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某难选铅锌矿提高铅回收率选矿试验

2023-08-24

现代矿业 2023年7期
关键词:硫化钠收剂磨矿

刘 勇 何 翔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

铅锌矿石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是电气、机械制造、军事、化工和医药等领域不可或缺的主要资源。我国铅锌矿石资源分布广泛且储量丰富,但大都具有贫、细、杂等特点[1-4],提高资源回收率对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5]。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选矿厂设计处理能力1 000 t/d,年产铅、锌精矿约1.5 万t,现场采用先硫后氧铅锌顺序优先浮选工艺流程。随着矿石的不断开采,现场入选矿石性质复杂多变,为提高生产技术指标及企业经济效益,对该矿石开展了提升铅浮选回收率试验研究,以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及药剂条件,为处理该铅锌矿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

1 矿石性质

1.1 原矿多元素分析

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

注:Ag含量单位为g/t。

由表1 可知,矿石中的主要有价元素为铅、锌,含量分别为0.70%和7.20%,并伴生银,其含量为44.0 g/t。

1.2 原矿铅物相分析

原矿铅物相分析结果见表2。

由表2可知,该矿石中的铅主要以原生硫化铅的形式存在,占总铅的58.57%,白铅矿含量较高,占总铅的27.14%。

2 选矿试验

现场采用顺序优先浮选工艺流程,即优先选铅—选铅尾矿选锌,试验仍采用顺序优先浮选工艺流程。

2.1 磨矿细度试验

适当的磨矿细度对于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充分解离和降低生产成本至关重要[6]。因此,为寻找该矿石的最佳磨矿细度,以现场工艺流程及药剂为基础,经条件优化试验后,固定硫化钠用量800 g/t,亚硫酸钠用量800 g/t,硫酸锌用量800 g/t,乙硫氮用量100 g/t,2#油用量80 g/t,进行铅粗选磨矿细度试验,试验流程及药剂制度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2。

由图2 可见,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81%时,铅锌矿物基本实现了较好的解离,此时铅品位和回收率较为理想;继续增大磨矿细度,浮选指标提升不显著;综合考虑,该矿石后续磨矿细度选择-0.074 mm81%为宜。

2.2 铅调整剂种类试验

在前期探索试验中发现,硫化钠用量对该矿样浮选指标的影响较大,其原因是该矿样中目的矿物的氧化率较高,硫氢根离子在氧化铅矿物表面的吸附可以活化氧化铅矿物[7]。对该矿样而言,需要适度硫化才能保证目的矿物的充分富集回收,药剂用量小则不能起到很好的硫化作用,用量大则会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故其用量需处于较为合理的区间才能获得较好的指标。同时,试验过程中发现当硫化钠用量增加时,相对应的捕收剂用量也需增加。

生产现场在磨矿段添加亚硫酸钠、硫酸锌等调整剂,试验过程中同样验证以上调整剂的添加对试验矿样的浮选具有良好效果,对其分别进行用量试验,最终确定亚硫酸钠用量800 g/t、硫酸锌用量800 g/t。鉴于硫化钠对试验矿样的浮选指标影响较大,因此试验在铅粗选作业考察对比硫化钠及与其他调整剂协同作用下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其他药剂用量不变,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 可知,硫化钠+T-8 调整剂组合的选矿技术指标优于硫化钠+常规调整剂组合,粗精矿中的铅品位和回收率均较优;故铅粗选作业组合调整剂选择硫化钠+T-8,有利于提高铅的选矿技术指标。

2.3 硫化钠用量试验

T-8 调整剂是一种组合药剂,与硫化钠组合使用,一方面可活化部分铅矿物,另一方面有利于浮选过程中泡沫泥化现象的改善。经药剂用量试验,确定调整剂T-8用量1 000 g/t。针对硫化钠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固定调整剂T-8用量1 000 g/t,其他药剂用量不变,进行硫化钠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3。

由图3 可见,随着硫化钠用量的增加,铅回收率呈上升趋势,但杂质锌也呈上升趋势,铅粗精矿品位呈下降趋势;当硫化钠用量1 600 g/t 时,达到了最佳效果;故硫化钠用量1 600 g/t为宜。

2.4 铅捕收剂种类试验

该试验的重点是进行铅矿物捕收剂的研究,通过强化对铅矿物的捕收,从而使富铅连生体及细粒级铅矿物进入铅精矿,达到提高铅选矿回收率的目的。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81%,硫化钠用量1 600 g/t,亚硫酸钠用量800 g/t、硫酸锌用量800 g/t,T-8 用量1 000 g/t,进行铅粗选捕收剂种类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表4。

由表4 可知,采用乙硫氮+A16 组合为铅浮选捕收剂,其浮选指标明显优于其他捕收剂;采用乙硫氮+酯105 组合,泡沫黏且厚,铅粗精矿中含锌很高;故选择乙硫氮+A16为铅浮选组合捕收剂。

2.5 捕收剂A16用量试验

A16 是一种高效复合捕收剂,对细粒级铅矿物及其富连生体选择捕收性能较好,在浮选作业中泡沫稳定,可有效减少铅矿物的损失。固定磨矿细度-0.074 mm81%,硫化钠用量1 600 g/t,亚硫酸钠用量800 g/t,硫酸锌用量800 g/t,乙硫氮用量80 g/t,T-8用量1 000 g/t,进行捕收剂A16 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4。

由图4 可见,随着捕收剂A16 用量的增加,铅回收率呈上升趋势,但杂质锌也呈上升趋势,铅粗精矿品位呈下降趋势;当A16 用量150 g/t 时,达到了最佳效果;故A16用量150 g/t为宜。

2.6 闭路试验

在条件试验及开路试验的基础上,进行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5,药剂制度优化前后闭路试验结果见表5。

由表5可知,药剂制度优化后与现场药剂制度相比,铅精矿品位提高3.21 个百分点,铅回收率提高15.15个百分点,指标提升显著。

3 结语

(1)四川某难选铅锌矿中有用元素为铅、锌,氧化程度较高,同时含有一定量的伴生银,具有综合回收价值。

(2)A16 是一种高效复合捕收剂,对细粒级铅矿物及其富连生体选择捕收性能较好,在浮选作业中泡沫稳定,可有效减少铅矿物的损失。同时该捕收起泡剂具有泡沫稳定、用量少等优点。T-8调整剂是一种组合药剂,可充分发挥不同药剂之间的协同效应,与硫化钠组合使用,可有效改善浮选过程中的泡沫泥化现象,有利于部分氧化铅矿物和伴生金属的回收。

(3)闭路试验结果表明,药剂制度优化后与现场药剂制度相比,铅精矿品位提高3.21 个百分点,铅回收率提高15.15 个百分点,指标提升显著,可为现场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猜你喜欢

硫化钠收剂磨矿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MG-9#捕收剂在极细粒煤泥浮选中的应用
磨矿介质对磨矿细度的影响
硫氢化钠处理含铜砷废酸的探讨
挥发性硫化物测定法中标准硫化钠溶液的标定
青海某铅锌矿磨矿动力学试验研究
昭通褐煤磨矿细度的试验研究
南京某铁矿实验室磨矿条件优化研究及工业应用
煤粉还原芒硝法制无水硫化钠工业化实践
新型捕收剂DTX-1常温分步浮选东鞍山铁矿混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