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隧道垂直充填型溶洞冒顶塌方处治与灾变影响因子分析

2023-08-23刘定清贾艳领

岩土工程技术 2023年4期
关键词:溶洞拱顶区段

刘定清 谢 沃 贾艳领

(1.广西壮族自治区高速公路发展中心,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隧道安全预警工程研究中心,广西南宁 530007;3.广西交科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7)

0 引言

近年来广西交通建设发展迅猛,未来致力于打造“1 环12 纵13 横23 联”的总体规划格局,公路建成和规划建设总规模达到15200 公里。广西作为国内岩溶地貌分布广泛的省份之一,大规模的公路建设将出现较多的岩溶区隧道。在地质复杂的岩溶区,岩溶灾害不仅影响项目进度,甚至可能出现人员伤亡和重大经济损失。因此,岩溶区隧道稳定性分析一直受到广泛关注。史世雍等[1]、王 勇等[2]、赖金星等[3]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研究了溶洞空间分布对隧道稳定性影响规律。张成平等[4]、苗德海等[5]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隧道穿越充填型溶洞的力学行为及处治机理。孙国庆等[6]、赵玉龙[7]、马 涛[8]研究了富水溶洞综合处治技术。曹校勇等[9]、刘同江[10]则针对大型干溶洞进行了研究,总结了溶洞回填处置技术。王 建等[11]通过对隧道进行岩溶地质调查,总结了岩溶区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应对措施。张美聪[12]结合地铁盾构隧道项目,提出了红黏土岩溶隧道处理措施。由于溶洞发育形状各异,隧道穿越时受力特征及变形规律也不同。对于垂直发育充填型溶洞,岩溶垂直发育程度较高,规模较大,隧道穿越时变形控制难度大,风险性高,处治不当则极易突泥涌水,诱发地表冒顶沉陷。

以广西岩溶区某高速公路隧道为工程依托,分析垂直发育半干充填型溶洞冒顶处治措施,通过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结果验证方案设计效果。在案例基础上,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几个处治措施因子对隧道稳定影响程度。相关研究成果对类似岩溶隧道工程处治设计施工有一定借鉴意义。

1 工程概况

吾排隧道位于广西来宾市忻城县果遂乡境内,隧道长1620 m,为设计时速120 km/h 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断面矢跨比0.5,高跨比0.764,设计最大开挖宽度14.42 m,最大开挖高度11.02 m,开挖面积131.42 m2。隧道开挖至K72+645 上台阶掌子面时,掌子面出现塌方并诱发了地表塌陷。塌陷处隧道埋深约95 m,塌陷坑直径约为20 m,深约15 m,累计塌方量约4700 m³,此次岩溶灾害造成了已施做初支变形扭曲破坏、工程设备损坏、工程投资增加、建设工期延误、地表附近道路中断等多方面不利影响。塌陷坑俯视图及充填溶洞示意图如图1 所示。

2 灾害处治设计

分析隧道地层结构可知,地层下伏中等风化含燧石灰岩,上覆一定厚度黏土层,塌陷处隧道正上方发育充填型溶洞。下方隧道开挖扰动溶洞内部充填物,地层未能形成土拱效应而出现失稳。隧道顶部溶洞充填物沿溶腔垂直向下变形运动,从而导致地表成井状塌陷。处治方案设计长管棚超前注浆改变隧道周边土体特性,在隧道外侧形成保护硬壳以承担隧道开挖后顶部溶积物自重。由于隧道顶部松散土体自重较大,支护设计采用双层初支增加抗力以减少隧道支护结构变形。处治设计本着总体适当加强原则,制定了如图2 所示灾害处治方案:

图2 处治方案设计图(单位:mm)

(1)超前支护:φ108×6 mm 超前大管棚+φ42×4 mm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

(2)初期支护:双层20b 工字钢+φ8 钢筋网+C25 喷射混凝土+φ42 径向注浆小导管+φ108×6 mm 锁脚钢管。

(3)二次衬砌:C30 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50 cm。

3 有限元计算分析

3.1 模型参数

根据隧道所处桩号段落和隧道变形影响范围,选取三维模型尺寸为120 m×70 m×150 m(长×宽×高)。三维模型中溶洞、表层风化土、下层硬质灰岩均采用实体单元模拟,隧道初支采用壳单元模拟,系统锚杆采用植入式桁架单元模拟。建立模型单元如图3 所示,隧道特征点如图4 所示。

图3 三维模型图

图4 隧道断面特征点示意图

模型边界条件:除地表边界Z=90 m 为自由面外,其他五个边界X=-60 m,X=60 m,Y=0 m,Y=70 m,Z=-60 m 均为固定端约束。

模型基本假定:①岩土体本构关系为莫尔-库仑弹塑性模型,壳单元为弹性结构,锚杆本构关系为线弹性模型;②隧道处于地下水位线以上,因此不考虑地下水影响;③整个模型各地层呈水平分布。

由地质勘察报告可知,隧道围岩为中等风化含燧石灰岩,岩体呈中-厚层状构造,岩溶强发育,岩体较破碎。基岩上部覆盖黏土层,隧道顶板发育溶洞,充填可塑-软塑状黏土,内含孤石。隧道位于稳定地下水位以上,呈潮湿或点滴状出水为主,局部可能出现涌流状出水或呈淋雨状出水,自稳能力差,可能产生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各地层及衬砌结构物理参数如表1 所示。

表1 物理性质参数

3.2 工序模拟

三维模型先进行初始地应力平衡计算,重置速度、位移、塑性区后进行隧道开挖支护计算。模型采用上下台阶法进行开挖模拟,开挖与支护同步进行,每循环上台阶与前一循环下台阶同步开挖支护,系统锚杆延后一个循环打设。模型共分七个施工步骤完成区段开挖支护,如表2 所示。

表2 模拟施工工序

3.3 结果分析

(1)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选取溶洞区段中部典型隧道断面中部拱顶、仰拱和左右两侧拱腰围岩变形观测点进行分析。提取模型计算结果,整理各开挖工序完成后特征点位移累计曲线如图5 所示。

隧道开挖初期,隧道侧壁围岩位移特征点变形较小;随着溶洞区段开挖,拱顶位移产生突变,而其他三处观测点变化则较为平缓;隧道开挖通过溶洞区段后,隧道围岩变形趋于稳定。隧道周边围岩拱顶处最大变形为19.5 mm,拱腰最大变形为2.9 mm。由于岩溶充填物与溶洞侧壁灰岩物理特性差异较大,周边围岩变形规律则不同于隧道穿越均匀地层。地质相对较好的溶洞侧壁灰岩一定程度限制围岩的变形,从而致使隧道在溶洞段变形以拱顶拱底为主。拱顶受上部充填物自重作用,变形则更为明显。

(2)初支内力特征分析

随着隧道开挖初支施作,初支内力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各开挖工序完成后,提取初支X、Y、XY 方向的最大弯矩值,整理可得到初支时间-弯矩曲线如图6 所示;提取初支最大主应力、最小主应力、最大剪应力进行整理,可得到时间-应力曲线如图7 所示。

图6 工况-初支弯矩曲线

图7 工况-初支应力曲线

随着开挖的进行,初支的最大弯矩及应力也逐渐增大。弯矩在步骤二、步骤三节段增长较快,之后趋于稳定。最小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在开挖全过程发展较为均匀,在步骤二阶段开挖接近溶洞区段时,最大主应力明显增大。内力变化趋于稳定后,初支最大弯矩值为430.8 kN·m,最大主应力为16107.12 kN/m2,最小主应力为-18714.43 kN/m2,最大剪应力为8799.02 kN/m2。分析模型的变形及内力最大位置均在围岩溶洞区段拱顶,因此对该区域进行针对性补强。

3.4 现场监控结果分析

隧道塌方冒顶灾害处治完成后,对隧道拱顶沉降及拱腰水平收敛进行持续监控测量,得到初期支护累计变形曲线如图8 所示。分析可知,冒顶处治完成后隧道变形趋于稳定。现场开挖时间跨度大,因而现场监控变形累计曲线较模型计算结果均匀平缓。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控数据可知,隧道初支变形总体趋势一致,均随着隧道开挖支护往前推进,变形逐渐增大然后趋于稳定。隧道初支现场拱顶沉降累计量为29.5 mm,水平收敛累计值为24.9 mm,均小于方案设计预留变形量。隧道整体变形可控稳定,方案较为合理。现场隧道开挖、初期支护、锁脚锚管施工均需要一定时间,在这段时间内隧道支护体系没有完全形成。因此,累计拱顶沉降及累计拱腰收敛值现场观测值均大于模型计算值。

图8 处治后隧道初支累计变形曲线图

4 灾变控制影响因子分析

以上述模型为基础,通过控制参数变量,分别建立模型。如表3-表5 所示,通过控制实体单元参数以模拟溶积物密实程度和灰岩围岩等级;通过控制壳单元厚度模拟单双层初支,单层初支厚度为0.26 m,双层初支厚度为0.5 m;通过改变溶洞底部实体单元属性模拟超前注浆效果。模型材料参数依据隧道地质勘察报告及公路隧道设计细则,选取对变形最为敏感的初支拱顶沉降作为结果进行分析。

表3 变形影响因子表

表4 填充物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表5 岩层物理力学性质参数表

4.1 超前注浆影响分析

对于垂直充填型溶洞,超前支护注浆有利于隧道控制初期围岩变形。在模型计算过程中改变拱顶上3 m 厚度溶洞充填物特性,从而模拟超前支护注浆效果。提取初支拱顶单元累计竖向位移值,可得到有无超前管棚注浆层计算对比曲线如图9 所示。

图9 有无管棚超前注浆计算结果对比曲线

有管棚超前注浆加固时,溶洞段隧道初期支护拱顶最大沉降量为-22.9 mm;无管棚超前注浆加固时,溶洞段隧道初期支护拱顶最大沉降量为-30.7 mm。采取隧道超前注浆大管棚支护时,溶洞区段初支变形明显小于未采用超前管棚时初支变形。因此可知,隧道超前管棚支护可有效控制溶洞充填物区段初支变形。

4.2 初支厚度影响分析

对溶洞围岩软弱段,可以通过提高抗力以抵抗隧道变形。对于垂直发育充填型溶洞,随着隧道掘进扰动,岩溶堆积物下部抗力消失,岩溶堆积物与灰岩无法形成有效土拱效应,产生蠕动的岩溶堆积物自重较大部分由隧道初支进行承担。因此,加强隧道初期支护是控制围岩变形的方法之一。由图10 模拟计算结果可知,采用单层初支时,溶洞段初支最大竖向位移为-38.8 mm;采用双层初支时,溶洞段初支最大竖向位移为-22.9 mm。对比可发现,采用双初支虽增加了造价和施工周期,但在控制隧道变形方面效果明显,可有效保障隧道围岩软弱段施工安全。

图10 单双层初支计算结果对比曲线

4.3 地质特性影响分析

当溶腔周边的灰岩作为影响因子时,计算结果如图11 所示。当基岩为Ⅲ级围岩时,两侧非溶洞区段拱顶沉降为2.2 mm,中部溶洞段拱顶沉降为21.6 mm。当基岩为Ⅴ级时,两侧非溶洞区段拱顶沉降为9.3 mm,中部溶洞段拱顶沉降为22.9 mm。两种灰岩非溶洞段拱顶沉降差值为7.1 mm,中部溶洞段拱顶沉降差值为1.3 mm。因此可发现,岩溶填充物类型一致时,基岩围岩等级的差异对溶洞软弱区段变形影响较小。

图11 Ⅲ级灰岩与Ⅴ级灰岩计算结果对比曲线

当溶洞填充物为密实黏土时,隧道拱顶最大沉降计算结果为14.0 mm;当溶腔填充物为松散碎石土时,隧道拱顶最大沉降计算结果为22.9 mm。由图12分析溶洞区段计算结果可知,当选择溶腔填充物类型及密实程度为变形因子时,中部区段桩号范围拱顶沉降差异明显。因此可知,溶洞充填物的类型及密实程度对隧道变形影响较大,设计施工采取工程措施,改善溶洞充填物物理性质可有效控制隧道变形。

图12 松散与密实充填物计算结果对比曲线

4.4 小结

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隧道穿越垂直充填型溶洞灾变控制影响因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大管棚超前注浆加固,在隧道周边形成保护硬壳,可较好控制隧道围岩变形。

(2)采用双层工字钢增加支护抗力可直接承担周边松散充填物自重,有利于整体稳定。

(3)由于充填物与灰岩特性差异较大,灰岩岩石质量高低对隧道变形影响较小。

(4)溶洞充填物密实程度与隧道变形呈现正相关规律,充填物越松散则隧道变形越大。

5 结论

(1)垂直发育充填型溶洞段在隧道开挖后并未形成土拱效应,致使隧道在溶洞段变形以拱顶沉降为主。而隧道纵向变形则呈现溶洞区段变形大、非溶洞区段变形小的规律。

(2)根据现场施工监控量测反馈结果,现场监控结果与模型计算结果的隧道初支变形规律一致。隧道变形趋于稳定且小于预留变形量,隧道结构状态正常,说明灾变处治方案设计合理、安全、可靠。

(3)结合灾变控制影响因子分析可知,溶洞充填物的物理性质对隧道变形影响较大,采用超前管棚注浆+双层初期支护可直接有效控制围岩变形。处治方案设计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猜你喜欢

溶洞拱顶区段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方斗山隧道拱顶FLAC沉降模拟及修正
出发吧,去溶洞
妙梦巴王国历险记 七.中保村和百丈山溶洞24
站内特殊区段电码化设计
站内轨道区段最小长度的探讨
立式圆筒拱顶储罐排版技术及控制方法
神秘的溶洞
隧道特大溶洞处理施工技术
大型拱顶储罐三角形板式节点网壳正装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