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策:绘好学校课程育人“施工图”
2023-08-25杨小微
杨小微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切实加强国家课程方案向地方、学校课程实施规划的转化工作。从学校层面来看,探索“一校一策”,开展因校制宜的学校课程规划研制工作,是把国家的育人“蓝图”细化为学校的育人“施工图”的重要环节。把握好这一环节,方能明确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路线,开启破解学校发展难题的新行动。
首先,如何因校制宜规划学校课程及其实施?
构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课程育人体系,既要规范、扎实和富有創造性地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又要从校情和学情出发自主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
落实国家课程,要充分考虑学校在课程实施中如何实现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转向“素养发展本位”,明确基础教育为创新人才成长奠基的定位,在推动学科实践、促进综合学习中探寻有创意有实效的路径与策略。各类课程体现素养发展本位的最明显变化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教学目标上以“学科核心素养”替换了“三维目标”。但这并不是简单的替换,而是既超越又包容,超越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划分,包容则在于核心素养本身就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体。二是提出了用于整体刻画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具体表现特征,即学业质量标准。这些标准既能指导教师的教学,提供教材编写和考试评价的依据,也为深化课程教学领域评价改革带来了新的切入点。当然,这要求各学科教师准确把握学业成就的表现特征,切实用好学业质量标准。
建设校本课程,则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需求,权衡学校的优势和短板,以严格的审议审核程序,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于他们个性化差异化发展需求的校本课程。激励教师和相关人员投入校本课程开发和课程审议过程,既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推进课程治理的现代化,还营造出合作、探究和协商的学校文化。近20年来,我国校本课程开发不仅带来了课程与教学实践的繁荣,催生了大量的教育教学成果和案例,还通过丰硕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系列专著与咨询报告等推动了课程教学理论的发展。尽管还存在着校本课程开发系统性规划不足、课程审议审核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但这些成果、经验及理论建树,已经为新方案之下深入而持续地开发和建设校本课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如何把规划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
新方案要求学校“高质量落实国家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将课程理念、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还分别就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如何在确保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基础上形成有学校特色的课程系列提出了具体要求。中小学校一方面要遵循课程实施的原则性要求,另一方面在具体实施中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展既脚踏实地又富有想象力的自主探索。
一是学科课程要立足“学科体系”强化实践与创新。学科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在互动中发展认知能力的特殊认识过程,通常表现为“从行到知”“从知到知”“从知到行”三种认识路线。“从行到知”有助于学生头脑中科学概念的形成,也有助于从事实和现象中梳理概括出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从知到知”可帮助学生高效率地掌握间接知识并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从知到行”则有利于学生主动验证知识并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准确把握并合理遵循三种认识路线,才能处理好学科学习中的知行关系,不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是指向综合学习的课程要融入“生活世界”。核心素养是与“生活体系”的框架相匹配的,体现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综合性问题的能力。指向这种能力的课程学习,要超越以往分门别类学习各门学科课程的局限,学会综合运用或整合各门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来解决问题,而跨学科探究、主题式、项目化等教学方式,可弥补分科教学的局限,有效地促进综合式学习。
三是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都应面向未来时代新人的“可能生活”。元宇宙、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预示着我们所面临的未来会越来越扑朔迷离,但也昭示着未来社会、未来生活和未来学习具有无限变化的可能性。因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年轻一代未来的“可能生活体系”,着力于如何经由课程去培育出胜任未来的新一代。学校实施国家课程的规划与行动,都应该为学生在未来可能的世界中选择可能的生活提供新的学习机会和学习资源。
此外,还要汇集教研、科研、行政和社会多方力量,坚持循证决策,健全监测反馈机制,实现课程实施规划的持续改进与优化。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编辑 谢 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