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探讨

2023-08-25刘佳佳葛祯祯邓若涵孙祥栋

高教学刊 2023年23期

刘佳佳 葛祯祯 邓若涵 孙祥栋

摘  要:当前,新文科建设如火如荼,对会计专业硕士这一文科热门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新要求。首先,该文从全国会计专业硕士学生中收集215份调查问卷数据。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存在一系列与新文科建设不契合的表象問题。其次,采用结构方程进一步揭示新文科建设与会计专业硕士培养不契合表象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案例开发和实践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文科建设;会计专业硕士;SEP课程建设理念;案例开发;结构方程分析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148-06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training mode of 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 a popular liberal arts major. Firstly, this paper collected 215 questionnaire data from students majoring in MPAcc in China. 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it finds that there are a series of superficial problems in themaster training process of accounting major, which do not fi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Secondly, the structural equation is used to further reveal the reasons for the discordance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liberal arts and the training of MPAcc.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argeted suggestions from four aspects: training program, curriculum system construction, cas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

Keywords: new liberal arts construction; MPAcc; SEP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concept; case development; structural equation analysis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到来,哲学社会科学和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成为我国现代教育改革的重点。2020年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上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指出,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相融合,助力新文科建设发展。2021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正式决定开展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工作。与此同时,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逐步实现全要素数字化转型,因此,企业对会计人才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如何应对宏观政策以及企事业单位提出的新要求,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是现阶段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

新文科建设要求创新高校会计专业硕士的教学培养工作,打造以提升职业能力为重点,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实现专业交叉融合的新文科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结合新文科建设的背景,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探讨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为提升会计专业硕士人才能力,推进新文科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  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  有关新文科建设相关研究

新文科的概念,始于教育部提出的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学科之一。新文科建设应注重思维观念的革新。崔瑜[1]提出,新文科教育应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以学生为主导,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捕捉问题的敏锐力、分析问题的思辨力、论证问题的感知力及解决问题的决断力,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新文科建设应实现专业交叉、学科融合。杨文欢[2]指出,新文科建设必须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将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融入跨学科、跨领域中,开拓学科视野。

(二)  有关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路径研究

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要求创新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郝爱迎等[3]提出应从明确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革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五个方面出发,培养复合型会计人才。案例教学和企业实践是会计专业硕士的两大特色。熊华军[4]提出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教学中应做到课程建设贯通案例开发,教学改革贯通案例教学,技能培养贯通案例比赛以及学习评价贯通案例写作。刘坚[5]基于研究生导师视角,从责任意识、知识结构、实践环节和论文指导四个方面提出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

综上,将新文科与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相结合受到了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但是,相关学者较少直接聚焦于高校,从新文科建设背景、培养方式、课程体系的设计、教学内容、校企协作等多方面,探讨我国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问题。因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发掘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会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设置的缺陷,并对于优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建议。

二  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对全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学生进行了培养模式相关问题的调研,调研对象是国内各大院校会计专业硕士的学生。

(一)  问卷設计

本文调查问卷的设计参考了杨昊[6]、王景升[7]、李爱琴等[8]、张彩平等[9]、姚美娟等[10]和古晓[11]对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案例开发和实践基地建设等内容的评价研究。问题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对新文科建设的认识,以及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课程建设、案例开发和实践基地建设四个方面与新文科建设要求之间的契合程度进行评价,发掘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现状与新文”建设要求之间的契合程度、不契合的方面以及存在的原因。在题型设计中,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并通过多选题和填空题设置,弥补可能存在的缺漏问题。

(二)  样本数据收集与统计

本文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线上调查问卷,共收回问卷215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调查的基本情况见表1。

三  传统会计专业硕士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问卷数据显示,当前的培养模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主要存在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  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方式单一

全日制硕士与非全日制硕士的培养方案没有区分,在相关课程设置和教师队伍的配置上没有太大差异。这就造成了硕士毕业生的“双向欠缺”,即学术型研究生缺乏理论知识,应用型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或者案例大赛参赛经验。图1总结了受访学生参加案例大赛的次数。从图1可以看出,68.5%的学生从未参加过案例大赛。从理论上来说,对于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生,培养方案、教师配备和相关课程设置应具有差异性。否则,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学生只有名义上的区分而没有实际的差异。

(二)  会计专业硕士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

不完善的课程设置体系会使传统会计人才与新技术时代逐渐脱钩。图2总结了受访学生对课程设置的偏好。从图2可以看出,58%的学生认为硕士课程设置存在与本科生课程内容重合度较高的问题。并且,67%的学生表明课堂教学配备ERP、Wind数据库等软件是非常重要的,92.5%的学生表明在课程体系中强化外语、国际会计准则及商务法律知识十分有必要,78%的学生认为数据分析类课程最能帮助本专业学习,详情如图2所示。一方面,数字技术与会计专业结合的课程为非核心课程,且课时较短,使课堂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另一方面,目前课程中缺少国际案例课程及非会计类课程。

(三)  会计专业硕士教学方法重知识轻能力

相对于其他学科,会计学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目前在高校的会计教育中,教学内容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实践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多数课程强调课堂理论讲授和记忆,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参加案例大赛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问题分析处理能力。然而,从图3受访学生参加案例大赛原因统计中发现,仅6.5%的学生在参加案例大赛后感到很有收获,45.5%的学生不知道如何组建队伍参加案例大赛。

(四)  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与兼职导师联系的主动性不足

会计专业硕士过度依赖学校和校内导师,缺乏与兼职导师联系的主动性。在受访的学生中,73%的学生联系导师的频次远小于1个月1次,其中95%的学生与企业导师的单次沟通时间低于30分钟。究其原因,除了学校课程任务重、学生课外考CPA等资格证书之外,还有研究生期望学院集中安排与兼职导师见面,思想上处于消极等待状态。

四  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结构方程分析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构建新文科背景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结构方程模型,采用Amos软件分析问卷调查数据,从中挖掘新文科建设的要求与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案例开发和实践基地建设四个方面的关联。

(一)  变量预分析

1  相关性分析

在建模前,本文先用SPSS计算每个维度下题目的平均值来表示每个维度。得到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各维度均显著具有相关性,除案例开发维度与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建设维度显示弱相关性外,其余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正相关本研究得到了初步的验证。

2  多重共线性检验

通过对各个因素的共线性进行分析,发现各因素的VIF都在3以下。满足方差膨胀因子(VIF)大于0小于10的标准,说明多重共线性问题不会影响本研究结果。

(二)  信度检验

本文利用样本200份数据,通过计算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 ɑ进行内部一致性检验。从表3中可以看出,新文科建设、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基地建设、案例开发和MPAcc建设的Cronbach's ɑ都大于0.7且整体相关性达到0.967,这说明量表信度检验良好,随机误差较小。

(三)  效度检验

1  探索性因子分析

1)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本文首先对问卷数据进行KMO和巴特利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4。检验结果中KMO检验系数均大于0.8且P小于0.05,表明问卷数据通过检验,能够进行下一步的探索性因子分析及验证性因子分析。

2)主成分提取。本文采用哈曼单因子检验(Harman's One-factor Test),使用其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各因素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抽取出的方差因子中,大于1的因子有10个,第一个因子占比为35.261%,小于普遍认同的40%占比的临界值。由此可见,本文的共同方法偏差可被接受,不会对本文的结果产生任何的影响。

2  验证性因子分析

1)结构效度。结构模型拟合指数的结果见表5。结构方程的自由度为174,卡方统计量为223,χ2/df为1.283,小于标准值3;GFI为0.907、CFI为0.987、NFI为0.944、TLI为0.984,大于标准值0.9;RESEA为0.038,小于标准值0.08。以上结果表明模型质量较高,拟合程度好。

2)收敛效度。从表6分析可知,AVE除实践基地维度外均大于0.5,CR除实践基地维度小于0.6外,其余都大于0.8,符合要求。

(四)  结构方程模型计算结果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检验与模型优化,结构方程的最终计算结果如图4所示。

在图4结构方程计算结果中,本文设计了两条特殊的路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残差项相连;新文科建设中的第11个问题“你认为现在所学专业的案例开发与新文科建设的要求相契合”和MPAcc建设中的第10个问题“你对所学专业的案例开发是否满意”残差项相连。

通过结构方程模型的路径系数测算结果可以发现,该高校的专业定位与新文科建设紧密结合,但是落实到具体相关专业建设上来看效果不佳。具体检验结果和分析如下:

新文科建设对MPAcc专业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872、0.912、0.942,具有显著影响;新文科建设对MPAcc专业案例开发的路径系数为-0.04,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是新文科建设对案例开发和建设未提出明确要求。

MPAcc专业培养目标对MPAcc专业建设的路径系数为0.055,具有弱显著影响。培养目标对应的潜在变量中相关系数最高的是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定位与应用型人才定位是否相符,达到0.925。可以看出,在专业建设中能否培养出应用型人才、针对性的实践型培养模式是关键。

MPAcc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对MPAcc专业建设的路径系数为0.328,具有弱显著影响。课程体系建设对应的潜在变量中相关系数较高的是目前培养课程的设置能否满足学生的需求,达到0.810。可以看出,该校目前的课程体系规划存在问题,不能有效满足学生需求。

MPAcc专业实践基地建设对MPAcc专业建设的路径系数为0.632,具有显著影响。实践基地建设对应的潜在变量中相关系数最高的是学生对学院的就业指导是否满意,达到0.784。可以看出,学生有过分依赖校内导师与学校,不积极主动联系校外导师进行就业指导的问题。因此,MPAcc专业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学生与企业导师的沟通交流。

MPAcc专业案例开发对MPAcc专业建设的路径系数为0.024,影响不显著。主要原因是在受访学生中,参与案例大赛的学生数量在总人数中占比不高,使得潜在变量数据不足,从而导致结构方程计算结果存在偏差。因此,本文结合调查问卷数据,整理出图5受访学生参加案例大赛相关统计,其中包括参赛动机、参赛精力投入、参赛收获和参赛激励。从参赛动机来看,有利于日后工作和任职、有利于个人工作成果的总结和沉淀是最主要的两项动机。从参赛动机可以看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案例大赛对自身职业发展有帮助。从参赛精力投入来看,69.8%的参赛学生投入时间为1个月以下。由此可知,参赛学生虽深知案例大赛重要性,但准备不充分。因此,学校可以配备专业老师进行比赛安排规划,让学生可以科学安排时间参加比赛。从参赛收获来看,84.1%的学生认为合作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55.6%的学生认为数据分析能力得到提升。从参赛收获可以看出,案例大赛提升了学生沟通、表达能力等软实力以及数据分析等硬实力。从参赛激励来看,73%的学生表示学校对于参加案例大赛有评优评先加分,44.4%学生表明学校会根据获奖情况发放奖金。由此可见,学校对于案例大赛的激励机制较完善,能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大赛。综上分析可知,案例大赛对会计专业硕士学生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专业建设过程中案例大赛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

五  结束语

针对结构方程分析结果,本文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建设、实践基地建设、案例开发建议四个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在培养方案方面,区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为非全日制专业学生规划有针对性的培养路径。制定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紧密结合学生工作企业的行业需求,引荐企业高层次管理人员来校授课,形成专属非全日制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突出课程体系交叉融合,强化前沿技术渗透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彻“学生为中心、企业需求为导向、实践能力为目标”的SEP课程建设理念,将会计、审计、金融等相关行业的技能需求作为制订课程体系的重要考虑因素,设置国际会计准则、数字化财务、国际商务法律等特色课程。同时,将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相结合,定期评价课程授课质量,对教师授课内容提出建设性建议。

在实践基地建设方面,高校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一方面,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优势将实践经验融入课堂理论教学中;另一方面,高校可参与合作企业的管理、咨询工作中,为企业出谋划策。

在案例开发方面,加大对案例大赛的宣传和激励机制。在会计专业硕士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相关课程环节,激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和开发课程典型案例,增进学生对案例开发的初步认识;在教指委案例大赛的关键节点,学校、学院和会计专业硕士发展中心三个层级可加大对案例大赛的宣传,方便学生获取相关信息;在案例大赛奖励方面,高校可设置专项奖励以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地共同参与案例大賽。

参考文献:

[1] 崔瑜.新文科建设视域下地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科融合探究[J].安康学院学报,2022,34(3):30-34.

[2] 杨文欢.综合性文科学术期刊推动新文科建设的路径研究[J].出版广角,2021(23):66-70.

[3] 郝爱迎,翟明戈,范松枝.人工智能背景下复合型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知识经济,2020(1):169-170.

[4] 熊华军.专业学位研究生“四贯通”案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0(4):24-30.

[5] 刘坚.从研究生导师的视角论提升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的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5):7-10.

[6] 杨昊.论新形势下我国会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转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63-164.

[7] 王景升.关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能力要求[J].财务与会计,2012(6):38-39.

[8] 李爱琴,马锦,吴莹.我国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9):64-67.

[9] 张彩平,郭溯源.基于“321+”的地方院校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8(11):74-76.

[10] 姚美娟,高凤莲.产学研结合视角下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9(10):61-64.

[11] 古晓.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江苏商论,2021(5):105-108.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大数据背景下数字化财务特色课程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20210108704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区块链在北京市重大风险防范体系的应用研究”(20GLC040);北京化工大学研究生教学改革项目“‘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会计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扎根理论”(G-JG-PTZG202108)

第一作者简介:刘佳佳(1988-),女,汉族,山东荣成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险管理、大数据应用。

*通信作者:孙祥栋(1986-),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人口、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