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023-08-22赵伟峰
刘 菊,赵伟峰
(安徽科技学院 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
课程考核是教学效果评价的重要工具,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教师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1]如何构建新时代与学校发展定位、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契合的课程考核形式,确保课程考核的质量与水平是当前地方应用型高校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课程考核质量是一把“尺子”,借以检验教学效果;同时又是一条“鞭子”,鞭策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成长发展。[2]市场营销专业是应用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考核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能否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营销人才,这就迫切要求改革和完善现行的营销专业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方式,树立“以生为本”的考核理念,兼顾课程考核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实施多样化课程考核形式,确保课程考核质量的不断提升和育人目标的实现。
一、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状况分析
2009年,以安徽科技学院、合肥学院、铜陵学院等为牵头的安徽省内27所本科高校组建的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目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联盟。选择其为研究样本,对联盟内高校市场营销课程考核质量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问卷调研,查找问题,剖析根源,提出对策建议。为了使本研究具有代表性,本文采用随机抽样法对联盟内8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进行调研。在设计调查问卷时本文充分考虑了影响课程考核质量的主要因素,如年级、考核方式、阅卷方式、命题形式和考核管理方式等。发放问卷250份,有效问卷242份,有效率为96.8%。通过数据分析,从问卷构成来看,男生占比为40.58%,女生占比为59.42%,女生稍多;从年级分布看,大三学生占比最大,为30.42%,其次为大二和大一,其人数占比分别为23.75%和23.33%,大四学生人数最少,占比22.50%;从专业课成绩的自我评估来看,近一半的学生认为自己专业课程成绩良好,占比达到48.75%,28.33%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一般,18.75%的学生认为成绩优秀,仅4.17%的学生认为自己成绩较差。
1.课程考核方式仍以闭卷考试为主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的方式采用的是闭卷考试,调研占比达到62%;其次为课程论文和项目策划案考核,开卷考试最少,仅占8.16%。由此可见,闭卷考试仍为当前省内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主要的课程考核方式,考核形式相对单一;课程考核以终结性评价为主,忽略过程性评价。可能主要基于传统课程考核方式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市场营销专业是一个应用型专业,课程考核一定要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加大课程改革的形式和内容,强化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现实复杂问题能力内容的考核,按照OBE 理念,重点考核学生课程学习成果。[3]
2.阅卷方式主要由任课老师负责完成
近70%的受访者回答,他们的专业课考试的阅卷方式为任课老师一人评阅,四分之一学生所在专业课考试试卷由老师流水评阅,少数学校是由学校互评完成。由此可见,试卷评阅还主要是由任课老师负责完成。对于课程考核管理的规范性,大部分学生认为本专业考核管理较为规范,仅有极少数人认为考核不规范或者不清楚专业的考核管理情况;从年级层面看,大一年级认为考核规范的人数最多,超过了被调查者里大一总人数的60%,而大二、大三、大四学生中认为考核管理现状较为一般的,相较于大一学生占比较大,同时认为管理不规范的人数比例也超过了大一学生。
3.试卷命题质量较好
对于课程试卷命题质量以及课程整体考核质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所在专业试卷命题质量很好,仅三人认为质量较差;针对课程整体考核质量,认为质量很好的学生虽接近半数,但相较于认为试卷命题质量很好的学生人数有所下降,同时,认为整体考核质量较差的学生相比认为试卷命题质量较差的学生人数增长较多,数量接近20人,造成这一现象的内因值得关注,也进一步说明试卷命题质量只是影响课程考核质量的一个因素。
4.课程考核满意度整体较高
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满意度为91.2%,但部分环节还存在问题,有待于提高改进。具体分析来看,能否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排在第一,占比61.25%;其次是考核是否能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占比26.67%。
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考生态度是影响专业课考试质量的主要的因素
考试态度主要是指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评价和行为倾向,涉及到学生对本专业是否了解,专业兴趣,未来职业规划等,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的重视程度及精力投入。在市场营销专业课考试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中发现,超过80%的学生认为考生态度是影响专业课考试质量的最主要的因素,主要涉及到学生本专业了解不够,缺少学习兴趣,未来发展前景不明等;对于是否赞成学生参与课程考试管理,近80%的学生持支持态度,其余学生持反对或无所谓态度。针对以上现象,结合本人近20年的教学管理工作体会,进一步证实了学习成绩不好,挂科较多,造成学业预警,甚至退学的学生多是专业兴趣不浓,缺乏内在学习动力或放松自我管理造成的。由此可见,学校应强化专业教育,加强职业规划指导,亦可采取恰当合理的方式使学生参与其中,为课程考试改革建言献策,以促进本专业课程考核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2.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试卷命题质量是课考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
课程考核质量其实是试卷命题质量好坏的一种表现形式,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授课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从调研数据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试卷命题质量对课程考核质量的影响分别为77.5%和72.08%,排在前两位。多数学生认为老师教学水平不高,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或只教书不育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省内多数高校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营销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实际动手能力不足,实践教学环节薄弱;课程思政育人强化不够,不能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育人的同向同行,同频共振。试卷命题质量反映出授课教师对教学情况的整体把控,对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的深入了解,否则就会出现试卷的难易度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命题时,既要按照课程大纲进行命题,又要注重考核学生能力结构的合理性,针对实现课程考核的测试功能和引导作用;既要体现“两性一度”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掌握课程知识的实际状况。
3.考试环境和管理水平也是影响课程考核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考试环境和管理水平主要是指学校的考风考纪和考试组织管理水平,涉及到学校有关考试的制度规范、课程考核各环节的组织安排、监考教师监考职责的严格履行等。既体现课程考核的公正、公平,也反映出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文化建设。从调研数据看,考试环境和管理水平对课程考核质量的影响分别为50%和38.6%,处在第三位,说明学生对学校课程考核的环境还是非常关注的。通过问卷深入梳理来看,问题主要体现在试卷的安全保密情况;考试环节监考老师是否能够认真履行监考职责,严格执行考试管理制度,严肃考风考纪,确保一个公平的考试环境;试卷评分标准是否科学合理,教师能否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阅卷,规范操作,做到评分客观公正。
4.考试形式和安排
对于学生对本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期望,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试卷由教师个人命题或从专业试题库中抽取,其次为教师集体命题,希望教考分离,加强过程性考核,降低期末考核的权重。从调研数据看,考试形式和安排对课程考核质量的影响比重虽不高,仅为6%,但也应引起我们的关注。以终结性评价为主的考核形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积极性等表现,不能有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历程,也不能动态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应实施全程化考核,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聚焦学习产出成果,注重平时的学习积累,不断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问题的能力。
三、提高市场营销专业课程考核质量的对策建议
1.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增强学生学习内在驱动力
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其课程考核中的主体地位应给予高度关注,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考核中不仅要重视课程考核的“尺子”功能,更应发挥其促进功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在专业课程考核质量影响因素调研中,学生因素竟占到80%,位列第一,值得深思。这也进一步说明学生对于学习的看法,是积极主动性学习还是消极倦怠,严重影响到专业课程考核的质量。解决办法的关键在于学校如何采取有效举措,改变、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专业认知和兴趣,很多学校已关注这一点,但还没有效解决或成效甚微。本文认为可以考虑以下举措:一是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学生之所以对学习不感兴趣,很大程度上还是缺乏对专业的深入了解,对职业发展前景茫然,专业学习不感兴趣造成的,如不改变,势必导致学生参与课程考核的积极性不高,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极为重要。本人认为,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加强顶层设计,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专业导论》相关课程,1个学分,主讲教师一般由学院分管教学副院长、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担任,要重点讲清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设置等,特别是要讲清专业发展前景,让学生了解专业,增强专业荣誉感和自豪感;二是考虑组织优秀校友汇报会,强化学生职业生涯认知与规划,增强诱惑力;三是增设企业认知实习环节,可以要求企业高管进课堂,帮助学生深化专业内涵的感性认识,但要注意这一环节最好在第一学期利用入学教育环节完成,确保实效。
2.加强培训,不断提高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专业课考核质量的影响因素调查中,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排在第二位,其占比为77.5%,也充分说明了教师对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如何才能真正提高营销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水平,相信大多高校都很重视,投入也较大,但效果各异。究其原因还是有无做好制度设计,培训的形式方法是否真正有效,有无反馈机制。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在制度上进行设计,增强培训的激励功能,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比如参加培训可以算作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分,可以作为教师参加教学竞赛选拔的依据等。其次,提高培训活动的质量。包括培训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培训专家的层次和水平、培训的组织形式及培训考核结果的运用等。通过培训,让专业课教师感受到有利于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
3.更新理念,提高试卷命题质量
课程考核是课堂教学的指挥棒,是课程教学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环节,试卷命题质量直接影响到能否全面合理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在上述调查中,试卷命题质量对课程考核质量的影响排在第三位,其占比达到72.08%。进一步分析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试卷由教师个人命题或从专业试题库中抽取,但希望教考分离的学生人数最少。主要理由个人理解主要基于试卷命题是否真正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状况。授课教师本人命题能够较好地把握出题的难度、分量和区分度,防止出现大量不及格或普遍分数较高的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人认为,要提高课程考核试卷的命题质量,一是要更新教学观念,真正树立OBE理念,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针对终结性考核评价片面性问题,加强过程性考核,实施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保障考核的全面性,实现课程学习的广度、深度及挑战性有效提升;[4]针对课程考核内容单一性问题,做到课程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实现考核的整体性;针对课程考核方式僵化特点,实施课程考核的基础性与创新性结合,确保多元化考核;逐步实行灵活性和针对性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方式,对考试内容和题型进行创新性改革;[5]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反馈机制,及时掌握考核的效果,持续改进。
4.改善考核环境,提高学生的参与考核的主动性
考风考纪、考场环境和课程考核的管理水平是影响课程考核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比例将近占到50%。对于是否赞成学生参与课程考试管理,近80%的学生持支持态度,可见对参与课程考核的积极性还是挺高的。但学生如何参与课程考核,其方式、方法还是需要考虑的。如授课教师可以就考核内容、考核形式和方法在考前2周提前与学生沟通,征求学生意见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过程性考核分组答辩中,小组组长就可以依据小组成员的实际表现和贡献度进行评分;[6]在考风考纪管理方面,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立无监考考场或无监考班级等,发挥学生参与考风管理的自律意识;对于平时考勤,班级学生可实行值班考勤,定期公布结果,量化打分。这样做,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程考核的积极性,又深化了学生对考核重要性的认知,保证了考核环境的公平。