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碳”背景下地方传统能源国企转型的路径探索

2023-08-23闫登伟

今日财富 2023年21期
关键词:双碳新能源能源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确立,传统国有能源企业的转型势在必行。深入剖析“双碳”目标的深远意义和能源企业转型的背景、以及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机遇和挑战,进而找到传统能源企业转型的方向和路径,能为地方传统国有能源企业高质量发展和实体化转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转型的背景和要求

(一)转型的背景

在30年内实现“双碳”目标,这不仅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国发展绿色经济对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

1.“双碳”有助于推动我国能源结构实现革命性转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意见,到206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将由目前的16%提升到80%以上,清洁能源将取代传统能源成为能源消费的主力,电气化比重将大幅上升。另外,我国将大力发展光电、风电、水电、核能、氢能等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比重将由目前的35%提高到90%以上,以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2.“双碳”有助于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为了完成“双碳”目标任务,国家需要转型发展更高效益、更低污染的绿色产业结构,从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的进步,拉动海量的绿色金融投资,带来新经济增长点和新就业机会。新能源技术与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深度融合,一批颠覆性技术将引领和带动新科技产业革命逐渐走向高潮,这将带来颠覆性变革。

3.“双碳”有助于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两个世纪以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的地理分布格局以及由此产生的能源革命深刻影响着国际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煤炭与蒸汽驱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成为最大赢家。石油的成产贸易以及电力革命催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引领了这次革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至今。从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必将再次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我们一定会抓住这次机遇,引领新一轮能源革命,成为新的世界经济强国。因此,全面、客观、辩证看待“双碳”背景下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将有助于让我们看清世界能源发展大势,从而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

(二)转型的要求

1.要适应能源革命的大势所趋。能源革命是指能源系统内部根本的、结构性的变化过程,突出表现为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主导性能源种类的变化,本质是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商业模式乃至观念的转变。当前,全球正处于第三次能源革命转型的初级阶段,核心是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最终实现从化石能源體系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可再生能源体系转变。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也就意味着颠覆性的能源革命。因此,作为地方传统能源国有企业,必须因势而变、主动求变、尽快转型、占得先机。

2.要落实国企改革的任务要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求我们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在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上取得明显成效,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国务院国资委也出台了《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国有企业要深刻认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工作。要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强化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同时。国务院国资委明确要求“加快清理处置不符合绿色低碳标准要求的资产和企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因此主动适应大趋势、主动求变、主动提前谋划,从传统化石能源转型,适度超前布局新能源产业,是落实国企改革的任务要求。

3.要推动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我国传统能源企业业务结构大多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新能源业务占比较小。面对“双碳”目标的挑战,对于传统地方能源国有企业来讲,主动适应能源结构调整的时代需要,加强新能源产业布局,加快实现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升级,是推动自身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有效应对市场竞争,推动实体化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在能源革命和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地方传统能源国有企业的转型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不小的挑战。

(一)抓住三大机遇

1.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投资”。根据黄奇帆的研究,能源结构的调整在供给端、消费端、传输配送端将分别会带来48万亿、40万亿、50万亿总共138万亿之巨的投资规模,在未来40年中,平均每年至少形成3~4万亿元的投资。

2.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基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能源就地利用奠定了基础。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电厂、智能电网、智慧油客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共同构建了能源新基建。

3.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新技术”。科学技术和数字化技术重塑了新能源业态,氢能、燃料电池、化学储能等新型能源在技术上和应用上将迎来革命性突破,打造能源投资转型的新“蓝海”。

(二)应对三大挑战

1.发展方向不明。由于新能源行业细分领域众多,覆盖范围广泛,可供能源企业选择的发展道路众多。然而,目前风电、光伏等领域虽然产业链完整,发展相对成熟,但电量规模依然较小;氢能、储能等尚处于培育阶段,相关政策不明朗,开发难度大,投资造价高,经济性尚待验证,将给能源企业新业务布局与拓展带来一定的挑战。

2.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各大能源央企、各地方能源企业等都积极加快新能源布局,传统能源企业转型发展面临的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在此过程中,要高度警惕和有效避免因行业过热、一哄而上带来的投资失序风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产能浪费和重复建设。

3.体制机制束缚。作为地方传统能源国有企业,目前在顶层设计、班子搭建、绩效考核、选人用人、投资决策等方面市场化意识还不够,新能源领域经营性人才极为缺乏,各种体制机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目前新形势的发展。

三、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鉴于转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们需要在战略定位、观念转变、投资模式、组织体系、产业布局、创新驱动等方面进行革新,探明转型的方向和路径,解决好“怎么转”的问题。

(一)明确战略定位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加上面临全球油气市场新变化,地方传统能源国有企业应该从单一的传统化石能源运营商转变为集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为一体的新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二)着力转变观念

1.坚持主动求变。在能源革命转型的大趋势下,作为地方国有企业更应该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坚决杜绝等靠要的思想,在战略定位、发展理念、投资模式、管理创新上都要主动求变。

2.坚持居安思危。当前形势下,由于全球油气投资减少,叠加地缘政治冲突,预计2025~2030年,全球石油供应进一步收紧,油价将保持中高位,石油供应预计在2027年左右达峰。随着“双碳”目标和能源转型的推进,新能源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是大势所趋。要坚持用战略眼光、全局眼光看问题,既要避免悲观思想,又要避免盲目乐观。

3.坚持适度超前。从目前的形势预判,新能源逐步超过传统能源消费占比还有一个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在投资上既要大胆又要慎重,科学合理决策,坚持适度超前,但不盲目跟风,以免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三)调整投资模式

1.改变投资测算体系。新形势下,传统加油站、加气站的投资选址要慎之又慎,除考虑区位条件、规划手续、周边规划、交通流量、土地价格等传统因素外,还必须充分考虑到新能源车迅猛发展的冲击。因此,在测算财务净现值、投资回收期等的时候,销量预测的递增递减趋势要客观科学。

2.灵活运用现代资本运作体系。根据项目的需要,可采用直接投资、EPC+融资、股权收购、存量资产并购、融资租赁等投资方式,加速新能源布局与拓展。相比较而言,鉴于地方国有能源企业规模较小、经验不足等因素和良好的属地资源优势,在新能源业务的探索上,可以考虑采取“先合作、后自主”的方式,先引进具有丰富经验的平台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在股权上地方控股、经营上合作方负责,通过这种方式培养自己的队伍,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考虑收购剩余股权,或者继续扩大经营,形成自己独立自主的运营体系。

(四)强化组织保障

1.加强顶层设计,搭建熟悉业务的领导班子。新业务需要新思维,新思维需要新成员,需要在班子中补充新鲜血液,可以考虑采用职业经理人选聘的方式,从新能源行业中选聘优秀人才团队加强管理。

2.组建新能源部门专业化运作。鉴于新能源业务与传统能源业务在开发建设、项目拓展、运营服务、管理机制等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因此需要组建专门负责新能源业务的部门,配置懂相关业务的人员,实现专业化运作。

3.加大培训力度,掌握业内动态行情。引进专业咨询机构和培训机构,对新能源发展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进行培训。

4.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面临新能源领域技术、商业模式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传统能源企业需要从职业经理人选聘、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行业人才的引进、考核激励等方面入手,加快市场化改革,与市场接轨。

(五)优化产业布局

1.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按照“优化存量、拓展增量”的原则和思路在产业布局上下好功夫。一方面,传统能源企业对现有主业不能偏废。要坚持聚焦主责主业,不断提质增效,石化能源企业仍然要坚持稳中求进,科学合理做好新增加油站、加气站的投资建设,但是在站点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同步考虑新能源业务,为将来能源转换预留足够的空间。另一方面,要通过自主培育、收购兼并、战略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光伏、风电、氢能、储能等多元化新能源业务,加快清洁能源替代,实现从单一石化能源供应商向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

2.处理好适度与超前的关系。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在面对新领域新事物新行业时,既要有敏锐的市场意识,积极跟进,又要在投资决策的时候科学谨慎。尤其是地方传统能源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薄弱等情况,在布局新能源产业时,要做好投资可行性论证分析,既不盲目跟风,也不掉队,要长远布局清洁能源项目,因地制宜推进开发建设。

3.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在布局新能源业态时,既要考虑投资规模,更要注重投资效益,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能光伏、风电、太阳能、氢能、地热供暖、储能、新能源车等领域均一哄而上,而是要结合现有主业优势,结合区域能源特点、自身发展实际,有选择性地布局新的业务领域,优化投资组合,拓宽发展空间,可重点选择有把握有收益的2~3个关联业务领域深耕细作。

(六)强化创新驱动

1.坚持数字驱动。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数字智能解决方案嵌入企业的核心业务及全产业链,推动自身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能源企业的共同选择。对于地方国有企业而言,鉴于自身不具备研发数字化智能系统的实力,为降低成本,可通过与专业的互联网数字化企业展开合作,借助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以“合作”方式达成能源数字化。

2.堅持资本驱动。在资金实力相对雄厚,抗风险能力和投资容错能力较强的企业,可借助兼并、收购等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益进入新能源领域,实现项目的开发建设及新能源业务的拓展。

3.坚持技术驱动。电化学储能、制氢技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等新兴技术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的能源企业可通过提前研究布局前沿减碳技术,增强发展后劲,为转型提供新动能。

4.坚持金融驱动。近年来,绿色债券、绿色贷款、绿色基金等金融产品日新月异。转型过程中,资金是命脉保障,要充分利用绿色金融产品和工具进行融资,投资符合条件的绿色项目。

总之,“双碳”目标大背景下,能源转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们都将经历能源革命的洗礼,都将在思维模式的重构和商业模式的革新中经历由传统向现代的脱胎换骨式的阵痛与嬗变。国有能源企业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历史担当,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轮的能源转型,推动传统能源业态提质增效,大力拓展新能源产业,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以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贵阳城发能源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闫登伟,1988年出生,男,汉族,贵州金沙人,经济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工商管理和能源产业的研究。

猜你喜欢

双碳新能源能源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用完就没有的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福能源 缓慢直销路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门”的背后
顺应新能源发展趋势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