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阅读区的创新策略

2023-08-26熊书毅

教育观察 2023年15期
关键词:艾玛绘本建构

肖 遥,熊书毅

(重庆市九龙坡区谢家湾幼儿园,重庆,400050)

一、引言

阅读区是幼儿园重要的活动区域,也是一种典型且有效的早期阅读环境。[1]所谓整合,是指把不同类型、性质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各个部分有机组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2]幼儿园教育具有整合性、渗透性,而区域活动的各个要素之间也存在内在有机联系,且不同类型的区域活动有着各自的特性。整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阅读区活动,从目标、内容、形式、环境、主体等方面出发,基于幼儿活动需要,与其他区域进行连接互通,以最大程度发挥各自优势,巩固提升阅读效果。

二、幼儿园阅读区与其他区域活动整合的必要性

(一)彰显幼儿教育整体观

虞永平教授指出,幼儿教育无论是作为人类的一种活动还是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都是一个整体,需要高度的整合。[3]幼儿独特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的发展是身体、认知、情感、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幼儿园阅读区与其他区域活动的整合,主要体现在为了使阅读区活动与不同区域的活动内容之间产生有机的联系,以幼儿为中心对幼儿教育的各个要素进行多方面、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从而促进幼儿整体发展,彰显了幼儿教育整体观。

(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阅读区发挥着培养幼儿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技能、阅读表达能力的作用。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一个丰富、宽松而又有趣的阅读环境,将阅读活动与其他多个区域活动相渗透结合,有利于促使幼儿的全面发展。例如,“阅读+音乐”,教师使用适宜的音乐能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将幼儿带入阅读情境;“阅读+表演”,教师可以在阅读中创设自由表达的环境,从而提高幼儿的表达、表现能力;“阅读+生活”,教师引导幼儿在阅读中了解各种生活信息,使幼儿园阅读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三、幼儿园阅读区作为整合媒介的原则

阅读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幼儿增长经验、陶冶性情的重要途径。阅读区涵盖内容广泛,将阅读区与其他区域活动整合,不仅可以较好地延伸拓展阅读内容,还能丰富区域活动内容,提升区域活动质量,增加幼儿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

(一)变静态为动态

阅读区与不同区域活动的有机整合,可以改变阅读区的环境布置、材料投放、内容、呈现方式、活动形式。教师可以采用开放式栅栏、可移动书柜等不会阻挡幼儿视线的分割物,为幼儿提供相对透明、开放的阅读空间,使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能接收到其他区域活动传递的信息,进一步推动和诱发阅读区的幼儿与其他区域活动的交流互动,动静结合,从而整合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相关要素,变静态阅读区为动态阅读区。

(二)变独享为共享

幼儿园将阅读活动与其他区域活动整合,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多元、丰富的阅读环境,将幼儿一个人单独翻阅书籍变为在各类活动中群体共享书籍内容。教师可在阅读区投放阅读记录本,让幼儿将自己阅读、操作、表演后的感受、问题与收获用绘画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包括美工区中的动手操作、科学区中的实验记录、表演区中的合作对话等等;每天区域活动结束后,结合幼儿的阅读记载,让幼儿将问题进行商量讨论,将感受进行共同分享,将一人独享书籍变为共享收获经验。

(三)变单一为多元

单一的阅读区活动难以完全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阅读区和其他区域活动都是以幼儿为中心展开的活动。教师应摒弃传统的“区域”观念,将各类区域活动进行交叉整合,让幼儿将已有直接经验与阅读过程中的间接经验结合起来,将切身体验转化为知识经验,主动建构新的学习内容,从而使幼儿的语言、想象、思维、观察、探究、社会适应等多元个性能力在阅读过程中得到发展。[4]

幼儿园创设的阅读区有重要教育价值。教师必须着眼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阅读的教育价值,从阅读着手,将各领域与阅读有机渗透、多元融合,为幼儿提供积极有效的阅读环境,促使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发展进步。[5]

四、整合教育理念下幼儿园阅读区创新策略

整合教育理念下的幼儿园阅读区和其他区域的活动是建立在生态学思想基础上,围绕幼儿展开的活动,强调不同种类区域活动之间相互作用。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区域概念,打破区域间的壁垒,不断挖掘阅读区和其他区域活动之间的联系,以阅读区为整合媒介,铺垫、延伸、生成其他区域活动,让幼儿获得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一)“阅读+生活”区,感受体验式阅读

传统的生活区通常会开展扣扣子、系鞋带、穿珠子等提升幼儿生活技能的活动,但幼儿习得固定生活技能后便对其不再感兴趣。教师将阅读区与生活区结合起来,有利于充分挖掘每一本书背后的生活教育契机。

体验式阅读以幼儿为中心,以已有经验为基础,将阅读区与生活区整合链接,将幼儿日常生活感兴趣的话题与阅读建立联系,是对已有经验的一种建构与升华,有利于让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追随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6]教师可用低矮的柜子作为阅读区与生活区的隐形分割物,在柜子里放置与生活相关的绘本书籍。有的绘本有利于幼儿习得生活技能,例如,《不睡觉世界冠军》《不玩够,不能上床睡觉》《别让鸽子睡太晚》等绘本,能让幼儿懂得按时上床睡觉;《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谁吃了我的粥》能让幼儿懂得不能挑食的道理。有的绘本有利于幼儿适应生活规则,例如,《大卫,不可以》《手不是用来打人的》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危险行为,学习理解并遵守规则。有的绘本有利于幼儿感受情绪情感,例如,《搬过来搬过去》《彩虹色的花》启发幼儿遇到问题要一起动脑筋想办法,学会帮助他人、助人为乐。

将阅读区与幼儿生活链接起来,能让幼儿把已有生活经验延伸到阅读活动中,让幼儿在体验式阅读中获得新经验,学习生活技能,感受生活中不同的情绪情感。

(二)“阅读+表演”区,感受表现式阅读

表演游戏是幼儿游戏的重要类型之一,是幼儿按照故事中的情节扮演某一角色,根据幼儿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再现作品内容的一种游戏形式。[7]

绘本与表演的结合,有利于幼儿感知故事内容。例如,幼儿在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打扮成长颈鹿、斑马、大象、袋鼠、鹦鹉等不同动物形象,并复演故事情节,重温故事内容,增强与文本的互动。幼儿在“看—读—讲—演—探”五个环节中,讨论不同动物的身体特征,如高高的长颈鹿、有斑马纹的斑马、鼻子会喷水的大象,巩固从文本中获得的经验,促进自身认识发展。在绘本表演后,教师鼓励幼儿踊跃交流,引导幼儿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体悟故事情感,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如“小猪为什么要装扮成其他的小动物?”“小猪装扮成了哪些动物?”“小猪最后怎么样了?”。在讨论交流中,幼儿大胆发表观点,归纳总结出“做自己才是最幸福的”道理。

表演区之于阅读区,就好比舞台之于剧本。不同的幼儿对同一本绘本的感受不尽相同,诠释方式也不同,表演区便是幼儿最好的展示舞台。一个完整的故事表演,从故事的选定、人物的角色安排、道具的选择、台词的运用、音乐的搭配,对幼儿来说都是考验与挑战,同时也是成长与发展的机会。

(三)“阅读+美工”区,感受畅想式阅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8]阅读区与美工区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感受阅读和绘画带来的无限畅想,感受艺术赋予的美,感受无限畅想赋予的灵感与惬意。

以绘本《艾玛捉迷藏》为例,教师利用集体教学活动和区域活动时间,引导幼儿通过不同方式为艾玛寻找藏身之处,例如,用蜡笔、水彩笔在盒子瓶盖上创作彩色格子的艾玛,用彩色的布拼接艾玛,在陶泥区用超轻黏土制作彩色太阳伞、捏圆形的彩球,用手撕旗子和五颜六色的袜子,在教师的引导下为帐篷涂色,折彩色的风筝。通过涂画、撕、捏、搓、折、贴等多种方式进行创意设计,呈现出故事中的不同线条造型、不同色彩事物,还可通过过渡色、点缀的手法让画面中的“雨林”变得更加形象、立体,让孩子对艾玛捉迷藏的故事情节有更真实、生动的感知。阅读与美工的结合,让幼儿在读、画、做的过程中无尽畅想,感受文学美,展示绘画美。

(四)“阅读+音乐”区,感受沉浸式阅读

音乐蕴含着无尽的情感,拥有极强的抒情功能。音乐与文学作品的互相渗透和有机结合,能让幼儿更好地认知、感受、理解、表达文学作品。[9]合适的开场音乐能将幼儿带入阅读情境,例如,富有节奏感的对话音乐能让幼儿感知人物角色,舒缓静谧的旁白音乐能让幼儿身临其境。

阅读与音乐的结合需要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对音乐进行挖掘和甄选,并在幼儿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予以呈现。例如,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色彩鲜明、诙谐幽默,母鸡萝丝在前狐狸在后,一个悠闲散步,一个鬼鬼祟祟,一前一后的鲜明对比,令人捧腹大笑。教师在深入解读作品后,可选取歌曲《在山魔的宫殿里》作为背景音乐来与之搭配。该曲旋律前慢后快,恰与绘本情景相互映衬。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满含温暖与爱,小兔子的童稚与大兔子的温柔,为幼儿诠释了爱的含义。教师可选取《告别小苏西》作为背景音乐,让轻柔、温暖的音乐带着幼儿一同进入绘本里的那片小丛林。教师还可以根据绘本中的象声词、重点节奏处、情节转换处等适当融入音乐,变静态绘本阅读为动态情景感受,让幼儿沉浸其中,更真切地感受作品表达的内容。

(五)“阅读+科学”区,感受操作式阅读

幼儿通过阅读绘本、操作科学小实验等途径学习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知识经验方面,教师应以绘本为平台,将幼儿的已有经验与新经验联系起来,帮助幼儿寻求新的知识。例如,在学习科学绘本《我们身体里的“洞”》时,教师通过“身体里都有哪些洞?”“这些洞都有哪些作用?”“这个小朋友哭了,他的眼泪从哪里流出来?”等问题,帮助幼儿提取关键信息,整合已有经验和新经验。科学方法和能力方面,教师引导幼儿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积极思考、实践操作、大胆表达。例如学习绘本《一寸虫》时,教师引导幼儿以一寸虫为工具进行模拟测量,让幼儿在掌握测量方法的同时,感受一寸虫面临危险时的机智与勇敢。[10]科学兴趣和态度方面,例如,绘本《一粒种子的旅行》让幼儿了解了各种种子的旅行方式,在学习这一绘本时,教师通过设疑、提问激发幼儿好奇心,让幼儿以质疑的态度进行新知识的探寻。

阅读区与科学区的结合,让幼儿在静态的阅读区学习丰富的科学知识,在动态的科学区操作故事中的小实验,动与静相结合,抽象与直观互渗透,不断建构和完善幼儿的科学经验。

(六)“阅读+建构”区,感受创造式阅读

幼儿在建构区使用不同材料进行组合搭建,对发展幼儿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作用。[11]例如,绘本《冰雪奇缘》为幼儿提供了建构操作的契机。幼儿在阅读绘本后,自发地想为艾莎建造一座花园城堡。在幼儿搭建城堡的过程中,艾莎的故事也被幼儿一遍遍地讲述着。绘本《艾玛捉迷藏》是在阅读与美工创意整合下的又一次尝试:幼儿用彩色的积木、各色的纸盒搭建城堡,根据艾玛捉迷藏的故事内容建构故事场景,真实地感知捉迷藏的场景。

阅读区与建构区的“碰撞”,存在着别样的教育契机。基于幼儿的需要,合理地连通阅读区与建构区,能让幼儿在建构区中构建故事场景,复述故事内容,有利于拓展幼儿想象力,发展幼儿创造力。

五、结语

幼儿园区域活动,通常可分为阅读区、生活区、表演区、建构区、美工区、科学区、建构区活动。阅读活动作为区域活动的一部分,与其他区域活动存在内在联系。教师应抛开传统的“分区”模式,以阅读为核心,在整合教育理念下进行幼儿园阅读区活动。教师作为幼儿园阅读区活动的引领者,应科学认识阅读区的价值,拓宽眼界,挖掘通过阅读区活动更深层次地促进幼儿发展的机会;应转变二元对立思维,将过去传统的“区域为线”转变为当下的“观念为线”,根据不同区域的特点及时调整变化;应提升自身修养,以实际行动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从而加强幼儿园各区域活动之间的联系,促进区域与区域之间形成互动、互容、互促的良好状态,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猜你喜欢

艾玛绘本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绘本
绘本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绘本
艾玛打雪仗(下)
艾玛打雪仗(上)
艾玛打雪仗
建构游戏玩不够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