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育人视域下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路径研究
2023-08-24邢云冯跃林
邢云,冯跃林
(重庆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16)
医学生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后备军,担负着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重任,对各方面素质要求较高。在“2030 健康中国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和“新医科”教育改革的大政策导向下,都对医学生的心理状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当前国内国际新形势的多重挑战下,培养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医务工作新生力量是医学教育的主攻方向。积极(Positive)一词源于拉丁文Positum,具有建设性的意思,在生活中表现为人“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心理指人的一种心境,包含了复杂的情感,一般分为积极(正向)与消极(负向)。品质是人的一种内在、持久、稳定的力量。“积极心理品质”是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中产生的重要研究领域,积极心理品质作为人格特质中的积极部分,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笔者以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研究切入点,在文化育人视域指导下着眼于高校育人的大环境,审视当前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应路径。
一、培养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性
1.后疫情时代需要培养人格健全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各地上下一心,医务工作者首当其冲,在抗疫一线顽强与病毒作斗争,体现了医务工作者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尤其是出现了一批能够堪当重任、富有青春活力的90后,无形中激励着医学生坚定自己的职业理想信念,树立起专业自豪感。然而,我们将目光向内,重大公共危害事件的突发对医疗系统工作人员心理影响程度比其他人更加严重,甚至会进一步影响到医科院校的学生[1]。医学生作为以后临床医务人员的储备力量,在突发性卫生公共事件中应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因此,在后疫情时代,医学院校应注重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医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激发他们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使其今后在面对重大公共事件时能够坦然勇敢面对,担负起救死扶伤的大任。
2.“三全育人”机制下需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凝聚价值理念、形成思想共识的目标导向和根本遵循[2]。医学院校文化育人工作只有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且把“立德树人”贯穿在育人全过程、全方位,才能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效能。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一,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一项重要保障。从心理层面上来讲,拥有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基础,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将大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全人格品质的优秀人才。因此,要从心理和思想两个维度上达到共振的目的,发挥协同育人效应,凝聚“大思政”力量,切实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培养出大批扎根祖国大地的卓越医学人才。
3.新发展格局需要造就一批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医学生。新时代的医疗卫生事业转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保障[3]。立足新发展格局,医疗卫生事业要加快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改革,以满足人类健康发展的需求,这给予了医学生更多的社会压力。医学生是社会主义医药卫生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重要的人才储备和人才保障[4]。习近平总书记在向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致贺信中指出,青年代表希望,青年创造明天,中国始终把青年看作推动社会发展的有生力量,鼓励青年在参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中展现青春活力。因此,医学生要有大局意识,把个人的医学梦与健康中国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结合,积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建设,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优秀青年医学生。
二、文化育人视域下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文化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凭借文化育人“同化”功能,最大限度发挥校园文化环境所形成的积极成效,通过培育优良校风、打造校园网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塑造医学生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1.加强校风建设,坚持正面心理引导。第一,发挥教育者的正面导向作用。教师是学生人生道路特定阶段的引路者,教师以博学的知识和独特的人格魅力与学生建立稳定的学习互动过程。一方面授予学生知识,解答学业上的困惑,另一方面宣扬正确的生死观、义利观与价值观,传达理性、健康、积极向上的情绪,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情感意志、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引导学生拥有稳定的积极心理品质与健全的人格。其一,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塑人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发掘学生本身的优势和潜能,加强培养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各种积极品质,注意把握学生的情感、情绪及感受,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对他们精神世界的关怀、重视,引起情感共鸣。教师只有理解他们的价值追求,才能促进其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帮助学生进步,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其二,教师的人格魅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5],高尚的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教师应当提高个人修养与影响力,提升教学亲和力,为人师表,以自身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在“崇德修学”中寻找和发现自己对于他人、社会及其环境关于生命活动的价值,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克服消除成长成才道路上的不良诱惑与消极心理,塑造自身优秀心理品质。
第二,加强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通过对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6]。其一,把“大医精诚”理念与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医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从而使医学生更好地把握正确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利用自身所学服务于社会,自觉地通过实践把中国医学文化理念推广到社会各方面。其二,组织开展相关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利用好医师节、护士节等时间节点加强对学生的职业文化教育,组织医学生在入校后进行医者誓言宣誓,加深学生对医学人文的认知,从一开始就在他们心中种下成为“救死扶伤、大爱无疆”医务工作者的种子,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逐渐由被动主体向自觉主体转化,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保持初心、服务社会。
第三,充分发挥榜样的引领作用。前苏联教育家马尔库沙说过:“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还没有发现有什么方法能比活生生的榜样力量更大、更能令人信服的。”其一,医学院校要有目的地把培养出来的名医、名师以及对国家社会做出卓越贡献的优秀人才的治学态度、职业道德、生活方式等优秀的品质以讲座或视频形式向在校医学生宣传,增强学生对学校的自豪感与认同感,树立学生信心,让其成为激发他们前进的动力。其二,通过身边具体生动的典型人物和事例引领学生思考、模仿、学习,学校每年组织评比“争先创优”“十大年度学子”等活动,将先进个人、集体和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进行公示,并邀请品学兼优的学生开展经验分享交流活动,在相同的教育环境中让学生发现与同辈之间的差距,在启迪中正确认识自己、改进自身不足之处,避免盲目自大和过度自卑,同时激励他们刻苦学习,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心怀阳光地走在人生大道上。
2.维护校园网络生态环境,拓宽积极心理成长空间。第一,注重多平台融合发展,建设扎实的校园网络文化阵地。在学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生工作部门和相关院系等多部门、多院系通力合作。以学校官网、学院二级网站为网络文化育人主要阵地,完善网站协助育人功能。开设专门的学生咨询互动窗口,有利于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动态及掌握学生心理状态,借助互联网便利优势形成动态交流模式,减少线下沟通交流的尴尬与不便,为心理健康教育搭建便捷桥梁。除官网外,重点建设“两微一端”,设学院、年级、课题组、班级微信微博等微平台,充分调动“校—院—班”三级文化主体建设热情,促进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同时也要投入抖音、微信视频号的使用,留意评论区学生的意见与观点,体现学校对学生的关心无时无处不在。
第二,在网络意识形态中要掌握主动权,弘扬正能量。国家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建设,强调要加强和改进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7]大学生正处在成长成才的关键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是非曲直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网络文化建设,使正能量内容始终占主导地位,做好网络育人的主流话语表达。掌握网络意识形态主动权有利于学生在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中成长,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医学院校可以结合党史、学校校史、当地红色革命史、医学榜样模范、学校先进人物等题材,摆脱冗长繁琐的讲解形式,适当在形式上增加趣味性。学校学生会可以组织举办微视频比赛,从医学生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健康养生问题、医学人文情怀等角度切入,抓住开学季、招生季、毕业季、特殊事件等关键时间节点,将优秀微视频上传到学校官网、“双微”平台、抖音等多渠道进行宣传,让校园网络成为传播正能量的强大“磁场”,在潜移默化中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而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第三,增强议题设置能力,准确把握学生关注热点。在校园场域内网络舆论发挥着导向性作用,引导网络意识形态的走向,而有效掌控网络舆论形成凝心聚力的正能量离不开议题设置。其一,设置热点议题,形成网络舆论热点。针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设置议题,发送微信公众号推文“从心出发做个快乐的人拒绝emo”“疫情防控期间心理疏导指南”等,聚焦学生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在潜隐中予以引导,正面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平和、理性乐观的心态。其二,设置分议题,防止舆论走向负极端。网络环境变化莫测,在“特定的”舆论环境中可能发挥不出充分的作用,这时需要建立反向议题,防止在负面舆论中传达一些消极情绪,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比如,有的学生发出“为什么活着”的疑问时,学校应趁机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树立强大的生命信心,以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在网络文化育人环境中要引导舆论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通过媒体平台大数据分析学生思想动态和实际诉求,解疑释惑、化解矛盾,及时处置网络突发舆情,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生态环境。
3.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第一,把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紧密结合起来。校园文化活动应突出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大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其一,创新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医学生群体主观意识强烈,大胆创新,不因循守旧。互联网大数据给新时代大学生带来丰富的精神文化,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校园文化活动可以采取民主的方式对主题和形式进行策划,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人格,把学生的合理诉求转变为现实成果,激发他们的潜在能力,从而获得内心的成就感。其二,基于医学生讲求实用有效的心理,应该将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文化活动要关注学生关心的问题,真正做到为学生办活动,为学生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服务于学生,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尽可能多地吸引学生参与。其三,利用好学生干部群体和学生组织。发挥学生会、学生社团的影响力,让学生干部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一方面通过广泛宣传扩大活动受众面,鼓动学生积极参加,另一方面也可以带动部分社交畏难的同学参与,从而打开他们的心扉,增加与同学之间的交流,形成健康和谐有趣的校园文化互动氛围,有利于进一步塑造学生的心理品质。
第二,塑造校园精品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在校大学生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为满足学生在校精神文化需求,校园文化活动也随之向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精神文化(如大学精神、校训、校风等)对育人具有主导性、决定性的作用。以大学精神为核心,把校园精神文化融入文化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提升文化活动的品位与意蕴,另一方面可以形成全校师生共同的精神理念与价值追求。例如,重庆医科大学作为建国以来第一批西迁的学校承载了代代辈辈的伟大梦想,学校为弘扬西迁精神开展系列专题采访讲座、主题演讲等文化活动,开设“重医春秋”专栏弘扬老专家的感人事迹,在网络平台上推送西迁精神纪录片,将西迁精神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方方面面,成为全校师生的精神引领和行为标杆,老一辈人胸怀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西迁精神激励学生以更踏实的脚步、更昂扬的姿态为祖国医学教育与医疗卫生事业奋斗,积极投身到祖国建设中去。
第三,遵循一条“主心骨”,避免“泛娱乐化”。校园文化活动可以有一定趣味性,但是不能过度追求文化活动的娱乐性,否则就会成为娱乐性较强的精神快餐。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应用党的科学理论“化”青年,逐步建立起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正确认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宣传,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主流意识形态,用符合青年特征和青年易于接受的方式方法推动青年价值体系和实践逻辑的养成,引领青年成长;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引导青年医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主动关心国家发展大事,走出舒适圈,踏踏实实走进火热一线,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主人翁”意识。还要在校园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将红色基因作为底色,如举办“红色诗歌朗诵比赛”“红岩精神主题讲座”等活动,深化医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补精神之“钙”,在学习中加强思想淬炼、抵制歪风邪气,引导青年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