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缘寄情之一
2023-08-23林华
林华
第一琴房的半壁是敞开的,外面有一个长廊。从琴房向庭院望去,一派桃红柳绿的景象。几根红砖砌成的方柱子边上,一丛丛蔷薇许是音乐听多了,朵朵開得鲜艳。
“春天不是读书天”,初一的孩子哪有什么定力,琴弹不到半小时就忍不住要到小伙伴的琴房去串门了。一来二去的,每个人在弹些什么曲子,大家都知道了。比如你只是弹了一首《小步舞曲》,可这个弹《波罗涅兹舞曲》,那个弹《萨拉班德舞曲》,整本《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就这么都给听熟了。
临近寒假的时候,教务处发了一份调查问卷,要我们说说自己入学半年来最喜欢的曲子和最有感悟的曲子。可这些我都回答不出来,充其量只能写个“最熟悉的曲子是巴赫的”,因为既谈不上“喜欢”,更说不出“感悟”。当然,这里所谓的“熟悉”,指的也只是“小巴赫”而已。
想不到从此之后我竟会一直记住这几个问题。无论是每个月的学习交流会,还是每个学期的全系汇报会,只要听到巴赫的创意曲或是阿勒曼德之类的,我总会不由地问自己“今天感悟了吗?”可是到头来我发现自己能填上的始终只有“熟悉”二字。
整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这么浑浑噩噩地耗着,也没有什么人来和我们好好说说巴赫。可能是觉得跟我们这些孩子说了,我们也不懂,又或者是想着,我们长大以后自然就会懂吧。就这样弹着、练着,一直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再也不许弹巴赫为止。
其实回忆起来,也没有什么可惜的,缘分不到,也难生情。只是这些年来听熟的音乐还留在心里,批也难判,砸也不烂了。
本科三年级,按照历年的教学大纲,该上赋格课了,可第一节课上老师只来得及说了个“巴赫在音乐史上有什么意义”的绪言,第二节课就接到通知,全院改学社论。于是我们走出高楼深院,举着红旗一路放歌,来到农村天地,唱《杨柳青》。
阔别巴赫,又是十年。看来我和这位“音乐之父”当真是无缘,更别说怎样感悟、理解他的作品了。
可是事情并不一定是按部就班地发生的。
后来,我和一位发小被派去西郊的建筑工地劳动。有一天文化局的军宣队送来了两个孩子,都是我们附中的学生,一个吹小号,一个吹黑管。原来他们参加样板团的演出后,偷拿了“刁德一”的手枪上街威吓小店店主,然后从小店拿了许多零食,扬长而去。
不过这两个孩子来了以后也还算老实,每天和我们一起搬砖拌浆的,累到一身大汗,就去浴室冲个凉快。
那天我和发小借着澡堂的共鸣回响,唱起巴赫的一首赋格自娱自乐,没想到那两个孩子竟听呆了。于是我们唱起了他们也熟悉的巴赫《C大调前奏曲》(BWV 846),让他们一起哼着古诺的《圣母颂》(Ave Maria)加入。
唱完之后,两个孩子久久没有说话。
自此,我们四人每日在澡堂褪去满身污垢之后,便赤身裸体地大声歌唱,在回声中寻找着那本就属于我们心灵的声音。这成了我们这支“小小建筑队”的“必修日程”。
那天歇工之后,吹小号的男孩许是有些累了。他躺在凉亭的长椅上,没多久便说起了梦话。只听他含含糊糊地说道:“大师兄呀……要是早认识你们就好了……每天唱唱这样的音乐……怎会去抢劫呢……”
我和发小听着,两人都没有说话。如果这时有一张调查问卷,我又该填什么呢?
等到可以坐下来学习的时候,已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了。承蒙恩师不弃,让我回校当助手。一个暑假的时间,我跟着他做了二十多首赋格练习。心中不由感叹,自己未曾做过这门课程的学生,却摇身一变要站在讲台上夸夸其谈了。
羞愧之余,我烦请马老先生趁访美之际带一些圣咏的录音资料给我,以便我上课的时候让学生们感受一下巴赫的音乐。老先生百忙之中没有忘记我的卑微请求,给我带了巴赫的康塔塔《心与口》(BWV 147)。其中既有四声部纯净的圣咏,又有乐队旋律华彩的装饰。横向的模进恰好与纵向的和声契合,这样的写作技巧真可谓是奇迹。
应该说是“百读不如一听”了,学生们透过谱上各种交织着技巧的音型,很快领悟了巴洛克的庄严与壮丽。虽然这样的音乐从理论上来说只是彼时彼地人们向往幸福的心声,但每到圣诞时分,这些音乐便会伴着飞舞的白雪响彻在国外的大街小巷。几百年来经久不衰,这不也说明了这些音乐所表达的期盼同样是为今人所认同的吗?
老先生还带回来一张国王歌手合唱团的碟片,里面是根据巴赫创意曲改编的重唱作品。这份意外的礼物让我如获至宝。每次外出做讲座,我都会放给学员们听。因为我已经明白,巴赫的音乐是属于所有善良的人的。不同层次的听者可以有不同的聆听感受。对于普通听众而言,他们无需知道什么叫“创意曲”,只要心灵上能够得到感应就行了。
例如巴赫的《G小调创意曲》,就好像是夕阳斜照时分,河边走来一群姑娘,晚风吹散她们刚洗完的长发,气息悠长的歌声回响在天地之间……很惭愧这样的画面似乎有点像推销洗发水的广告,但它足够接地气,普通人也更容易理解。当然,巴赫写的并非一定是这样的画面,那是一种让我们会联想到如此这般的意象,又或许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美好的情绪罢了。但不管怎样,这都是一种隐喻——人世间最美好的便是敞开心怀的自由。
这张唱片中的曲子,总能让人联想到这样那样的画面或使人心中涌现出一种难以言表的情感。用心去感受,就会得到领悟,心中也就得到愉悦。所以每次讲座结束,学员们都会涌到我的讲台边上,询问在哪能买到这张碟片。
一次,在执行外出考察任务的大巴上,坐在我边上的领队问我:“像我们这样的欣赏水平,该怎样听巴赫呢?”原来他听过我的讲座,可是我并不怎么认识他。在我看来,老资格的音乐爱好者是不会这样提问题的,他们会自己寻一些资料,找一些作品听听。这位料想是世界通俗名曲的听众。
我告诉他,首先要学会跟踪主题。赋格就像我们的专题讨論会,会议的主导者要很快明确发言者的意思,把握议题中心,别让会议开无轨电车——跑调了。说着,忽然想起有一次在聚餐会上贾主席问我:“老林,你怎么不发言呢?”我说:“大家说的我都同意,就不必重复了。”他却说:“你不发言,我怎么知道你的态度呢?”想到这个,我知道他要是听了我的解释,一定就会知道复调音乐中每个声部必须独立的道理,接着我就总结地说:“普通的听众在一般乐曲中听到的是一般情感,而有水平的听众在赋格中听到的是论证的智慧。”
他很愉快地笑了,我也为自己的机智暗自高兴。
后来我结识了美国管风琴演奏家弗朗西斯,他热情地邀请我到美国访问。一天,他带我去了一座玲珑小巧的教堂,想让我听听他弹奏的巴赫管风琴作品。我很高兴听到那雄厚的低音奏出箴言般的主题,并在多样的装饰下展开论证,最后推导出坚定的结论,让辉煌的音响充满整个教堂。
中途,弗朗西斯出去接了个电话,他让我在管风琴上随便弹一弹,等他回来。我想起舒曼写给青年的箴言:“有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尝试弹奏管风琴的机会,这会让你明白很多道理。”我开始在那琴上弹起还能记得的一些巴赫乐曲,可是总不能弹出令人满意的声音。琢磨了一阵我才明白,管风琴的发音干涩、短促,如果没有小心翼翼地把每个声音保持到下一个声音出现,那弹出来的旋律就会很零散,不可能奏出如歌般的连贯。换句话说,在管风琴上演奏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指法。我想,在钢琴上弹奏巴赫的作品或许也应该用这样的指法,虽然钢琴多少会有些回响的时间,但依然难掩盖各音之间的孤立。
这小小的顿悟让我受益匪浅。其实这本是一两句话就可明白的事,可那个时候谁又会了解这些呢?我明白了必须多听、多想、多交流,才不至于闭门造车。音乐从来就是全方位的心智活动,弹琴的人也得懂得作曲以及复调的原理,这样才会把作曲家的乐谱看成是自己的心思,才可能做到以第一人称的态度去宣泄、去表现;而写音乐的人又必须知道如何布置旋律才能更好地发挥情感的妙处,才可能使乐曲生动、有趣,使得演奏家在其中显示自己的热情和乐感。
更重要的一个感悟是:巴赫的音乐是深邃的大海,是仰止的高山,永远有许多等待我们去提炼、去攫取的精神财富,给我们心灵以智慧的启示。
已是暮春时节了,琴房窗台上的蔷薇却还在含苞待放,它们是否开得太晚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