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和播期对麦套短季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空间分布的影响
2023-08-23郭思梦刘太杰吴沣槭韩迎春王国平雷亚平王占彪李小飞杜文丽熊世武辛明华李亚兵冯璐
郭思梦,刘太杰,吴沣槭,韩迎春,王国平,雷亚平,王占彪,,李小飞,杜文丽,熊世武,辛明华,李亚兵,*,冯璐,*
(1.郑州大学农学院,郑州 450001;2.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新疆 石河子 832000;3.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棉花生物育种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河南 安阳 455000)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纤维的产量与品质是评价棉花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1]。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黄河流域粮棉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因此急需可以支持麦棉两熟种植制度的高效、可持续和适宜机械化的管理模式[2]。麦棉两熟分为麦套棉与麦后直播棉,其中传统麦套春棉模式中棉花与小麦共生期长,不利于小麦和棉花的机械化管理和收获。而麦后直播棉模式下由于生育后期积温不足导致棉花不能正常生长,产量显著下降,也不被农民接受[3]。短季棉具有生育期短、晚播早熟的特点,在黄河流域实行麦套短季棉模式,棉花采用76 cm 等行距机采模式种植,一方面由于短季棉个体小、生长发育快、占用空间小,不仅能适当提高小麦种植面积,还能确保棉花的正常成熟[4];另一方面可以大幅缩短作物共生期,有利于机械化管理。短季棉播期较长,不同的播期影响棉花生长的温光环境,进而影响棉花的产量和品质[5]。不同棉花品种对环境响应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且棉花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不同果枝的棉铃发育时期不尽相同,造成棉铃发育的环境条件存在较大差异[1]。因此,研究短季棉播期和品种及其互作效应对不同果枝棉铃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能够为黄河流域麦棉两熟全程机械化栽培和轻简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国内外学者认为播种时间能够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是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之一[6-8]。已有研究表明,早播可以优化棉花整体株型(株高、果节数和叶面积),从而增加冠层有效光截获率,利于提高产量[9-10]。相比之下,推迟播种意味着生理成熟期延迟,而且会因光热不足造成碳水化合物缺乏,导致棉花植株个体生长受限或源库关系失衡,造成营养生长过旺,而光合产物由源向库(生殖器官)的分配比例降低,从而显著降低皮棉产量[11-12]。早播条件下结铃至吐絮期的平均温度高,可以通过增加单株结铃数来提高籽棉产量;播期推迟,铃重和衣分均降低[13]。播期对纤维品质指标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有研究认为推迟播期对棉花品质的形成不利[14],但也有研究认为晚播对纤维长度影响不明显,甚至晚播条件下纤维长度和伸长率更高[15-16]。单个纤维品质指标的变化无法作为评判纤维优劣的标准,Bourland 等[17]基于4 个纤维品质性状开发了纤维品质综合指数Q 值(Q score),用于全面评价纤维品质。已有学者利用Q 值综合评价了干旱胁迫下以及施磷后棉花纤维品质的变化[18-19]。不同果枝位置棉铃的生长环境不同,因此不同果枝位置的棉铃分布及纤维品质存在差异[20]。已有研究证明不同的播期导致棉铃的时空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早播棉第一果节的铃数和铃重均显著高于晚播棉,且早播相较晚播更有利于棉花上部棉铃纤维品质的形成[21-22]。现有麦套短季棉研究中,有关品种和播期及其互作效应对棉株不同位置的棉铃和纤维品质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较少,且未有研究关注播期对纤维品质的综合影响,本研究通过引入Q 值来综合评价播期和品种对棉株不同部位的纤维品质的影响,以2 个早熟棉花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分期播种试验,以阐明以下3 个问题:(1)品种与播期对麦套短季棉农艺性状的影响;(2)品种与播期对不同果枝位置成铃分布与纤维品质的影响;(3)黄河流域麦套短季棉适宜的播种日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 年和2020 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东场试验基地 (河南省安阳县,36°06′N,114°21′E)进行。试验地土壤为褐土,土质为轻壤土,试验地0~20 cm 土壤的基础地力:pH 为7.05,有机质含量10.67 g·kg—1,碱解氮含量81.31 mg·kg—1,速效磷含量23.37 mg·kg—1,速效钾含量97.86 mg·kg—1。2019 年日照时间1 448.31 h,5—10 月的降水量320.60 mm;2020 年日照时间1 750.10 h,5—10 月降水量为474.10 mm。2 年气候均属正常,整体气候有利于棉花生长。田间气象站 (Davis Vantage Pro Plus)记录了2019 年和2020 年棉花生长季试验点的每日天气数据,2 年的日平均温度、日降水量和日照辐射数据如图1 所示。
图1 2019 年和2020 年试验地棉花生育期气象信息Fig.1 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of cotton growth period at the test site in 2019 and 2020
1.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品种,副区为播种日期,棉花品种为鲁棉2387(LM 2387,高衣分高产品种)和锦科707(JX 707,低衣分优质品种),两者均为短季棉品种。小麦品种为中育1123,由河南省安阳市中棉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小麦分别于2018 年10 月25 日和2019 年10 月26 日播种,于第二年6 月10 日收获。棉花于2019 年和2020 年5 月10 日(SD1),5 月20 日(SD2),5 月30 日(SD3),6 月10 日(SD4)分期播种。上述4 个播期与小麦的共生期分别为30 d、20 d、10 d 和0 d。由于共生期均较短,棉花植株较小,可以在不影响棉花植株的情况下进行小麦机械化收获;且小麦秸秆具有良好的弹性,可以机械化播种棉花。麦棉套作模式为“2-1 式”(即2 行小麦1 行棉花),小麦行距20 cm,每2 行小麦外预留56 cm 种植棉花,麦棉行距28 cm,棉行间距76 cm(图2),符合机采棉的种植要求。试验小区面积36.48 m2,每个处理重复3 次,共24 个小区。棉花出苗后,人工定苗,定苗密度为9 万株·hm—2。小麦施肥参照当地常规施肥方法,施用复合肥,小麦收获后有麦茬残留,秸秆不还田。在棉花生育期内灌溉3~4 次,每次灌水约600 m3·hm—2。其他田间管理按当地高产栽培要求进行。
图2 试验区麦棉两熟种植模式Fig.2 Wheat-cotton double cropping system at the test site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农艺性状。每隔3 d 调查一次生育进程,并记录各处理下棉花进入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和吐絮期的时间,以及花铃期下列气象因素:生长季有效积温(growingdegree days,GDD)、日均最高温度Tmax,日均最低温度Tmin、日均温差△T、累积温差△Tacc和日平均温度Tmean。在棉花盛铃期,为避免边际效应,对各小区中间2 行进行取样,在每个重复中选取2 株具有代表性的植株。取样后带回实验室分离叶片、生殖器官,将植株上所有绿色叶片展开平铺于白板上,同时放置40 cm量尺作为标尺,于白板上方固定扫描仪(Phantom 9800 xl,中晶,上海)扫描后用Image-Pro Plus(Media Cybernetics,Inc.)软件运算得出单株叶面积总和。参照公式(1)计算棉花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利用公式(2)计算花铃期GDD。
式中,Tmean(℃)表示日平均温度,Tb(℃)为基准温度,以棉花生长所需的最低温度15 ℃作为基准温度[23],Tmean小于15 ℃时不计入GDD。
1.3.2棉花株式图和棉铃分布。在各小区中间2行随机选取10 株棉株,分别于2019 年9 月15日和2020 年9 月19 日调查单株棉铃分布株式图。使用手机app“解株式图”(http://202.110.101.4/cecri/prpjj.php)记录各棉株果枝数、果节数及各果枝上蕾、花、铃、脱落蕾铃、吐絮铃、烂铃的个数,上述数据自动导入并存储在计算机中[24-25],计算每个果枝节位点的成铃数(包括即将吐絮的铃和吐絮铃)和脱落率,成铃数分别为10 株棉株在不同果枝或果节上有效铃的总数。
1.3.3产量及品质测定。棉花完全吐絮后,每小区选14.35 m2(7 m×2.05 m),调查收获株数和总成铃数(用以计算单株成铃数)后,人工实收计产。2019—2020 年在每个小区中间2 行按照下部果枝(第1~3 果枝)、中部果枝(第4~6 果枝)和上部果枝(第7 果枝及以上)手工收取正常开裂的棉铃,分别风干后称取籽棉质量,籽棉轧花后,测定衣分和纤维品质,并计算皮棉产量。
棉花纤维品质测定:将各处理轧花后的皮棉样品送至农业农村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安阳),测定棉花纤维的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指数。首先根据Bourland 等[17]的方法将长度整齐度指数、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马克隆值在0 到1 之间进行标准化,利用标准化后的纤维品质指标和公式(3)计算Q 值:
1.4 数据处理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6 进行数据整理,利用Origin 2018 作图,用软件Stata 16.0 批量处理和分析数据,用SPSS 25.0 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LSD)进行差异显著性(P<0.05)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棉花品种和播期下生育期及气象条件比较
随着播期的推迟,从出苗到吐絮的天数先减少后增加 (图3)。年份和品种的生育期均值比较,SD3 出苗到吐絮的时间最短(114 d),SD1 的时间最长(123 d)。随着播期的推迟,苗期逐渐缩短,与SD1 相比,2 个品种2 年平均SD4 的苗期缩短了11 d。2019 年2 个品种平均,蕾期随着播种日期的推迟先减少后增加。2020 年2 个品种平均蕾期持续时间,SD1 处理的最短 (28 d),SD2 处理的最长(30 d)。2019 年和2020 年SD4的花铃期持续时间最长 (67~70 d)。2019 年在SD1、SD2、SD3 和SD4 播期下,LM 2387 品种进入花铃期的日期分别为7 月16 日、7 月23 日、7月25 日和8 月3 日,JX 707 品种进入花铃期的日期分别为7 月17 日、7 月21 日、7 月24 日和8月3 日。2020 年在SD1、SD2、SD3 和SD4 播期下,LM 2387 品种进入花铃期的日期分别为7 月19 日、7 月24 日、7 月28 日和8月8 日;2020 年JX 707 品种在SD1、SD2、SD3 和SD4 播期下进入花铃期的日期分别为7 月19 日、7 月21 日、7月25 日和8 月9 日。
图3 不同棉花品种和播期的生育时期Fig.3 Growth stages of different cotton cultivars with various sowing dates
2019 年和2020 年,2 个棉花品种花铃期的日均最高温度、日均最低温度和日平均温度随着播期推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SD4 处理下2 个品种花铃期日均最低温度均在20 ℃以下(表1)。日均温差和累积温差均以SD4 处理最大,除2020 年LM 2387 外,GDD 均以SD1 处理最大。
表1 棉花不同品种与播期下花铃期各气象条件汇总Table 1 Summary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s in flowering and boll development stage among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sowing dates
2.2 品种与播期对短季棉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2 年播期对棉花皮棉产量、铃数和各农艺性状(果节数、果枝数、叶面积指数和蕾铃脱落率)的影响达到了极显著水平,2019 年,不同品种间果节数和蕾铃脱落率差异极显著,叶面积指数在2 年中均受到品种的显著影响,2 年中品种与播期交互作用对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各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影响(表2)。
表2 农艺性状和产量构成要素的双因素方差分析Table 2 Two-way ANOVA analysis of cotton agronomic traits and yield components
在2019 年和2020 年,棉花各农艺性状表现趋势较一致,即随着播期推迟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3)。2 年2 个品种平均,与SD4 处理相比,SD1、SD2 和SD3 播期的果枝数分别增加了57.7%、45.9%和28.9%,SD1、SD2 和SD3 播期的果节数分别增加了55.2%、46.8%和26.1%,SD1、SD2 和SD3 播期的叶面积指数分别增加了28.4%、24.7%和14.8%。SD1、SD2、SD3 的脱落率之间没有显著差异,SD4 的脱落率显著低于另外3 个播期。
表3 品种与播期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Table 3 The effects of cultivar and sowing date on the agronomy traits of cotton
2.3 品种与播期对麦套短季棉产量及产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皮棉产量在2019 年分别受到品种与播期的显著影响,在2020 年仅受到播期的显著影响,2年中皮棉产量均未受到品种和播期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表2)。皮棉产量在SD1、SD2、SD3 播期下没有显著差异,而在6 月10 日播种的SD4处理下皮棉产量 (2 年2 个品种结果平均)比SD1、SD2、SD3 分别降低38.7%、37.2%、32.7%,差异显著。2019 年LM 2387 的皮棉产量显著高于JX 707,2020 年2 个品种的皮棉产量较2019年有所降低(表4)。
表4 品种与播期对麦套短季棉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Table 4 The effect of cultivar and sowing date on lint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2 年的铃数及2019 年的铃重受到播期的显著影响,均随着播期的推迟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但SD4 与SD1、SD2、SD3 间铃数差异显著,SD1、SD2、SD3 之间铃数无显著差异。2 年2 个品种结果平均,SD4 处理的铃数较SD1、SD2、SD3 处理降低28.8%~29.7%;2019 年SD4 处理的铃重较SD1、SD2、SD3 处理降低2.4%~8.9%。
播期显著影响了棉花植株的棉铃空间分布。2 个品种的上部果枝铃数在2 年中均表现为SD1处理最多且随着播期的推迟,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与SD1 处理相比,SD2、SD3、SD4 处理的上部果枝铃数分别降低15.1%、26.7%、51.3%。2019年和2020 年2 个品种的中部果枝铃数随着播期的推迟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SD3 播期的铃数最多(2020 年JX 707 除外)。下部铃数变化趋势与上部铃数相反,即随着播期的推迟,下部铃数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2 年2 个品种平均,SD1、SD2、SD3 比SD4 分别降低33.7%、28.8%、23.8%。在水平方向上,除2020 年JX 707 外,播期显著影响内围(第1~2 果节)铃数,均以SD4 最少(图4)。
图4 不同品种与播期产量的空间分布Fig.4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yield of different cultivars and sowing dates
2.4 花铃期气象因子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
花铃期气象因子与麦套短季棉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分析发现(表5),皮棉产量与花铃期日均温度、日均最高温度、日均最低温度、日均温差、有效积温呈显著正相关,与累积温差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中与花铃期日均最低温度相关系数最大为0.813,其次是日均温度(0.803)。下部果枝棉铃数和中部果枝棉铃数均与日均温度、日均最高温度、日均最低温度、日均温差和有效积温呈负相关,上部果枝棉铃数与花铃期的日均温度相关性最强(0.873)。产量构成因素和皮棉产量相关性分析发现:果枝数、果节数和脱落率均与铃数、铃重、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枝数对皮棉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铃数。
表5 不同播期处理下花铃期气象因子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Table 5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of flowering and boll development stage and yield components under different sowing date treatments
2.5 品种与播期对麦套短季棉不同部位棉纤维品质的影响
2.5.1品种与播期对下部果枝纤维品质的影响。考察下部果枝棉花纤维品质 (表6 和表7),2019年,播期显著影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以及纤维品质综合指标Q值;2020 年,播期对纤维品质无显著影响。2 年中,品种均显著影响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Q 值,均表现为JX 707 高于LM 2387。品种和播期的交互作用仅对2019 年的断裂比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表6 2019 年和2020 年不同果枝位置纤维品质的各因素方差分析Table 6 Variance analysis on cotton fiber quality at different fruit branches in 2019 and 2020
表7 品种和播期对不同果枝位置纤维品质的影响Table 7 The effects of cultivar and sowing date on fiber quality of bolls from different fruit branches
2.5.2品种与播期对中部果枝纤维品质的影响。考察中部果枝棉花纤维品质 (表6 和表7),2 年中品种对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和Q值具有显著影响,JX 707 均高于LM 2387。马克隆值、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Q 值在2 年中均受到播期的显著影响(表6)。随着播期的推迟,马克隆值逐渐降低:2 年平均,SD1、SD2 和SD3 与SD4 相比分别增加24.6%、20.0%和10.8%。2019年SD2 处理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最大,SD1 与SD2 之间没有显著差异,SD3 和SD4 处理显著低于前2 个播期,2020 年SD1 处理下的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最大,较另外3 个播期长0.7~0.8 mm,且差异显著。2019 年Q 值在SD2 播期下最大,SD3 与SD4 的Q 值显著低于前2 个播期,2020年Q 值呈现出随着播期的推迟逐渐降低的趋势。2019 年品种与播期的交互作用对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和Q 值产生极显著影响。
2.5.3品种与播期对上部果枝纤维品质的影响。考察上部果枝棉花纤维品质 (表6 和表7),2 年中,品种对上半部平均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以及Q 值具有显著影响,播期显著影响马克隆值和Q 值 (2019 年显著影响断裂比强度),品种和播期的交互作用仅在2020 年对断裂比强度产生显著影响。2019 年SD2 处理的马克隆值最大,2020 年SD1 处理的马克隆值最大,2年中SD1 和SD2 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 年平均,SD4 的马克隆值较SD1~SD3 降低0.3~0.6,SD4 的Q 值显著降低1.3%~2.3%(表7)。
3 讨论
3.1 播期影响棉花生育进程和农艺性状
播期对棉花生育期长短影响显著[26]。播期的不同导致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太阳辐射等发生变化,其中温度是与棉花生长发育最密切相关的因素[12]。6 月10 日(SD4)播期下,棉株处在较低的积温环境,需要更长的花铃期以获取足够的有效积温(表1)。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播棉花生育时期较长,在充足的有效积温以及适宜的光、热和土壤养分条件下,植株能积累足量的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输送[26-28]。本研究也发现,早播除蕾铃脱落率外的棉花各农艺性状都优于晚播(表2),相关分析表明果枝果节数与花铃期有效积温显著正相关(表5)。2 年2 个品种在SD4 播期下进入花铃期的时间均在8 月3日后,晚播(SD4)导致花铃期的温度大幅下降,不利于生殖器官发育,果枝数、果节数减少。
3.2 播期影响棉花产量及产量空间分布
单位面积铃数、铃重和衣分是棉花产量的重要组成因素,前人研究发现衣分主要受遗传因素调控,受环境因素和栽培措施的影响较小[28]。这与
本研究结果相似,播期对衣分无显著影响,但高衣分品种(LM 2387)的衣分显著高于低衣分品种(JX 707)。单位面积铃数是由单株铃数和密度(单位面积株数)综合决定的,而单株的铃数是棉花单株与棉花群体协调作用决定的,通过调整播期可以构建适宜的群体冠层结构,从而优化植株对田间气象因子的利用[29-30]。短季棉品种若提前播种,其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衣分均有所提高,这与短季棉品种在早播条件下全生育期的光温水资源优于常规播期有关[31-35]。本研究发现,随播期的推迟,棉株单株成铃数显著降低,但SD1、SD2、SD3 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分析其株式图发现虽然SD1 和SD2 果枝果节数较多,但收获时上部棉铃大多没有正常吐絮,对产量贡献少且脱落率也相对较高,而SD3 中部棉铃数较多,补偿了减少的上部棉铃数,导致SD1、SD2、SD3 播期的铃数无显著差异。棉铃生长发育的适宜日平均气温为25~30 ℃,当日平均气温低于20 ℃,棉铃干物质的积累减慢,早播棉花在花铃期所处温光环境适宜,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的比例增大,产量增加[23]。本研究中2019 年和2020 年SD1、SD2、SD3 处理下皮棉产量均显著高于晚播处理SD4,且SD1、SD2、SD3 播期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花铃期的日均最低温度与皮棉产量相关性最强,SD1、SD2、SD3 播期下棉铃发育所处温度环境较为相似,而在SD4 播期花铃期的日均最低温度低于20 ℃,日平均温度也在25 ℃以下,棉铃发育处于低温环境,叶片中光合作用产物向生殖器官的转运减少,造成产量急剧降低。
阳会兵等[36]研究表明,不同播期处理对棉铃垂直分布影响较大,随播期推迟,上部成铃分布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Wang 等[21]研究表明,来自不同果节位置的棉铃生长的光温环境不同,造成早播棉花的内围铃和上部果枝成铃较多。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与早播相比,晚播的棉株上部成铃数减少,下部成铃数增加,播期推迟导致棉花上部有效开花时间不足。本研究目前只分析了棉花不同位置的成铃数,未对不同位置棉铃发育的温光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将来可以进行挂花试验,对不同播期下相同成铃部位之间棉铃发育所经历的环境或积温差异进行更系统的分析。
3.3 播期影响不同果枝部位的纤维品质
不同播期下,棉株生长的环境条件和生理发育状况存在差异,棉花花铃期的温度、日照等条件不同,使得棉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品质指标发生变化[37]。播期对不同部位棉铃纤维品质影响的结果并不一致[38]。有研究认为第一果枝不同果节的纤维长度在不同播期下并无显著差异[39],随龙龙等[40]研究表明早播棉花顶部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随日均气温的上升显著增加。杨长琴等[41]认为播期推迟,花铃期棉花中部和上部温度降低,限制了干物质在棉铃的积累,造成了上部和中部棉铃纤维断裂比强度降低;棉花下部棉铃纤维品质较优,与成铃阶段温光条件较适宜有关。本研究中,随播期推迟,棉株中部和上部棉铃发育过程中的温度降低,影响棉铃干物质累积,导致纤维品质降低,SD1、SD2、SD3 处理下中部和上部棉铃的Q 值均优于SD4 处理,且在SD1 中表现最好,表明中上部果枝在早播处理下纤维综合品质较优。棉花纤维品质同时受基因型和环境的影响,其中基因型决定了品种的遗传品质[42],通过比较Q值,锦科707 不同果枝位置棉铃的纤维品质均优于鲁棉2387。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黄河流域麦套短季棉模式中不同播期下棉花生育时期、棉铃发育所处的积温环境,并分析了其对产量与品质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短季棉品种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晚播条件下,日均最低温度和日平均温度均较低,花铃期延长,果枝数、果节数、叶面积指数和蕾铃脱落率随着播期的推迟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以SD1 最高。2 年试验中SD1、SD2 和SD3 之间皮棉产量差异均不显著,而SD4 的皮棉产量相对于SD1、SD2 和SD3 显著降低38.7%、37.2%和32.7%。相对于SD4,SD1、SD2 和SD3播期棉花铃数及铃重增加,但衣分无显著差异,其中铃数与皮棉产量相关性最强。2 年结果表明,在中部和上部果枝中SD1、SD2 和SD3 播期下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较好。综上,锦科707 和鲁棉2387 播种时间推迟至6 月10 日时,皮棉产量大幅降低,且中上部果枝棉花纤维综合品质较差,因此黄河流域棉区麦套短季棉模式下棉花播种时间不应晚于5 月30 日。本研究可为麦套短季棉的高产、优质生产提供理论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