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消费行为分析

2023-08-23班红梅王瑶

今日财富 2023年21期
关键词:消费观消费行为师范生

班红梅 王瑶

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全面消费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当代大学生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备受社会关注。本文通过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4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综合分析师范生的消费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理性消费观。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的消费市场不断扩大。当代大学生不仅是消费群体之一,还是未来消费的主力军。因此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备受社会关注,因为“个人或群体的消费不仅是对物质产品使用价值的消耗,也在文化和社会层面改变和塑造消费主体,是使个体融合到整个社会系统中去的重要媒介”。大学生消费行为会影响和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师范生作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接班人其消费行为更是亟待研究。本文通过对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40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师范生消费行为和在消费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原理,研究师范生如何树立理性消费观。

一、师范生消费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为了更好地了解师范生的消费现状,以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为例,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问,现将调查结果展示如下。

(一)师范生消费水平基本情况

为得到真实的调查数据,笔者针对师范生发放问卷共240份,有效問卷240份,有效率达到100%。在有效调查问卷中男生有81人,女生159人,采集到的这些数据为分析大学生消费水平提供可靠的实证基础。

结合目前的社会消费情况和大学生的经济水平,在此次问卷“每月消费多少元”这个问题上,分别设置了“800元以下”“800~1600元”“1600~3000元”“3000元以上”四个选项。如表1所示。通过表格可知无论男女生每月消费区间在800~1600元人数最多,占调查学生人数的73.7%。男生在800元以内和1600~3000元的人数差不多,各为12.3%和11.6%,消费在3000以上的人数较少,仅为2.6%。无论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消费水平大多在800~1600元这个区间,通过以上数据说明大多数学生的消费水平处于适度状态。

此次问卷在“生活消费主要经济来源”的题目上为被调查者提供了“父母”“奖学金”“勤工俭学”“助学金”四个选项,通过数据可知在240名学生中,有190名学生选择了“父母”这一答案,由此说明大部分学生的生活支出仍由父母提供。有12名学生选择奖学金,有10名同学选择了“勤工俭学”,有28名学生选择“助学金”这一答案。“助学金”是国家为家庭困难的学生设置的专项资助,此项位居第二,可见国家对困难大学生的帮扶力度较大。通过上述表格可知,大多数师范生的生活消费来源于父母,有部分同学通过勤工俭学、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来获取生活消费。

通过表1和表2可知,师范生消费水平适中,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和国家支持,学生经济水平不高,承担消费风险的能力较弱。

二、师范生消费结构的基本情况

大学生消费结构是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产生不同消费的类型。通过问卷调查可知大学生的消费种类主要由生活用餐消费、购物消费、个人形象消费、学习用品消费、零食消费、上网玩游戏消费、旅游娱乐消费、谈恋爱消费等几个方面构成。分析数据时发现男女学生的消费种类有所不同,现用饼状图展示如下。根据大学生消费结构多样化的特点,笔者以多项选择题来设置问卷,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指选择此项的男女学生分别占各自总人数的比。

通过上表,我们发现学生的生活用餐消费占比最大,且男生大于女生,主要在于男生饮食的需求量较大。购物消费和个人形象消费方面,女生明显大于男生,体现了女生“买买买”的爱美天性。上网玩游戏消费方面,男生的比例高于女生,男生有13%而女生仅有6%。谈恋爱消费方面,男生的支出远远高于女生,因为在恋爱过程中男生为了展示绅士风度花费会相对较高。师范生的学习用品消费大于恋爱和游戏消费,占比较高。可见师范生对于学习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乐观。通过对师范生的访谈得知,他们的学习用品消费主要体现在课外书籍的购买、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的培训考试上,这几乎是每个师范生都要花费的一笔开支。

三、师范生的消费特点

在专项调查研究中,发现大学生的消费具有不同于其他群体的特点,表现的消费具有冲动性和理智性、理财和非理财、实用性和前卫性等特点。

(一)消费具有冲动性和理智性特点

问卷中,对“平常有无冲动消费?”这一问题的答复中,29.2%的同学选择“没有”,65%的同学选择“偶尔有”,5.8%的同学选择“经常有”。在“遇见心仪物品但钱不够时怎么办?”这一问题的答复中,33.8%的同学“选择不买”,50.4%的同学“攒够钱之后再购买”,2.1%的同学选择“贷款借钱购买”,13.7%的同学选择“使用花呗白条购买”。通过数据表明,师范生在消费过程中大多数能够做到理智消费,但仍然有部分同学存在冲动消费甚至为了购买心仪的产品而选择贷款超前消费,甚至出现“校园贷”“网贷”等不良贷款。

(二)消费具有理财和非理财特点

在问卷中,“对当前消费是否有记账习惯?”这一问题答复中,12.4%的同学选择都有记账,21.7%的同学选择对较大支出有记账,34.6%同学选择“偶尔记账”,31.3%的同学选择“从不记账”。对于“每月入不敷出的情况有多少?”这一问题的答复中,32.5%的同学选择没有,41.3%的同学选择“较少”,26.2%的同学选择“较多”。通过数据表明,部分师范生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理财意识。但在访谈中大多数同学表示,刚刚拥有经济自主支配权,还没有强烈的理财意识,还有部分同学嫌麻烦而放弃理财,这些原因造成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具有理财和非理财的特点。

(三)消费具有实用性和前卫性特点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购买商品时87.5%的同学选择“物美价廉”,10%注重商品的质量,2.5%注重商品的价格。可见大部分同学更青睐商品的实用性。但是大学生有着此年龄阶段的购买心理:注重时尚和个性化,在外界环境、广告效应和影视明星的影响下,极易生出与时尚同步甚至超越的心理。因此,大学生会购买名牌产品以此来引人注目,在本次问卷调查中,在购买商品时有30%同学表示“只穿名牌”,可见不少学生有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注重穿着的前卫。

四、师范生树立理性消费观的对策研究

师范生消费具有理智性、理财性和实用性等值得发扬的消费特点。但是也存在着冲动消费、没有理财意识、不注重商品實用性等问题。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大学生消费问题的内因在于学生的消费认知,外因在于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因此大学生想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内在的自我成长是根本对策,社会、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引导是促进对策,只有两者共同作用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

(一)大学生内在的自我成长是根本对策

1.避免消费陷阱,保持理性消费

消费主义即“它要求人们把消费当作人生的最高意义,激励人们拼命赚钱,及时消费。但它却使人们的欲望总是处于激发状态而无法产生真正的幸福感”。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部分大学生也掉入了消费的陷阱,出现透支消费和盲目消费,避免掉入消费主义陷阱就要做到理性消费。首先,学生要控制购买欲。很多同学每逢购买日就在淘宝和抖音直播上“买买买”,造成超额消费,影响了基本的生活支出。其次,要学会评估购买能力和核心需求。大学生的生活费都不高,因此学生在购买产品和服务时,要评估自我的消费能力,要清楚喜欢不一定需要,要衡量自己的核心需求,学会按需购买。部分大学生因忽略核心需求容易产生冲动消费。当大学生固定的生活费难以支撑强烈的购买欲时,部分学生会选择“校园贷”“网贷”,最后陷入网络诈骗的漩涡,产生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2.学习知识,提高消费认知能力

学习可以明智。作为当代大学生想要树立理性的消费观,知识学习必不可少。首先学习金融理财知识。大部分学生对于消费没有合理规划,缺乏理财意识和金融知识。因为社会经验少和识别能力差,容易误入校园贷、杀猪盘等网络诈骗,所以学习金融知识,提高理财能力和辨别网络诈骗才能理性消费。其次,学习专业知识。师范生应该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把精力从物质的买买买转移到知识学习上来。《中学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试行)》明确了师范生四大教师职业基本能力,即“师德践行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综合育人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可见,师范生想要掌握四项职业基本能力,仅通过课堂的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课后不断地充实自己,要丰富内涵,提升人文涵养,提升教书育人的本领,真正做到“传道、授业、解惑”,做好社会主义教师队伍的接班人。

(二)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引导是促进对策

1.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理性的消费观,需要社会、家庭和高校共同引导教育

首先,利用社会媒体树立勤俭节约的榜样。利用大众媒体传播健康理性的消费理念,营造一个勤俭节约的社会氛围。其次,父母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节俭的消费行为,按需购买,绿色消费,营造勤俭节约的家庭氛围。并给孩子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孩子的理财意识。最后,学校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中华民族节俭美德,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勤奋学习为荣,以铺张浪费为耻。另外,学校还要开展金融知识进校园活动,提高大学生辨别校园电信诈骗的能力,抵制“校园贷”“网贷”,提升学生理财能力,形成健康理性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

2.改善学校的后勤服务,消除奢靡浪费

学校应该加强后勤建设,营造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消费环境。后勤部门要优化校园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加强后勤工作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改善大学生物质生活条件,为学生提供质优价廉的食品,帮助学生戒掉奢靡消费的不良行为。

(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消费观消费行为师范生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浅析花卉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团购网站建设
大学生资源节约型消费行为的养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