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的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构建
2023-08-23谢如凤
谢如凤
摘 要:高中生物教学改革中,强调构建高效课堂,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开展深度学习,在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理解程度的同时,也让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生物教师要关注学生学情,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发展需求,科学设计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方法,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文章主要围绕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高效课堂构建方法及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度学习;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体验;导学案;问题
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学中鼓励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自主思考探究中完成课程知识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得到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培养。但是在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理论灌输的教学形式,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空间,在被动学习中很难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影响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也降低学生学习的效果。教师要以学生深度学习为核心,通过革新教学理念与改进教学方法,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开展问题教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问题教学是一种基于问题驱动的教学形式,通過问题的驱动促进学生积极探索、合作讨论、主动思考,从而帮助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以往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关于课程知识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灌输的形式开展,学生在课堂中缺少自主思考、交流互动的过程,课堂教学氛围沉闷,无法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了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扎实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要求教师转变教学形式,用问题引导的方式代替以往直接灌输的教学形式,为学生营造和谐、互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深度思考。科学设置问题能够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使学生步步攀升,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定深度。在开展问题教学法时,教师要科学规划问题的设置,主要可以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合理设置相关问题,明确各阶段设置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其中课前设置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对教材上的知识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和掌握。课中设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综合能力。课后设置问题是为了促进学生课后的总结与反思,使学生强化巩固所学内容,并能够进行一定的延伸与
拓展[1]。
例如:在进行《遗传因子的发现》这一章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既能够实现促进学生教学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完成高效课堂的构建。本章节主要是围绕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展开讨论,并具体分析分离定律以及自由组合定律等方面的概念及应用等,在课前学生自主预习阶段,生物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相关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能够进行深度预习,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比如生物教师给学生设置如下几个问题:(1)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从教材中能够整理出哪些概念?这些知识在哪些实际问题中能够得到应用?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展开深度预习,对教材中的基础内容进行了自主学习与整理,能够完成本章节知识框架的构建,为课上的深度学习做好铺垫。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先检验学生课前预习的成果,比如让学生对自己课前预习的收获进行分析,教师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在课中通过给学生设置问题串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展开深度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实现学生之间的有效交流和互动,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同时也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提高,在互动、交流探讨中,解决问题,达到深度学习效果。生物教师先给学生分好小组,然后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串:(1)能否运用细胞图解的方式对孟德尔的分离定律进行准确描述?(2)通过细胞减数分裂的途径,能否推断出分离定律中的细胞学基础是什么?(3)分离定律是如何被发现的?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其应用的价值是什么?(4)基因分离定律共涉及多少生物学概念知识,各知识点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各小组在教师给出的问题串的驱动下积极展开了合作探究活动,通过在小组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了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与理解基因分离定律,达到了学生对这一生物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而且学生在一系列问题的探究中也逐渐构建起有关基因分离定律方面完整的知识体系。另外,在小组合作探究中,组员之间存在分歧时,也会促进学生的深度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完成课上教学后,在课后需要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与巩固,才能扎实掌握课程知识,并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深度。生物教师可以在课后给学生布置思考问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思考与知识巩固提供帮助。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设置如下问题:(1)能否用假说演绎法来对孟德尔杂交实验中分离现象进行解释?孟德尔提出的解释是假说演绎法的哪一个环节?课本中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哪一个环节?(2)请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本章节知识内容,并梳理本章节知识之间的联系。在课后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课程内容进行了整体上的回顾、分析和整理,使学生在课后深度学习中强化了对知识的理解。问题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对构建高效课堂有重要价值,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思维活跃度提高,让学生学习的方向感更加明确,在问题串的设置中还能够降低学生对复杂问题的思考难度,逐渐增强学生生物学习的自信心。
二、设计体验环节实现学生深度学习
生物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构建体验环节,使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互动体验中,能够集中学生学习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及实现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有重要价值。高中生物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体验需求,为学生设计多样化体验环节,通过实践体验使学生能够完成知识体系的自主构建、思维的深度拓展以及能力的训练和提升,也让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与探索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在设计体验环节时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设计趣味性的游戏体验环节
游戏体验对学生而言比较有吸引力,能够实现生物课堂教学的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氛围中开展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能够放松学生身心,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DNA的结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生物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以往所学习的有关核酸DNA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回顾,然后再给学生设置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用身体模拟脱氧核糖核苷酸结构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操作,也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探究如何利用身体来构建结构模型的方式,在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下学生用身体中的肩部和头部来代表脱氧核糖,将左手握拳,代表磷酸基团,再将右手展开平举,代表含氮碱基。明确了身体各个部位所代表的脱氧核糖核苷酸的不同结构部位后,学生又通过反复尝试最终通过手拉手的方式完成了脱氧核苷酸的连接,形成了一个长的DNA链。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生物学习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生物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让学生在深度分析、探讨以及实际体验中加深了对DNA的结构特点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DNA的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按照传统的课堂知识灌输形式,学生理解起来会相对困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展开游戏体验活动,让学生有兴趣对DNA结构的相关知识进行深度分析与研究,并且在肢体配合的过程中,让学生对DNA结构中包括哪些组成,各自的位置、功能、作用等有了准确的理解,实现了学生在高效生物课堂上对知识的深度学习与理解。
(二)构建真实的体验式情境
体验式情境的创建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情境互动,在互动体验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生物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给学生创建具有体验性的教学情境。例如:在进行“激素调节的过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涉及具体的血糖平衡调节相关实例的教学,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这一实例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课程内容学习的情境中,引导学生通过情境演绎的形式来展现“血糖的前世今生”,并完成对“糖卡”模型的构建。通过设置这样的课堂体验式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学习以及互动讨论的积极性,对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学生的深度学习有重要帮助。学生通过在体验式情境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使学生能够掌握生物学术语的具体含义,既能够完成学生对生物课程知识的深度理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程的后半部分,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访问”的形式开展趣味性的互动体验,让学生在互动中完成对课程知识框架的构建。轻松有趣的体验式情境让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悦,也提升了生物课堂的凝聚力。
三、应用导学案促进学生的深度探究
实验教学是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生物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加深,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素养,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在以往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不够,通常多是采用灌输的形式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教师给学生灌输实验相关的理论知识,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实验操作,然后通过教师实验学生观察,或者让学生机械性地按照教师指导的方式完成实验操作等方式开展实验教学。这种实验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深度探究,无法充分发挥生物实验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及核心素养发展的作用,教师要注重对实验教学方式的创新,可以采用导学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实验学习与实验操作中进行深度探究,既能够完成实验教学目标,又能够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完成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例如:在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探究实践教学中,教师改变了以往直接给学生灌输知识以及实验步骤的教学形式,而是通过给学生列出知识清单,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掌握本次探究实践中应该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以及过程等,并给学生设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如:“结合现实生活,自主搜集查阅相关资料,能够就地取材分析并探讨色素的提取以及分离的具体实验过程,科学制订实验方案,并做出相关的假设。”通过这一探究性的实验学习任务,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活动中,并发散思维完成对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材料的选取以及实验现象的假设,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过程,并完成对实验的自主设计和操作。學生根据课程内容能够对色素的提取方式和分离方式有所掌握,其中进行色素提取时主要包括人教版教材中的研磨提取及其他教材中的沸水浴加热、榨汁机榨取、烘干叶片研磨、增加避光操作等几种,而色素的分离方式则主要包括纸层析法、滤纸对折法、载玻片涂布法、盖玻片沾取法、棉线下压法等。学生在小组探讨中通过反复实验尝试,制订出相对合理的实验方案,并对实验步骤进行了不断优化和调整,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本小组的讨论与实践结果进行展示,并对实验探究中遇到的难处、问题等进行阐述,分享小组是如何解决问题的,相互交流经验,促进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生物教师在实验教学中通过给学生设置导学案,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合作探究中完成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调整,提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对促进学生深度探究、提升实验教学的高效性有重要价值。
四、以评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反思
教学评价是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反思,为学生进一步深度学习与知识拓展提供有效指导。但是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对教学评价不够重视,未能及时地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另外,教学评价中学生参与性不高,教师单方面评价和指导也未能激发学生对评价的重视,无法充分发挥教学评价在学生深度学习方面的积极作用。教师基于高效课堂构建以及学生深度学习的需求,应该对生物教学评价进行创新和改进,开展多元评价活动,促进学生在评价中的积极参与,提升生物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例如:在进行“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这节课的教学评价中,教师要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在传统结果评价的基础上,增加过程评价,在学生进行果酒以及果醋的制作过程中,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以及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同时,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检测,通过习题测验了解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在完成课程教学后,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回顾与反思,总结学习收获与分析自身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通过引导学生深度反思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不断增强。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特别是同桌之间对彼此的学习过程了解较为具体,教师引导同桌相互评价,能够促进同桌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指导,为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深度学习提供帮助。最后教师要对学生整体学习情况以及课后的学习方向进行点评与指导。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对实现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有重要帮助。高中生物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能够借助有效的指导与引导方式,让学生逐渐对生物科学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与同伴交流探讨以及自主思考,完成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对生物现象、问题的思考与探索。通过问题引导、实践体验以及以评促学等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深度学习,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继华,崔红,张庆岭,等.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生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3,41(2):149-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