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官山卫
2023-08-23刘媛
刘媛
官山卫是明朝建国初期设置的边防卫所,遗址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北的灰腾梁。虽然只短暂存在了一年的时间,但《明太祖实录》对官山卫从诞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做了详尽记录。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故元宗王扎木赤指挥把都、百户赛因不花等一十一人,自官山来降,诏中书厚加燕劳,立官山等处军民千户所,以把都为正千户,赛因不花等三人为百户,赐以文绮银椀衣物有差,就大同给赐田宅。”驻扎在官山的蒙元贵族们率部众投降大明后,朱元璋给予了他们丰厚的赏赐。在大同给他们田地、宅院,在官山就地成立了千户所,隶属大同,任命蒙元投降将领继续就地任职,让他们转而为明朝戍边。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大同官山千户所百户速哥帖木儿、捏怯来等,诈言故元将王保保率兵至上都,遂谋叛杀其千户把都等,事觉,伏诛。”这一年,附近地区还处于两个政权争夺地盘的混乱状态,官山千户所内部发生叛乱,叛军放出“元主力大军就在附近”的谣言,并计划谋杀千户。叛军计划被发现后,叛乱得到及时平息。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官山一带的政局在明朝初期并不稳定,投降的将领也并没有全部死心塌地地为明朝效力。
明洪武八年(1375年),发生了重大的事件。“故元知院不颜朵儿只等来降,赐罗绮衣服有差,不颜朵儿只者,即元国公乃儿不花也。于是诏置官山卫指挥使司,隶大同都卫,以乃儿不花为指挥同知。”这一年,蒙元的国公乃儿不花投降了大明,朱元璋不仅给予他丰厚的赏赐,还把官山千户所升格为官山卫,并封乃儿不花为指挥同知。
然而仅仅过了一年,洪武九年(1376年),“官山卫指挥同知乃儿不花叛入沙漠,大同卫指挥使周立率大同振武等卫将士讨之,追及白寺塔滩,获其辎重,乃儿不花遁去。”乃儿不花投降一年后,又叛变了大明,率部众离开了官山卫,进入大漠深处。大同卫指挥使周立集结其他各卫的将士追讨叛军,截获叛军的物资,但乃儿不花已经逃走了。自此,官山卫彻底退出了明朝的政治舞台,甚至在《明史》中都没有留下只言片语的记载。而周立因立此战功,获得了皇帝朱元璋的大力嘉奖。据《明太祖实录》记载:“丁卯,遣使敕劳大同卫指挥使周立曰,古之驭天下者,君用臣之能,臣奉君之命,上下各尽其道,以图至治,是以功著史册,名垂不朽。今朕有天下封疆之广,四际遐荒,各选能臣,握强兵而守险塞。卿北镇云中,当沙漠苦寒之地,昼驱驰于戎马,夜运谋于机密,心神俱劳,朕甚闵焉。”
周立之所以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集结部队,对叛军快速做出反应,还得益于此前朱元璋对边疆地区军政部署的调整。明洪武八年(1375年),“以在外各處所设都卫,并改为都指挥使司……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周立不但职位提升,权力也大大增加。当时,并非只有大同都卫升级,整个边防都卫的地位都有了大幅提升,所以当时北部边疆的局势对明朝极为有利。
无论是最初的官山千户,还是升级后的官山卫,都是朱元璋打下疆土后,就地分封降将,以达到笼络控制目的的机构。不仅官山卫,附近地区的明朝其他早期卫所,例如察罕脑儿卫也是在蒙元原先的地盘上,分封旧主、使用旧址建成的。武力打下的疆土,要靠有才能且忠心的人才来治理。官山卫昙花一现后,周边的卫所也都经历了各种波折动荡。明朝没有足够的武力和人才守卫包括战略地位极其重要的东胜卫等卫所,这些卫所都被迫内迁或者被放弃了。待河套地区重新回到蒙元势力范围,大明的北部疆域已经向南回缩了几百公里,一直退到今山西省大同市,边疆才基本稳定。
官山即今天内蒙古中部草原上的灰腾梁山,亦称奎腾梁山,属阴山山脉中段,近东西走向,西接大青山,东接大马群山,海拔1500米以上,主峰海拔2113米。这一带水源丰沛、草木茂盛、草原辽阔,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聚居的地方,更是辽、金、元皇帝的避暑胜地。但官山一名并非自古有之,官山也并非只是一座山,而是周围山脉、水域、草原的统称。鲜卑人称这里为九十九泉,契丹人称其为百泉湖,女真人称其为官山,清朝称其为敖伦淖尔。这些名字都强调了,这一带不只有山,还多水、多泉,是游牧民族理想的栖居地。
而官山更为人所熟知的是,这里曾是汉代北方匈奴的最高统治中心——单于庭之一。魏晋石崇在《王明君》中写道:“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行行日已远,遂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诗中的单于庭即官山,在今呼和浩特市内有昭君墓。单于庭是匈奴政权的核心,带有首都的属性。单于住在哪里,哪里就是匈奴的军政核心。到东汉时期,匈奴的单于庭曾四度迁移驻地,具体地点仍待进一步确认。
官山卫只存在了短短一年,是整个明长城体系中寿命较短的卫所之一。关于官山卫的具体位置,至今仍没有定论。现有研究表明,官山卫的卫所可能建在灰腾梁区域内的三道营古城中。三道营古城遗址为内蒙古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卓资县梨花镇境内,这里也是汉代武要古城的遗址。
三处夯土城墙呈“品”字形分布,多处墙体破损严重,但总体轮廓依然清晰可辨,部分墙体高度近6米。城墙修筑年代跨度较大,不同位置的夯土层厚度不同。
三道营古城遗址所在位置开阔平坦、依山傍水,南有京藏高速、110国道,北有大黑河、京包铁路。今古城内有村庄,附近卧佛山上有卧佛寺,位于G6高速卧佛山隧道口所在的半山腰上,佛塔高大,正殿朝东,站在寺内能清晰地俯瞰山脚下的道路,还能瞭望到很远的地方。
卓资县境内有一处旅游景区,名叫林胡古塞。春秋战国时期,林胡、楼烦是北方游牧民族中势力较大的两个部族。据《史记》记载,春秋晋文公时,“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北破林胡、楼烦”,设置云中、雁门、代郡治之,并且修筑了从今河北宣化沿阴山山脉西行的赵北长城,这道长城也经过三道营古城附近。
卓资县境内的长城均为战国、秦、汉三个历史时期的长城,既有墙体,又有关堡,更有密集的烽火台。五处关堡均为西汉时期所筑,分别是三道营古城、桌子山障城、土堡障城、三盖脑包障城、三岔子障城。从整体布局上看,各处长城所处的位置均与大黑河密切相关,或守卫主要通道,或保障重点城池。这些珍贵遗迹至今已存在了两千余年,见证了草原民族跌宕起伏的历史命运。
官山卫所在的卓资县,县名也颇有来历。一说是县城所傍之山,山顶平如桌面,故名桌子山,后来雅化为卓资山,简称卓资。县因卓资山得名,县治驻地在卓资山镇。也有学者认为,卓资本是“卓有资产”之意,因为这一带的工矿业很发达。卓资作为县名的时间并不长,起始使用时间为1952年5月1日,此前叫龙胜县。1945年12月28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绥蒙政府在此建置。因卓资山的战斗为贺龙元帅亲自指挥,故命名为龙胜县。今卓资县城内的部分街道、公园乃至店铺,仍以龙胜命名。
卓资县周边草原如今已是大型风景区,土特产卓资山熏鸡更是香飘满城、远近闻名。如今,卓资县这颗草原上的明珠,既“卓有资产”,又“卓有姿色”,还“卓有滋味”,很值得一来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