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2023-08-22祁和平马伊林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25期
关键词:美国文学课程思政

祁和平 马伊林

[摘 要] “美国文学”课程是高校英语类专业高年级的核心课程,寓西方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于各类文学作品之中,是学生直接接触西方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美国文学”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任务,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结合“美国文学”课程内容及其特点,挖掘思政元素,从品德修养、批判性思辨和文化自信三个方面实施渗透式思想政治教育,综合使用文本细读法、项目教学法和对比式教学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将显性的文学知识与隐性的课程思政有机结合,以实现培养学生道德修养、批判性思维和本土文化精神的目标。

[关键词] 渗透式教育;美国文学;课程思政

[基金项目] 2022年度甘肃省高等院校外语教学研究项目“‘渗透式教学理念下美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GSSKB22-30)

[作者简介] 祁和平(1974—),女,重庆人,文学博士,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英语文学、文艺学和翻译学研究;马伊林(1990—),男(回族),河南洛阳人,文学博士,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西方文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25-0112-04[收稿日期] 2022-09-08

课程思政是通过课程的“教”与“学”活动来实现育人的理念和实践。对于我国高等教育而言,课程思政意味着“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1]。这是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议题,受到教育界和学界的广泛关注。课程思政建设是指“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1],要“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

“美国文学”是我国高校英语类专业课程设置中的核心课程,寓西方意识形态和主流话语于各类文学作品之中,是学生直接接触西方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之一。学生在进行这类课程的学习时,必然要接触大量的英文材料,了解英语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文化背景,而这些文本中渗透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会于无形之中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因而,教授“美国文学”课程时不能简单地“拿来”或“移植”,有必要进行语言意识形态的甄别与文化价值取向的鉴别,摒弃美国文学作品中负面、低俗的思想糟粕;要注重结合本土文化和现实语境,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站稳政治立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文针对现阶段英语类专业“美国文学”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此类课程教学中渗透隐性课程思政理念的实施策略,旨在用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美国文学”课堂教学,让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形成合力,于春风化雨、潜移默化中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育人任务。

一、潜移默化巧“渗透”

“美国文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课程思政教学开展情况相对复杂。一方面,部分教师为了让学生尽快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过于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积累,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美国文学”课程具有成熟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以美国文学和文化为主体,授课内容多且专,不适合强制性、“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若在授课过程中刻意开展课程思政,会显得授课内容跳跃性大,反而不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如何既“教”又“育”,实现专业文学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合,是“美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难点。

渗透式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依据预先设定的目标,借助特定载体,潜移默化地把社会所倡导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国家方针政策和社会条例规范等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之中,是受教育者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一种教育形式。渗透式教育具有隐蔽性、客观性和多样性等特点,易于春风化雨中使大学生不知不觉受到道德熏陶,有助于让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身素质,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咨询相结合。同时,渗透式教育可以以多样化的方式使大学生随时随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者所设定的情境中。

“美国文学”课程思政要注重全方位渗透,有意识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课中和课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仅存在于课堂之上,而且涵盖课前预习、课后作业及课下交流各环节。“美国文学”课程是英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信息量大,学习难度高,课堂之外,授课教师还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为学生进行答疑和作业指导等。所以,课程本身的性质就决定了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不仅在课堂上,更在课堂外。授课教师要利用好人格魅力和即时通信软件,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由外到内、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真正做到渗透式课程思政。

在渗透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美國文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用含蓄隐蔽、广泛多样的方式,通过各种暗示使学生在无形中受到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思政内容全覆盖

基于课程思政的总体要求,结合“美国文学”作品中丰富多样的主题,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为品德培养、批判性思辨和文化自信三个板块,覆盖教学全过程。每个板块包括不同的主题,将不同时期的作家、风格不同的作品串联在一起,对照和比较中美文学作品,以此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自信及批判性思辨能力。

(一)品德培养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2]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课程思政建设内容要“紧紧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1],即要“立德”。

就课程特点而言,道德教诲是文学的内在固有功能,挖掘美国文学作品中适合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理念是文学体现自身价值的内在要求。因此,探讨如何“立德”是“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的第一要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美国文学作品,依据其文体特点和主题思想,采用文本细读法,从爱国情怀、生态思想、伦理抉择和生命意识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品德培养,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例如:惠特曼的诗歌与薇拉·凯瑟小说中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拓荒精神,梭罗的散文与麦尔维尔的小说中超前的生态主义思想,霍桑与德莱塞笔下的小说人物所面临的道德困境和伦理抉择,斯蒂芬·克莱恩、杰克·伦敦和伊丽莎白·毕肖普作品中蕴含的坚韧的生命意识,不仅能够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且具有净化灵魂、提升精神修养的教化功能。这些文本值得细读深耕,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思索、讨论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成为热爱生活、敬畏自然的新时代公民。

(二)批判性思辨

美国文学是美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美国文化在当今世界具有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学习美国文学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陷入美国文化霸权的逻辑思维中,丢掉本土文化和传统,丧失独立的批判性思辨能力。因而,批判性思辨是“美国文学”课程思政实践的根本方法,教师在传授文学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应该坚持中国立场,以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互为观照开展教学。

批判性思辨板块的课程思政采用项目式教学法,从社会、宗教、人性三个方面对美国文化进行研讨和批判。美国历史中存在的阶级压迫、奴隶制度、性别压迫、战争创伤等社会问题以具象化的方式呈现在尤金·奥尼尔、德莱塞、斯托、马克·吐温、斯蒂芬·克莱恩、托妮·莫里森、海明威、库尔特·冯内古特等作家的作品中,清教主义以及由此衍生的美国优越主义、白人至上主义等思想渗透于乔纳森·爱德华兹的《愤怒上帝手中的罪人》、约翰·温斯罗普的《基督教慈善的典范》以及约翰·史密斯的《弗吉尼亚通史》这些代表美国殖民地时期文学的作品中,嫉妒、仇恨、自私冷漠、物质主义等人性的弱点在爱伦·坡、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约翰·多斯·帕索斯等作家笔下以生动且深刻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这些主题涵盖了美国社会中存在的多种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对此需要引导学生保持批判性的态度,以理性思维加以审视和剖析,形成独立、成熟的思想价值观。

(三)文化自信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为中国道路的开辟、探索和持续前进提供了精神内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我们的教育改革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3]。文化自信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动力,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美国文学”课程的知识体系由美国的文学作品、文化特质和价值观念共同构成,如果不加以引导,这些知识可能会冲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因此,加强文化自信是“美国文学”课程思政的必要环节。

在文化自信板块中,采用对比式教学法,对狄更生和薛涛的诗歌、安妮·布雷兹特里特的《致我亲爱的丈夫》与管夫人的《我侬词》、菲利普·莫林·弗瑞诺的《野金银花》和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葬花吟》等中美文学作品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比较、分析,以实现回归本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课程思政目标。

三、多种方法齐运用

在“美国文学”课程思政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充分利用学习通平台,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不同教学阶段,分别采用文本细读法、项目式教学法和对比式教学法,从品德培养、批判性思辨和文化自信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渗透式培养。

在品德培养板块,教师应在课前确定课程思政要点,在学习通平台上发布阅读任务和讨论话题,课堂上引导学生对蕴含思政元素的章节进行细读,提炼出爱国主义、生态思想、伦理抉择、生命意识等话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并适时地加以正确引导。文本细读是英语文学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不仅要在语言和语篇层面对文本进行细致解读,还要具备敏锐的思想政治意识,于细微处挖掘思政元素,对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价值观进行正确引导。

在批判性思辨板块,教师应在课后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要求每组学生选择一个主题,处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小组成员合作完成项目策划、信息收集、项目实施及最终展示汇报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监督指导并做出评价,帮助学生推进项目,了解并把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项目教学法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操作中,学生通过参与并完成项目,能够强化观察问题及分析问题的思辨能力,主动构建批判性思维,对美国存在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形成客觀、深入的认知。

对比式教学是文化学习中一种常用的基本教学方法,适用于“美国文学”课程文化自信板块的课程思政。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理性全面地比较不同文化的优势,发现中美文化间存在的差异或相似之处,并且以个人展示或讨论发言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这一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拓宽视野,增强多元、平等的文化交流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学生由美国文学最终回归本土文学,能够站稳中国立场,秉持中国视角,更加理性地看待与本民族文化存在诸多差异的美国文化,而不是一味地盲从。教师采用对比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中美文化多维角度解读主题,不仅可以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客观地评价不同文化,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本土文化修养,培养其本土文化精神,真正做到和而不同。

在渗透式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教师采用文本细读法、项目式教学法和对比式教学法等实现思想引领与语言学习的融合、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的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将三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应用于“美国文学”教学全过程,可以充分发挥本课程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学生培养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结语

“美国文学”作为英语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紧跟时代潮流,在传授文学知识、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坚持中国立场,坚定文化自信,以国际视野和中国情怀为观照开展教学改革。在“美国文学”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中西比较的方法,有意识地将历史悠远、绚烂丰富的中国文学和文化引入“美国文学”课堂,在阐释和解读美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段、审美倾向、人物塑造、情感表现等方面时进行中西方平行比较,从而丰富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提升民族自豪感,以中国视角发现美国文学的独特之美。例如:可以就民族文学的起源和特点对中美文学进行比较。17世纪初,欧洲大陆的人文精神和政治环境以及北美大陆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美国文化鲜明的个人主义特点,这也成为一条贯穿美国文学发展的线索。美国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看重的集体观念形成强烈的对比,可以由此切入,对美国文學中隐藏的个人主义和中国作家以天下为重的家国情怀进行比较,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学性是“美国文学”课程的本质特点。文学具有陶冶情操、教化育人的强大功能,而外国文学凝聚了其他民族的智慧,其异域色彩具有强烈的文学感染力,以其独特的方式发挥立德树人的育人功能,有益于促进大学生的心智成长和思想进步。因而,“美国文学”课程思政教学要结合具体的文学文本,选准视角,努力发掘正面的主题思想,真正发挥文学滋养生命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培养和强化进步的思想意识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教高〔2020〕3号[A/OL].(2020-05-28)[2022-08-08].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5-03(2).

[3]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EB/OL].(2016-09-10)[2022-08-02].http://tamgw.beijing.gov.cn/xinwendongtai/dqdt/201912/t20191228_1535948.html.

Abstract: American Literature is one of the key courses offered to the third or fourth year of  English majors in China. Western ideology and mainstream discourses are, more often than not, delivered within various American literary texts, through which English learners get to know the traditional values of the West. The course, being instrumental 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ification, is committed to the task of turning young students into virtuous citizens with appropriate value orientation.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teacher, in comply with the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urse, carry out an infiltrativ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ification to enhance students morality, critical thinking and cultural confidence. Various approaches such as close reading, project-based teaching and comparative teaching can be combined at the serv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ification throughout the pedagogic process to integrate explicit literary knowledge with implici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rganically, to refine students moral values, develop their critical thinking and foster their indigenous cultural spirit.

Key words: infiltrative mode of education; American literature; curriculum ideology and politics

猜你喜欢

美国文学课程思政
美国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变化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