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联考模拟题分析与教学策略改进

2023-08-23刘玥

考试周刊 2023年31期
关键词:试题分析教学改进

摘 要:模拟联考之后,如何分析这次高水平考试,将试卷考查的重点难点进行汇总,对今后如何把握考试的方向、提高教学水平,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模拟试题的分析,得出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提出四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能对现实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试题分析;高三联考;教学改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31-0016-04

一、 引言

模拟联考作为接近高考的考试形式,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提前适应考试形式和难度,在考试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做好针对性的弥补,使考生能够更好地适应之后的考试,在考试之中达到为高考练兵的效果。另一方面,模拟联考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模拟联考的成绩,使学生能够评估自己的学习水平,积累经验,为高考做好准备。在不久刚刚进行的高三模拟联考中,本校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总体水平得到了提高,复习初步见效。但是,在一些具体方面仍然表现出明显的问题,例如知识讲解存在机械化、课程个性化教学程度低、知识体系构建不全面等问题依然存在。通过本次考试,一方面达到了对学生复习水平的检查,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教学水平进行了检验。文章通过对本次考试试题特点的分析,总结出题的思路,以便改进教学策略,实现对后期复习进行更加有效教学的目标。

二、 对联考模拟题的试卷特点分析

通过对教学模拟联考试题的分析,一方面总结试卷的特点,另一方面总结出题的规律,准确把握出题人的思路和今后的出题方向,对考试题型进行详细的分析,深化本次考试的意义,从而为下一次模拟联考成绩的提高打好基础。

(一)知识点分析

一方面,试题知识点分析是对整个考题中所涵盖的内容进行综合考量,是一项对试题进行综合评估和分类的工作,能够帮助教师获得在当前教学模式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了解情况,明确在当前课程知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重点难点知识点出现的遗漏和缺失,从而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教学。另一方面,试题知识点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任务中进行更好地讲解,将知识形成树状的立体式讲解模式,在讲解过程中使得教师更加明确重点和难点,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把握对重点和难点知识的掌握情况,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备考。在本次模拟考试中,以山东省目前使用的教材作为依据,重点对各科的必修模块进行了综合考量,对知识点的覆盖率,各科卷面都达到80%以上,30%以上是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考查,40%以上是对重点知识的应用。在整体的出题命题点中,试题呈现全面性和时代性两大特点。首先是全面性,本次出题的知识点各科涉及范围广大,种类多,将不同内容进行了综合组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组合应用能力。其次是时代性,在近些年的考试中,考试越来越突出时代性,特别是在历史、地理、政治的考查当中,与时事政治相结合的程度越来越深,考试趋势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答题规律分析

通过分析答题规律,总结出题的方式、规律以及趋势,归纳解题思路,提高成绩。通过分析答题规律能够明确本次考试的难度,对考试中出现的易错题和重点题型进行总结,从而确立备考的重点,帮助学生进行有规律的备考,在考试中更加灵活多变,顺心应手,提高学生自信心。在本次模拟考试中,整体难度中等,第一次模拟考试主要是为了建立学生的信心、检验教育的成果和复习的策略。在本次考试中,主要偏向于基础类应用题型,试卷整体出题策略比较常规,出题的思路和理念比较合理,偏难怪的题型比较少,试卷整体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为重点考查方向。另外,出题重点与时代相结合,将题目和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相联系,将知识点和题目要求的内容进行结合。另外,本次考试重点在于对学生解题思维的考查,学生只有将知识点融入其中,并对课本整体知识在脑海中有逻辑和框架,才能给出正确的答案。

(三)题型分析

题型分析是对试卷进行综合考量的分析方法,能在宏观上掌握具体命题,把握各种题目比例的具体情况,将分数和知识点进行一一对应,培养学生养成结合分值答题的习惯。同时,还能通过对不同题型的分析,确定不同题型的难易程度,对难度较大的题型进行重点讲解。本次考试主观题和客观题分布总体比较合理,能够通过对客观题的应答情况,了解学生在对客观题的答题思路上是否与命题人的思路相契合,还能通过对学生在客观题的丢分明确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对学生基础知识点进行查漏补缺。在对客观题的分析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数学、化学、生物类客观题往往最后几个题难度增大,历史、地理、政治一般是按照书本上的课时要求进行出题,语文的客观题多,和文章联系紧密,且分数较大,英语阅读类客观题的正确率是得分的关键。在主观题方面,文章材料偏知识点和时政材料、知识点和学术书籍相结合。提问的形式更加灵活多变,考试越来越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材料的结合能力。

三、 联考模拟中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以上试题内容的分析,可以对本次模拟考试所考查的知识点、题型和出题思路进行详细了解。为应对模拟考试中所呈现的考试形式,需要分析当前教学中尚且存在的问题,让教学满足考试要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课程知识讲解存在机械化

在当前课程教学任务中还存在讲解机械化、教学方式单一、填鸭式灌输等问题。一方面,在课程教学任务中,由于高三年级复习时间短,复习任务重,且在复习过程中对多门课程多本教材进行重复性的高强度复习,由此一些高中教师为了加快复习进度,盲目提升复习速度,揠苗助长,不注意合理应用课上时间,而是将大量的知识点留给学生,容易使学生出现理解偏差和记忆错误的情况。在高三教学过程中,由于需要对整个高中课程进行系统的回顾,涉及的知识点跨度大、内容多、表现形式复杂,在课程上将知识点进行紧密联系的难度大,如果不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性的串联和分类,很难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例如在历史教学中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问题,已經不是单一的知识点问题,而是形成了一个知识体系,跨越两千多年,在不同朝代出现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另一方面,一些课堂教学过于死板,局限于课上教师讲、课下学生学,但由于在整个知识体系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掌握程度是不一样的,在统一的讲解过程中容易产生一些学生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在讲解过程中存在为学而学、为讲而讲的现象,长此以往会造成体系框架的断裂,增加复习的难度。

(二)课堂价值方向引导不明确

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对课程价值引导不明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学生与教师交流少。学生与教师是课堂不可或缺的元素,但在高三大量及快速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只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情况。同时,由于高压的教学任务,教师往往在多个课堂讲课,很难在具体的班级开展具体的教学,很少有机会与学生进行交流,导致双方出现隔阂,很难将课程复习的价值真正落实。第二,对课程价值和考试认知缺乏引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忽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课程价值观念,一些学生只重视自己喜欢的课而忽略其他课程,一些学生因为偏科导致综合成绩较差。偏科原因往往是学生对课程产生厌学心理,也有教师没有进行具体的课程引导的原因。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忽略强调考试的意义,使学生对大型考试重视程度不够,在麻痹大意下错失进行高考模拟考试的机会。

(三)缺少个性教学与综合评估

个性教育一直是整个教学策略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过程。在班级中,总有成绩高低之分,但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受大量教学任务所迫,教师往往忽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而将教学计划作为教学准则,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使一些学生成绩始终达不到要求。个性教学的缺失会导致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被忽略。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看重成绩而忽略对学生的综合评估,唯成绩论,将成绩作为对学生评价的唯一标准仍然是一些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教师只重视“名校”“尖子”,学校一味重视本科率、达线率,而否定其他学生的价值,导致班级成绩出现分水岭,教学任务出现两极分化。

(四)缺少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节

当前,一些教师还是片面地看重成绩和考试结果,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高三阶段是学生压力最大的时候,繁重的学习任务、各式各样的考试以及来自同学之间成绩的对比、家长对学生成绩要求过高,期望过大,老师对有些学生的不管不问等问题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缺失、没有专业的教师、没有专门的教学任务安排、学校缺少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等问题是当前比教学任务更加突出的问题。心理健康的缺失可能导致学生压力过大,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或其他影响学习积极性的后果,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和教学策略的改进。

四、 在联考模式下的教学改革措施

在对联考试题进行分析之后,对当前教育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以下建议。

(一)丰富课堂讲课形式

针对机械化的教学方式和复习策略,应该通过以下三方面进行改进:第一,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实现从知识内涵到能力素养的培育。教师在对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开展科学的教学方式,将知识讲清楚的同时,培养学生解题和答题的能力,在面对不同题型时能够根据教授的具体方法进行快速准确地答题,提高得分率。引导学生在对题型进行分析过程中,排除题目中的干扰性选项,辨别题目中的陷阱,抓住题目主旨和出题人思路进行答题。第二,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将多本教材上的多种知识进行总结,形成框架体系。高三复习过程中很大一部分问题就是不能呈现知识框架,造成学生在答题时很难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出现缺答、错答、漏答的问题。将知识点进行整合形成知识树状图,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标注、专门的记忆或其他利于记忆的方式例如绕口令、顺口溜等朗朗上口、简明扼要的记忆方式是教学策略改革中的重点。第三,深挖教材内容,结合课外热点。考试的知识点是以教材为基础,教师应该深挖教材各个知识点背后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形成以教材为主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吃透教材,将书由厚读薄。另外,应该在讲学过程中将知识点和热点相结合,使教学更富时代性。

(二)创新课堂应用价值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创新课堂的价值,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知识和课堂教学,具体如下:首先,明确应用价值,使学习内容能够与考试相符,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开展明确的教学指导,例如语文教材中的名篇背诵、数学中的几何分析,在题型中都有明确的对应分数,只要学会就能拿到分数。其次,应该注意课程价值,明确各科各题型在考试中的占比。在教学任务中明确本门课程在高考中的定位,使学生明确任何课程都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减少偏科现象。让学生了解每个题型、每部分知识在总成绩中的地位,促使其学会在答题过程中抓主次,按照考试时间进行合理分配。

(三)完善个性教学评估

学生是教学任务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每位学生。每位学生的基础、思维方式和成长环境不同,总会呈现出差异性。不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水平的唯一因素是贯彻新型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这就要求学校要开展适合的评价方式。首先是过程性评价,应该密切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将评价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多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尽量避免单一的评价方式。其次要开展个性化教学,在面对成绩优异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时,不能一味地表扬或者打击,应该对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还要对学生展开鼓励,明确其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促使其积极改进。

(四)促进学生心态健康

学生的心态健康与否,是学生能否获取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持久力和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应该优化压力释放途径,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学习。具体如下:第一,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和应试心态。定期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对压力过大的学生,开展心理谈话,帮助其释放压力。关于应试心理,要把握学生的心理活动,让学生正视考试带来的积极意义。第二,设立心理辅导课程,开设多种解压方式。针对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老师应密切关注,并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

五、 結论

虽然模拟联考已经结束,但分析试题背后的逻辑,把握今后考试方向,并针对教学策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仍然是教学的重点。只有将其认真分析改进,才能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在下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也能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房培祥.浅议2018年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质量分析[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4):65-68.

[2]赵永胜,朱莉.做好试题分析 努力改进教学[J].化学教与学,2012(12):83-85.

[3]陈海龙,张必发.走进试题 改进教学[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4):68-70.

[4]曹建军.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8):87,89.

[5]何文娟.让试题分析带动教学改进[J].文学教育(下),2012(8):132-133.

[6]胡雪瑛.以考试成绩分析为案例诊断与改进教学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9(44):260-262.

[7]张彩霞.基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高中地理教学改革策略[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协调推进基础教育论文集,2022:1222-1224.

[8]冯辉.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策略探究[C]∥中国陶行知研究会.2023年第一届生活教育学术论坛论文集,2023:72-74.

作者简介:刘玥(1986~),男,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渤海中学北校区(高中部),研究方向:汉语及国际汉语教育。

猜你喜欢

试题分析教学改进
基于学生发展视角的中考试题分析
小习题大命题
MOOC参与的安全实验课程教学改进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探微
2015年盐城市中考英语试题分析及教学对策探讨
科学推理能力的构成及其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