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奇霉素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与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2023-08-25张霞

系统医学 2023年10期
关键词:沙丁胺醇布地阿奇

张霞

巨野县人民医院儿二科,山东菏泽 274900

在呼吸道疾病领域,支原体肺炎为一种常见且复杂的疾病,由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导所致,以儿童为多发群体。患儿患病后,以发热、头痛、咳嗽、咳痰等为主要症状,一些患儿还伴发多器官、多系统损害,且因儿童机体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若病情严重,还可诱导肺间质纤维化、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恶性不良问题,促使患儿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明显受阻[1]。药物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实施治疗的重要方法,阿奇霉素属常用制剂,其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较长的半衰期,机体易吸收,且可依托序贯疗法给药,故可发挥一定作用。但此药单药使用有较高的耐药风险,还可诱导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故推广受限[2]。布地奈德为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的糖皮质激素类制剂,除可发挥抗感染作用外,且可使平滑肌收缩反应减轻[3-4]。而沙丁胺醇属较为特殊的选择性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可促支气管平滑肌呈松弛状态,并可对速发型超敏反应细胞介质释放予以抑制[5]。本次研究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巨野县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分析在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本院儿科收治的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3~11岁,平均(7.54±1.34)岁。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3~12岁,平均(7.52±1.31)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家属知情同意本研究,且研究已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小儿支原体肺炎所涉及的诊断标准内容符合,并采用胸部X线片检查有斑片状阴影、肺纹理增粗;②有喘息、咳嗽等表现者;③对本次用药不存在禁忌;④家属具知情同意特征,资料齐全。排除标准:①合并外伤性感染、先天性结核病者;②合并器官衰竭问题及新冠肺炎者;③血液系统有严重疾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即将阿奇霉素(国药准字H20213445,规格:0.5 g×10瓶)混入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阿奇霉素药物浓度为1.0~2.0 mg/mL,经静滴途径给药,时间需在60 min及以上,1个疗程为7 d,共2个疗程。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国药准字H20203649,规格:2 mL∶1 mg×10支)与沙丁胺醇(国药准字H20113348,规格:100 µg×200掀),即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沙丁胺醇雾化药物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药物0.5~1 mg/次,2次/d,沙丁胺醇药物2.5 mg/d。取生理盐水作规范的稀释处理,获取稀释液2 mL,0.5 mL/次,4次/d,经雾化途径给药,1个疗程为7 d,共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儿总有效率。②对比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喘憋、发热、肺部啰音、咳嗽)消退时间、住院时间。③对比两组呼吸功能:治疗前后,测定记录两组呼吸功能,包括气道阻力(airway resis‐tance, Raw)、肺动态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 Cdyn)、峰值呼气流速(dynamic lung complica‐tion, 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 FEV1)。④对比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水平:治疗前后,测定记录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包括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 IL-6)。⑤对比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治疗前后,测定记录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包括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⑥对比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治疗前后,测定记录两组氧化应激指标,包括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项目、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⑦两组不良事件率事件比较,包括心悸、恶心呕吐、腹泻、头晕等。

1.5 评定标准

显效: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正常,肺部体征、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有效:胸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明显改善,肺部体征、临床症状有一定程度缓解;无效:上述观测指标均未发生明显改变,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总有效率对比

2.2 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喘憋、发热、肺部啰音、咳嗽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s),d]

表2 两组患儿症状及体征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s),d]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喘憋消退2.42±0.29 3.51±0.84 8.673<0.001发热消退3.12±0.30 7.23±0.59 43.908<0.001肺部啰音消退4.12±0.49 5.33±0.72 9.824<0.001咳嗽消退5.34±1.09 7.81±1.42 9.757<0.001住院时间7.02±1.03 10.45±1.12 15.940<0.001

2.3 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Raw、Cdyn、PEF、FEV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yn、PEF、FEV1高于对照组,Raw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患儿呼吸功能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Raw[cmH2O/(L·s)]治疗前75.13±2.39 75.04±2.41 0.187 0.852治疗后61.03±1.13 69.23±1.23 34.715<0.001 Cdyn(mL/cmH2O)治疗前9.11±1.03 9.14±1.01 0.147 0.883治疗后13.29±0.82 11.04±0.59 15.623<0.001 PEF(L/s)治疗前1.79±0.23 1.77±0.25 0.416 0.678治疗后2.64±0.49 2.10±0.39 6.097<0.001 FEV1(L)治疗前1.13±0.12 1.09±0.13 1.599 0.113治疗后1.52±0.39 1.26±0.37 3.420<0.001

2.4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6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

表4 两组患儿炎症因子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CRP(mg/L)治疗前13.67±2.30 13.71±2.39 0.085 0.932治疗后5.80±0.93 10.17±0.95 23.243<0.001 TNF-α(pg/mL)治疗前32.39±2.94 32.41±2.85 0.035 0.973治疗后8.19±1.30 14.56±3.09 13.436<0.001 IL-6(pg/mL)治疗前97.23±4.92 97.25±6.02 0.018 0.986治疗后26.32±2.19 51.34±4.19 37.421<0.001

2.5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治疗后,两组CD4+均升高,CD8+均降低,且观察组CD4+、CD8+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s),%]

表5 两组患儿免疫功能指标对比 [(±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CD4+治疗前26.65±4.29 26.69±4.32 0.046 0.963治疗后37.92±5.20 31.82±4.27 6.411<0.001 CD8+治疗前30.59±3.92 30.61±3.89 0.026 0.980治疗后21.28±1.72 25.71±1.88 12.293<0.001

2.6 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SOD、MDA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MDA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对比(±s)

表6 两组患儿氧化应激指标对比(±s)

组别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值P值SOD(NU/mL)治疗前63.29±7.92 63.32±7.83 0.019 0.985治疗后80.52±5.92 73.29±7.39 5.399<0.001 MDA(nmol/mL)治疗前6.32±1.49 6.35±1.47 0.101 0.920治疗后3.08±1.02 4.92±1.23 8.142<0.001

2.7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7。

表7 两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既往临床在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治疗时,阿奇霉素为治疗的首选制剂,此制剂属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可发挥对多种细菌理想的杀灭作用,如肺炎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以及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但单一采用此药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实施治疗,易出现呕吐、皮疹等不良反应,且单一用药有一定的复发风险,而联合用药可使患儿机体免疫力得以增强,并促使呼吸功能改善,是治疗本病的关键[5-6]。

布地奈德以糖皮质激素为主要成分,该激素为一类重要的能对机体内环境进行调节的物质,其对机体免疫功能、代谢、生长发育等均可发挥理想调控作用[7-8]。同时,也是重要调节应激反应的药物,可使溶酶体膜、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稳定性增强,并对抗体合成、免疫反应予以有效抑制,能减少组胺等过敏活性介质的释放量,并使其活性得以有效降低[9-10]。同时,还可使抗原抗体结合过程中相关的酶促过程明显受抑,进而使支气管收缩物质在体内所表现出的释放、合成受到阻滞,使平滑肌所表现出的收缩反应呈显著减轻样变化。糖皮质激素也为一种免疫抑制剂和抗感染制剂,可减轻气道对乙酰胆碱和组胺的反应[11-12]。而沙丁胺醇药物经对β肾上腺素能受体可发挥有效治疗作用,对细胞内所含有的腺苷环化酶物质产生抑制作用,有效提高环磷腺苷水平,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并对具有速发性特点的机体超敏反应细胞介质释放予以抑制[13]。且两药经雾化途径吸入,药物成分可直达病灶,故可规避患儿的不适感,促使临床作用更为理想[14]。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针对所纳入的患儿在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其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呼吸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应激反应、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林喜足等[15]的研究中,B组采用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其总有效率为98.67%,高于A组单用药92.67%(P<0.05)。与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一致。

综上所述,支原体肺炎患儿在阿奇霉素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与沙丁胺醇,可显著增加总有效率,有效缩短病程,显著改善呼吸功能,明显降低炎症反应水平,改善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且具一定安全性。

猜你喜欢

沙丁胺醇布地阿奇
阿奇霉素在小儿百日咳的应用
布地奈德及特布他林联合异丙托溴铵治疗老年慢阻肺的临床效果
阿奇,出发
福莫特罗与沙丁胺醇治疗儿童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比较
瘦肉精(硫酸沙丁胺醇)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分析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撤机后咽喉疼痛缓解作用的观察
儿科临床应用中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的探讨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观察
布地奈德结合综合护理治疗支气管哮喘3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