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运动穿戴对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影响分析

2023-08-22詹晓东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3年8期
关键词:业余体育锻炼频率

文 / 詹晓东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随着科学技术更新迭代,智能运动穿戴设备成为智能终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其可帮助运动个体动态化获取身体数据,方便个体进行自我身体量化。作为一种新型的体育锻炼监测方式,将智能运动穿戴应用到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中后,可完善运动反馈机制,帮助教学主体或者学生动态化监管机体的身体状况,继而制定出针对性的体育锻炼方案,改善学生身体技能,提高学生身体素养[1]钟皓东.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与智能可穿戴设备使用情况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22.。本文结合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情况,分析了智能穿戴在体育锻炼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了相应的智能运动穿戴应用路径[2]刘骁锐.可穿戴智能设备对佩戴者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体育新闻传播分会),2022:12-13.。

◆ 智能运动穿戴;业余体育锻炼;影响机制

1 智能可穿戴设备

智能穿戴设备(Intelligent Wearable Device)又可被称之为可穿戴计算机设备,其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随着技术迭代更新,智能可穿戴设备形态日趋多样,功能日渐齐全,但学术界并未对其作出明确、权威的定义。从技术角度来看,部分学者研究人员认为智能穿戴设备是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无线传播技术基础上通过无凸显异物感输入或输出仪器与个人局域网相连接,探测特定情境或提供个人智能服务的新型、便捷的智能工具。相较于智能手机,智能穿戴设备进一步强化了对交互储存技术的应用,其可以便捷地实现设备与个体身体间的联结,为用户提供了优质的便捷的应用体验。

仅从体育运动角度来看,目前人们常见的智能运动穿戴设备有Fitbit运动腕带、智能手环(智能手环NIKE、华为荣耀手环、T-goal等)、AppleWatch苹果智能手表、FashionCommA1 智能手表、智能运动鞋等。在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中应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可帮助教师或者学生动态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运动状态等。监测人员通过移动终端周边的可穿戴运动传感器或者部分生物传感器,方可实时记录个体运动量,对个体健身目标进行动态化跟踪。目前,在大学生群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监测手表与手环类产品。

21世纪,智能穿戴技术将会取得突破式进展。而智能可穿戴设备产业也会日趋成熟。2019年,中国工信部正式下发5G商用牌照,5G移动技术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技术相融合会重塑智能可穿戴设备发展新格局。从整体发展趋势来看,智能可穿戴设备将会迎来高速发展期,切切实实地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

从运动角度来看,可将智能可穿戴设备作为身体器官的延伸,或者可用于扩展身体机能,强化了对运动个体身体的规训。不可否认,智能可穿戴设备能优化人们的运动环境,但随之而来的数据信息泄露,或者潜在的社会风险等有待防范与规避,这也将会成为智能可穿戴设备未来发展中的重要研究课题。[3]张鹏,龙道金,赵景发,陶林强.大数据时代学校体育智慧系统的构建[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35):70-73.

2 智能运动穿戴对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影响

为提高此次研究工作的针对性,特以某高校5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研究对象,从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项目、锻炼频率、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等方面分析了业余体育锻炼行为,并对智能运动穿戴后学生在业余体育锻炼频率、锻炼时间、锻炼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做了进一步阐述。

2.1 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

2.1.1 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项目

通过表1可看出,大学生最乐于选择的业余体育锻炼项目为球类运动,次之的是跑步、跳绳,后边依次为游泳、瑜伽、健步走、有氧体操与舞蹈类。相较于游泳、瑜伽等柔和性运动,学生更乐于参与到球类、跑步、跳绳等具有竞技性的业余体育运动项目中。在业余体育运动中,跑步、跳绳等运动项目对运动场域、运动器材等方面的要求较低,学生可支配度较高,更乐于参与到此项运动项目中。部分高校运动设施较为齐全,建有游泳馆,可供学生参与业余锻炼,或者学生具备参加校外游泳锻炼的条件,亦乐于选择游泳这一业余体育项目。从选择人数占比最低的项目来看,参与有氧操或者舞蹈类项目的学生较少,多因此类项目对运动场地、指导人员有着一定要求。囿于运动条件有限,学生选择此类运动项目的几率较少。

表1 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项目(n=500)

2.1.2 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频率

此部分调查将学生按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两个维度分析了学生业余体育锻炼频率。

通过表2可以看出:五个年级学生在调查周内参加体育锻炼的平均次数为3.09次,参加频率最高的为大一新生,较差的为大四学生。究其原因,多因大一新生由高强度的高三生活进入大学生活后,整体的学习强度下降,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来锻炼。反之,大四学生面临就业找工作,分配到业余体育锻炼上的时间有限,整体参与业余锻炼的频率较小。相较于大四毕业生,研究生进入新的在校研读阶段,且经过大学四年的历练与学习后,养成了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增强了体育运动意识,更乐于参与业余体育锻炼,其整体的体育锻炼频率仅次于大一新生。

表2 不同年级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频率(M±SD)

从表3可看出,体卫艺专业的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频率最高,这与其专业特性有一定的关联,其为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与业务技能,更乐于拿出更多的业余时间进行锻炼。仅次之的为理科生。从整体来看,文科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较少,与其喜安静的普遍性特点有关。

表3 不同专业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频率(M±SD)

2.1.3 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时间

表4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学生在一周内每次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长在72.70分钟。大一学生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最长,仅次之的为研究生。大二学生每次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长最短。大三与大四学生的每次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长相似,仅次于五个年级学生的平均时长。

表4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时间(M±SD)

表5数据显示:被调查学生一周内参加体育锻炼的平均时长在72.70分钟。各个专业学生的平均锻炼时间均超过了一小时。相较于其他年级学生,大一学生的锻炼时间最长,仅次之的为研究生。理科、文科、工科学生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具有相似性,均在60~70分钟内。

表5 不同专业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时间(M±SD)

2.1.4 大学生业余体育锻 炼强度

表6显示了不同年级大学生在业余体育锻炼中参加中高强度锻炼的时长。由表数据可得出:大一学生每周内参与中高强度业余体育锻炼的次数最多,高于3次。大二学生参与次数最低,且大三、大四学生的参与次数均未达到3次。

表6 不同年级大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强度(M±SD)

通过表7可看出,4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一周内参与中高强度体育锻炼的次数不到3次,体卫艺专业学生整体的参与数次最高,平均达到3.60次。反之,工科学生参与次数最少,每周刚够2次。

表7 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强度(M±SD)

2.2 智能运动穿戴对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

从现有情况来看,智能运动手环是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中最为常见的智能运动穿戴设备。本次研究以智能运动手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在锻炼频率、时间、强度等方面对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具体影响情况。

表8数据显示:使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的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更高,为3.44次。反之,未穿戴智能运动设备的学生每周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次数在3.02次,略低于穿戴智能运动设备的学生。

表8 使用与未使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频率(n=500)

表9数据表明:使用智能穿戴设备后,学生每次参与业余体育锻炼的时间能达到79.22分钟。未使用智能穿戴装备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在71.35分钟。因此,穿戴智能运动设备后,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积极性较高,更乐于参与到业余体育锻炼中。

表9 使用与未使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时间(n=500)

表10 使用与未使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强度(n=500)

表9数据显示:使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后,学生参与中高强度业余体育锻炼的次数为每周3.12次,使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的学生,其每周参与次数在2.65次。因此,使用智能运动穿戴设备后,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积极性更高,更乐于投入到中高强度的业余体育锻炼中。

2.3 智能运动穿戴对大学生业余体育锻炼的影响总结

通过此次研究可看出:目前广受某校大学生喜爱的业余体育运动项目有球类、跑步与跳绳、游泳等。究其原因,学生在考虑到运动场地、运动强度等多样因素后,更乐于选择运动限制因素少的球类或者跑步与跳绳类活动中,学生可结合自身运动需求,便捷地融入到业余体育运动中。从运动频率、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三个维度来看,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在业余体育运动行为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比如,一年级学生与体卫艺专业学生的整体运动频率、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都要高于其他年级或者专业学生。这与大一学生的身心特点、所处学习阶段有着较大关系。其从高强度的高中学习过渡到大一生活后,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拓展自身的社会属性与参与业余体育锻炼。从整体来看,研究生的业余体育锻炼行为仅次于大一新生。大二学生在三个考察维度上的数据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整体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在穿戴智能运动设备后,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积极性可被充分调动起来,其在锻炼频率、锻炼时间与锻炼强度上均优于未配备智能运动穿戴的学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改变着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对人们的思维模式产生着影响,使得人们对体育锻炼有着新的认知。智能运动穿戴设备是信息化时代的体育锻炼监测方式,将大学生与体育锻炼相融合,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业余体育锻炼兴趣,促使其全面、动态化管控自身的运动频率、运动时间与运动强度,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增强其体育运动意识,继而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猜你喜欢

业余体育锻炼频率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振动与频率
业余也疯狂
极限频率
导航频率源的同步与控制
我们业余,但我们很专业
大跨人行天桥的自振频率初探
遮荫有方等
业余棋手错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