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

2023-08-24姚青青朱存刚

名师在线·中旬刊 2023年7期
关键词:单元主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姚青青 朱存刚

摘 要:“单元主题”将整个单元的课程作为整体,围绕确切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是一种结构明显、效果显著的教学方式。在小學数学教学中实施“单元主题”,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数学迁移、数学应用等素养有积极意义。文章解读了“单元主题”的核心概念,并对其教学原则和路径加以分析。同时,文章从目标制订、知识教学、习题练习、评价反馈的角度出发,提出实施“单元主题”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20-0074-03

数学具有逻辑严密、系统性强的特征,按照数学的特征进行整体式、主题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提升数学思维水平。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采取“点”式教学,对每一课的内容精讲细讲,导致数学课堂高耗低效。“单元主题”教学提倡教师围绕单元重点、难点展开教学工作,在明确目标的指导下有序组织教学活动,以此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认识到“单元主题”的教学价值,并联系实际教学情况,将这一教学模式巧妙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

一、小学数学实施“单元主题”教学的原则

(一)主题突出原则

实施“单元主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主题。教师应秉承主题突出原则,深入解读小学数学教科书的内容,明确不同课程的异同点,并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设置符合教情的单元主题[1]。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强化自身的主题意识,切忌设计不符合单元主题的教学活动,以免影响单元主题教学的效果。

(二)资源丰富原则

实施“单元主题”并不意味着教学素材只能取自教科书。教师应秉承资源丰富原则,根据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搭建主题教学框架,并根据框架需求收集相应的教学材料[2]。比如,低学段学生缺乏数学学习经验,无法快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对此,教师可根据其个体经验将相应案例整合到单元教学内容中,使课内外知识结合,达到“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三)内容深刻原则

“单元主题”的实施目的在于提高课程教学成效,即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如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等。要实现这一目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对此,教师应遵循内容深刻原则,在课上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

二、小学数学实施“单元主题”教学的路径

(一)基于数学知识点实施“单元主题”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涉及较多知识点,根据知识点将数学教学内容划分为大单元、中单元、小单元、微单元,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的层次更明显,结构更分明,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认知。综合实际教学内容,可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分为“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三大单元。其中,“数与代数”又可被细分为“数的认识”“数的运算”“用字母表示数”等小单元;“图形与几何”又可被细分为“基础图形认识”

“图形性质”“图形运动”等小单元;“统计与概率”可被细分为“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处理数据”等小单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将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分到同一教学单元中。

(二)基于数学思想方法实施“单元主题”教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蕴藏较多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模型思想等。不同教学内容蕴藏的数学思想存在差异,教师将数学思想作为主题整合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单元教学方案,可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比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等课程都利用了图形辅助数字教学,蕴藏着“以形助数”的思想方法。教师根据这一思想设计“10以内数的认识及计算”数学单元主题教学,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与形的关联,初步形成数形转化意识。

三、小学数学实施“单元主题”教学的策略

(一)明确单元主题设置目标,指明教学方向

主题可以是关键的数学知识点,也可以是蕴藏在知识点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要想明确单元主题,教师就要对数学教材、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分析,确定单元教学的核心内容。之后,教师可围绕主题设置确切的教学目标。以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的单元教学为例,教师对两课教学内容分析如下:

“表内乘法(一)”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乘法运算的意义、乘法与加法的联系、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2~6的乘法口诀等。

“表内乘法(二)”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7的乘法口诀、8的乘法口诀、9的乘法口诀、倍的认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等。

综合两节课的教学内容,可以确定“表内乘法”是单元教学的主题。根据这一主题,教师确定教学结构与教学目标,使单元教学内容更具指向性:(1)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使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

(2)使学生掌握运用乘法口诀计算的能力;(3)使学生学会使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细化教学目标,教师可使学生明确单元学习的目标与重点,使学生将单节课程的学习思维转化为单元整体的学习思维。

(二)梳理核心知识组织活动,启发探究思维

单元主题教学的重点在于核心知识点的教学。为了使学生充分掌握具体知识,教师应组织多样的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活动启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思维,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以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两课内容整合成“小数”单元教学模块,围绕“小数的运算”这一主题组织情境活动、讨论活动、实践活动。

1.创设主题情境,激发探究意识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商店图片,创设情境:日常生活中,有些数量不一定都能用整数表示,比如商品的价格就不一定都是整元钱。明天便利店的店员请假,你能使用数字将商品的价格标注清楚么?

糖果的单价是5角,可被标注为____元。

笔记本的单价是1元7角,可被标注为____元。

教师通过展示商店商品,可拉近学生与小数相关知识的距离,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细化生活情境:1元可被分为多少角?多少分?那么1分可被看作多少元?1角可被看作多少元?

在学生思考1元可被平均分成10角或100分时,教师引入0.1元、0.01元,使用小数表示角、分,并渗透小数的概念:将1平均分成10份或1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一位表示十分之几,写在小数点右面的第二位表示百分之几。这时,教师再提出问题:“如果糖果的单价是八角,以元为单位,可以写成怎样的小数?”借助这一生活化问题,激发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

2.组织合作讨论,增强数学理解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中的这一名言说明了讨论学习的重要性。在完成“小数”基础知识教学之后,教师可提出有难度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友谊书店新进《数学家的故事》和《格林童话精选》两本书,单价分别为6.45元与4.29元,同时买下两本书需要多少钱?《数学家的故事》比《格林童话精选》贵多少钱?

在激发学生问题探究意识后,教师板书6.45+4.29、6.45-4.29两个式子,并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式子的计算方法:

生1:我们可以将原题中的6.45转换为6元4角5分,将4.29转换为4元2角9分,分别将6元与4元相加,

4角与2角相加,5分与9分相加,再将结果分别相加,

即可计算出6.45+4.29的答案。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减法运算,计算出6.45-4.29的答案。

生2:6.45+4.29和过去所学的两位数、三位数的加法计算相似,我们可以仿照竖式加法进行计算。

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分析了多种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计算思维水平得以提升。在此基础上,教师讲解小数竖式加法计算、竖式减法计算的方法,能够使学生充分理解计算方法。

3.解决实际问题,促进深度学习

为了使学生“学”有成效,教师应将实际问题引入单元教学中,让学生在阅读、思考、探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度学习,形成数学迁移、数学应用思维。例如,教师出示王叔叔一天卖菜的收入表(见表1),并提出问题。

(1)王叔叔的白菜、萝卜一共卖了多少元?

(2)土豆比萝卜多卖多少元?

(3)你还能从中看出哪些数学问题?

第(1)、(2)问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使用单元学习的相关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问题,使学生体会新知识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计算50.45+29.75、40.6-29.75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第(3)问题的设计旨在转换学生的学习思维,使学生从提问者的角度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

(三)基于实际学情组织练习,提升应用能力

基于“单元主题”的小学数学教学要重视练习教学,培养学生勤于练习、乐于练习的精神,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以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因数与倍数”的练习教学为例,教师可对习题练习教学展开分析。

1.个性化练习

不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领悟程度存在差异,数学能力水平也并不相同。针对不同学生的具体学情,教师可设计层次化练习问题。

基础练习:在1、2、3、4、5、15、49、97中,奇数有____个,质数有____,最小的合数是____。

提升练习:用5、0、6、1排成一个三位数,是2的倍数的有____;是3的倍数的有____;是5的倍数的有。

拔高练习:希望小学五年级一班有40人,二班有48人,三班有43人,有哪些班级可以被分成人数相同的小组?三班再转来几个人才可以被平均分成8组?

教师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自选练习题目,同时鼓励学困生、中等生在完成本能力层次的题目后尝试提升练习、拔高练习,使学生在个性化练习中弥补学习不足,提升习题能力。

2.变式练习

为避免出现浅层教学问题,教师需从求新、求变的角度出发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思维。

一题多变练习:在48的因数中,既是8的倍数,

又是3的倍数的是。

一題多解练习:向红饲养场养了56只鸡,养鸭的只数是养鸡的2.5倍,饲养场里这两种家禽共养了多少只?

解题思路:①把养鸡的只数看作1倍量,先求出养鸡只数的2.5倍,再将得到的数量与养鸡只数相加;②把养鸡只数看作1倍量,先求出两种家禽总数是鸡的数量的几倍,再用鸡的个数乘以倍数;③把养鸭的只数看作1倍量,鸡的数量是鸭的数量的0.4倍,求出养鸭的数量,再相加。

变式练习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形成创新的解题思维。

(四)采取合理评价驱动反思,促进学生发展

在实施“单元主题”教学时,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并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展开针对性的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反思。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与几何”单元复习教学为例,结合这一单元的复习目标,教师设计评价标准:A.熟练掌握长度、面积、体积的计量单位,

以及质量单位、时间单位等;B.掌握正确使用计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C.明确计量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能够使用计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从知识、技能、素养三个角度出发设置A、B、C三层评价标准,有利于全面评价学生的单元学习情况。学生在客观评价语的指导下能够明确自身学习的不足,并有意识地调整与改正。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细化教学程序,能够充分发挥“单元主题”的数学教学价值,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单元主题”的内涵,结合具体原则设计符合课程教学标准、满足小学生数学学习需求的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练习的过程中形成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刘媛.基于“和教育”课程资源实施“小学数学单元整合课程”的研究:以“因数和倍数”单元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35):71-73.

王燕.立足单元整体教学优化小学数学课堂[J].数学大世界,2021(12):89-91.

作者简介:姚青青(1989.7-),女,甘肃古浪人,就职于古浪县西靖教育工作站,高级教师,本科学历。

朱存刚(1982.12-),男,甘肃古浪人,就职于古浪县西靖教育工作站,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单元主题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初中语文作文单元主题教学引导写作的有效策略研究
“单元主题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尝试
对英语单元主题实践作业的思考和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