族关系呈现出的新特点、新情况,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根据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殊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实施的方法途径也应有所不同。进一步铸牢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奠定民族团结思想基础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举措
2019年10月印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要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1]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较高,学生结构多元,各少数民族大学生原有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不尽相同,而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成熟重要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往往由于受民族传统文化、宗教信仰的影响,呈现出思想观念多元化的特点。这可能给一些别有用心的民族分裂势力制造机会,宣扬一些不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思想,从而导致学生较易形成狭隘的民族观,并且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很容易在人员汇聚的校园中传播,严重影响高校民族团结教育。因此,要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必须抓住这一关键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二)是新时代对民族地区高校的必然要求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这就明确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民族地区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任务,教育有双重性特点,既要遵循民族教育的规律,又要遵循普通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同时必须将民族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各项教育工作更要在牢固树立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思想意识、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民族地区高校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除了以高校人才培養目标为导向以外,还要体现民族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的政治素养。
(三)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全面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
就目前民族教育的整体情况而言,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发达地区学生相比,由于长期受教育资源不足、教育水平和质量偏低、传统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其观念上容易表现出思想保守、沟通合作意识不强、自我发展意识薄弱等特点,在融入主流文化环境时会不自觉地表现出不适应。加之国家对少数民族在教育政策和资助政策上的倾斜,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可能会滋生“等、靠、要”的思想,这种思想不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成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树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共同团结奋斗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念是当代大学生自觉担当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使命的基础前提,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步伐、增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要。
二、民族地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重在常态化和持续性。但目前来看普遍存在缺乏有效的教育载体、铸牢手段单一、缺乏实效性等问题。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缺乏系统的课程体系载体
以课堂教学为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科学地将国家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相关知识传授给学生,对于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教育常态化的基础。就目前来看,民族地区高校除民族院校外,大多只是在规定的必修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涉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并未普遍开设专门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课程,且相关内容渗透在学校课堂教学中的整体占比不高、教育内容相对单一浅显,甚至只是在出现突出民族问题后的应急学习,不能突出教育的基础性和重要性,也不能引起学生在思想和行动上的重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教育常态化的保障,教育往往流于形式。只有通过不断完善、系统的课程载体,大力营造良好政治与文化环境,才能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念的认同感,最终将学生培养成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的优秀少数民族人才。
(二)铸牢方式单一,缺乏时效性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是要让少数民族学生真切感受到各民族之间差异性逐渐减少、共同因素增多的事实。随着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快速发展,各民族对党和国家始终保持较高的认同感,但涉及与本民族利益相关问题时,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表现出来的首先是对本民族的归属感,这与高校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效性不强有关。目前的教育方式大多采取简单的理论灌输,教育内容缺乏感染力和说服力,且相关主题活动大多局限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宣传,或是鉴于民族问题的敏感性,教育内容单一,谈不上认同意识的培养。因此,必须积极拓展多元化的载体,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各类有针对性的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融入感。
(三)新媒体的辅助教育力量作用发挥不足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学生获取资讯的主要方式之一。一些错误思潮往往假借学术的外衣,利用互联网,抢占青年大学生思想教育高地。尤其是民族问题自身具有复杂性和敏感性,更容易受到别有用心的民族分裂势力的利用。因此,应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教育中的引导力量,传播国家主流价值观、正确的政治观点,营造科学良好的舆论环境。但就目前来看,民族地区高校信息传播内容同质化严重,宣传教育流于表面,缺乏深度和广度,不能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教育引导中的重要作用,更不能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思想政治素养。
三、民族地区高校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途径
习近平同志提出“五个认同”,即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键在于要将“五个认同”渗透到每個人的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新形势下,我国民族关系、民族问题面临着新情况、新局面,民族地区高校必须加强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其自觉成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践行者,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
(一)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在民族地区高校常态化
民族地区高校教育对象有一定特殊性,教育办学必须兼顾社会性和民族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我们党和国家根据不同历史阶段、国内外局势新变化,不断继承、丰富和发展的,是争取民族解放、协调民族关系、促进民族发展、处理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习近平同志根据新形势,针对我国当前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提出的重要的新认识、新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引导学生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政治立场,在妥善处理好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理性看待民族问题,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提供了智力支持。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常态化开展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非常必要,应该将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纳入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真正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心入脑。
(二)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载体
高校是推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阵地,在保障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教育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必须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延展功能,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参与各类特色活动时,实现与各民族同学之间的交流交往交融,尽快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接,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归属感,增强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觉将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广博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中,让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渗透到各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
少数民族地区高校应充分利用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资源,将浓厚的民族特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让校园文化活动成为增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感受到“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内涵和意义,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拓展创新民族教育途径,让学生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自我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的践行者与参与者。
(三)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营造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氛围
铸牢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就是要引导学生自觉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逐步强化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五个方面的认同。[3]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原生文化有较深的情感和较高的认同度,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需要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培植,这就需要在校园中营造民族团结、凝心聚力的氛围。首先,加大民族团结教育宣传力度。以铸牢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通过各类民族团结主题教育强化民族团结意识,让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浓厚的民族团结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内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充分利用新媒体强化宣传效果。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宣传和引导方面的优势,同时重视互联网中质量良莠不齐的信息扩散给民族团结教育带来的新挑战。必须提升网络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加强网络话语权建设,传播正能量,牢牢把握网络舆论引导权,降低“噪音”,坚决遏制不良信息的传播,营造凝心聚力、共铸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良好氛围。最后,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增强民族团结教育的吸引力与实效性。一方面,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利用互联网的强大优势,使其成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最大增量。多维度整合网络媒体资源,进行符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和习惯喜好等方面的“微”创作,例如微视频、微电影等,为学生提供更充足、更有趣、更生动的学习素材,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把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实践学习的重要性。开展以“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一家亲”等主题的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参考文献:
[1]本报评论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N].人民日报,2019-11-14(9).
[2]习近平.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N].人民日报,2015-8-24.
[3]孟凡鹏,吴宝宁,张伟,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民族院校共青团工作的路径探索[J].改革与开放:思政探讨,2016(24):41.
(责任编辑:刘洁)
*基金项目:2021-202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研究”(JG2021-1417);国家民委及四川民族学院教学改革项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甘孜州高校思政课程建设研究”(ZL21064、JG202101)。
作者简介:陈光军(1969—),男,硕士,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