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2023-08-25宋子鹏

艺术科技 2023年17期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摘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还重塑了人居环境的设计逻辑,促使人居环境设计对人更加友好。中国人口基数大,人员交往频繁,一旦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会对城市及农村地区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有效预防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现并解决城市和农村地区在这方面暴露出的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梳理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人居环境设计的研究,从城市和农村这两个维度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人居环境设计展开讨论。首先,文章阐述选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并总结不同国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验;其次,分析我国城市公共卫生与人居环境之间暴露的宏观规划及微观管理问题,并从城市韧性与冗余空间建设、开放空间体系建设以及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这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最后,分析我国农村地区在人居环境规划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公共卫生、制度保障以及管理问题,并从农村制度体系建设、人居环境优化以及经济政策这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文章立足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这三个维度,以期为更好地设计人居环境提供参考。

关键词:人居环境设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城市;韧性城市

中图分类号:TU984.12;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3)17-0-03

0 引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人居环境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人类在对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人居环境建设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间的密切联系。1842年,英国的埃德温·查德威克针对当时霍乱和肺结核等疾病的大规模流行,发表了《英国劳动人口健康状况报告》。随后,英国开始兴建大量公园,改善排水系统、垃圾清运系统等,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建筑密度越来越高,人口基数大和人口的快速流动提高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难度。农村地区面临着垃圾堆积、污水处理不当、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不达标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等人居环境问题,相较于城市,病毒传播扩散的途径和风险明显增加。本文以现有研究为基础,从城市和农村两个地区出发,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人居环境设计。

1 城市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人居环境设计

1.1 现状

在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城市环境设计上,很多学者从不同的尺度和视角研究城市空间布局对公共健康的影响,归纳来看,主要集中在“健康城市规划设计”及“韧性城市规划设计”这两个方面[1]。

1844年,英国建立了城镇健康协会,旨在研究有关城镇生活条件恶劣的报告,之后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健康城市”的概念。近年来,中國的健康城市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不同学者共同探索并逐渐优化我国的健康城市建设。例如,研究表明健康城市规划应该在政策基础上,逐渐探索适应当前城乡绿色空间优化需求的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模式[2];也有学者基于五维发展理念阐述与评价健康城市指标体系,并从区域—城市—国家层面给出了对策与建议[3];还有学者从景感生态学的角度探讨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并从景观生态营造的角度分析目前健康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4]。

韧性(resilience)可以理解为物体受到外力挤压后的回弹能力。近几年,中国在韧性城市建设以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也取得了很多成果。陈晓红等人以哈长城市群11个地级市为例,发现哈长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韧性高点突出,多数外围城市韧性偏低,而且韧性等级差异还在逐渐扩大并持续[5];邱桐等人针对地下城市空间韧性防灾抗疫框架进行研究,结合中国城市疫情防控的需求指出地下空间可以在抗灾方面发挥的作用,构建了地下城市空间综合防灾抗疫韧性评估框架[6]。

1.2 问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公共卫生与人居环境之间的问题更加突出。对此,学者从城市建设的不同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认为问题主要集中在不够尊重自然、宏观规划不科学、微观处理方式不恰当等方面。

刘滨谊认为,人居环境的发展取决于自然、人类欲望和科学技术三者的融合发展,城市建设也应该遵循自然发展规律。郝庆等人从国土空间规划的角度研究人居环境的适宜性,发现主要在宏观规划尺度上存在集成方法缺乏科学逻辑、测量数据精度不高以及评价成果实用性有待提升的问题。王利艳等人从城市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角度阐述了垃圾分类落地、收运能力不足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处理方式单一造成垃圾过多处理难度大的问题。

1.3 对策

1.3.1 城市需要具备韧性和冗余空间来应对挑战

大型公共卫生事件往往难以预测,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果城市没有做好应对准备,就会出现严重的经济、卫生、安全等问题,而且城市在数年之内都难以恢复元气。大尺度、高密度的城市会面临更多的人居环境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严密的防控措施来应对突发事件[7]。空间规划中,城市和城市之间应该预留生态冗余空间,并采取灵活的土地利用策略,为城市规划战略性空闲用地。这样不仅满足了未来城市规划的潜在需求,还可以为城市提供应急避灾场地以满足突发需求。

1.3.2 完善城市与社区开放空间体系

开放空间的概念最早在城市公园绿地中便有所体现,可以通过建立系统性的开放空间体系来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增强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韧性。现有研究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城市和社区开放空间体系。

第一,通风廊道是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科学规划城市通风廊道可以促进空气流通,优化人居环境,弱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城市的冲击。比如,香港在非典(SARS)疫情之后就对这方面展开了研究,通过评估高密度城市的流通现状,制定了相应的空气流通评估系统及指导方针,以更加全面地掌握城市空气流通状况。第二,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研究,用科学的手段评估和增强社区的服务功能。

1.3.3 构建基于社区的应急管理模式

为更好地发挥社区的作用,首先可以通过大数据建立全面的信息交互平台,以增强信息的时效性;其次,增强社区组织的服务和综合管理能力,以确保社区能够高效运作并满足居民的需求;再次,在日常治理中加强社区的应急储备及相关人才培养,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以便面对突发情况能够迅速行动;最后,通过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和决策,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和合作精神[8]。采取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社区的综合效能,进而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为居民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保护。

2 农村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人居环境设计

2.1 现状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农村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由于农村地区人口基数大、地理位置偏远和经济发展较为落后[9],所以农村在突发事件,尤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往往比较被动。我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主要集中在解决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缺乏、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厕所污染等方面的问题,此外还需要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人居环境。

2.2 问题

研究发现,农村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在法制方面,农村人居环境法制保障不完善、权责界定不明确、实施主体法律意识不强,当地政府不负责、实施主体无人监督,导致遇到突发情况时出现无法可依、职责界定不清晰的问题。第二,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生活厕污等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难题。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缺乏排水渠道和污水处理系统的情况,导致生活污水随意排放或通过明沟排放,农村厕所粪污也埋下了较多的安全隐患,异味外溢、污水一同排入河塘,不仅影响居民的用水安全,还加剧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感染风险[10]。

2.3 对策

2.3.1 健全农村应急制度体系

应该健全农村应急制度体系,营造清洁卫生的农村人居环境,提前拟定应对方案并加以演练,如遇特殊情况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压力。另外,还应该建立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制度,做到生产、生活分离,合理地分类、集中、处理农村污水。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村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采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及应对方法和措施,并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相关措施的落实,并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对效率。

2.3.2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首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该从国家、基层政府、企业和农户这四个层面入手,针对每个层面的优先顺序、模式选择、保障机制和监督措施等提出相应的策略[11]。其次,文春波等从微观视角出发,分析了伏牛山区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并提出资金投入、根据乡村状况分类施策、改善饮水和垃圾处理等对策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最后,大力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知识,将相关政策及应对措施宣传到每家每户,从农村居民的个体意识层面着手,增强他们的人居环境保护意识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意识。

2.3.3 提高农村應急资金保障水平

相较于城市,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生活应急资源储备不足,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受位置偏僻、交通不便影响,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12]。因此,想要充分保障农村地区的卫生资源及专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资金,就要不断增强应急管理的实效性,促使相关管理部门增加日常的卫生及基本生活资源储备,以便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的措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 结语

众多学者研究探讨了人居环境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间的关系,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本文的研究总结如下:首先,在城市人居环境、城市以及社区这三个层面,学者已经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农村人居环境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法制保障、日常生活问题等方面,如农村生活污水、厕污、垃圾处理等。其次,大多数文献是对现有文献的回顾和理论分析,少有学者对人居环境展开实证研究,并且停留在宏观的规划层面,缺乏微观层面的具体分析和解决办法,现有研究成果的实用性有待提升。最后,城市及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发展变化,要有新的问题应对策略及相关的体系建设,未来需要基于现有政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出现的新问题提出更加积极的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 李翅.健康与韧性理念下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空间规划策略[J].风景园林,2020,27(8):114-119.

[2] 章瑞,王凯平,张云路,等.基于空间演变多元分析的市域生态空间优化研究:以宁波市为例[J].生态学报,2022,42(1):127-137.

[3] 王伟,武占云,李广宇,等.气候变化与国土空间治理的变革性适应研究[J].规划师,2023,39(2):11-20.

[4] 张国钦,李妍,吝涛,等.景感生态学视角下的健康社区构建[J].生态学报,2020,40(22):8130-8140.

[5] 李玮晨,王颖,陈晓红.中国城市群开发强度与生态环境耦合的时空特征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3,43(2):79-85.

[6] 邱桐,陈湘生,苏栋.城市地下空间综合韧性防灾抗疫建设框架[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61(2):117-127.

[7] 周建军,桑劲.“冗余空间”:城市应急空间规划与管理思考[J].规划师,2020,36(6):36-39.

[8] 冯一凡,冯君明,李翅.生态韧性视角下绿色空间时空演变及优化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3(14):1-14.

[9] 文春波,武洪涛,冯德显,等.基于微观视角的伏牛山区农村人居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J].地域研究与开发,2020,39(6):133-137.

[10] 李厚禹,蒯伟,邵振鲁,等.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2020,33(7):1579-1588.

[11] 张鸣鸣,于法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多元主体参与路径及对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生态经济,2023,39(5):196-203.

[12] 李梦,王新锟,李悦.社会工作视角下农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初探: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的调研[J].经济师,2021(2):217-218,221.

作者简介:宋子鹏(1996—),男,安徽阜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与公共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从当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微生物和免疫学教改的思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访问题研究
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法制管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微信的议题呈现异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管理的新思考
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学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