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塘套养红螯螯虾养殖模式探索
2023-08-25杨振文何绪伟冯冰冰
高 峰,蒋 超,杨振文,马 聘,何绪伟,冯冰冰
(1.扬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江苏 扬中 212200;2.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河蟹是我国重要的淡水经济养殖品种。近几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在市场需求和经济效益的推动下,我国河蟹养殖面积逐步扩大,但是河蟹养殖因产量的增加和市场价格不稳定因素的影响,导致养殖风险增大。江苏省扬中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受气候和土质等因素影响,河蟹产量一直不高,每亩仅有50~75 千克,且养殖周期长,池塘空间利用率低。而红螯螯虾养殖周期短,仅需3~4 个月就可养到100~200 千克/亩,市场价格较高,深受养殖户的青睐,在江苏地区养殖量逐渐增多。2022 年扬中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联合江苏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扬中市现代渔业产业园内开展河蟹塘套养红螯螯虾养殖模式探索,取得了较好的养殖效果,提高了蟹塘养殖效益,降低了养殖风险,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以期为河蟹综合养殖提供帮助。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环境和条件
本次试验在江苏省扬中市现代渔业产业园省渔业技术推广中心扬中推广示范基地进行,养殖池塘选取面积为5亩的河蟹养殖塘,池塘最高水位可达2 米,根据养殖模式需要,对养殖塘进行改造,池塘东西走向,池底平整,池埂夯实无渗漏,坡比1∶2,进排水分别位于池塘东西两侧,中间开沟(沟上口宽8 米、下口宽5 米、深0.8 米),作为河蟹放养区,池塘四周和中间沟四周分别围0.7 米高的防逃网。进水口用100 目尼龙筛绢网过滤进水。池塘配备1.2千瓦动力的微孔增氧设备。
2.放养前准备
冬季干塘后,清除池底过多淤泥,修复坍塌池埂,曝晒10~15 天,每亩使用生石灰150 千克化浆全池泼洒进行消毒,杀灭池塘敌害生物。
清塘15 天后水排干,间隔种植伊乐藻、苦草和轮叶黑藻,栽种面积控制在池塘面积的30%左右,水草以伊乐藻为主,搭配苦草和轮叶黑藻。重新进水,水位控制在滩面以下10 厘米。用100目尼龙筛绢网过滤注水,水源为基地连通长江的通江河道引进的长江水,注水后施经发酵、消毒的有机肥150 千克/亩,培育浮游生物,为虾蟹提供适口生物饵料。
3.苗种放养
3 月5 日放入扣蟹800 只/亩,规格156 只/千克,放养于已圈围的中间沟内。6月20日放入红螯螯虾苗种500只/亩,规格254只/千克。
4.养殖管理
养殖过程中,饲料以全价配合饲料投喂为主,选择蛋白质水平在36%~40%的饲料投喂,后期添加投喂新鲜小杂鱼、蚬蚌肉,全程按照“前后精、中间青”的方式,合理调整动物性饵料与全价配合饲料的投喂比例。3-5月,每天投喂2次全价配合饲料,每天投饵量约为体质量的5%,并且每天通过观察食台上饲料的残存情况,适量增减饲料投喂量。6月放养虾苗后,适量添加虾苗体重量3%的破碎料。8月后拌新鲜小杂鱼或者蚬蚌肉投喂。同时,在7月后撤掉中间沟的围网。日常注意水质变化,春、秋季水体透明度控制在30~35 厘米,高温季节透明度控制在35~40 厘米。每7~15天施用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调水、改善底质,降低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浓度;每5~7 天注排水1 次,高温季节勤换水,采取少量多次、边排边注的方法,每次换水10~20 厘米。按照“前浅、中深、后稳”的原则,及时加高、降低水位,合理调节水温。3-5 月气温逐步回升,水深保持在0.6~0.8 米;6-8月维持水位1.2~1.5米,高温季节须适当加深水位;9-11 月水位稳定在1.0~1.2 米。每天22:00至第二天6:00打开增氧设备改善水质,7 月以后每天21:00 至第二天7:00 打开增氧设备增氧。
二、结果与分析
经过7个月的养殖,从10月6日开始捕捞红螯螯虾,捕大留小,挑选50 克/只以上的虾分批上市,记录出虾量,捕捞采用蟹塘龙虾专用地笼。10 月21 日后,河蟹达到上市规格,开始采用地笼一起捕捞河蟹和红螯螯虾上市。经过1个月左右的捕捞后,在11月12日开始排干池塘水,集中采收剩余的河蟹和红螯螯虾,然后统计产量。河蟹投放和收获情况见表1,红螯螯虾投放和收获情况见表2,养殖效益见表3。
表1 河蟹投放与收获情况
表2 红螯螯虾投放与收获情况
表3 养殖效益分析 元
三、讨论
由于2022 年夏季连续高温,池塘水温较高,同时水草生长受到严重影响,特别是伊乐藻出现停止生长甚至死亡情况,给河蟹生长和蜕壳造成了较大影响,养殖成活率、产量和大规格蟹数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试验过程中,为保证河蟹蜕壳和生长,在夏季高温时适当提高养殖塘水位,针对伊乐藻高温时生长过快,及时对其上部进行刈割,将其顶部控制在水面20 厘米以下,促进水草根系生长,防止高温季节上浮,也可利于水体流动。同时,加强巡塘,及时捞除上浮水草,防止腐烂败坏水质。通过以上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河蟹产量和大规格蟹数量。
从本次试验中可以看到,河蟹产量和成活率偏低,影响了经济效益;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单一养殖河蟹的风险较大,急需新的养殖模式来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效益。本次试验根据河蟹和红螯螯虾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活习性,在河蟹池内套养红螯螯虾,合理搭配河蟹和红螯螯虾的养殖比例、安排好苗种投放时间,保证养殖过程中饵料充足,能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提高养殖空间利用率,同时该模式还提高了饲料利用率,降低了饲料对水质的影响。在养殖过程中,还发现红螯螯虾可以摄食河蟹塘内过多的浮游生物,对于池塘藻相稳定起到一定作用,可减少应激反应。套养模式试验结果说明,河蟹塘套养红螯螯虾可降低河蟹单养的风险,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