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洮河自然保护区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2023-08-25

南方农业 2023年8期
关键词:洮河刺槐自然保护区

王 斌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中心森林消防队,甘肃卓尼 747600)

造林指人类通过种植或繁殖树木等植被的方式恢复或营造自然林或人工林。造林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为当地提供木材和生态旅游资源。而病虫害防治是造林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加强病虫害防治能提高造林质量,保障造林效果。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经过长期摸索实践,在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现就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林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总结,以期能进一步提高造林质量。

1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及造林现状

1.1 概况

甘肃洮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洮河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南部,地跨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卓尼、合作、临潭、迭部、碌曲五县(市),洮河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08.78 万hm2,其中核心区达10.98 万hm2,森林面积达10.07 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5%。洮河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 275种,隶属110 科410属,其中蕨类植物17种,苔藓植物39种,种子植物1 219 种。

1.2 造林现状

洮河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保护区之一,截至2022 年末,洮河自然保护区造林总面积已超过4.33 万hm2。洮河自然保护区通过在河岸、山坡和草原等易水土流失的地方种植防护林树种,有效起到固土保水、保护环境的作用[1]。同时,在洮河自然保护区内,政府通过每667 m2补贴资金30~50元,鼓励农民退耕还林,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种植各类乔、灌木,如罗汉松、刺槐、杨树、油松等,促进当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2-3]。

2 造林技术

2.1 造林原则

1)根据当地的生态状态,选择合适的区域进行造林。优先选择河岸带、荒山、荒漠化土地等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或遭受过严重破坏的区域进行造林[4]。2)群落建设。在造林时应充分考虑树种的生态适应性,尽可能地复原或模拟当地原有的自然植被群落。同时,在造林过程中应注重树种的物种多样性,防止单一树种的过度种植。3)生态功能。造林不仅需具备一定的经济价值,还需具备必要的生态功能,如固土保水、防风治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5]。

2.2 造林方法

2.2.1 选种及种子处理

选种和种子处理是造林的重要环节,其关系到后续林木生长和发展的效果,也是影响森林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洮河自然保护区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地形等条件,将松树、杉树、柏树、柳树、白桦及刺槐等作为主要树种进行种植[6]。例如,洮河自然保护区在每年3月,根据种植区域和树种特点,制定选种标准,对刺槐种子进行综合评估和比较,筛选最佳的刺槐种子[7]。采集优质的刺槐种子材料,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及筛选,筛除有病虫害、变形、变质的种子,选择质量好、生长强劲的种子备用。将筛选出的刺槐种子储存在通风、干燥、防潮的地方,避免霉变或发芽。选种完成后,用3%硫酸亚铁按照每667 m2用药量10~15 g 兑水10~15 L 进行混拌,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病毒、细菌和真菌,避免种子发霉或感染病害。消毒后,将刺槐种子浸泡在温水或含有氮磷钾元素的特定溶液中,去除外壳,以提高其萌发率和生长速度。随后将种子在低温环境下保存一段时间,对萌动的种子进行春化处理,以促进种子发芽和生长。

在造林时,洮河自然保护区遵循生物多样性原则,避免过度种植单一树种。洮河自然保护区通常会应用不同树种进行混交种植,将松树、杉树、柏树、柳树、白桦树、槐树按2∶1∶2∶1∶2∶2的比例进行混种,目前混种面积已达到1.47 hm2,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8]。

2.2.2 选地整地

选地整地是造林的重要环节,其是保证苗木良好生长和成活的基础。洮河自然保护区主要从以下3 方面开展选地整地。

1)地形勘察。在造林时,对选定的造林地开展土地测量,测量其地面高度、地势坡度、土层分布、水源和排水情况等。2)土壤改良。土壤改良可有效提高土壤质量和改善其物理性质,从而促进苗木生长。洮河自然保护区主要通过深翻土壤、加入有机肥料、石灰等措施调节土壤pH 值、改善土壤通透性[9]。例如,将石灰粉或石灰石撒在土壤表面后,进行深翻和培土。3)地表整平。地表整平是为了避免地面起伏、积水和滑坡等因素对苗木生长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土壤改良后开展土地整平工作。整平土地时,需使用推土机等机械直接开挖土方,用铲车推平凸出部位,同时可将挖出的土方填入凹陷区域,并直接用推土机在原有土地上进行压实,确保土地处于同一平面,整体平整。4)构筑排水设施。如果造林地存在排水不良的问题,需进行排水设施的构筑。可依据造林地的地势走向,建设排水渠,将排水管接入排水沟中,完善排水设施,保证苗木成活和良好生长。

2.2.3 苗木种植管理

1)种植苗木。挖好定植穴后,将苗木垂直放入穴中,再开始回填土,填土完成后压实土壤,并及时浇水。栽植过程中需防止苗木过度曲折,导致根系断裂,影响苗木成活率。洮河自然保护区为保障新种植苗木健壮生长,会在树苗周围铺上草垫或树皮等。

2)灌溉与施肥。灌溉是保证苗木生长的重要环节。洮河自然保护区属于干旱缺水地区,为保证苗木健壮生长及提高成活率,相关工作人员极重视造林区的灌溉工作。栽移完成后,需及时浇透水,以避免移植后苗木水分不足,随后每隔20~25 d,在早晨或傍晚浇水1 次。为保障苗木生长质量,提高成林速度,洮河自然保护区通常会在每年的2—3 月和8—10 月进行施肥,选择富含氮、磷、钾元素的有机或无机肥进行施用。例如,为提高苗木养分供应,在每年3 月和9 月分别对刺槐、油松、杨树施用1 次氮磷钾复合肥,每次施用混合肥料200~300 kg·hm-2。

3)抚育管理。洮河自然保护区为保证树木的健壮生长及成活率,严格落实树木的生长调控、形态修剪等管理工作。①洮河自然保护区会在已种植林木中增植部分柳树苗,以增加造林密度和提升生态效益。具体操作是在树高80~90 cm 的树木间,每间隔50 cm,选择具有生长优势的柳树苗木进行种植。通常在春季和秋季进行种植,避开高温和低温季节,以提高成活率。②洮河自然保护区会及时修剪树木分枝,以促进主干生长和树冠形态的形成。通常在春季或秋季,根据树种特点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部位进行修剪,避免砍伐过多和过度修剪,以防止伤害树木和影响生长发育。

在苗木种植管理工作中,洮河自然保护区根据树种特点和生长环境进行科学操作,避免过度施肥或修剪对树木造成损害;选择优质苗木和肥料,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效果;合理安排操作时间和工作流程,以避免影响与其他管理工作相冲突;做好记录和数据统计,以便后期分析造林效果和调整管理措施。通过多措并举,洮河自然保护区造林取得了有效成果,目前洮河自然保护区造林区森林覆盖率已达45%,其中人造林面积达到87 960.41 hm2,实现了高效生态保护。

3 病虫害防治措施

洮河自然保护区拥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和珍稀濒危物种,为保护和发展物种资源,洮河自然保护区开展了加强多元化林木种植、加强新种类害虫管理、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等病虫害防治工作。针对不同的病虫害问题,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

3.1 加强多元化林木种植

因不同种类的树木具有不同的生长特点和抗病虫害能力,混合种植可避免一种病虫害的大规模暴发,同时,种植混交林可有效提高森林的生物多样性,进而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生态稳定性。洮河自然保护区将松树、杉树、柏树、泡桐、刺槐及榆树等树种在同一片造林地进行混种,形成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树木种植结构,增强了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

3.2 加强新种类害虫管理

洮河自然保护区注重新种类害虫管理,并及时采取措施防治。目前,以蝗虫、黑绒金龟和松材线虫为主的虫害在洮河自然保护区内逐渐蔓延。其中黑绒金龟已取代蚜虫成为第三大害虫,在35%的林区均有发现。因此,洮河自然保护区针对不同种类的害虫,采取了不同的防治方法。1)针对松材线虫等毒性较强的害虫,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即利用花绒寄甲来控制害虫数量。2)针对蝗虫、黑绒金龟等害虫,采用化学防治法进行防治。可使用45%马拉硫磷乳油1 000倍液,每667 m2用量75~100 g,喷雾处理,或使用75%马拉硫磷乳油1 000 倍液进行超低容量或低容量喷雾,每667 m2用量55~80 g。同时,洮河自然保护区常用40%乐果乳油1 000~1 500 倍液喷雾防治,每667 m2用量50 mL。

3.3 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

洮河自然保护区构建了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对病虫害进行监测和分析,以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病虫害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洮河自然保护区每30 d 对人造林地进行1 次巡查,及时发现病虫害问题。此外,洮河自然保护区还会及时进行样品采集和病虫害鉴定,利用病虫害鉴定结果,对病虫害类型、数量、分布等进行统计和分析,预测病虫害发展情况,根据病虫害预测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 结语

洮河自然保护区通过科学的造林方法和有效的病虫害防治策略,确保了林区造林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防治能力的持续提升,对保护区内的自然、人造林业资源进行了有效保护发展,实现了生态环境的优化。

猜你喜欢

洮河刺槐自然保护区
车过洮河
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歼敌
星火燎原
洮河流过生根的岩石(外二章)
刺槐造林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方法探究
刺槐树
刺槐造林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保护自然保护区刻不容缓
刺槐无性系生态适应性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